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5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尊敬父母 [复制链接]

316#

"大孝尊亲"是啊,我们要孝敬父母,更要尊重他们,让他们在物质,精神上都得到满足.不要让他们有种"受施舍,成为累赘的感觉"本来人老了,自信心没了,感情也变得比较脆弱!所以我们在照顾父母的时候,不仅要处理好他们的衣,食,住,行,到他们的感情.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
虽然不必"每早应向父母问好;傍晚要向父母问安"
但至少要"外出时要告诉父母,回家以后要面见父母"还有就是在聆听父母教导的时候,必须恭敬听取,不要心不在焉,因为毕竟那是他们有青春换下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再者就是父母责备时,一定要谦虚冷静,即使他们的一些话有点过分,他们都是为了我们!
再者就是在为人处世的时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延续,我们就代表他们,不要让他们因为我们的
"品格缺陷"受辱!
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的父母.才能叫"孝顺".
TOP
317#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家永远要是最美最安全的港湾,因为有父母,因为有他们的爱。世界上每个父母都是伟大的都是无私的,对于我来讲,父母不仅要尊敬,而且要用心去爱,因为爱得再多似乎也永远无法超越他们对我们的爱。用一生来孝敬父母,这是每个做子女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的话,那么他也不会去爱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像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一个心中缺少爱的人是感受不到别人的爱的,那么他怎么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呢?所以做人要从尊敬父母开始。
TOP
318#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级文秘

姓名:王根凯

学号:10311031

时间:2011322

电话:15912182537

卷七、

二、尊敬父母

中华孝道的内涵是:赡养父母长辈;敬爱父母长辈;继承父母之志;祭祀祖先,承袭祖先之德;事亲以礼;不自取其辱,不轻生毁己,以免危及父母;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亲。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对长辈的无条件服从,对晚辈的权利与人格的不尊重,尊卑观念严重,男尊女卑现象突出,必须根据仁、义、智、毅的原则进行纠正。

扇枕温席”说的是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中,孝心似乎已经是一个过气的词语,它在年轻人中已经引不起强烈的感情。。“孝心”是一种能够以小见大看到这个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的试金石。这样说来“孝心”对每个人本身就是一次“考试”。

尽管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当代社会家庭中仍然需要孝道伦理,孝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人伦道德,是家庭和谐的基础和保证,不仅在物质上要保证父母的生活,纲要从精神上慰藉父母。外出求学、工作,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父母,抽空回家看望父母,不要把仅仅局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还应将其扩大到整个家族亲戚之间。以孝治国,只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便可达到天下平

TOP
319#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朦

学号:10311034

时间:2011314

电话13888978324

卷七、

二、尊敬父母

《论语》有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当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不便,此时,正是需要我们在身边照顾的时候。敬父母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也是人最容易遗忘和忽略的环节。孝敬父母,是圣经中十诫的第五诫,而且是唯一带应许的诫命,那就是孝敬父母可以使人得上帝的祝福,在世长寿。你孝敬父母吗?你理解父母吗?你了解父母的需要像了解孩子那样清楚吗?《孝敬父母: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作者从六个方面对孝敬父母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孝敬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的难处、孝敬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孝敬父母所遇到的难题、如何帮助别人孝敬父母。孝顺父母,尊敬亲长。《诗大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左传·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汉书·武帝纪》:“故旅耆老,复孝敬,选豪俊,讲文学。” 唐 许浑 《题卫将军庙》诗序:“既而以孝敬睦闺门,以然信居乡里。”《红楼梦》第五十回:“ 贾母 见他来了,心中喜欢,道:‘我怕你冻着,所以不许人告诉你去。你真是个小鬼灵精儿,到底找了我来。论礼,孝敬也不在这上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吧父母的地位可以等同于天地,这句话很形象的描述了父母亲的地位,说的真是太好了。父母生养了我们,时刻为我们担忧,世上最亲的人了,从小就为我们撑起了我们的天地,他们是最无私的。所以我们应该顾父母之养、敬爱父母、继承父母遗志,传袭祖辈良好遗风、不自取其辱,不轻生毁己、当仁不让,从道不从亲、祭祀祖先、事亲以礼、发自内心的去孝敬、敬爱父母。

TOP
320#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俊鹏

学号:10311041

时间:2011年4月2日

电话:15025113953

卷七:孝

二,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孝敬父母,就应该听从父母的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真孝敬父母,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体谅父母的艰辛,尽可能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真孝敬父母,就应该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时,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真孝敬父母,就应该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真孝敬父母,就应该在离家外出是,自己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外出时间较长,应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总之,真正的孝心要体现在言行上

