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5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尊敬父母 [复制链接]

301#

“最高的的孝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父母,其次是不让父母受到羞辱,最下等的就是仅仅赡养父母”。我觉得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还辛苦养育了我们,我们有义务让父母过得好,过得舒心,而不仅仅只是赡养他们,那是作为儿女基本的义务。我们应该从心理尊重我们的父母,努力的让父母过得好,那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TOP
302#

“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更是通过推举孝廉来选举人才,可见孝在我们民族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试想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他又何德何能立足于社会呢?因此,我想在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应该更加的推崇孝道!

TOP
303#

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予我们生命  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父母把青春都给我了我们  我们长大了应该孝敬   不仅对自己的父母 应该如此   对待别人的父母也应该孝敬    起码做到尊重   又是跟父母顶嘴  过后想想都听难过的  不应该这样 以后要改改了
TOP
304#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我对这句话非常赞成,於我心有戚戚焉,現在的人們,養豬養狗不願養父母,父母是我們的第一恩人,我們的這種做法是喪盡天良的,是不孝的。也許有人認為現在我們“孝”的觀念跟西方差距很大,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西方的就是好的,我不認為這種想法是正確的。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國的土地孕育了中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孝文化”,而且文化沒有對與錯,中西方文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都是與所在的低於精密相關的,所以中國的“孝文化”不應一一否定。當然,時代在發展,不可避免的這種孝文化會有所落後,這也正是我們應該改進的地方,中國的孝道就应在中國傳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8 20:51:06编辑过]

TOP
305#

在古代衡量一个人,是用忠孝来衡量的,我们看到了古人是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开启了孝这样的先河,今天我们重新站在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这个社会上,这个国家里,我们的孝是否可以与古代人去媲美。

在这个世界上,离我们最近的就是父母,最亲我们的也是父母,可是我们的孝道进了吗?为什么我总能看到那些露宿街头的老人,纵然他们含辛茹苦,纵然他们辛勤付出,纵然他们有好几个子女。到底人是怎么啦?人是怎么了?社会怎么啦?

我么中华民族永远都是以善,以和来告诉世人这是怎样的民族,现在我们出现了一点的小问题,这不算什么,只要我们去寻找我们的根,我们的良心,我们的魂。于是我看到了明天。

TOP
306#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父母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史记》:“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我们能健康成长吗?我们最需感恩的就是父母。我们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指望他尊重别人吗? 尊重父母也就是在尊重自己!

TOP
307#

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所以一个人首先要做的便是尽孝。其实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是希望孩子平平安安的就好。父母的恩情子女是还不完的,所以子女会把那份爱接着传给他们的孩子,就这样永永远远德传下去。
TOP
308#

孝敬父母,并不是一种责任,也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它需要我们花费的不仅仅是金钱,满足父母物质上的满足。而要我们花费时间来陪伴他们。哪怕只是陪他们吃一顿饭,聊一下平常琐事。就像那首歌唱得好“要常回家看看”。
TOP
309#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TOP
310#

所谓尊敬父母,指的是恪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礼,也就是俗话说的规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执意违背父母的意愿,不增加麻烦。子路就是这样做的,尽管他的父母属于社会底层,很穷,而他自己怀抱着远大志向,资质也不错,但他仍然非常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为人父母的地位,按照他们的意愿找事做,减轻家里的负担,即使在自己发达后,也时常想念父母的恩德,为不能孝敬他们而深深遗憾。  古人认为,尊重父母比赡养父母更难做到。《吕氏春秋》说:“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对父母恭敬就难做到了;对父母恭敬是可以做到的,使父母安宁就难做到了;使父母安宁是可以做到的,能始终如一就难做到了。”
TOP
31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陆凤

学号:10311047

日期:2011425

电话:18788546724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在学校里,才有可能做到ersonName ProductID="关心" w:st="on">关心ersonName>老师、同学。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父母的好习惯。  
要培养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须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家庭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第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TOP
312#

”——什么是孝,不就是一个字吗?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它的意义大得很,不光是一个字,而且是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呢!世界都充满。这其中也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比如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就要从小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不会留下一生的悔恨。除此之外,孝敬老人是我们人人都要做的一种义务,否则就会触犯法律,留下终生悔恨。所以,我们不要做那些后悔的事情,孝心,就从现在开始吧!

