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041424344454647» / 5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信的行为 [复制链接]

646#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背过这样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论语》学而篇中的一句,其中第二问便是告诫我们要每天自省是否诚信待人了,与朋友交往是否说话诚信了,可见,诚信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是每天都应当遵守的准则和贯彻的行为,是应当长期坚持形成的习惯和性格。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要言而有信,不说谎话,孔子主张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做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流于口头。
儒家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论语》中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意思是君子必须取得信任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君民关系如此,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现在的人大都不会轻易相信陌生人,越是深谙社会的人越是如此,我们不讨论是谁的过错,我们只要承认:社会个体之间普遍缺乏信任。虽然是久而久之的自我保护机制,到底说出来是令人寒心的。人不仅应当诚信,也要有策略地相信他人,不能让自己被骗,但也不能非常冷漠地待人,完全不相信别人。
TOP
647#

诚信是立人之本,社会发展之根基。什么是诚信?诚信待人、言而有信、言必真实。但是今天诚信之事越来越少了。学生早上发消息告诉老师自己病了,其实就是单纯懒惰不想起床;摔倒被扶起来的老人可能会污蔑好心人;路边乞讨的残疾人可能是装的……这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大家都会失去相信别人的信心,这个世界也随之变得冷漠。
TOP
648#

1、在政治信仰方面,从忠诚报祖国、铭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政治立场等角度出发,倡导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以诚信为价值取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勇担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践行政治信用。

2、在学习科研方面,从追求真知、创新学术科研、真实评优评奖、严守考试纪律等角度出发,号召大学生坚守诚信学习品德,杜绝学术欺诈、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科研风气。

3、在人际交往方面,从师生交往、同学交往、网络交往等角度出发,提倡大学生以诚实守信的人格素养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和前提,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4、在经济生活方面,从大学生日常花销、校园兼职、助学贷款等角度出发,要求大学生科学理财、守信还款,自觉抵制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不正之风,将诚信作为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5、在就业创业方面,从求职自荐、签订协议、踏实工作、履行义务等角度出发,号召大学生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将诚信理念贯穿职业生涯始终。
TOP
649#

信坛,四

古时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之时,他于城门之下立柱,许诺只要搬动柱子的人就能获得千金赏金。民众都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都不敢行动,后来,有位勇士搬动了柱子,商鞅立即送上赏金千金,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诺千金”的故事。商鞅的此诺向天下宣告,我做事信守承诺、值得信任,从此得到民众的信任,促进了变法的实施。这确实是“诚信”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日益密切的社会关系中愈发重要,社会的诚信风气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共同守护,从自身做起,言出必行,诚信待人。给他人一份信任,收获他人的信任,社会会更加温暖。
TOP
650#

汉朝的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道:“无验而言之为妄。”即,没有经过验证而说出来的话,是虚妄的。这一点在人类的科学革命出现之后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验证被提出的命题的精神也已然成为了所有真正的科学最坚固的基石。但这句话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对于总有一天会做出生命中十分重要的决策的我们,尤其是那些做出别人生命中的重要决策的大人物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在我们生命中是否总有一刻为轻信他人之言而后悔;在社会工程中是否总是出现由好的初心带来的糟糕结果。天道幽茫,世事难料,唯有用心检验,才能远离虚妄。
TOP
651#

如何才是信的行为呢?就是做到言行一致,我们做的事情要和我们说的话要保持一致。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谨言慎行,在说话前仔细考量是否能够使自己的行为去匹配言语。这也是要求自己对自己了解得是否足够清楚。另一个是保持真实,保持自己言语的真实。如果自己不带着真心去和别人交谈,不说真话,这便是失信的表现。其实信就是心-言-行三者的统一,想法真实、出口从心、行动顺言,这样便是一个信者。信的行为也是自己对自己了解清楚的表现。
TOP
652#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不仅仅是朋友,与人交也应言而有信,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现在强调建设诚信社会,为了产品制造,工业化各部门的联系不断加强,虚拟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诚信以此为基础。同时诚信不仅是社会要求,也是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外界的强加而迫使我们去拥有这项品质,这样所得到的诚信并不是真正的诚信,是虚假的诚信。这本质上就有一种利己在里面。我们需要自身拥有,并且把它施展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朋友,才能建造真正诚信的社会。
TOP
653#

诚信作为我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价值和精神追求。信的行为体现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论语》要求我们对待朋友要言而有信,以诚为先。信者,人言也;诚者,言成也。出言必成,其言方信;出言不诚,其言难信。中国自古就将“信”视为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周易》有言:“人之所助者,信也”。历史上,在个人家教方面,有曾子杀彘教育其妻子的故事告诉人们欺骗人者必将失信;在国家兴盛方面,有商鞅立木以兑现重金取信于民,使改革法令得到有力推行的先例,由此可见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正如《论语》中所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失信于人将会在生活中寸步难行,“狼来了”和“洛阳商人因失信丧生”的故事也都以反面凸显出言必真实的重要性。
“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这是王阳明在为学工夫上的真心实意,在他看来,“知行合一”指的是真知与真行互相包含,从而将学问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同时,《传习录》中说:“意欲温清,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必实行其温清奉养之意,务求自慊而无自欺,然后谓之诚意。”在王阳明的学说中“诚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释“诚意”,一是心之本体的“诚意”即是“良知”,此乃道德理性的作用;二是“诚意”的根本工夫就是“致良知”。所谓良知就是绝对的道德理性,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诚意”本身就隐含了“良知”,“诚意”的工夫就在于“致良知”,将自觉的真知推致实际行动,方能做到“行与心应”。
另外,《荀子·不苟》、《礼记·中庸》、《礼记·大学》在论“诚意”工夫时,还特别提出了“慎独”的思想。《荀子·不苟》中说道:“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礼记·大学》又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也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是指要保持自己意志的独立自主性,不因有他人监督而行善,亦不因无人监督而作恶。操修意志与真心诚意是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慎独”作为信的行为的一部分,不仅体现了西方哲学中的“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同时也将人生修养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信的行为于个人发展而言体现在修身、立言、为人方面,于社会交往而言关乎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总之,信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石。在互相交往中,西方素有讲契约的理念,中国则惯有讲诚信的传统。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则都需要以信为前提和保证。若是唯利是图,背信弃义,那便会如瑞士思想家阿米尔所说:“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从而使整个社会陷入巨大的信任危机。
TOP
654#

