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5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尊敬父母 [复制链接]

331#

自古就有“上书救父”的故事,所以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待父母,我们的孝心体现在日常问候中、在分担体贴中、在设身处地着想中,除此之外,我想说的就是现在帖子上的“尊敬父母”,尊重父母比赡养父母更难做到,它取决于我们把父母放在心中什么样的位置,真正用心去对待和父母的处事或者谈话,用一颗恭敬的心去和父母相处,相处也会非常融洽的。
TOP
332#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也是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不求回报的给以我们一切的人,也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有人曾说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之中不免有天灾人祸,有些事情,我们是不可能预测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呆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好好的孝顺他们,伺候他们。

有人会说父母还年轻呢,不用现在就孝顺,等他们老了我再好好的伺候他们。我觉得这都是借口,孝顺父母,不是说要你为他们做多少,有时候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简单的拥抱,就会得到父母欣慰的笑容。

我觉得孝敬父母,不是喊口号,也不是纯物质上的东西,我觉得有时候精神上的安慰更重要。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不需要回报的,我们只要静静的呆在他们身边,时不时的告诉他们我们对他们的爱,时不时的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给他们添麻烦,就达到孝顺的效果了。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自己的父母健康快乐的生活。

TOP
333#

给我们生命的是我们的父母,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是我们永远不能回报的。父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爱,它不带有任何的利益色彩,它永远不求任何回报。父母将他们的青春给了我们,却什么都不求,只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子女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点什么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之情呢?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礼的民族,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尊敬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何为尊敬父母?在我看来,尊敬父母就是要尽我们的努力,让父母不为我们的事担心,让父母的物质生活充裕.精神生活充实。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尊敬我们的父母.尊敬别人的父母,让我们的整个世界充满爱!

TOP
334#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也是无法回报的。我们是家庭中的一员,在充分享受 父母关爱的同时,也应该孝敬父母,应尽自己对家庭的义务与责任。孝敬父母,就是真诚地、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尊敬、热爱、关心和赡养,是为人的根本。一个人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如果一个人连生养、教育他的父母都不能尊敬,又怎么能爱祖国爱人民呢?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就有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那么,我们今天的孩子应该怎样做呢?真孝敬父母,就应该听从父母的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真孝敬父母,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体谅父母的艰辛,尽可能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真孝敬父母,就应该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时,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真孝敬父母,就应该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真孝敬父母,就应该在离家外出是,自己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外出时间较长,应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总之,真正的孝心要体现在言行上,体现在细节处。
TOP
335#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父母对我们的爱犹如他们的呼吸一样,无时无刻不存在。他们操心我们的一切,关心我们的冷暖,而我们呢,在学校肆意挥霍青春,在社会上为了哥们义气惹麻烦,为娱乐活动耗费太多精力,在我们做这些事情时,你有想过父母吗?你会每天给自己的父母打个电话,向父母问好,或是报个平安吗?如果没有,在同朋友们煲电话粥时,我们是否该深思自己的行为。当我们为名牌衣服,化妆品,甚至奢侈品大把的花钱时,谁又曾想起在家辛勤劳动的父母呢?当我们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时,我们是否该深思。我们都记得情人节、愚人节,而父母的生日,又有几个记得呢?我们是否该深思。

   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我们得到的是如山的父爱和如水的母爱,对父母我们应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尽最大的孝心作为回报。

TOP
336#

所谓尊敬父母,指的是恪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礼,也就是俗话说的规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执意违背父母的意愿,不增加麻烦。子路就是这样做的,尽管他的父母属于社会底层,很穷,而他自己怀抱着远大志向,资质也不错,但他仍然非常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为人父母的地位,按照他们的意愿找事做,减轻家里的负担,即使在自己发达后,也时常想念父母的恩德,为不能孝敬他们而深深遗憾。

    古人认为,尊重父母比赡养父母更难做到。《吕氏春秋》说:“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对父母恭敬就难做到了;对父母恭敬是可以做到的,使父母安宁就难做到了;使父母安宁是可以做到的,能始终如一就难做到了。”

TOP
337#

孝是传统美德,孝是人的基本品性,每想到这,我都觉得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记得大一寒假放假回家后,父母每天都对我嘘寒问暖,我理所当然的享受着。直到有一天,天很冷,我一直在家里上网。傍晚时,我玩得正起劲,妈妈走进房间徘徊了一会儿,欲言又止的样子。我问妈妈,有什么事吗?妈妈问我是不是在写作业?我说没有,在上网。妈妈说那我们上街逛一逛,陪我买一件棉袄。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极不情愿地去了。我拉着妈妈一路匆匆地来到服装超市,一进门我直接走向中年服饰区,但是妈妈却在青年服饰区转来转去。我不耐烦地说,妈过来这边,你们穿的在这边。但是妈妈还是没过来,于是我兴匆匆地跑过去说,这边不适合你穿,拉起妈妈就走。但妈妈说,我有厚的衣服,我叫你来是想买一件棉袄给你,你整天呆在电脑旁边不运动,要多穿点才不会冷……当时,我愣住了,看着妈妈细心地挑着衣服,我的鼻子酸溜溜的。每想起这件事,我就惭愧不已,总是告诉自己今后一定要对妈妈好,做一个孝顺的子女。

TOP
338#

       “孝”是“养”“敬”兼具的道德。在对父母进行赡养的同时,对于父母的尊敬与尊重,不仅表现在平日言行之上,更表现在内心对于父母的信服与尊敬。在身体上要保证老人的健康,在精神上要保证老人的愉悦。


