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信与众德 [复制链接]

31#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左传.宣公二年》:“麂退,叹而言曰:‘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TOP
32#

信坛

       君子修身养性最好莫过于诚信。达到诚信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是恪守着仁爱,实行正义。诚心恪守仁爱,就能显现出行为来,显现出行为来就能达到神妙的境界,达到神妙的境界就能感化万民;诚心推行正义,办事就有条理,有条理就能明智,明智就能变通。这是教我们做到诚信的捷径,我们作为80后的人,很多人对外来文化的了解远远多于自己的应该很有感触的文化,我觉得真的有点对不起我们的先辈,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真心的感悟生活,把自己觉得正确的东西留下来希望帮助后人,而不被理解。面对这种现象你说我们是进步了还是退后了呢?


       现在社会很推崇诚信,但有人为我们提供了方法我们却不去采用,我们不但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却一味的追求时尚、流行,将来怎么能够在社会上适应呢?

TOP
33#

信”贯穿于整个义理之中,“仁”、“义”、“礼”、“智”、“忠”、“孝”……离开了“信”就是卑劣的伪善。“信”骗不了人,我一直坚信,真诚的人本身就会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融冰,可化干戈为玉帛。

    “信”存于骨子里,带着一股正气。因为“信”,一个人可以获得光明磊落,可以很开心、幸福、很洒脱。这样的人真诚又可爱,他会无条件的付出,不要以为他笨,他懦弱,其实他是十分聪颖而坚强的,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凡事不要只看表面,有才气的人要看他是否有基本的道德义理观念,是否具有智慧,具备这些的再看他是否是“信”之人,如若此人不信,则前面所提及的除了还有一点才气是真的,其他都是伪装,此类人也是最为可怕之人。

TOP
34#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
TOP
35#


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因此,我们在加强诚信教育中,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TOP
36#

           诚信是直根于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价值观的一种。价值观是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它不但引导我们追寻自己的理想,还决定一个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自身价值观的流露。就个人而言,人们常说“做事先做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否则,就算你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很多优秀的、能够成功的素质,你也未必会得到他人的尊敬。
TOP
37#

根据孔教学院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已找到了这样一个答案:要
培养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恢复以孔子儒家思
想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这个答案,在孙中山先生那里早已有
之。孙中山先生主张“恢复中国人的固有道德”,可惜这种远见卓识
没有得到广泛响应。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人提出反对旧道德、提倡
新道德。其结果是,传统道德被打倒了,而新道德却不见培养起来。
我们要知道,新道德必须是在旧道德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变化而
产生。取消了传统道德,新道德就成为无源之水,必定干涸。
培养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
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培养民族道德素质
不可或缺的资源。要培养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就必须传承传统美
德。要传承传统美德,就必须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将其纳入到现行
的教育体系之中。
TOP
38#

信心者,一切行以信為首,众德根本。人生的旅途上,除了要有衣食住行做為途中的資具外,尚需要仰仗佛法這盞大明燈,指引人們走向康莊大道,才不致於使人走錯路、走遠路,而誤入歧途,橫遭墮落,但是要如何點亮這盞明燈,它的動力是什麼?《梵網戒經》:信心者,一切行以信首,眾德根本。是的,唯有信心,才能開啟智慧之門,進而了達人生的真相,走向光明。

TOP
39#

以下是引用何飞蝶在2009-5-22 14:44:23的发言:
有子说:与人邀约,如果其邀约的内容能与义相近,那所约的话,就是可以实践的;恭敬如果能和礼节的要求相近,就不会因此而受到屈辱;所亲近的如果都是应当亲近之人,那也就是值得尊崇的人了。

    “因不失其亲”另有一解,因:恩;亲:爱;整句解为“施恩于人且不失原应有的爱心”。

    此章应是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与人交往时,应守合义(宜)的信用,态度要保持合礼的恭敬,交往的对象应该是当亲近之人,人际关系若能做到此一境界,必能获得他人的尊崇。