       上面谈及到信的行为,分别如下:诚信待人、言必真实、真心实意,行与心应、言行一致、慎独。由此可见,信的行为包括对待他人要讲诚信,对待自己也要讲诚心,而这些信的行为最终在于心有诚意、行与心应。内心怀揣美好的品德,行为自然也不会表现为恶劣。内心有诚明之光,所思所想自然也是真诚磊落的,如黑夜空中皎皎夜色流淌在地一般洒落明亮。正如《论语》中讲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如若一个人无真实的诚心,其所言则为虚妄之言,其所行亦是不与心相应,是不真诚的。一个人如此处事,是不能够令人信服的,如此如何立身于世。“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将内心不真实之虚妄一一清除,慢慢光复内心的真诚之光,如此便能如同君子一般光明磊落处于世间,所言所行都能让人相信。信得过,才会与之相交;若信不过,自然不会与之来往。所以,一个人若心怀明亮,其行为自然洒落。这样的人即使身处深渊或黑暗中,也能自成一道光,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因为其无论如何都会行的正坐得端,无论如何都不会失去自己的信仰。因此,诚之品德,美好如初,怀揣于心,行为端正,如此行之,方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TOP
655#

做人做事要讲究诚信,这体现了对自己和对他人都要诚信两方面。《论语》开篇便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之中,“信”也是非常的重要。诚和信经常的连用,这说明在遵循“信”的同时,还要做到内心的真诚,如果不是发自真诚的去交往,而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欺骗性的交往,这便是不诚信的表现。所以,庄子说“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诚的去交往,是发自内心的,这便是诚信。老子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答应别人的事情不去做,时间长了,便能看出一个人是否诚信。因此,能够做到的事情,说出来便是诚信,这叫做“言必由衷”。
TOP
656#

“言必信,行必果。”听来简练明了,其实不然。它蕴藏的含义无穷无尽,是许多贤人受益终生。至于它的意思,无外乎,就是说话必须要讲诚信,而做事必须要果断!当然,自古以来了解这句话的人并不多,如果它是那样通俗易懂,还会有那么多的无耻之徒不讲诚信、不守道德吗?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那些因为失信于人们,而被社会淘汰的个人或群体。比如,曾经辉煌一时的三鹿集团,因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件曝光而在一片指责追讨声中狼狈的退出社会市场的舞台,再比如,我们从小就知道的《狼来了》的故事,因为屡次撒谎而失信于农夫的小男孩,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是惨烈的,这些生动鲜明的事例无不告诉我们遵守“诚信”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上失去了诚信,就等于失去了他所有事情的根基。
TOP
657#

《论语》中说:“言必信,行必果”。这告诉我们,言语一定要真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诚信”问题一直是深受大家重视的问题,不论是与人交往,还是生活工作之中,诚信都是基础。当一个人失去了信誉或诚信度,也就失去了与人交往等事情的资格。
在当今社会,信誉问题也是直接从网络记录中,与本人挂钩的。当一个人的信誉分过低,那么当他急需钱,想要去银行贷款时,都有可能遭到拒绝。
因此,培养正确的诚信观念,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对自己对社会都是有好处的。而诚信的人,也更能轻易的交到好的朋友,获得更大的成就。
TOP
658#

荀子曾说:“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常常失信,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做的人,称之为小人。信,在古时是作为立身处世的基石,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将“知”与“行”相互包含,从心性出发,将学问化于内,行于外。
在现代社会,有不少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损害人民的合法利益,带来的将是失信的惩罚。随着时代的发展,衣食住行成为信的基石,诚实不欺不仅会形成良好的生活风气,而且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TOP
65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光荣传统,它能帮助我们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诚实守信是一个人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的体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的亲和力,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要以诚待人,以信对人。在答应别人的事之前,一定要慎重,认真地想一想,自己能够做到的再答应,一旦答应了,就要千方百计地去做好,这样才能不失信与人,才能值得别人的信任。
TOP
660#

真心实意
            《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应当做到,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践约守信,努力兑现诺言;坚持诚实,以诚待人;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不能因小失大;守时最重要:要做到诚信,遵守约定的时间是关键,特别是约会,开会,洽谈业务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到一会儿,而不是迟到,让别人等待自己,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是一项礼仪,更可以看出你的人品,看出你对事情的重视程度,守时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一定不会孤单。懂得诚信的人,他们会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在得到信任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口碑,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从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真诚出发,建立和守住信誉,就一定会建设起一个诚信的社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