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忠于正道 [复制链接]

151#

我最钟情的一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走正道是一件看似简单却难以坚守下去的事。人的一生很长,路途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一旦一个坚守不住,突破的自己的底线,就会变得不受控制,变得无法无天,变的邪恶,最终走上歪路。因此,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一个明确的道德底线,不论在何时何地,做何事都不能突破了自己的这个底线。只有忠于自己,才能是自己走的是一片光明的康庄大道。
TOP
152#

        “忠于正道”,才能擦亮双眼,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威逼利诱,才能洁身自好,不会同流合污。否则一失足,则成千古恨,请看2014-09-12由东南网所报道的“为求一夜暴富 福建25岁大学生休学制造2000斤毒品”一文,甚至还有“村干部涉案被抓”,读来不免感叹“人间正道是沧桑”,歪门邪道终不胜正被灭亡。
        一个制贩毒团伙的背后,主导者竟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大学生,就连南靖奎洋镇店美村村党支部副书记也听他差遣,与其合作。而为专心制毒,他索性休了学。这人就是25岁的谢某。昨日,海都记者从南靖检察院获悉,谢某等9人被南靖检察院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提起公诉。
        去年12月19日,南靖奎洋镇店美村,在武警漳州支队的配合下,漳州警方捣毁了一个制贩毒团伙窝点,现场抓获6人,缴获5部赃车,缴获毒品上千公斤(详见本该报去年12月21日A2版报道)。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团伙涉案9人,以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人谢某为首。2009年,谢某就读福建某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为了牟取暴利,他办理了休学。休学后的谢某委托朋友帮忙找一个僻静的场所,声称自己要生产油漆。朋友不信,要他实话实说,为了寻找合适的场地生产伪麻黄素,谢某道出了实情。
        朋友最终帮他联系上了南靖奎洋镇店美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庄某蛟。起先庄某蛟还有些担忧,询问谢某如果事情败露被抓,会不会被判刑很重,谢某安慰他,量刑一般在3年以下,庄某蛟心里这才踏实,在一夜暴富的驱使下,萌生了铤而走险的念头,两人一拍即合,并进行了具体分工。谢某、庄某蛟共同出资;庄某蛟负责组织人手;谢某负责到龙岩或者通过邮寄等方式购买原材料,最终再由谢某负责销售伪麻黄素成品到龙岩。
        从2013年11月初至12月19日,南一水库边一处僻静的休闲木屋里,这伙陌生人,白天休息,晚上工作。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便生产出伪麻黄素近2000公斤,案值达数百万元。
TOP
153#

不管现实是怎样的,都应该努力维持正道,而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丧失人性道德
TOP
154#

坚守仁道,即使是面对老师,也不能谦让。
TOP
155#

忠于正道,这正道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不同时期的正道意义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但这个标准是否能为大众所接受,而大众所接受的标准又是否是绝对正确的,还有待商榷。
TOP
156#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天下有道,大道随着身体的活动而得以施行;天下无道,就为道而献身。没有听说可以牺牲大道来迁就于人的。
TOP
157#

        其实,“忠于正道”有两方面含义,不仅要对正面的有所操守,而且要对负面的加以正视,尤其是自己犯错时,是文过饰非还是坦然承认,直接体现了你是否忠于正道。当然,“人谁无过”(《左传•宣公二年》),即使是圣人也会有过错,只是他们“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不再重犯而已。正是由于不断地矫枉过正,所以他们一生都能谨守正道,不偏不倚,故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从结果上来说,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成了勇于认错的正道典范;“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篇》),成了背离正道的奸佞典型:前者被千古传颂,后者被万世所批。所以,忠于正道,就要正视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四书集注》)。与此相反,“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当今社会,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职守,所忠诚的“正道”,以及应该改正的错误也略有不同:作为学生,“忠于正道”就要改正旷课、作弊、网瘾等陋习,努力学习各门功课;作为家长,“忠于正道”就要改正威胁、利诱、挖苦等方式,用引导之法教育好孩子;作为公务员,“忠于正道”就要改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果真闻过则喜,何愁不能“忠于正道”呢?
TOP
158#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第四十一章)读到“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禁为老子的细致深奥所触动。老子认为“道”不可说,因此用人的行为来映射道的存在。上等人会忠于正道,努力追求。“忠于”正道,即是不改变内心的追求,不为世俗所牵绊,向着一个坚定的目标前进。在追求正道的过程中,也要坚持“忠”,即是忠于心中的理想,忠于父母,忠于社会,不改变自己的信仰,不背弃“忠”的准则。只有同时做到这二者,才会在“道”和“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TOP
159#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一种保持自身洁白,不同流合污的难能可贵的高尚品质。虽热外在的环境险恶,我们也要忠于正道,做无愧于自己内心的事,而不能近墨者黑,向邪恶屈服投降,永远要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
TOP
160#

        忠于正道并不等于忠于某人,当权者都希望下属臣僚忠于自己,为王称帝者更是希望臣子对主子忠心不二,从而才有了各种驾驭之术。其实质都失之偏颇,结果往往造就了独揽大权的奸佞之徒,聚党朋私,祸国殃民。
        原因很简单,怀着一颗崇敬、敬畏、忠贞于人的心必然不会长久。除非你忠于的是他的作为,而不是个人。人是有过的,有污点的,可谓白壁有瑕,在特定的情况下,会被渲染放大甚至完全抹煞和颠倒了事实的真相,被愚弄中的人或暂时看不清、不能理智用事的时候“忠”就会有变,觉得自己的忠心被愚弄,这样就会失去了忠心的信念。所以,对于个人的忠心很难持久,当然这不排除小人之交的,你对我有恩惠,我则对你好,但这也是假“忠”,这种忠就没建立在正信的基础上。看看历史就知,主子没有好人品好作为,臣子真的忠于他吗?心里必嗤之昏庸。而那些还是忠心无二的人为什么可以做得到,那是他忠于的是国、民、大体,而非个人。那些个腐败王朝中的贤良忠贞之士就是如此。
TOP
161#

在适应外界的同时,内心有所坚守。能守住人类道德的最底线,守护灵魂深处最纯净的地方,守望人性最本质的辉煌,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虽说人间正道是沧桑
无论发生什么都熬坚持内心的操守。
TOP
162#

忠于正道,就不会像邪恶低头。为正道而死,死重于泰山。大丈夫做事只考虑是非而你不计较得失,这是现今社会中被人们所忘记的做人的原则。
TOP
163#

忠诚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形式,代表着宗教和政治理想的最高诉求,是不属于道德伦理的,是建立在道德伦理之外的精神活动,人们无法用道德和伦理的观点去评价。忠诚,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意义,桃园结义的忠诚,是意气相投、言行想依、对患难与共的兄弟的忠诚。而当代军人用鲜血谱写的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做为学子,我们理应忠诚守信,自强不息。
TOP
164#

守正,出自《史记》,意思就是恪守正道
在适应外界的同时,内心有所坚守。能守住人类道德的最底线,守护灵魂深处最纯净的地方,守望人性最本质的辉煌,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TOP
165#

有的人交友是为了别人的财富,为了别人的高高在上,可是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不认识了一样的陌生人。这样的人也许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忠诚。
熟悉不过的课程《狼来了》,因为放羊的小孩没有说诚实的话,多次欺骗周围的人,总说过“狼来了”经过这样多次的欺骗,人们知道是上当了。当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的时候,那个小孩不管怎么叫狼来了,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相信他。
所以诚实是很重要的,通过这样的故事我们就应该知道忠诚的重要性。不应该用卑鄙的手段去玩弄别人对你的信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