    知是义的基始,知含有智能、知道及知识三种层面;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改变的(请参见《小弟心中义与利的关系兼分析问兄的问题》及《弹性的仁——仁义》两帖)。同时这个标准是内在的,它所藉以表现的就是礼,所以礼就是义的外在表现,义所藉之表现的也正是礼(请参见《论语今解·学而第一》 第十二段)。

    此章直接点出义的重要性,信与恭都属于构成仁的众德之一,但仅就信与恭的本身而言,尚还不能视之为美德,必须要合于义的信与恭才可称为美德。仁也是如此,一定要合于义才可称仁。

    论语中尚有一些孔子本人及其它弟子的言语与信、恭、义、礼有关:

     阳货篇,子张问仁于孔子。……曰:恭、宽、信、敏、惠。
    此章说明信与恭都属于构成仁的众德之一。

    子路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只知道说了一句话就一定信守不违背;做一件事就一定做到底不改变的人,不过是像颗坚硬的小石头般的小人罢了)


    宪问篇,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子曰:…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子贡问:管仲不算是仁者吧?孔子说:(管仲是个有大志的人),难道他应该像寻常小百姓一样,为了点小信就自尽在水沟里,而使得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吗?


    此二章在说明:没有义的信,就其本身而言,因无法掌握其信的内容是否合义(宜),而算不上是美德。

    泰伯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恭敬但不讲求礼节,就会徒劳无功)
公冶长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此处之“足恭”有两种解法:一为过度(即是不合宜、义)的恭敬;另一种解法则为搬动双脚以取悦他人,但心理并不诚恳(如此亦是不合宜、义的)。


    此二章在说明:没有义或礼的恭,不但算不上是美德,更有可能会徒劳无功甚或会带来耻辱。

    颜渊篇,司马牛忧曰…子夏曰:…君子…与人恭而有礼。


    此章说明子夏也知道恭敬还是要合于礼,才是君子应有的美德。







  


TOP
40#

以下是引用何飞蝶在2009-5-22 14:44:23的发言:
有子说:与人邀约,如果其邀约的内容能与义相近,那所约的话,就是可以实践的;恭敬如果能和礼节的要求相近,就不会因此而受到屈辱;所亲近的如果都是应当亲近之人,那也就是值得尊崇的人了。

    “因不失其亲”另有一解,因:恩;亲:爱;整句解为“施恩于人且不失原应有的爱心”。

    此章应是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与人交往时,应守合义(宜)的信用,态度要保持合礼的恭敬,交往的对象应该是当亲近之人,人际关系若能做到此一境界,必能获得他人的尊崇。

    知是义的基始,知含有智能、知道及知识三种层面;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改变的(请参见《小弟心中义与利的关系兼分析问兄的问题》及《弹性的仁——仁义》两帖)。同时这个标准是内在的,它所藉以表现的就是礼,所以礼就是义的外在表现,义所藉之表现的也正是礼(请参见《论语今解·学而第一》 第十二段)。

    此章直接点出义的重要性,信与恭都属于构成仁的众德之一,但仅就信与恭的本身而言,尚还不能视之为美德,必须要合于义的信与恭才可称为美德。仁也是如此,一定要合于义才可称仁。

    论语中尚有一些孔子本人及其它弟子的言语与信、恭、义、礼有关:

     阳货篇,子张问仁于孔子。……曰:恭、宽、信、敏、惠。
    此章说明信与恭都属于构成仁的众德之一。

    子路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只知道说了一句话就一定信守不违背;做一件事就一定做到底不改变的人,不过是像颗坚硬的小石头般的小人罢了)


    宪问篇,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子曰:…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子贡问:管仲不算是仁者吧?孔子说:(管仲是个有大志的人),难道他应该像寻常小百姓一样,为了点小信就自尽在水沟里,而使得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吗?


