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信与众德 [复制链接]

61#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


      “义”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棕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离娄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TOP
62#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

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诚信求和。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准则。因此,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的都是可*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如果一个人的守信是比较适宜实际情况的,那他的言行是可以被反复检验的。如果一个人的恭敬是比较符合礼法的,那他是可以远离耻辱的。如果一个人在做到前面“信义”、“恭礼”的同时,还能够不丧失对亲人及周边人的关爱,那此人是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的。”

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发扬光大。
TOP
63#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诚信不只是一种需要恪守的道德准则,还是做人的根本;一个社会要稳定,要发展,诚信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之间的冷漠,社会随处可见的虚假现象都需要诚信;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拥有这枚砝码,让自己的生命是诚信的,也让世界变得诚信。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生意场上,信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一个人人格魅力的关键所在,无论是谁,拥有诚信,都是其做人的根本,同时良好的诚信观念也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TOP
64#

唉,现在我觉得信是相互的,首先要相信别人的前提是是要擦亮眼睛。我们的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从前的大多人民都思想单纯的时候了,很多人很多事你相信了对方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所以我觉得,相信任何人都是需要勇气以及时间的明证的
TOP
65#

信这个字贯穿于整本圣经。旧约圣经是用希伯来文写的,希伯来文“信”这个字,原来的意思是“真实”“可靠”,也有“坚固”“稳固”的意思。信,是用在人身上的一个字,要说明人的一种品性、一种行为,就是我这个人在信,或者信一个超然的存在,或者信别人讲给我听的一个好消息。今天社会在呼唤“诚信”,为什么?因为有人变化无常。

TOP
66#

信是众德的基础。在基督教中,常常会教导信徒不要问耶稣在哪里,不要上帝在哪里,而是要相信,要有信仰,这样,耶稣与你同在,上帝与你同在。有信才有仰。在信中,个人处于一种虔诚状态,不惧怕眼前的困苦,不悲喜眼前的得失,用一颗纯净的心去领悟全德,去把握全德,也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与全德同在。不怕自己没有全德,不怕自己不能超越,怕得只是自己没有那种信仰,没有那种欲望。只要相信自己,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信是众德的保证。信是仰的重要保证,我们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全德的人,我们也相信一个全德的人是多么的超世脱俗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圆融境界,但是,我们却在实践中不是一个缩头乌龟,就是“以五十步笑百步”。坚定的信仰,则会支持自己贯彻在全德的实践中。没有谁是谁的绝对,但是谁都是谁的可能。用自己的坚定的信仰,努力去实践着全德。

难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仍可以屹立不倒,这大概就是心与全德的难分难舍的关系。

TOP
67#

信”即真实、真诚、诚信。孔子讲“民无信不立”,孟子讲“朋友有信”。在当今的社会,诚信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的精神。诚信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是仁义的必要条件。

信与忠,就是要实实在在的做事,不能有任何保留和虚假,要表里如一,能自觉地尽心尽力便是“忠”,依照“忠”去做就是“信”。

信与仁,君子修身养性最好莫过于诚信,恪守着仁爱,实行正义,就要显现出行为来,就能达到神妙的境界,也就能感化万民。做到诚的人,就是指选择善道而坚持实行它的人。

信与义,在我看来,它们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意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自己的若言无法实现是,就不要随便答应别人,就算你是无心的,但在别人看来你就是不讲信用,没义气,所以要慎重的考虑过后再答应别人也不迟。

信与智,由诚心到明不白事理,这是天性;由明白事理到诚心,这是教化。有诚心就能明白事理,能明白事理就有诚心。
TOP
68#

                                                         信与仁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的国家,诚信一直是中国人很看重的。仍然记得小学思想品德课本里的那个故事。一个放牧的小孩为了好玩就大喊,狼来了,狼来了!当时正是春季,有很多农民在地劳作,他们听到喊声就赶快来帮助小孩。结果这个小孩笑呵呵的说,我是喊着玩的。这些跑来帮忙的人听了很生气,但因为他是一个小孩,也没说什么就继续回去干活。过了一段时间,狼真的来了,这时这个小孩急得大喊,狼来了,狼来了!人们听到后在想这孩子真调皮,一味他又是在开玩笑,谁都没有当一回事。就这样,狼把一只羊叼走了。这虽然是一个小故事,但是不得不引人深思。如果我们都生活在互相欺骗的社会,那是多么可怕的事。相反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讲诚信,那这个社会是不是更和谐。

