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627282930313233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真诚孝亲 [复制链接]

436#

孝的本意是孝敬父母,甲骨文中“孝”字的表意字型如孩子举起双手,并向下作出磕头的样子,给老人请安,表示子女对长辈的孝顺;金文的“孝”字就像一个长发的老人抚摸一个孩子的头,则蕴含着长辈对子女的慈爱。儒家认为这种孝亲之情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首先是情感的存在,真情实感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真诚孝亲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
所谓“真诚孝亲”,贵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也就是真有所情、实有所感,它们是真实存在,不是虚幻或凭空想象的。人作为生命存在,从出生起最先接触的就是父母,而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互中最基本的就是爱,由此便有所谓“孝”。
孔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孔子在《论语》中多次阐发孝亲思想在许多方面值得继承和发扬。同时,在孝敬父母方面,真诚的孝心是首要条件,子女不但要在物质方面赡养父母,还要予之精神方面的安慰。在物质方面,《学而》中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即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论语·为政》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孝乎?”孔子认为,子女侍奉父母,遇到事情,让子女去效劳;有了酒食,让长辈来享用,而且要和颜悦色,这才是真正的孝。可见,孔子对孝的最低层次要求是子女真诚孝亲,对父母及长辈首先要做到物质上的赡养,竭尽所能满足父母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
然而,仅仅做到物质方面的供养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孔子又强调:“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说明他更加注重精神方面所体现出的孝。在孔子看来,子女真诚孝亲,首先要知道父母的年龄,他在《论语·里仁》中说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为人子女,不能不把父母的年纪放在心上,一方面子女因父母高寿感到喜悦,另一方面却又对其日益衰老感到担心。这让我不禁想起如今的天下父母无不对子女的生日和年龄一清二楚,反观子女,记得父母生日和知道父母年龄的人却少之又少。甚至许多人认为这无关紧要,且和孝顺父母与否关系不大。谬矣!从深层次来讲,子女对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最重要的是以一颗真诚的孝心给予父母精神上最好的慰藉。
TOP
437#

“孝悌也者,为仁之本”,家庭伦理是儒家仁的思想的出发点,上侍父母、兄长,再以同样的善良心态对待他人,“孝”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义理,更有“以孝治国”体现其重要性。《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意思是说,即使是父母,犯了错子女也应该指出,但是要注意用正确、和气的方式,这其中体现出的“孝”更进一步,这不是无条件、无自我的愚孝,而是有正确价值观的真实情感,及时让父母改掉错误回归正道,这也是做子女的本分。王阳明与弟子的对话中也说过对待父母需要切实的情感而不是遵守应该执行的孝道规矩,比如天冷了给父母暖被窝,这是由于内心怕父母受冻的情感,由心体而出不由外界束缚,也只有这样,子女才能以真情实感陪伴父母。
TOP
438#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对于学生来说,亲情是其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与他打交道呢?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字经》里有一句颂扬孝亲敬长的话:“香九龄,能温席。”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受到当时世人的高度赞誉。
孝敬父母,是当代公民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不孝敬父母,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重则要受法律的制裁。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体贴安慰。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往往不在身边,甚至平时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亲人团聚。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很流行,就因为它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精神安慰的需要。作为儿女,将来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孝敬父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孝心,又有孝行,是我们对青少年尽孝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
TOP
439#

从以上的讲述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所有的社会伦理规范其本源都是人本心的真实感受。外在的礼仪规范,只是为了更好的让人抒发真实情感,从而能够让人进入到一种是就是,非就非的状态。孔子和弟子宰予探讨守丧三年的问题,其实并非是孔子拘泥于三年不放,孔子并不在乎一年还是三年,他在意的是心安,只要心安,无论守孝多久都没有什么。所以对待父母,要出于真心地去爱,礼仪只是一种规范,最重要的是其本心。
TOP
440#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程颐说,“孝弟”,是一种顺德,和顺之德,“孝弟”之人,就不会有犯上悖逆之事。德有本,本立则道充大。孝悌是在自己家,然后仁爱及于物。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女孝敬父母是应该的,但并不是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不能愚孝。孔子说“事父母”要“几谏”,可见孔子并不主张愚孝,子女可以对父母的过失提出意见。但侍奉父母应该注意后辈的身份,即便有错,子女也切忌直言规劝,要讲究技巧,如果自己直言规劝的话没被采纳,也不能气愤而稍露不敬和违拗之色。他们若是知错,子女做得越尽心,反而会让他们越不忍,这要及时纠正了。“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是后辈劝长辈改错的一点小花招,表面似傻实则高明,表面不讲原则而最终达到讲原则的目的,不伤和气而益增亲情,实在是高明至极。
   尊老敬老,传承不绝。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孔子这种在乡会中饮酒完毕,等老人先走然后自己再走的做法,既是尊老的行为,也是符合礼仪的做法。尊敬老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对于年迈的父母,不要想着只仅仅给父母物质上的享受,一定还要在精神上满足他们的要求。社会也应当注意,多给老人提供一些方便。当“尊老敬老”成为一种习惯时,我们的思想就会随之升华,修养也会跟着提升。
TOP
441#