一直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父母也是老人,更是亲人,就更值得我们来尊敬,这是作为子女应该做的事,父辈们为社会创造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社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养育了下一代,做出的贡献不可估量,我们没有理由不像他们致敬,他们就应该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敬。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公司、爱顾客、爱员工,他一定也是忠诚的人.因为忠诚是一种情爱的发挥,如果他没有基本的爱心,连父母都不爱,他也不可能对公司、对顾客、对员工有起码的忠诚 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 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

TOP
321#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现在的社会潮流变化得越来越快,有的人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因为各种理由不孝敬老人,许多老人被子女抛弃、虐待。

有时候在学习工作久了,打电话给家里,父母会格外高兴。大多是时候父母是在关心我们,那我们关心却在关心其他的事。首先我做检讨,自己时常找借口,不常回家,这样很不好。曾子说:“最高的孝行是发自内心地尊敬父,其次是不让父母受到羞辱,母最下等的就是仅仅赡养父母。”我们应该发自内心的尊敬他们,并用行动让父母高兴和放心。

但愿孝顺这朵中华民族的奇葩,可以代代相传;但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更精确的理解它的涵义;但愿这朵奇葩可以像甘泉一样的浇灌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

TOP
322#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级文秘

姓名:陈平安

学号:10311032

时间: 2011年4月17日

电话:13529299757

卷七、

二、尊敬父母

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我们一定要对父母抱着感恩的心,去孝敬他们,这不是闭着眼睛,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管他们做了什么错事,是怎么样不对,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很多不是的父母,我们还是要尊敬他们;不是尊敬、同意他们的错误,而是尊敬他这个人。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错误,可以在他的错误问题上和他们去谈,去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对他的态度是要尊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你,始终抱着感恩的心去看待他们. 我们做儿女的要学会在一些公开的场合,把我们对父母的爱和感谢表达出来,而不是私下让他们知道。
  我们中国人比较含蓄,不太会在一些公开的场合来感谢我们的父母,其实这是我们对父母的肯定,也是让父母感到光荣的一件事情。这个很重要,因为人到了老的时候,他们的生活真的很单调,他们的生活里没有什么东西呀,也不再有什么人说他们什么事了。所以,你如果偶尔有这样子的一个机会来感谢他们,那实在是给他们很大的安慰。

①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③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④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⑤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最高的的孝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父母,其次是不让父母受到羞辱,最下等的就是仅仅赡养父母。我觉得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还辛苦养育了我们,我们有义务让父母过得好,过得舒心,而不仅仅只是赡养他们,那是作为儿女基本的义务。我们应该从心理尊重我们的父母,努力的让父母过得好,那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TOP
323#

二、尊敬父母

说起在当今社会不乏许多人能够做到尊老爱幼。当你坐上公交车的时候,你也会经常看到有一个小孩或一正在读书的同学为老人或其他人让座。他们何以可以做到这些,大半出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但更重要的是要他们能听进耳去并在社会中实践他们。尊老爱幼,人人都知道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这个名词,人人都不陌生,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领略其中的要诣而去做到这些呢?

当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尊敬长辈,我们长大步入学堂以手,都也经常教育我们爱护比我们年龄小的同学,但是我们大都它当作耳旁风,尤其是读中后,能够这样做的人更少了。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人。就拿孔融让梨来说吧。这个路人皆知的硌讲的是汉代的孔融小的时候,有一次家人聚在一起,仆人端来一大盘梨,别的小孩子都选最大的拿,而他却拿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其他人。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仍然得到许多人的赞赏。

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听人说孝顺之人多发达,所以许多人的为人处世都是以孝为本,许多男人交友的原则也是以一个人的孝心为依据的。过去,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关于孝顺的许多经典的篇章都是围绕着衣食住行这个主题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口说出一二,在这里我就不例举了。令我们感叹的是,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做一个孝子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为了父母双亲的饥饿病痛,他们甚至可以舍弃自己年轻的生命……现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阶段,衣食住行已经不是我们生存的主要问题,那么我们又如何做个孝子呢?其实很简单,不是有首歌吗?常回家看看——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肩,把自己在外面听到和见到的有趣的事情讲给老人听,去旅游或者出差回来带点糕点或者糖果茶叶,定期陪老人做体检……想想看,这些事情是多么容易做到啊,可我们又做了多少呢?

     但愿孝顺这朵中华民族的奇葩,可以代代相传;但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更精确的理解它的涵义;但愿这朵奇葩可以像甘泉一样的浇灌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
TOP
324#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人们把能赡养父母就当作是“孝”。然而,人们也能养狗、养马。如果赡养父母没有尊敬之心,那么,这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要做到孝,那就必须真正做到尊敬父母。我们要的是对待父母,平时要表现得恭敬,赡养父母要表现得愉快,父母生病时要表现得很担忧。在今天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作为子女的在外面挣钱,而他们呢就仅仅是给家里面得父母寄点钱,这样他们就心安理得了,以为自己就是个多么尊敬父母的孝子。甚至,也有些子女把他们孩子再扔给父母,让父母老巴巴的却还要得给他们带孩子。其实,他们彻底错了!做父母确实需要物质的供养,但是更需要的还是来自子女精神上的陪伴!

