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实践精神 [复制链接]

211#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中的名句,通俗明了的向我们诠释了实践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实践精神也是我们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理论来源于实践,终究还要用应用于实践。正像斯大林说的,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而不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回首中华民族走过的道路,都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在实践中反复摸索适合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也正是不断地探索,才找到真正适合中国国庆的道路。可见,实践是多麽重要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应真正投入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寻求真理。
TOP
212#

说实话,对于实践精神我们耳熟能详。高中时候的政治课本上,“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又或是“实践出真知。”有一些事,你不去付诸实践,你永远都不会了解。就好比有些事,只有当我们自己经历过,我们才会明白。知识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是独立存在的。实践是在你有知识的前提下。同时,我们通过实践验证的道理又可以再补充我们现有的知识。

TOP
213#

我很同意实践出真知。这学期我们的毛概课要求每组都有实践调查,我觉得这对大学生很有必要。我们组调查的是大学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从调查结果中发现,现在大学生很多都缺少实践动手能力。导致这一现状出现的原因和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是离不开的。从小我们入学的时候,就是应试教育,只注重卷面成绩的高低,从未考虑过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好多学生都丧失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只知道学课本,即使课本的内容是错误的,自己也不知道。

我认为要想学好任何一门知识都不能缺少在实践中运用的过程。实践不仅出真知,而且能保证你更好的掌握住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TOP
214#

[原创]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很多,尽管烂熟于心,仍然不能肯定其是否为真知,我们应该敢于质疑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只有检验了,才能知道,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就像古人所言:“尽信书,不如无书”。俗话说得好:口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整天能说善道,然而关键时刻拿不出手,是不是有点讽刺?就像纸上谈兵,没有实践,说的再好,计划的再好,都不能算真本领。我觉得这些很适合我们大学生,我们学习理论知识,脱离实际,用社会上的话来说:“大学生,除了会读书,能干什么?”难道我们真的只能搞学术?祖国的未来发展需要我们,实践吧,用行动证明誓言。
TOP
215#

      我认为离开了对理论价值的充分认识,是不可能充分认识实践价值的。因而,要达至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对待个体活动,就应当有无限的宽容度,任人自由思考、自由体验、自由实践。 但是我们对于实践价值的片面理解扼杀了理论的生长和繁荣,也导致了实践的落后,却还是在说我们仅仅是实践不够,人们轻率地发问:“这个什么用呢?”这种轻率的后果又恰在于阻碍了更有用的理论的诞生。当实践被视为至上之时,我们实践着却未曾理论着,我们充其量重复并不真正把握了多少理论,实践和理论的结果都不很妙,实际上,实践的价值有多高,理论的价值就有多高,而且很可能更高。“理论就是实践的反义词,理论就是对实践的反驳,理论就是对于实践的超越。”唯有试图垄断理论的人希望他人只关注实践,而理论的本性不会是如此。每个人实践着,并非每个人理论着;理论着的每个人都不会真正认可他人的垄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2 12:39:14编辑过]

TOP
216#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学习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再多,如果不能付诸于实践中,那么理论终究是理论,而并非是我们学到的技术,而理论没有实践那就是空谈。任何事只有我们做过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也才有发言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我们正确的学习之道与做事之根本!
TOP
21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学习理论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实践。而现实生活中的东西与理论的相差的太多了。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做一个井底之蛙,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我们出去时间去感受,我们才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从而进行弥补。

TOP
218#

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确实如此。在许多时候,如果我们不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些事物,只凭眼睛去看事物的真伪,那是不准确的。只有我们深入到其中去体会它,我们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才有发言权,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TOP
21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TOP
220#

苏东坡写过一篇《日喻》,说的是:一个天生的盲人不知太阳为何物,问“有目者”。有人告诉他太阳像铜盘,并敲了敲铜盘让他听;过几天,盲人听到钟声,就认为是太阳。又有人告诉分太阳的光芒像蜡烛,并让他摸了摸蜡烛,过几天,盲人摸到了竹笛,又以为是太阳。苏东坡在文章中还说,南方有一种“没人”,能长时间潜在水中,只因为他“日与水居”。“得于水道”,所以“七岁能涉,十岁能游”,十五岁就能“没”了。假如北方一名“从不识水”的勇士来找“没人”学“没”,“没人”给他讲得再好,他“没”到水里也只有死路一条。此事例得出的道理是实践出真知,可见实践的重要性。
TOP
221#

精神,是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奋发有为的心理状态。精神,是事物发展的生命之基。精神,是成就事业的必备素质。一个国家要有一种精神、一个民族要有一种精神、一个群体要有一种精神,成就一项事业更要有一种精神 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成才理念 二要保持进取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要发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TOP
222#

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是衡最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与差异性,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创造性地活动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TOP
223#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矛盾产生物质及意识概念。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实践的规律性规定。实践的内在矛盾是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自我解放必然。实践的基本主体是人,实践的基本矛盾就是人的基本矛盾,其规律就是人的运动规律。人的行为范畴就是实践的行为范畴。
TOP
224#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这正说明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我们常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有很多事情却没有亲身实践。社会的进步需要实践,而每个人的进步也需要实践。如果没有科学家们的各种尝试,就不会有各种各样的新发明出现,如果我们每个人在遇到困难不去亲身实践一下,看看自己能否克服,就不会有一次次的进步和成功。实践使我们不断的向前进。

TOP
225#

中国古代的“神农尝百草 ”“鲁班发明钜”等很多的故事都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知始于行,我们得到的所有真理都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通过无数辈人的经验得来的。活在当下的信息时代,我们在看到网上的一些传言后不能盲目的相信,更不能盲目的模仿跟风,真理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证明的。


我觉得现在我们的学习就缺乏一种实践的精神,只是一味的记诵课本上的知识,套用教材中的公式,不会自己动手实践得出结论。我们学会用自己的双手证明结论是否正确,理论时候合理,这样我们才能学到知识,提升自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