    此二章在说明:没有义的信,就其本身而言,因无法掌握其信的内容是否合义(宜),而算不上是美德。

    泰伯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恭敬但不讲求礼节,就会徒劳无功)
公冶长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此处之“足恭”有两种解法:一为过度(即是不合宜、义)的恭敬;另一种解法则为搬动双脚以取悦他人,但心理并不诚恳(如此亦是不合宜、义的)。


    此二章在说明:没有义或礼的恭,不但算不上是美德,更有可能会徒劳无功甚或会带来耻辱。

    颜渊篇,司马牛忧曰…子夏曰:…君子…与人恭而有礼。


    此章说明子夏也知道恭敬还是要合于礼,才是君子应有的美德。







  


TOP
41#

儒家代表人物几乎都认为:信这一道德要求是言语的内在的精神实质,是德性言语观的基石。孔子说: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帮,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论语·卫灵公》) 认为言而有信是人在社会上能够通达无阻的必要条件。后儒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思想,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孟子曰:“言语必信”(《孟子·尽心上》)。朱熹则说:“语言,物也;而信,乃则也。”(《朱子语类·论语三》)明确地肯定了“信”是言语的德性原则。 诚信使道德修养保持不变,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他又还会有仁义吗?就算他说得天花乱坠,有人会相信吗,就算相信了,这还有什么意义呢。

TOP
42#

儒家代表人物几乎都认为:信这一道德要求是言语的内在的精神实质,是德性言语观的基石。孔子说: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帮,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论语·卫灵公》) 认为言而有信是人在社会上能够通达无阻的必要条件。后儒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思想,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孟子曰:“言语必信”(《孟子·尽心上》)。朱熹则说:“语言,物也;而信,乃则也。”(《朱子语类·论语三》)明确地肯定了“信”是言语的德性原则。 诚信使道德修养保持不变,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他又还会有仁义吗?就算他说得天花乱坠,有人会相信吗,就算相信了,这还有什么意义呢?
TOP
43#

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生存的必备条件。一个国家政权的真正强大,并不完全取决于财政收入,也不完全取决于军队的力量,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品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品质是诚信。诚信的社会品质,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动力源泉。高尚的品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魅力所在,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走向强大的理由。
TOP
44#

诚信可以让一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的很远,可以是一个人的朋友越来越多,可以让他在灾难或者挫折面前勇往直前。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在现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要坚持住自己,做一个人诚实守信的人。只有这样,我们以后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也许这不是每个人都会做到的,可是我还是相信,只要自己有心,一切都会办到。诚信社会,诚信做人。
TOP
45#

             信与众德

  “信”即真实,真诚,忠诚,诚信。在当代社会,诚信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精神。是建立在仁爱,忠诚,正义,和智慧的基础之上的,《中庸》讲“诚者,择善而固执者”,以仁立诚,以义立信,以忠讲信,以智化诚。仁、义、忠、智等众德的诚信得以建立的有利条件。

  “信与忠”。南宋的岳飞的忠诚者的代表,他因“忠”而立信,为南宋以命去打拼江山保老百姓安居乐业,使他取得了人民的信任,而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忠信代表者。在当代社会中,我们也唯有先忠于他人,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才能在社会中得到良好的口碑,且立足于这个社会,因为依照“忠”去做事就是在立“信”。

  “信与仁”。“仁者,爱人”。君子修身养性最好莫过于诚信,而想要达到诚信只能是恪守仁爱。坚持恪守仁爱,你的诚心就会显现出来,你就能在社会中得到好评,在工作和学习中就会取得别人的信任。同时,如果你做到了诚信,你的真仁真义也会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因为“仁”是“信”建立的基础。

  “信与义”。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如果你的诺言不符合正义的原则,即使你履行了诺言,那也不能讲成的诚信。想要做到诚信,就应先遵循正义的标准和原则,如此你所做的事才能说成是具有诚信的。

  “信与智”。《中庸》讲“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所说的是只有你先有了诚心,你 就会拥有智慧。是啊!一个真正拥有智慧的人,他是决不会将诚信丢失掉的,因为诚信与智慧是并存的,二者不能脱离,否则智就变为了虚伪的东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