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334353637383940» / 5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尊敬父母 [复制链接]

541#

要做到孝敬父母,仅仅是赡养还远远不够。在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的形象总是那么高大,父亲仿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母亲仿佛是世界上最温柔的人;父母用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无条件地哺育我们,我们也应该对父母报以的尊重。我们不仅应该从心底发自内心的尊敬父母,更要付诸在行动上,《孝经,纪孝行》中说过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敬重他们,在生病时照料他们等等才能说尽到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本分
TOP
542#

子女对父母尽孝道,是一种基本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孝的真谛是:“报本思源、尊重生命、图谋发展”。父母生前应做到:“尊重关爱,顺从意愿,不亏吃住,衣洁保暖,病有所医”。让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父母的过错,应柔和、细声进行劝谏,耐心温和地指出,决不能对父母进行粗暴的训斥和指责,更不能恶意地讥讽。
TOP
543#

       回家路上总是可以看见一些孤独的老人在街上乞讨,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总是会让我想到新闻里说的儿女嫌弃父母老了不能给家里干活了,于是就把父母搬进猪圈,甚至赶出家门,这样的新闻听起来确实很让人绝望,让人感到心寒,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孝的真正意义,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想想小时候父母是如何含辛茹苦将你养大,我们又怎么能起他们于不顾呢?心怀感恩,孝顺父母
TOP
544#

《弟子规》中说:“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命令,要赶快行动,不应该拖拉,这也是孝敬父母的举动。从小若有这样的理念,那么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也会去孝养。
TOP
545#

回复 4楼李丽萍的帖子

我们的生命来源于父母,我对于父母的爱要有感恩之情,感谢他们给我们生命,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对父母孝敬对父母感恩。我认为任何感情在父母的亲情面前都显得很渺小,所以,我会每天给父母打电话,给他们报平安,不忍心让他们担心,因为百善孝为先!
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亲情在意,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
我的爸爸妈妈爱我如心肝宝贝,把我看得比自己还重要,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教的,我学走的第一步是妈妈教的,我认识的第一个字母也是妈妈教的……生活上,学习上处处可见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所以,感恩这个词,不仅仅是说说,更重要的要从实际做起,真正的做到感恩。更要做到就是尊重父母!
TOP
546#

孝顺中的孝可以认为是“笑”,孝顺前提是要笑着面对父母。无论父母的想法是错的还是自己不是那么认为的,我们都应笑着面对他们而不是去争吵,你可以去和他们解释,但要注重方式方法。因为不论他们提出的什么前提都是为了你好。笑着面对也是对尊重父母的一方面,让他们开心,让他们放心,是我们每一个做子女的最重要的事情。
TOP
547#

在《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因此孝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恩情最深重的莫过于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父母辛勤地养育着我们,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的悉心关怀、百般呵护和辛苦抚育下慢慢长大的。父母的亲子之爱、舔犊之情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无私、伟大。他们可以为子女付出一切,也甘心情愿付出一切。所以说,父母之爱位于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爱之上。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受恩不忘,知恩必报,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即一个人的良心。一个人如果对给予了自己生命和辛勤哺育自己长大的、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报答,不知孝敬,那他就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那是没有起码的做人道德可言的。试想一下,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去爱别人呢?可见,人世间一切的爱都需要从爱父母开始。用心做一件事来孝敬父母,是每一个人必须做的一件事,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比如,尊重父母的教导。父母所积累的人生经验是极其宝贵的,往往是我们在课堂上、书本里学不到的,他们对我们这些经验的传授是不计回报、真心实意的,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听取,虚心接受,否则就会失却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那样会是可叹可息的。
TOP
548#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身处春秋末期,那时礼崩乐坏,大多数的人仍在为生计而劳作一辈子,从而解决自己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所认为孝是能养父母,即解决父母的生活物质需要,就可谓是孝了。孔子继续提出,养犬马,人也是在养,如果不敬,养父母又和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敬体现的是在心上,而从内心而来的对父母的爱敬,也会外化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孝不仅照顾父母亲的物质生活,还要照顾父母的精神生活,让父母过得舒心,让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满足,而对父母没有爱敬是不能做到的。
TOP
549#

古代的经典教育我们怎样孝顺父母,我想应该是给成年人看的,而教育小孩却不能光让他背些“之乎者也”。或许一个成年人有了自己的小孩之后会更好地学习如何孝敬父母,但一个5岁或6岁的小孩如果没有大人交给他怎样尊敬长辈他自己是不会做的。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让一个小孩懂得如何孝敬长辈的最好方法。比如,老年人喜欢吉利的彩头,成年人就把彩头准备好,让孩子送给老人,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能告诉孩子尊老。再如一个家里媳妇作为晚辈对婆婆恭敬,就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对长辈恭敬,反之则不然。
TOP
550#

觉得孝是一种对父母的温情,古人讲求孝道,力图纯粹,丝毫不含功利之心。如今的社会,孝字便有了些许考量。人生而便有责任,随着成长,责任的分量便越来越重,那么,在这些责任中,孝算是一种吗?我以为是的,这种责任非需外力驱使,所凭借的是拳拳的爱,反哺的心。当我老了,有什么愿望,我希望孩子们都在身旁,父母在,不远游。我希望在父母老去的时候,我依然在他们身旁。
TOP
551#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形象由小时候我们的偶像变成了现在我们眼里跟不上潮流的老落后,比起物资上的补偿,也许父母真正需要的就是我们精神上的尊敬。《礼记·曲礼上》说:"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我认为尊敬父母就应该从这些日常小事做起,外出给父母报信,别让父母担心;回家面见父母,别让父母挂念。古话说,百善孝当先,不为孝,怎为善?
TOP
552#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最后编辑武科大沈昕 最后编辑于 2016-05-14 14:42:34
TOP
553#

如果问我,你最尊敬的认识谁,我一定会说是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我养我,从来没有说过累,更没有因为我的过错而放弃我。记得每次与妈妈一起吃饭,她会把最好吃的都往我这里夹,我让她吃的时候,她就会说她不饿,不想吃。可是我又怎么会不了解我自己的妈妈呢?她说的话,不过是为了让我吃得好一点。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会无私的对待你,也一定会是你的父母。所以,你作为子女,不尊敬自己的父母,又怎么要求别人尊敬你?他们有什么义务去处处为你着想,处处心疼你,包容你呢?而作为孩子,我们真的做到了尊敬父母,包容他们吗?
TOP
55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TOP
555#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大戴礼记》卷四《曾子大孝》)
        “孝”包括三个基本层面的内容。
        首先,是从精神上尊敬双亲。物质奉养是孝的基础,对于今人而言,更要给双亲亲情上的关怀,使他们活得舒心。
        其次,要让双亲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古人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对于今人而言,为人子女即使未有所大成就,但至少要在德行上不能有大的污点,使父母受辱不能心安。
        最后,要照顾好双亲的身体。父母有养育之恩,为人子女要懂得回报,不要让双亲在物质上有所缺失。
最后编辑湖大孙贵法 最后编辑于 2016-05-20 18:42:2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