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5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尊敬父母 [复制链接]

346#

古人认为,尊重父母比赡养父母更难做到。《吕氏春秋》说:“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对父母恭敬就难做到了;对父母恭敬是可以做到的,使父母安宁就难做到了;使父母安宁是可以做到的,能始终如一就难做到了。”
[em01]
TOP
347#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曾说“父母之所爱亦爱,父母之所敬亦敬之”,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孝敬父母,不要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多关心一下你的亲人,一句问候,一个电话就可以宽慰他们的心。
TOP
348#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父母给了我们所有,当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给他们递过一杯水,给他们拭去额头的汗呢或者是仅仅的一句问候语呢?如果都没有,现在天凉了,给我们的父母打个电话吧,温暖一下父母的心,说一句天冷多加衣。

TOP
349#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去问孔子怎样做才算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顺,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是对于狗和马都能够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能做到尊敬父母的话,那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孔子所说的孝不是单纯的“有养”,而是还要做到从内心里的敬重。我们肯定都有过这样的想法:等我有钱了一定好好孝顺爸妈。但等到自己有钱了是不是有点晚了呢?孔子告诉我们了,孝,是可以从现在就开始的。只要你少跟爸妈顶嘴,少跟爸妈吵架,少惹爸妈生气,这就算是孝了。

TOP
350#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天经地义。每每看到电视上播出的子女之间互相推脱赡养父母的责任,和自己年迈的父母争家产、房产的事就唏嘘不已,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这样,更不用说对待别人了。古代有很多很多孝敬父母的事例。比如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等等。对父母来说,我们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多我们来说,父母是我们一生需要感恩的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双亲还健在,常回家看看。
TOP
351#

真孝敬父母,就应该听从父母的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真孝敬父母,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体谅父母的艰辛,尽可能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真孝敬父母,就应该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时,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真孝敬父母,就应该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真孝敬父母,就应该在离家外出是,自己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外出时间较长,应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总之,真正的孝心要体现在言行上,体现在细节处。
TOP
352#

百善孝为先,自己的父母为了自己的成长献出了自己的全部,母亲怀胎十月将自己生下,生病的时候父母守在自己的床边整夜的不合眼,为了自己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父母拼命的赚钱,他们想给自己的孩子着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他们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我们,我们也要在他们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全力以赴,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
TOP
353#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於後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後效力於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TOP
354#

孔子的孝要求适中,不要过分,这也是他的中庸思想的体现。孔子尝云,孝子之丧亲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父母之丧,3天之後就要吃东西,这是教导人们不要因失去亲人的悲哀 而损伤生者的身体,不要因过度的哀毁而灭绝人生的天性,这是圣贤君子的为政之道。为亲人守丧不超过3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
TOP
355#

虽然孔子的孝存在愚忠的部分,但对现在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有重大意义。可以让我们学会感恩,培育善良的道德品质。感恩包括对父母、对老师、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万事万物的感恩。学会赡养父母,感怀普世的人文关爱。学会慎终追远,对生命的永恒敬畏。

TOP
356#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如若我们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又同动物有何区别呢?给予我们生命,又毫无怨言抚养我们成人,这期间他们所经历的艰辛大概只有当我们也为人父为人母的那一天才能真正体会到。不论我们的年龄有多大,只要父母在,我们就是被他们捧在手心的宝贝。孝,本来就不应该是需要被讨论的品质,而是作为人,自然应该具备的自然感情。
TOP
357#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因此,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但我认为孝≠顺,顺从父母是作子女应该做的,但决对不能一味的过分顺从。因为老人同年青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出生的年代也不同,势必会造成观念上的差异,若一味的顺从老年人,就等于在纵容自己的父母,把不是当成是、把无理当成理,表面上的孝顺反倒成了不孝。事事都顺从,若有一事不顺从,就为大逆不道。一时违背了老人错误的意愿,慢慢的老人会想明白的;若盲目的不顾现实而一味的顺从,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以顺为孝,必然会伤害一些亲人的感情;以敬为孝,是在相对公正的前提下进行的,最后必然是皆大欢喜。


    孝敬父母就在当下,孩子永远是父母的骄傲,让父母想起你就感觉满足,满脸就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才是最大的孝

TOP
358#

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实对待父母我就觉得不仅仅是赡养,还必须要敬,在现代社会中,有些子女家庭贫困,只能以陋室和粗食奉养父母,你能责备他不孝吗?还有的子女腰缠万贯、财大气粗,不费吹灰之力既能为父母提供高楼别墅、锦衣美食,但他只顾自己寻欢作乐,根本无心过问父母的生活,你能说他是个孝子?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孝迹,原迹贫家无孝子。”现在社会就是有不少人把养简单地理解为“能养”。我们作为子女应该为父母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因为,父母希望从子女那里得到的决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奉养,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回报,例如:关心、尊敬、体贴等等