TOP
69#

在一次招聘会上,北京某外企人事经理说,他们本想招一个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结果却破例招了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让他们改变主意的起因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这个学生当场拿出了两块钱。
    人事经理说,当时,女大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在面试一关即遭到了拒绝,但她并没有气馁,一再
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就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
    人事经理对她颇有好感,因她的笔试成绩最好,不过,
女孩的话让经理有些失望。她说自己没工作过,惟一的经验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找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做财务会计不是他们的预期,经理决定收兵:“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经理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取,请都给我打个电话。”
    经理从未见过这种情况,问:“你怎么知道我不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您刚才说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没录取就不打了。”
    经理对这个女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如果你没被录取,我打电话,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在什么地方我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在哪方面不够好,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
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也笑了,“请你把两块钱收回,我不会打电话了,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记者问:“仅凭两块钱就招了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是不是太
感情用事了?”经理说:“不是。这些面试细节反映了她作为财务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人品,人品和素质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第一,她一开始便被拒绝,但却一再争取,说明她有坚毅的品格。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第二,她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显示了一种诚信,这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第三,即使不被录取,也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评价,说明她有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上进心。员工不可能把每项工作都做得很完美,我们接受失误,却不能接受员工自满不前;第四,女孩自掏电话费,反映出她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这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讲诚信,并不是说说而已,很多人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诚、诚而难信的一种劣根性缘故,他们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


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


人总有自己的优劣势、强弱点和长短处,在今天的人事面前,说诚信怕是有点难度,甚至不知去说,更不会去理解诚信的优劣、强弱和长短。真可谓说是说,做是做,因人而已、因事而已、因玩笑而戏弄诚信。在失缺了道德的人群里,还能听到它的声音,看到它的旗子,总算对一些受骗者有了交待,或许对诚不诚、信不信的人是一种安慰!

TOP
70#

仁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
TOP
71#

从中华文化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中华文化,在今天反而成为一个独特的角度,应该说这是所谓“现代新儒家”三代人前赴后继努力的结果;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源流均与西方文化决不相同,而且形成鲜明的对照,但是现代新儒家却热衷于去“会通”中西文化,甚至怀着“小妾争宠”的心态,试图用西学来证明中华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不幸的是,中华文化所主张的人生道路与西方基于丛林法则的人生道路针锋相对,刚刚好无法从西学得到任何程度和性质的证明。至少是从五四时期开始,为了职业利益和话语权---咱老祖宗也是有家传“绝招”的---中国一些知识精英已经为此不懈地努力了近百年,笔者声明写此文的只是认为重要问题需要厘清,目的决不是有意去打击他们的热情。

TOP
72#

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无论怎样,我们做人做事都应该讲诚信、守承诺!因为你不守信一次,别人就很难再相信你!信用很重要!
TOP
73#

                                         诚信是金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细想品质。以诚信待人,别人就会把心掏出来给你,甚至把生命付与你;以诚信办事,就会事事顺,路路通,最终取得成功。反之,人而无诚,难以立世;“人而无信,之气可也”,甚至会招致祸端。


       诚信是金,诚信是宝。《全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其中就有“明礼诚信”一条。诚信的内涵主要包括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信用,守承诺,公平竞争。


        在社会生活中,发展经济需要诚信。诚信好比梧桐树,会引来金凤凰。如果荆棘遍地,不要说凤凰不至,就连蓬间雀也不会光顾。诚信有好比大海,胸怀博大坦荡,才能容纳百川,才能卷起波涛。经济大潮,必得接受大海的拥抱。

TOP
74#

“诚信”似乎永远属于那个诗意而华丽的时代。属于英雄的誓言,属于唐诗宋词,属于《清明上河图》阜盛的街市,属于一本厚厚的《三国志》。
  现代文明的拥有,使得本已很累的人们更加模糊了诚信的影子,使得本已寂寞的影象隐藏于纸醉金迷的灯红酒绿中,抽象的尘封在政治课本的某个角落里。罗兰曾说:“人生的大海上,风高浪急,你须自恃扁舟,方能到达彼岸。”美貌、健康、才学、金钱、荣誉……生命的小舟上要装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不知失掉了诚信的年轻人哪,能否驾驭生命之舟,由此,便想到了林肯最爱读的那首诗:“健康的红晕变成了死亡的惨白,金色的沙龙变成了棺木与尸衣,只在一眨眼,一吐纳之间。”噢,人类何必骄傲呢?时间是永恒的见证,当时间的翰海吞没了美貌与健康,吞没了金钱与荣誉,狡诈的文明人啊,患得患失的文明人哪,你还剩下什么?!
  诚信对人,诚信对己。诚信是一轮金赤朗耀的圆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的倾向一端;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正当日本人为历史教科书问题折腾的沸沸扬扬时,正当欧美商家把非洲仿制治疗爱滋病的药物的国家告上法庭时,日本人和美国人为何不用诚信的尺度衡量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呢?文明人的某些行为常常荒谬得超乎冷嘲。
  文明社会展现出的是一张夸张的众生相,在“兵不厌诈”的商战中的倾轧与挣扎,该歇一歇了!耳边又响起古印度的谚语:“聪明而又诚实的人应当寻觅,聪明而又狡诈的人应当警惕。”
TOP
75#

     一直以来 ,都 不 喜欢不 讲诚信的 仁,一个仁 连 最起码的 做人准则的都  没有,是不 值得相交的 。

    信任,是拉近人与人之间 距离的 纽带。被人信任,是一 种幸福,不过想要 自己值得信任,就要一诺千金,言出必行,把自己的 承诺视为责任,努力地践行。

    如果每个人都 能携诚信前行,那 么 那些尔虞我诈,彼此攻击的 事将不 复存 在,和谐社会的 构建也 会更加 顺利,这需要 我们每一人的 努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