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实践精神 [复制链接]

181#

实践是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陆游的这两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两句诗蕴含着的哲理是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书本上所讲的道理,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必须要躬行实践,依靠自己亲身的实践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很对如何游泳的理论知识了解的很透彻,把过程及各方面的知识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他没有下水去实践过,想游泳就得先下水,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只有去行动过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才具有发言权。只是听别人说描述,自己没有经历过,就像只是在书本上看过荔枝这一水果,没有去吃过,就不知道它好不好吃,到底是什么味道。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知道的就只是事物的表象,实践出真知。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TOP
182#

如何学习实践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昂••••••”,这时50年代脍炙人口的一首学习雷锋精神的歌曲,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影响我们50年,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雷锋精神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体现了新时期中华儿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思想境界。雷锋精神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孕育锤炼出来的高尚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雷锋精神以其蕴涵的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鲜明价值取向,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赢得了世人的高度礼敬,赢得了历史的长久景仰。在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的年代,雷锋精神激励着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雷锋精神鼓舞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勇往直前。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大力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才能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才能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也才能更好地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实践证明,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社会如何变迁,雷锋身上所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品质,所体现的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宝贵精神,所体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火热情怀,都是我们社会所需要、应当大力倡导的。因此,雷锋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生命力和感动社会的永恒魅力,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雷锋精神依然是激励我们奋发前进的精神财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期的实践中愈益得到丰富和升华。
过去相当长的时期,我们弘扬雷锋精神的宣传口号集中在“学雷锋做好事”,也就是每年3月5日这天类似于学生上街扫马路搞卫生等形式化的做好事,所以雷锋每年只是三月来四月走,学习雷锋精神流于形式,有些肤浅。其实,雷锋精神的精髓在于对“人该怎么活”和“共产党员该怎么做”的生动诠释,所以我们倡导“学雷锋做好人”的口号更为深刻、贴切。
今天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首先要立足本职岗位,干好自己份内事。这是最基本的。“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们都应该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爱岗敬业,在具体的岗位上体现出个人价值。其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强调社会公德意识,多做些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事。一般人真正做到这两个方面就是很高尚的人了。但现实中我们有些人这两方面实际上没有做到或者没有完全做到。最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还应努力做到无私奉献,大公无私。雷锋精神的本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人民无私奉献,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更幸福。这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所在。当然,我们要求每个人都做到无私奉献,不现实也不可能真正做到。
要让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深入人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缺什么也不能缺信仰,不能缺精神家园。雷锋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应当成为全社会民众的一种思想文化理念,入心、入脑,真正成为自觉的行动,“这是我应该做的”,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和谐,人民才能幸福。
常态化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可以通过社会组织进行。当前我们要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践行雷锋精神、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志愿服务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大力培育“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文化,让全社会充满阳关、充满爱。

TOP
183#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

TOP
184#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院:文史系

班级:2011级文秘

姓名:田维美

学号:11311010

时间:2012-5-12

电话:15025125218

卷四

实践精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社会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包括行动和意识两个方面。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行动来源于意识,而意识来源于认知,认知又来源于于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实践活动。所以实践活动是其他一切意识和行动的依据。

正如不登高山,你就不会知道山有多高。

行万里路,著绝代书。司马迁写的《史记》被鲁讯先生尊为史家之绝唱。他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得如此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19岁时的一次全国大游历。游淮阴他鴭追踪韩信早年的足迹;访齐鲁他瞻仰孔庙,观察儒风习俗;到彭城,他听取汉高祖刘邦的传说故事;达大梁,他凭吊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中的著名的夷门……可以说司马迁因为青年时有了行万里路的亲身实践,才能著出这不朽的史书。

访遍四方,终成巨著。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的著述,李时珍远出旅行考察,上山采药和拜访有实际经验的人。他历尽千难万险,中草药药材丰富的崇山峻岭,都留下他的脚印。白天深山采药,晚上对每一颗药草,从产地、栽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研究得非常深入、细致。李时珍辛勤劳动了19年多,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几十遍的反复修改,终于在60岁时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分为1662卷,共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个,并附有图1160幅,而且价值极高。

