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信: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226#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而诚信则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 。
TOP
227#

“信”是一种道德准则,也是一种实践品格。历代关于“信”的论述繁多。比如:《大学》:“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 止于信。”《中庸》:“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论语》中的“信”有两种主题层面:
1.成己
子曰:“ 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 事父母, 能竭其力; 事君, 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这两句说明在个人的修养上要遵循“信”,对待朋友应该信实无欺,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诚信的优良品质。“信”是立身之本。
2.为政
子曰:“君子不重, 则不威; 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 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这两句是从为政之道的意义层面上讲的。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也应该遵循“信”,应该坚守信实无欺的为政方式。俗话说,“民无信不立”,只有使百姓信任自己,才能治理好国家。
历史上著名的不对百姓信实的君主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欺骗行为受到百姓的谴责,欺骗、不信实是周幽王使得自己的国家倾覆的重要原因之一。
TOP
228#

     诚实,其实是件容易的事
        这里的’信”,我把它理解为诚实、诚信。很多人认为说谎其实是件容易的事,信口开河随手拈来的谎言比说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要简单得多。其实并不然,人们在说谎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一股压力。这种压力是可以测量的:流汗、心跳加速、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测谎器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制造的。以计算机扫描脑部活动,可以显示我们在说谎的时候,大脑必须执行一连串复杂的运作,而说真话的时候就不必。
        这样看来,其实我们天生就被设定为真心诚意,诚实真的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也必须慢慢习得,才能让我们更强壮、更成熟。
TOP
229#

“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导正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
TOP
230#

“诚”是诚实,诚心,诚意,不撒谎;“信”是信用,遵守诺言,不违约。 “诚信”两个字,是一个人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的体现,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的亲和力。 一个人赢得诚信,就会赢得尊重,赢得生命的价值。相反,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他便失去了起码的人格,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诚信於言、行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为人处世需要诚信,企业发展同样需要诚信,也一贯所推崇——诚实为人,诚心交友,诚信为商。
中国素有以诚待人、以诚为本的优良传统。先圣孔子就把言而有信看作人们立身行世的基点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意思也是人无信用,不知该怎样立足于社会。他还说“信则人任焉.”意思是说诚实守信者,才能使人对其所作所为有信心,而敢于对其委以重任。
当今时代,诚信也是一种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道德品质,现代人际交往的所有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都要以诚实守信的精神素养为基础和前提。诚信作为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度量一个人的“无形资产”,这笔资产如果丰厚,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信赖,还会使人内心充实。拥有最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帮助人们获得人生的幸福。
我认为,诚实的美德、守信的言语,最终体现在诚信的行动上。当代的学子们强调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然而,不论高等学府给了他多么高超的学识和技能,倘若他在现在和将来不能以诚信塑造自我。就无法在人群中竖立起值得信任的人格形象.也就会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这种情形下,就算事业取得暂时的成功,也根本谈不上真正地实现和完善自我。建立一个诚信的社会,不仅仅是相关部门强调诚信制度,媒体高举讲求诚信大旗,更多的是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带着诚信,与诚信同行吧,当我们真正拥有诚信时,才能告诉自己:因为我诚信,所以我美丽:因为我美丽,所以我自豪!
TOP
231#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
TOP
232#

人无信则不立,诚信确实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支持不诚信是好的会不会成立呢?显然是不会成立的。因为如果人人都说谎话,其后果只能是人与人之间毫无信任可言,这样以来说谎话也就失去了骗人的作用,而且人与人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往了,社会必然会进入一种病态。往小处说,以信待人,人必信之,一个人如果永远无法得到别人的信任,那么他是无法在这个世上生存的。信为立身之本,立世之本一点也不夸张。
TOP
233#