TOP
325#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方面贯穿了中国化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孝,首先是一种美德,我们能来到这个世上都是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孕育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天生就带着对父母的孝心,对父母的感恩成长的。《三字经》里也说,“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我们天生就是带着“孝”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然而,然而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对父母的孝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小时候我们听从父母的教诲,好好学习就是孝;中青年时,我们能学业有成事业有成,衣锦还乡也是孝;等到父母老了,我们对父母的孝更是上升为了一种责任,义务,我们好好的赡养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就是我们的孝。

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我们的父母,我们要努力报答他们就是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孝顺他们。

TOP
326#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一个人一辈子必须要要遵守的原则。

            古代舜孝感动天、周郯子鹿乳奉亲、闵损芦衣顺母,《孝经》也有言——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

          孝敬父母,尊敬父母是一个人善心和品德的综合表新。

TOP
327#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情也是众多情感中最为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种情感。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也是我们的教育前提。
    尊敬父母,不要攀比。“拼爹”现象如此严重的今天,我觉得这个话题我们应该严肃对待,认真学习。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现在很多孩子攀比之心如此严重,比拼自己的父母,“我爸爸是。。。官”“我爸爸是。。。专家”等,这类现象比比皆是。所以,为了减少这样的现象,我们就要从思想教育开始,学习中华十大义理,学习如何尊敬父母,体恤父母的不易,这是非常重要的。

    尊敬父母,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跟父母多沟通,多交流,谈谈心,让父母舒心,让自己无悔!

TOP
328#

    孝敬父母,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父母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和关心倾注在我们身上,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健康等等都,我们也要好好爱父母。孝敬父母不一定非要等到父母年纪大了,不能动了,才去关爱他们,孝敬父母也不是只给金钱和东西。孝敬父母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每时每刻都要放在心声,孝敬父母要从感情到物质到照顾得到,我们父母其实并不在乎我的给了他们多少好处,只是知道我们是爱他们的关心他们的就会非常满足,这就是父母的伟大之处。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TOP
329#

      我认为尊敬父母不仅仅是赡养父母,关于赡养和尊敬的区别,孟子讲了这样一件事。曾子侍奉父亲曾皙吃饭,每餐都有酒肉,饭后曾子一定要请示剩下的给谁。曾子的儿子就不同了,他侍奉曾子吃饭,虽然也一样有酒有肉,但饭后不问吃剩下的给谁。一句话无足轻重,但体现的意义大不相同,曾子的请示包含的是敬重,一切听从父亲吩咐,而曾子的儿子对父亲的话已经无所谓了,所以根本不问,这就是赡养和尊敬的区别。而当今社会许多人认为尊敬父母就是让父母吃好穿好,并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

TOP
330#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小时候家里很穷,他虽然生性好勇斗狠,但对父母极具孝心。当地米贵,想买点粮食着实不易,父亲时常为家中无粮发愁,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一个地方粮食便宜一些,便步行去那里买粮,然后用肩膀扛回来,根本不在乎耗费时间。父母一天天老了,可他一直没有稳定职业,为了不让父母操心,就委屈自己凑合着找点事情做。他是这么说的:“父母健在,不敢只想着自己的高远志向。”

    双亲故去后,他来到楚国。楚王很欣赏他,请他担任重要官职。他出去办事,跟从的车子上百辆,座位铺着厚厚的垫子;吃饭也很不一般,食物丰盛而精致,可以称得上列鼎而食了。他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说:“现在我富贵了,可是我的父母在哪里呢?尽管我还希望像当年那样从百里之外扛着米袋赶回家中孝敬双亲,但已经不可能了。”边说边哭,旁边的人没有不感动的。

所谓尊敬父母,指的是恪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礼,也就是俗话说的规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执意违背父母的意愿,不增加麻烦。子路就是这样做的,尽管他的父母属于社会底层,很穷,而他自己怀抱着远大志向,资质也不错,但他仍然非常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为人父母的地位,按照他们的意愿找事做,减轻家里的负担,即使在自己发达后,也时常想念父母的恩德,为不能孝敬他们而深深遗憾。

    古人认为,尊重父母比赡养父母更难做到。《吕氏春秋》说:“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对父母恭敬就难做到了;对父母恭敬是可以做到的,使父母安宁就难做到了;使父母安宁是可以做到的,能始终如一就难做到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