中国人自古讲求孝道,《论语》中也多次提到“孝”,如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其父之志,可谓孝矣”等,也有非常感人的二十四孝故事,如孝感动天、芦衣顺母、彩衣娱亲等。孝有三层大义:孝养父母、侍奉国君。立身扬名。所谓“孝顺”,并不是必须顺从。我们不能“愚孝”。孔夫子在《孝经》中告诉我们:孝,不是做样子,而是发自内心的对长辈真挚的感情,不是盲目听从,而是在长辈有所失误的时候,也能提出适当的建议,不是只孝敬家里的长辈,而是爱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孔子在《孝经》上提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一句,孔子就是告诉我们:教育人民互相亲近有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所以我们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还要孝敬公婆,更要敬爱天下父母长辈,做到由孝及爱,上爱下孝,温暖人间,和谐统一。真正的孝是孝父母的身,孝父母的心,孝父母的愿、孝父
TOP
442#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孝敬父母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历来所提倡的,是中国人所遵守的,这也是上帝给他儿女的命令。古人说的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今天很多人没有遵行这个真理,父母活着的时候,不好好孝敬,一旦父母去世了,他却表现得最为孝敬,那都是摆样子,做给人看的,这是我们要禁戒的。   当婴儿呱呱落地时,父母就满心欢喜地接受了孩子,承担了养育的职责。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都守护在儿女的身边,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儿女,对儿女的成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可以说,父母的爱是世间最真挚最无私的。如果一个孩子遇到危险或者是受到了伤害,父母会奋不顾身保护孩子。父母含辛茹苦,任劳任怨,任何有良知的子女都没有理由不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服从父母,尊重父母是天下子女的天职,饮水思源,感恩图报,孝敬父母,义不容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孝道,有乌鸦反哺之育,羔羊跪乳之恩的金玉良言。史书中有难以数计的孝敬父母的典范,三国时期的孙权孝敬姨母,水浒最为粗鲁的李逵尚且知道荣华富贵要与慈母同享。当代很多伟人日理万机之际也没有忘记孝敬父母,毛泽东重游故乡时在其父母墓前撰写祭文,催人泪下;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字里行间无不倾注了对母亲的尊敬与爱戴;陈毅在国务院任副总理时,还经常亲自为常年卧床的母亲洗衣搓帽,以尽孝道……。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值得人们敬仰的事例不胜枚举。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人人都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处处关心、体贴父母,使老人安度晚年,让我们的家庭更加温暖和睦,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TOP
443#

一、孝悌观念的基本含义
孝悌观念是贯穿于整个儒家伦理思想史的核心概念,是其伦理体系的始基与诸德之首,是使得中华文明区别其他诸如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的精神本质与重要原因,是连接整个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以宗法礼制为政治基础的核心道德范畴。首先,从词源上考察,孝与悌原本是分离的两个概念,至于“孝”这一观念缘起于何时学界尚无定论,但是先有孝而后发展为儒家的孝悌观念这一点是毋庸置疑
的。在孔子之前,周至春秋战国时孝的伦理蕴含还不是特别明显,带有原始朴素的特征,其内涵大致有两种 :这就是尊祖敬宗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就是说在周之春秋战国之际,孝这种德性主要表达的是尊祖祭祖的宗教情怀,其关怀的对象是故去的先祖,施孝的主要方式便是祭祖而不是事父母 ,尊祖敬宗和传宗接代使得“孝”兼有了神秘主义与自然主义的色彩,它既不是完全现实也不是完全虚构,这样“孝”在现实的意味上有所削弱,作为一种伦理的理念是一种未能自觉实现自己的混沌初始状态。《尔雅· 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说
文》里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是一种子对父的良好德性,与前人有所不同,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这种以“孝”为实质,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家庭关系,把“悌”也纳入自己的伦理思想体系之内,“悌”的意思是敬兄长,由“孝”到“悌”的转化是伦理社会关系的过度,是伦理关系的泛化,把除家庭关系之外的社会关系也纳入考察范围之内,不论是子对父的“孝”还是兄弟同辈之间“悌”都体现着儒家仁爱理念的具体要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TOP
444#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百善孝为先。孝心、孝道、孝敬、孝顺……一个“孝”字,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 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誉为“诚信礼仪之邦”。古人说”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亲敬老”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从古至今,从伟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们身边的同龄人,许许多多的人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一杯水、一碗茶、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灿烂的笑脸来感恩我们的父母,都足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敬意。
TOP
445#