人们都说,没有经过检验而肯定它那么是愚蠢的。这些经典“史家之绝唱”的《史记》、《本草纲目》都是经过他们舍身楚地的经过了实践相结合的最终成为史上的经典。

不是认识艰难,付诸行动才是最艰难的。

居里夫妇,在提取新元素的实验中,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他们却毫不气馁,信心十足,不断总结,坚持试验。他们终于成功了,发现了镭,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孙中山先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愈挫愈奋”,最终推翻了清政府;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不怕失败,前仆后继,由弱至强,成长壮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胜利了。

可见,失败并不可怕,把每一次失败都看作新手工劳动 起点,万里关山从头越,坚持不懈,加倍努力,那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失败,别灰心,莫丧气,要振作,去奋斗。失败只是暂时的,鼓起勇气,去战胜新困难,去迎接胜利的明天。笑在最后的才笑得最甜的。在实践中深刻的领会,学以致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者同样重要......

我们必须具备实践的精神,不断的探索,从前人、伟人的事例中更好的吸收他们的这种不畏艰险、不怕失败的实践精神来探索我们现阶段的学习,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TOP
18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古代,神农尝百草,苏轼不惧危险深夜探求石钟山名的

来由,感慨“事不目见耳闻而以臆断其有无,可乎”,亲自探查才能得出真相。“尽信书则不

如无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百闻不如一见”,谚语里,先人们把他们的经验教训凝结

成精炼的语言以警后世。“天下事有难易乎”,眼前的障碍看似很可怕,如果不去调查,分析

,战胜它,那它永远都不可战胜,即便它只是“纸老虎”。

TOP
186#

实践精神,从学理层面来讲,是一个宏大的学术术语。它内在地包含了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际的矛盾和统一。举教师这个职业,实践精神强调的就是教师在担负教书育人使命过程中行动的意义,强调教师人格构成中脚踏实地的品质和育人为本的使命感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会有很多令人感佩的先进事迹,而在这些事迹背后,所蕴含的引人深思、激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就像他们的人生经历一样,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精神,那就是实践精神。以此类推,很多职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实践精神。

TOP
18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主要方式,知识与实践相辅相成。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实践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功能,右脑以形象的感知、记忆、时间概念、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活动占优势。由于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TOP
188#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急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这是鲁迅说的。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在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这是李大钊说的。行动是通往知识的惟一的路。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可能的。
TOP
18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在革命时期提出的绝对真理。然而,在今天,这也是绝对的真理。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也说明了这一点吗?其实我们都知道,学会一个理论很容易,可是要真正的理解掌握它确实不简单的,把一个死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去,这就是实践,这才能真正的掌握这个知识。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要摒弃庸庸碌碌的生活,也要避免死板的学习方式,再难的理论,放到现实中去,你会有特别的收获。实践精神,是每一个时代都不可缺少的能力,也是每一个时代的宝贵财富,一起来做行动的巨人吧。
TOP
190#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的学习,如果只有认识没有实践,无疑使纸上谈兵。实践在我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找出我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加以改正。对我们来说,天天生活在学校里没有多少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下学期的顶岗实习,将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很期待也很害怕,怕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这一次实践的检验。但逃避是不可能的,只有加强自身的知识素养,才能迎接挑战!

TOP
191#

我认为实践精神根本是不用提出来倡导的,如今我们居然要倡导,可见人类的退化。实践出一切,实践出真知。如果没有人类刚出来与世界的种种接触,种种实践,何以知道钻木取火?何以知道五谷杂粮?实践是人的本性,只有亲身接触了,我们才能得到真理,真理没有对错。如今的人们,往往只在乎书本上的东西,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也不能深刻的体会知识的内涵。何以创新?何以出真理?