TOP
313#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为了子女任劳任怨,为了我们两鬓增添几根银丝,额头又增添了几道皱纹,是他们把自己的心血全倾注在子女的身上。
养家的父母最辛苦。父母不仅要辛勤劳作。回到家里还要关注我们的衣食住行`。父母肩挑起家庭的重担。是父母把我们抚养成人,为我们创造了基本德才生活条件。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的,最无私的,子女生病的时候,父母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子女读书升学不知费了父母多少心血,是的。当初我即将毕业时,是母亲天天奔波与中学中,为我投资料,了解校方情况,要学校的简介。那时,天非常热,看着母亲的脸比原先黑了许多,脸上也晒出几块小斑,这时母亲奔波于学校的印证,现在我上上宝中学也她的几份功劳。父亲是位比较严格的人,他希望我变得更好,所以他每天帮我检查作业,可以算是“陪读”。数学双休卷没有答案,父亲就自己做一遍,然后再跟我对答案,周末我给父亲拔白头发,白头发越来越多。我拿在手上已是一撮了,我和父亲开玩笑:“老爸,你的白头发,可以做毛笔了”。父亲说:“是啊,我老了”。这时,我的鼻子不禁一酸,是父亲为了我的学业所操心长出来的白发。使我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诉说不完的,父母培育子女付出的辛劳。在书本41页一幅画上:在夜晚,儿子在仔细地做作业,这时母亲拿了一杯澄汁进来,给孩子增强能量。这幅画让我想起了:每天晚上,由于题目比较难,作业量比较难大,到了晚上,母亲总会捧一杯牛奶近进来,多我说:“嘉嘉,辛苦了,歇息会儿,喝杯牛奶,补充能量”。父母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吃,自己吃不好的我们的脸是胖胖的,他们的是廋廋的,不论是严父还是慈母,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为我们操心,操劳,我们要怀有一可感恩的心,牢记父母给予的一切,用真情回报父母的辛劳和恩情。学会尊重体谅父母,对他们有礼貌,尊重父母的人格和情感。父母与我们谈话要耐心聆听,不能觉得不耐烦,他们是对的,不会害我们。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父母,要常了解父母亲的心情和处境,对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可能委屈自己的地方,应该给予谅解;安慰父母,在父母碰到困难,要尽我们的力量帮助他们。学会分担父母的辛劳,首先要学会生活自理,不要老是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做做家务等等
我们应该怀一颗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尊敬父母。
天下没有比父母的爱更伟大。我们要爱我们的父母,尊敬他们。母亲对我们有这么大的恩德,无论我们在哪一个地方、在哪一个时候念念不忘母亲的恩德在心上。
所以,我们要尊敬父母,爱我们的父母。
TOP
314#

说起在当今社会不乏许多人能够做到尊老爱幼。当你坐上公交车的时候,你也会经常看到有一个小孩或正在读书的同学为老人或其他人让座。他们何以可以做到这些,大半出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但更重要的是要他们能听进耳去并在社会中实践他们。尊老爱幼,人人都知道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这个名词,人人都不陌生,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领略其中的要去做到这些呢?当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尊敬长辈,我们长大步入学堂以手,都也经常教育我们爱护比我们年龄小的同学,但是我们大都它当作耳旁风,尤其是读中后,能够这样做的人更少了。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人。就拿孔融让梨来说吧。这个路人皆知的硌讲的是汉代的孔融小的时候,有一次家人聚在一起,仆人端来一大盘梨,别的小孩子都选最大的拿,而他却拿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其他人。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仍然得到许多人的赞赏。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听人说孝顺之人多发达,所以许多人的为人处世都是以孝顺许多男人交友的原则也是以一个人的孝心为依据的。过去,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关于孝顺的许多经典的篇章都是围绕着衣食住行这个主题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口说出一二,在这里我就不在说了。令我们感叹的是,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做一个孝子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为了父母双亲的饥饿病痛,他们甚至可以舍弃自己年轻的生命……现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阶段,衣食住行已经不是我们生存的主要问题,那么我们又如何做个孝子呢?其实很简单,不是有首歌吗?常回家看看——给老人揉揉肩等,把自己在外面听到和见到的有趣的事情讲给老人听,去旅游或者出差回来带点糕点或者糖果茶叶,定期陪老人做体检……想想看,这些事情是多么容易做到啊,可我们又做了多少呢?     但愿孝顺这中华民族的美德,可以代代相传;但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更精确的理解它的涵义;但愿这朵奇葩可以像甘泉一样的浇灌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
TOP
315#

  尊敬父母是指对父母要敬爱、尊重,要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中要主动打招呼。世界上最亲的人是父母,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父母的爱。尊敬父母首先要孝敬父母  父母对子女寄予着无限希望,他们历尽艰辛,不仅抚育子女,希望他们健康成长,还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教诲子女,希望子女成器、成才。

尊敬父母,就是不藐视父母,既使受了高深的教育,也不可藐视父母。现在很多人看父母年纪老了,以为他的学识,思想都不合时代的发展,就藐视父母,轻看父母,甚至有的人,因为父母容貌不够漂亮,或地位低下,怕会影响他的声誉,就在同学或同事面前,不敢承认自己的父母,这是可耻的行为。我们无论怎样,要把父母当作最佳的尊重对象。老人家在家比较空闲,自然会有一定的寂寞与孤单,我们要与父母多谈心,尽量了解他们,安慰他们,让他们欢喜快乐,过着幸福的晚年。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现在的社会潮流变化得越来越快,有的人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因为各种理由不孝敬老人,许多老人被子女抛弃、虐待。

    有时候在学习工作久了,打电话给家里,父母会格外高兴。大多是时候父母是在关心我们,那我们关心却在关心其他的事。首先我做检讨,自己时常找借口,不常回家,这样很不好。曾子说:“最高的孝行是发自内心地尊敬父,其次是不让父母受到羞辱,母最下等的就是仅仅赡养父母。”我们应该发自内心的尊敬他们,并用行动让父母高兴和放心。

但愿孝顺这朵中华民族的奇葩,可以代代相传;但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更精确的理解它的涵义;但愿这朵奇葩可以像甘泉一样的浇灌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