在古代,孔子以父子关系为核心,提倡孝道,是为了社会基本结构的稳定,还有从思想上看,一个人对生身父母都不能格尽孝道,那还谈什么仁道呢?所以,“孝”是考验人之践仁与否的试金石。有人说现在是物欲横流的时代,那我们更要提倡这种“孝道”而且还要把它实践在生活和工作上。

TOP
359#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人文学部

班级:2011文秘

学号:11311009

时间:2012427星期五

电话号码:15087039701

第七巻

尊敬父母

《孝经》上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顺父母这就是一切道德的根基。而一个人懂得了孝了,他的德就展开了,他的人生态度就能改变了,而幸福就随之而来。

那么在教《弟子规》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庐江教育中心做得非常好。他们两年就用《弟子规》来教育汤池镇的四万八千居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民风大大的改善,人们有礼了,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了,夫妇和顺了。犯罪率大大人减少了,这是两年我们就看到《弟子规》教学这种效果。而他们讲《弟子规》最重要的是从孝下手:

有一位女学生,这位女学生性格是很内向、很孤僻,脾气也不是很好。跟她的母亲都会吵架,跟同学也没办法和睦。现在这样的孩子多不多?也真不少啊。常常就找母亲的毛病,每次跟她的母亲吵了一架,她心里也很痛苦。心里暗地在那儿又哭。所有木有一个道德理念。在心里,她自己也苦、家人也苦、同学也苦。后来有一天这位女学生听说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有《弟子规》的课。在教室里听了一堂《弟子规》的课以后,知道什么呢?妈妈是爱我的,我对妈妈这种无理的态度是不对的,自己为什么这么苦恼呢?因为《弟子规》上没做到,所以自己会这么苦恼。因为没有做到自己的本份,没有好好对待父母所交待的任何一件小事,所以才会因此苦恼。

妈妈和女儿吵架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会有脾气。但我们还是要学会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不好心情带到家庭中,这样会影响家庭的和睦。错误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当我们和家人发生矛盾时,首先想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错误,只有自己检讨,才会使矛盾化解下来,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啦!他们知道我们的性格,也了解我们的为人,他们不会对我们置之不理,只要我们心平气和的和父母在一起谈谈心,聊聊心里的想法,他们就知道我们的近况,而且很理解我们的做法,不会不关心我们的,因为他们是为人父母的人,是生育、养育我们的人,他们的做法永远是从爱出发。妈妈和女儿相互理解,最后妈妈女儿相拥而泣,和好如初。家人没有隔夜仇,心情不好时也会吵吵架,但过了就过了,家人是不计较多多少少的,因为毕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的快乐是父母的最大心愿,父母的开心也是我们这些作为子女的最大幸福,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在一起相处,是全天下最开心是事情。

TOP
360#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人文学部

班级:2011文秘

学号:11311009

姓名:李楠

时间:2012429日星期日

电话号码:15087039701

第七巻

二 尊敬父母                

《孝经》上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顺父母这就是一切道德的根基。而一个人懂得了孝了,他的德就展开了,他的人生态度就能改变了,而幸福就随之而来。

那么在教《弟子规》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庐江教育中心做得非常好。他们两年就用《弟子规》来教育汤池镇的四万八千居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民风大大的改善,人们有礼了,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了,夫妇和顺了。犯罪率大大人减少了,这是两年我们就看到《弟子规》教学这种效果。而他们讲《弟子规》最重要的是从孝下手:

有一位女学生,这位女学生性格是很内向、很孤僻,脾气也不是很好。跟她的母亲都会吵架,跟同学也没办法和睦。现在这样的孩子多不多?也真不少啊。常常就找母亲的毛病,每次跟她的母亲吵了一架,她心里也很痛苦。心里暗地在那儿又哭。所有木有一个道德理念。在心里,她自己也苦、家人也苦、同学也苦。后来有一天这位女学生听说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有《弟子规》的课。在教室里听了一堂《弟子规》的课以后,知道什么呢?妈妈是爱我的,我对妈妈这种无理的态度是不对的,自己为什么这么苦恼呢?因为《弟子规》上没做到,所以自己会这么苦恼。因为没有做到自己的本份,没有好好对待父母所交待的任何一件小事,所以才会因此苦恼。

妈妈和女儿吵架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会有脾气。但我们还是要学会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不好心情带到家庭中,这样会影响家庭的和睦。错误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当我们和家人发生矛盾时,首先想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错误,只有自己检讨,才会使矛盾化解下来,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啦!他们知道我们的性格,也了解我们的为人,他们不会对我们置之不理,只要我们心平气和的和父母在一起谈谈心,聊聊心里的想法,他们就知道我们的近况,而且很理解我们的做法,不会不关心我们的,因为他们是为人父母的人,是生育、养育我们的人,他们的做法永远是从爱出发。妈妈和女儿相互理解,最后妈妈女儿相拥而泣,和好如初。家人没有隔夜仇,心情不好时也会吵吵架,但过了就过了,家人是不计较多多少少的,因为毕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的快乐是父母的最大心愿,父母的开心也是我们这些作为子女的最大幸福,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在一起相处,是全天下最开心是事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