TOP
192#

实践精神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国代我国人民就认识到了实践精神的重要性。《宋史·理宗纪》:“至我朝 周敦颐、 张载 、 程颢、 程颐 ,真见实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 明 徐渭《季先生祠堂碑》:“﹝ 先生 ﹞著书数百万言,大都精考索,务实践。”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吾恨不从牧令出身,事事由实践。” 我们中国人从古代时候就明白我们不愿做井底之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在近代受外强侵略的时期我们又引进了马克思理论,毛泽东 《实践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艾青《光的赞歌》诗:“实践是认识的阶梯,科学沿着实践前进。”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三章:“实践出经验,斗争出智慧。”我们认识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是唯一标准,我们通过实践通过八年抗战赢取了属于我们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也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才取得了中国如此之大的发展,我国从吃大锅饭的时期到家庭承包制再到市场经济,正是因为实践我们才取得了现在是繁荣。无论是经济、教育、科技还是其他的东西我们都是从无到有的,而到今天这样的现状正是因为我们不断的实践一步一步达到的成果。

我们从7岁起进入小学学习,读完大学经历了长达16年的时间,我们在这16年间所学的知识不是纸上谈兵而已,我们现在的学习不过是为了我们进入社会打好基础,而进入社会正是我们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践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实践精神正是因为这个精神我们才会想要去看看还是怎样的宽广,天空是多么的高,月亮上是什么样子.......我们每个人把自己想到的事赋予实践就是因为我们有实践精神,而实践精神让我们离我们的梦想越来越近。

TOP
193#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2011文秘

学号:11311004

姓名:毛自然

时间:2012429

电话号码:18787071569

卷4:智

             实践精神

   实践掌握是人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并构成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最本质最基础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人对外部世界的掌握首先是实践掌握。人通过对外部世界的实践掌握不仅生产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存在,把外部世界的客观事物变为自己生命存在的组成部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会有不同的道德信仰对象,这些对象本身中有的可能就不合理、不具有真正的道德性,对这些道德的信仰也会产生负面效应。不同的理想、信念、信仰其作用是不同的。革命的、进步的、有益的理想、信念、信仰,有积极的精神支柱作用,能鼓舞人们前进。而错误的、有害的理想、信念、信仰,有严重的腐蚀作用,会毒害人们的灵魂,危害人们的健康,腐蚀、瓦解人们的意志,甚至会危害社会安定,给社会造成灾难。人们信仰的道德有可能本身就不合理、不符合人性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那么,人们对这种道德越信奉、越强化,就越不利于人性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如中国古代道德信仰中的三纲”,本身就是建立在人的不平等的基础上的,权利和义务严重倾斜,体现着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这种道德信仰对象被人们长期信奉的结果是严重地阻碍民主制度的产生,导致了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以及一大批愚忠、愚孝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道德闹剧和悲剧。人们一旦对某种道德价值体系笃信不疑,就可能使其封闭而排他,就可能使其僵化而拒斥权衡和变通。从信仰主体的思维模式看,“主体思维一经形成僵化模式,立刻就失去了它所固有的灵活性、可塑性和勃勃生机,以一种强有力的惯性沿着既定的轨道进行下去,直至完全陷入死胡同还在高傲地自命不凡。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之灵魂和动力 ,在方以智科学实践中 ,体现出中国传统科学精神与西方近代科学精神的共存和融会 ,它们是 :“穷理极物的求索热情、物共一理的理性观念、集千古之智的宽阔胸怀和以实事证实理的怀疑实证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之灵魂和动力 ,科学精神决非西方文化的特产〔1,不同类型的科学文化都有着与之相应的科学精神 ,它们既各具特性 ,亦存在着共性 ,而且还可以相互补充、融会。在方以智这位明清之际杰出科学家的科学活动中 ,就较好地实现了中国传统科学精神与西方近代科学

TOP
194#

学校:云南科技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系别:文史系
年级:2011级文秘
姓名:王雨婷

学号:11311019

时间:2012..
电话号码:15912468221

实践精神

人非生则知之者,要求得知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离开了实践,学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数的客观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只有从实践中来,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理性认识,才是真正的科学知识。实践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否则在实践中就会彷徨、犹豫、无所适从;懂得了书本知识,有了理论,不付诸实践,知识、理论就又成了装潢门面的东西。实践,还得放下架子,并且准备吃苦。用出劲来,扎扎实实地做事;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地琢磨。实践可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通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实践,证明我们为之追求的东西却是错误的,寻那么应该坚决抛弃。实践是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勉强。