   《尔雅》将“孝”字的含义诠释为“善父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依据《尔雅》与《说文解字》的释义,我们可以了解到孝字的上半部分为“老”字的省写,字面义为“以子之力将老者依托”,引申义则为子女承担起赡养年老父母的职责,承扶年迈的父母并善待他们。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孝道作为“至德要道”贯穿个人生活以及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繁琐的礼节。如《弟子规》所言:“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父母等直系亲人离世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在此期间不得娱乐、不得吃肉饮酒、夫妇不得同房……礼仪繁复,而后随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呈现扭曲发展的态势,成为子女对父母的无限服从,子辈为表孝心往往牺牲身体健康、甚至是以自己、妻子或孩子的生命为代价。孝道的片面化、极端化造成了一系列愚昧的孝行,如二十四孝中的郭讵为奉养母亲选择埋儿、王祥为解养母之口馋卧冰求鲤等。这种过度讲求孝义、违背事物准则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孝道的弘扬,却使得人人敬而远之了。
    “孝”感发于人内心的虔敬与遵奉,繁复的礼仪只是内心虔敬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当今社会有不少人却将两者倒置了,他们在父母生前未能尽孝死后却大讲排场,追求外在的形式以赢得好的声名,忽略了发自内心的虔诚,虚有其表、舍本逐末,与孝的本意背道而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家乡里的一句俗语让我印象深刻“床前一杯水,胜过坟前一吨灰。生前早尽孝,莫待人老空哭坟”。与大家共勉。
TOP
446#

“孝”感发于人内心的虔敬与遵奉,繁复的礼仪只是内心虔敬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当今社会却有不少人将两者倒置了,他们在父母生前未能尽孝死后却大讲排场,追求盛大的葬礼形式以赢得好的声名,忽略了发自内心的真情,只是虚有其表、舍本逐末,与孝的本意背道而驰。等到真正悔恨想尽孝于父母时,父母却永远离开了,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限遗憾。家乡里的一句俗语让我印象深刻“床前一杯水,胜过坟前一吨灰。生前早尽孝,莫待人老空哭坟”。与大家共勉。
TOP
447#

     “孝”感发于人内心的虔敬与遵奉,繁复的礼仪只是内心虔敬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当今社会却有不少人将两者倒置了,他们在父母生前未能尽孝死后却大讲排场,追求盛大的葬礼形式以赢得好的声名,忽略了发自内心的真情,只是虚有其表、舍本逐末,与孝的本意背道而驰。等到真正悔恨想要尽孝于父母时,父母却永远离开了,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限遗憾。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在时,我们还可以做回孩子,无忧无虑;父母是隔离死亡的最后一道防线,父母离世后,就只剩我们与死亡相对,满目凄凉。爱我们的父母,他们的世界很小,只装得下我们,而我们的世界很大,却常常忽略他们。我曾无数次问自己:这样恩深似海的情,该要如何偿还?与他们的恩情相比,我的感恩像是沧海一粟。
       在假期里,我把所有时间用来陪伴父母,告诉一些他们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一起看老照片,一起回忆过去温馨的点滴,做拿手菜给他们品尝,尽量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故事,希望给他们心中多留一份暖意。
家乡里的一句俗语让我印象深刻:“床前一杯水,胜过坟前一吨灰。生前早尽孝,莫待人老空哭坟”。与大家共勉。
TOP
448#

本章节的主题是“真诚效亲”,其中“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动天地,感鬼神。”([宋]袁采《袁氏世范》卷一)讲的是孝顺不在于繁文缛节,而在于真诚。 “子欲养而亲不待”描绘了许多现代人的遗憾,年轻时忙于生活奋斗、照顾家庭,很容易便忽略了年老的父母,年复一年,等到父母老去、生病时却发现留给父母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从前父母去世后会守孝,逢年过节要祭祀父母,我认为思念逝去亲人是人之为人的本能,但是父母生前没有及时的陪伴、孝敬,父母身后进行再多的祭祀都是于事无补的。
TOP
449#

孝是一个人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品质,我们常说爱人先爱己,连爱自己都做不到的人怎么可能做得到爱别人呢?实际上社会中态度的人只记得前半部分,只记得爱己,而不去学会去爱人,去爱人的第一步,就应该去爱生自己养自己的人,如果连这部分都做不到,去爱一个陌生的人,对于父母而言又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呢?就像我们常说的,我们是想要一个自己爱的人,还是一个爱自己的人。在没有经历一定的事情之前,我们往往倾向于接受一个自己爱的人,因为对这样的人,我们能有更强的动力倾注自己的爱,但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会慢慢明白爱一个人是要拥有一颗无限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只有经历过彻底付出的爱,我们才能体会到父母那种爱的伟大。
TOP
450#

回首二十余载,我已从蹒跚学步的幼年成长为桃李年华,感叹时间流逝的同时也深悟父母的不易。为人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觉得力不从心,不能用现有的成就来换取父母的轻松,不能为父母分担肩上的重任。父母用他们的脚步丈量着我的未来,而我却用我的脚步慢慢地离他们远去。真诚孝亲是我目前之力所能及,但也唯恐不能赶上父母老去的步伐,此刻才真正体会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描绘的万千子女的共同心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