        《论语﹒为政》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所以,“孝”并不单单指赡养父母,还包括对待父母要有恭敬之心,要对父母有所牵挂,要忧其病、丧其哀。曾子也将“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作为孝道的最高境界。现今社会有太多的儿女不能做到最基本地尊敬父母,非但没有使父母不受辱,反而自己就对父母进行言语上的侮辱。现代家庭多是“三口之家”,独生子女在家庭中被当作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及祖父母的娇惯使一些孩子没有尊敬长辈的自觉。而一些成年人稍不顺意便对长辈大呼小叫,甚至不注意言语上的基本礼貌以及伦理上的基本道德而侮辱长辈、打骂父母。对于子女敬老养老行为的规范势在必行。


        新拟起草的老年法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还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新法实施后子女若不‘经常’回家看望、问候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以前这种诉讼法院一般不会受理,但现在法院要立案审理。”对于这一法律条文的颁布,很多人表示出了对于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反思。儒家荀子“化性起伪”“隆礼重法”的理论,主张对亲情进行规范。在荀子看来,人性本恶,人类的行为需要礼的指导。所以君主应该对孝亲进行引导与教化。“孝”入法,更多的是用法律的方式对人们的孝德孝行进行引导和鞭策,使人们更多的关注老人、关心父母。正所谓“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将对于父母的尊重与精神慰藉入法,只是在制度加以规范,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应是从思想上认识到父母与子女血肉相连的亲情关系,从德行上认识到尊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道德准则。将尊敬父母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融入到自身的伦理道德意识之中。


        我们应当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存感激,对父母的悉心照料心怀爱意。在行为上尊敬父母,在情感上尊重父母。使父母真正的感到来自子女的爱的回馈。有生之年多与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以免发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6 14:50:08编辑过]

TOP
339#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TOP
340#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偿还清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我们20年无忧无虑的生活,等到我们工作了,他们依旧放不下心来安享晚年,依旧像儿时那样对我们千叮万嘱,有多少人能够理解父母的的心呢,父母眼中我们就是整个世界。“养儿方知父母心”也许只有等到我们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才能真真切切的体会到父母的恩情,作为子女,不论你是在父母身边还是远离家乡求学打工,永远不要忘了,抽时间多关心下父母,。好好珍惜所拥有的这份亲情吧,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父母自我们心中的位置。
TOP
341#


古有语:“百善孝为先”。

从朱自清的《背影》到龙应台的《目送》,体会到的是父母的伟大爱,自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父母的爱,是一种对儿女天生的爱,自然的爱。犹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这能够维护生命之最大、最古老、最原始、最伟大、最美妙的力量莫过于父母对我们的爱。可是在我们都认为父母的爱很伟大同时我们也爱我们的父母时,我们何时真正的理解过我们的父母,当他们把内心最真实的东西向我们倾诉时,我们又理会多少?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注目下成长,在亲人的泪光里远航,将来目送着自己的父母离去,慢慢地又在子女的目光中衰老,生命就象一场爱的接力,再一次一次的目送里悄然而过。我们是否在无意间怠慢了父母的目光呢?难道一定当我们长大成人,有了子女时才能感悟到这份离别的落寞么?

正如龙应台书中所写“我们和父母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在这样一个“死者为大”观念下,我们应该抓住有限的时间和机会来感恩我们的父母,切勿等到没有机会时才来后悔。

目送其实送的是背影,背影是人的另一张脸,这张脸可能是稚气或者沧桑,这张脸可以读出春花的灿烂及冬日的流年,而我们更要读出的是-------真心尊重服务真心珍惜父母,真心爱护父母。


TOP
342#

小时候父母在我们面前是伟岸的,我们对父母言听计从;青春期的我们叛逆不已;成年的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父母的话是多么重要。“百善孝为先”尊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我们的义务,也是一份责任,父母不需要你用过多的物质来孝敬他们,他们所需要的是一份关心,一份爱。

TOP
343#

所谓尊敬父母,指的是恪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礼,也就是俗话说的规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执意违背父母的意愿,不增加麻烦。子路就是这样做的,尽管他的父母属于社会底层,很穷,而他自己怀抱着远大志向,资质也不错,但他仍然非常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为人父母的地位,按照他们的意愿找事做,减轻家里的负担,即使在自己发达后,也时常想念父母的恩德,为不能孝敬他们而深深遗憾。

    古人认为,尊重父母比赡养父母更难做到。《吕氏春秋》说:“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对父母恭敬就难做到了;对父母恭敬是可以做到的,使父母安宁就难做到了;使父母安宁是可以做到的,能始终如一就难做到了。”

TOP
344#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上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无论我们现在再怎么忙,打个电话的时间总是有的,多跟父母说说话,多回家看看,少给父母惹烦心事,就是最大的孝顺。孝,分很多种,不一定是让父母住上高楼洋房就是真的孝顺,要看你的心究竟是样。有时候,给父母洗脚,也是感恩的体现。
TOP
345#

“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父母还健在,趁父母还健康,趁我们还年轻。多陪陪父母吧,就像《常回家看看》唱的那样“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父母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但有时候常常为了我们的工作学习,让我们不要记挂家里,不要担心他们,不用经常回家,把时间都用在工作学习上,可是,他们心底最深处是希望我们能够陪他们的。陪父母聊聊天,做做家务,像小时候那样依偎在父母身旁,就是给父母最大的回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