[格言名句]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口头说出,笔下写出,不如身上做出。(颜元)

行动是思想的母亲。(陶行知)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半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讯)

实践——科学的皇后。(培根)

一盎司的实践,值一磅教训。(布莱克)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马克思)

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萧伯纳)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酝蜜。(萨迪)

行万里路,著绝代书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讯先生尊为“史家之绝唱”。他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得如此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19岁时的一次全国大游历。游淮阴他鴭追踪韩信早年的足迹;访齐鲁他瞻 仰孔庙,观察儒风习俗;到彭城,他听取汉高祖刘邦的传说故事;达大梁,他凭吊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中的著名的夷门……可以说司马迁因为青年时有了行万里路的亲身实践,才能著出不朽的史书。

访采四方,终成巨著

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的著述,李时珍远出旅行考察,上山采药和拜访有实际经验的人。他历尽千难万险,中草药药材丰富的崇山峻岭,都留下他的脚印。白天深山采药,晚上对每一颗药草,从产地、裁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研究得非常深入、细致。李时珍辛勤劳动了19年多,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几士遍的反复修改,终于在60岁时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分为16部62卷,共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个,并附图1160幅,而且价值极高。

陆游教儿学诗

宋诗人陆游在教他儿子写诗时说:“若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另一处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人们要注意深入现实,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能力须从实践中来

有则故事很能说明实践的重要。从前,有个富豪人家的儿子,能够非常流利地背诵航海时方法,大家都很信服他。后来他们一起航海,船老大突然病死了。大家自然就请富豪的儿子了。他也义不容辞,当起了船老大。到了回水和急流的地方,他高声背诵驾船的口诀,可是船就是怎么也稳不住,最后终于翻了,全船人都淹死在海水里。

战国中期,秦国名将白起,率领秦军六十万征赵。赵国赵括,带兵与其相对。可是赵括虽有名将风范,饱读兵法,其父赵奢也是能征善战之辈,但他实在是无真才实学,只有纸上谈兵之能,最终落得千古骂名,却也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讽刺。研究兵法无过,可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在战场上驰骋过,如何明白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漫长时间的实践中才能造就成功。在近20年的漫长岁月中,琴纳经过反反复复的实验研究,实践,坚持不懈,最后终于取得天花接种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的成功。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理论起决定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也不能因此而轻视理论,导致唯实践主义

  所以说,实践与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获得真正闪光的理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来,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遇见事情要多动手,勇于实践,才能再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中取得进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TOP
195#

学院名称: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    别:文史系

专    业:文秘

年    级:2011级

姓    名:杨乾

学    号:11111016

时    间:2012年5月25日

电    话:13529423533

浅谈中国茶叶对世界

文化的影响

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如今饮茶更成为世界性的风尚。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而各个地区的饮茶习俗、文化又有着争奇斗艳的特色。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价值理念和文化取向。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茶业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最早传入日本、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至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16世纪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又由北方传入波斯、俄国。

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茶以人兴,人伴茶名。现在五大洲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世界50多亿人口中大多数人喜欢饮茶,茶和茶文化覆盖了全球。

美国

美国被称为咖啡王国,却有大约一半人喝茶,令人称奇。在美国市场上,中国的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多是罐装的冷饮茶。这也就凸现出了美国人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他们似乎也不愿在茶杯里出现任何茶叶的痕迹。青睐于喝速溶茶,夏季来一杯冰凉的冷饮茶,顿觉心中清凉,很是惬意。

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美国人与中国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饮用时,先在冷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沁鼻,啜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遗憾的是,由于这茶以饮、以凉为主,便没有中国茶沏出的那种品味、那种温馨、那种悠闲,喝茶的情调也大打折扣。

俄罗斯

喝茶属于俄罗斯生活的一部份,俄罗斯人喜欢喝茶,但是跟所有以肉食为主的民族一样,他们喜欢喝红茶,主要是红茶末。早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就是中国茶叶的最大买主,那时候中国茶叶的出口量百分之七十五都卖给沙皇时期的俄国。莫斯科市中心中国城社区有十九世纪雕龙画栋的中国茶行,可见证当时双方茶叶贸易的兴盛。