诚信,在《礼记》中就有所记载:“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诚信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处事方式。诚信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言语层面信守承诺。《说文解字》中记载:“人言为信”,从中可以看出,许慎认为“信”的最初含义是指人所说的话,当然“话”一定是要符合约束的,讲究一种社会契约精神。试想一个谎话连篇的人,事业也不会有所成功,也很难在社会立足。另一方面是指为人处世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人们不光要有一种社会契约精神,更要有一种求真精神。人类的思想史就是在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古代,“信”还有另一个读音“伸”,也就是说,在求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把正确的思想传播出去,伸张大义,用求真求实的精神去感化人们,在社会范围内培养一种求真务实的诚信氛围。
TOP
23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是中国传统思想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基础要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孔子坚持;在对待自己的承诺时,孔子坚持“言必信,行必果”.这个也是君子为人的基础,是仁之下的一条德目。也就是说,要想为人而仁必须要做到信。言而无信非仁矣。与朋友交要信,与师长,长辈交也也要信,这个是为君子的一个基础之一。
TOP
235#

儒家自孔子始皆重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犹如车无輗軏,不能行也。于他人而言, 讲求与友交不可无信,不轻易许诺,如若许诺必践行,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亦是君子之道、 大人之道。君子重言行始终一致,口有所言,身必行之。 信的基本涵义是,当代诚信连用, 以诚信为人之本。诚者,诚于心也。诚于其心,行与其外,君子慎其独也。在现今社会,无信 无以立己,应以诚信之道与人交。
TOP
236#

古语有云:“言必出,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都是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做人要诚信。诚信二字重千斤。诚信,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诚信,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到时我们将发现:青草绿树,白云蓝天,花香鸟语,无垠大海,广阔的沙漠,坦荡的草原,美丽无处不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月圆月缺,美丽尽存其中。但是失去了诚信,我们的社会将一片混乱,如果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那人与人之间要怎样合作?国家怎么能发展?社会怎么能变成和谐社会?失去了诚信,一切将如纸上谈兵诚信是现代社会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精神之一。交友,交易,自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讲诚信。诚信是一个人涵养的一种体现,它是物质的一切无法交换的,是金钱、权力、地位所有外显的东西无法代替的。如果失去了诚信,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秩序,失去依赖,失去希望。真正的信赖是需要双方努力的,发自内心的依赖就源于诚信的。诚信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是一种承诺,一种最可靠的精神支柱,它是处世交友的根本立足点,一旦失去,我们的损失就不是一点半点的了。
TOP
237#

“信”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真实”,二是“不欺诈、不虚伪”。“信”即真实、真诚、诚信。这意味着“信”的行为包括诚信待人、言必真实、真心实意、言行一致、慎独。“信”的精神在当代社会也有重要意义。儒家倡导仁义,而诚信是仁义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诚信,仁义就变成假仁假义。倡导“信”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诚实守信的民族品格。
TOP
238#

这一贴对于“信”进行了题解,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人无信不立。”《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都说出了信的重要性。在人生中,诚信是为人处事的立身之本,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要求人们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 诚信是一种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而且应当具有的真诚无欺、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信守然诺的行为品质。
TOP
239#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集体而言,“诚信”是立业之本。对于个人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道。我们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讲究信用;我们以信为本,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成败的根源,源于我们内心的诚与敬。如果连讲话应有的信用都做不到,那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成就得了。
TOP
240#

“人无信不立”,做人,诚信不能无。诚信是一个人的口碑,诚信是一个人的名片,诚信是换取信任的凭证。没有了诚信,生意上赚不到利润,生活中得不到帮助,一辈子积不了好名。诚信不值钱,却用钱买不来。诚信不是金,却贵重胜黄金。诚信就像一张纸,皱了难抚平。诚信就像一面镜,碎了难拼凑。失信能引来骂名,惹来众怒,它能毁掉品行,斩断感情。让信你的人,不再信。让爱你的人,不再伴。今后无论做什么,都难办,不管以后说什么,都无用!我们从小听狼来了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三次恶作剧让其失去了诚信,造成了恶劣的后果。还有一个关于扶不扶老人的问题,社会中一些人的失信行为让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有所改变,由此可见诚信的重要之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