为了喝茶,俄罗斯人家里都有一个特殊的茶炊,它们称为萨莫瓦尔。以前茶炊是铜制的,有点像台湾台电福利社东北火锅,中间是放木炭、冒烟的桶子,底下是放煮水的锅,唯一差别是俄罗斯茶炊有一个水龙头,水煮开后,就从小水龙头放水泡茶。这种旧式茶炊只有在莫斯科跳蚤市场看得到。现代「萨莫瓦尔」兼具传统与新潮,它外表漆得非常有斯拉夫民族的风味,也不用炭烧而用电加热,体积变小,而且用电烧水不会弄得乌烟濔漫。主要是现在俄罗斯家里人口变少了,家庭人口少,因此不需要大容量的茶炊了。

俄罗斯人泡茶后,要用一个做成各种母鸡或俄罗斯大妈形状的套子罩在茶壶上,等茶泡开了往茶杯倒。俄罗斯泡的茶特别浓。所以他们先倒半杯浓茶,然后加热开水,再加两块方糖与柠檬片。

由于俄罗斯人喝茶程序非常复杂,俄国人对茶也比较讲究,不仅要有茶杯,还要有茶托,连用玻璃杯喝茶,也要把杯子放在金属套内。俄罗斯人不仅饭后喝茶,他们平常也喝茶。喝茶时配果酱、巧克力、饼干与蛋糕,与台湾茶食比较别有一番风味。

伊朗

伊朗人,将茶喝成了生命里一道不变的美丽风景。国内大大小小的茶室遍布各地,让人眼花缭乱。长此以来,形成了一种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丰富茶文化。一天十五六杯茶。许多伊朗人每天非茶不欢,而每天喝茶的次数也多得惊人,一天十五六杯是最起码的。原因在于:伊朗禁酒,以茶代酒,能够提神、健身、醒胃、清肠等等。

茶室,对于大部分伊朗人来说,是以茶会友的地方,也是谈生意的好场所。几乎每间茶室都出租水烟,握着水烟管咕嘟咕嘟地吸食的同时,一宗宗生意也就不知不觉地谈成了。

在伊朗北部大城大不里士(Tabriz)有间桑葚茶室。那是间别具风味的露天茶室,设在成排桑葚树下。那儿有一条奇怪的规矩:男女必须分开坐。

伊朗人喝茶,有个很奇特的方式——琥珀色的茶,盛在小巧玲珑的玻璃杯子里,喝茶时,糖块不是放进茶里搅和的,而是直接放入口中,再去啜茶。伊朗的糖,呈现不规则的结晶体,一片片薄薄的,晶亮的黄色,轻轻一咬,“卡卡”数声,糖片分崩离析,再悠悠然地把茶啜入嘴里,让它慢慢地与口内的甜味中和,在味蕾上泛起一圈又一圈的令人心驰神往的涟漪。有些糖片还镶嵌着柠檬皮,一咬,满嘴生津,这时,赶紧将略带涩味的茶灌入口中,以舌尖略略搅和,那种甘醇已极的好味道,足以使头发“轰”的一声全都直直地立起来。当然,一般较为简陋的茶室,并不备有这些薄片糖晶,仅仅只供给一般化的方块白糖,伊朗人惯常的做法是:以拇指和食指拈着糖块,蘸了蘸茶,放进口里,等它在舌上欲融未融之际,便啜茶入口,与糖中和。

韩国

韩国的民族史有5千多年,从新囫时代开始就有茶文化,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韩国茶礼“和、敬、俭、美”基本精神,体现了心地善良,以礼待人,俭朴廉政和以诚相待。

成人茶礼是韩国茶日的重要活动之一。韩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礼节。成人茶礼是通过茶礼仪式,对刚满20岁的少男少女进行传统文化和礼仪教育,其程序是司会主持成人者赞者同时入场,会长献烛,副会长献花,冠者(即成年)进场向父母致礼向宾客致礼,司会致成年祝辞,进行献茶式,成年合掌致答辞,成年再拜父母,父母答礼。冠礼者13人,其中女性8人,男性5人。

高丽五行茶礼气势宏伟,规模更大,展现的是向茶圣炎帝神家氏神位献茶仪式。唐代陆羽著有《茶经》,被人称为茶圣,茶神。韩国则把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炎帝神家找称作茶圣,古代传说中神家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家是发现茶,利用茶的先行者,高丽五行茶是韩国为纪念神家氏而编排出来的一种献茶仪式,是高丽茶礼中的功德祭。

高丽五行茶献茶礼是国家级进茶仪式,反映出高丽茶法,宇宙趔和五行哲理,是一种茶道礼,是高丽时代茶文化的再现。茶礼全过程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民族风情。

日本

日本人饮茶以"茶道"出名,讲究一点的人家都设有茶室。主人迎客入茶室,要跪坐在茶室门口,让客人一个个进去,客人经过门口时,要在门旁洗手,然后脱鞋入茶,主人则最后纔进入茶室,和客人鞠躬行礼。主人开始煮茶时客人要退出茶室,到后面花园或石子路走走,让主人自由、从容地准备茶具、煮茶、泡茶。主人泡好茶以后,再让客人再回茶室,然后开始一起饮茶,饮完茶以后,主人还要跪坐在门外,向客人祝福道别。

德国

德国人也喜欢饮茶,但方式和习惯与中国差别较大。德国的“花茶”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面一片真正的茶叶也没有。德国花茶饮时需放糖,否则会有些涩味。德国人饮茶时把茶叶放在细密的金属筛子上不断用开水冲,之后再将茶叶倒掉,有人发觉其茶味很淡,问后方知是德国人独特的“冲茶”习惯所致。

阿根廷

无论是走在街头、公园或坐在办公室里,还是在足球比赛的观众席上,或在乘飞机、火车和长途汽车的旅行途中,到处可以看到阿根廷人端着茶壶在津津有味地喝着马黛茶。

马黛茶是生长在南美洲地区的一种常绿灌木叶子,加工制作方法与我国茶叶加工大致相同。阿根廷东北部气候湿润,阳光充足,红色含有矿物质的土壤很适合这种植物的生长。近些年阿根廷马黛茶的生产发展很快,如今年产量达4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被称为“马黛茶王国”,全国人均年消费量约7公斤,其余30%用于出口创汇。每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是阿根廷全国的马黛茶节。节日里,在首都街头可以看到许多着装漂亮的少男少女向行人分赠小盒包装的马黛茶。在马黛茶主要产地———米西奥内斯省等地,节日里还要举行高乔人参加的花车游行,竞选“马黛茶女王”,选出的“女王”可以免费到首都和各大海滨城市旅游,并能得到不少珍贵礼品。

在阿根廷,使用什么样的茶壶招待客人,比喝马黛茶本身更重要,就像西方人待客讲究餐具一样。一般平民百姓使用的马黛茶壶大多是竹筒或葫芦挖空制成的,壶上没有什么装饰。而高档的茶壶则是一种艺术品,做工精致,有金属模压的,有硬木雕琢的,有葫芦镶边的,也有皮革包裹的,还有牛角磨制的,形状千奇百怪,以怪为贵。壶的外壁刻有马头、鹦鹉、山水、花鸟、天使等各种图案,有的被视为“带来好运”的祝福,有的象征“怀念”或“友谊”。商店里陈列的高档茶壶还镶有各种颜色的宝石,在灯光照射下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来到阿根廷的外国游客都喜欢买个马黛茶壶带回去留个纪念。

尽管当今世界的广告充斥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麦氏速溶咖啡等等最入时的各种各样饮料,但具有独特性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中国茶,作为普通的饮料仍然雄踞世界的饮料市场之首,而且因为其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使其成为一种影响最广的“文化”。

当“茶”成为一种文化,本身就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恒定”。“茶”从单一的“饮料”和其所拥有的“文化”进行了区分和固定,不仅因为是一种跨地域的饮料,而饮料的“文化性”则增强了这种传播性,“茶”不但是人的物的需要,也成为了人的精神所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