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批判精神 [复制链接]

61#

批判精神
我一直有个爱好,就是闲时就走走论坛,看看贴子,但是因为我所走的论坛坛友的年龄都偏小,所以他们看一些很稀松平常的文章都会不停叫好。
这种经验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最常见的就是一些被众人追捧经典极品的文章,其实我一跑去看都会觉得一般般或者完全没达到我想的那种高度。于是我想是因为网络生活太过闲杂,所以大家都不会花太多心思,谁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经思考,不经分析,看到众人所向,自己也跟着叫好。
所以批判精神我觉得还需要我们自己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不要一味地跟着别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渐渐地才有批判精神,才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看法。
TOP
62#

就这一方面,我想我们该反思中国的教育了。在中国,学生听话天经地义,在美国,老教授说中国留学生太听话,不会质疑,没有自己的观点。我们说教育是给孩子知识,但仅仅是知识,我们无权阻止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孩子的批判精神被扼杀,我们仅仅以听话来判定好学生时候,我只能说我们是在扼杀一个灵魂,当面对同一个问题人们的想法都一样的话,这个民族就没有灵魂可言了,纵使我们有多么辉煌的历史文化也是枉然,那只属于过去,没有批判的心是结不出好果子的。
TOP
63#

   批判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人类拥有了批判精神,就仿佛掌握了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生命之火。正是这把熊熊燃起的火,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所谓批判,其实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历史或现实作甄别和审视,对人或事进行分析和解剖,以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其着眼点是广阔的未来。批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思想、人格和精神的独立,因此批判所引申出来的丰富内涵和积极意义,便远远地大于批判本身。实际上不管你承认与否,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宏大的批判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不妨看作是生物发展对自身的批判,只不过这种批判  已经自然化了,显不出其主动性和意识性来。人类社会 的批判走的是一个相对短暂的过程。朝代的延续,社会的更替,感谢上帝,直到今天走的仍是一个 逐步朝向高级的过程。无疑,这一切都是因了批判的存在。
然而,批判本身在人类社会所享受的待遇至少是不公正的。这都是因为批判的独立精神和否定意志使然。如果一个社会成了型,抑或一个团体、一个环境已相对固定,乍看起来歌舞升平、秩序井然,那么,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起而批判者视为“异端”,这就是批判者为什么总要被指斥为“叛逆”的原由了。批判所要面对的,既有趾高气扬的统治者,又有心甘情愿的被统治者。前者掌握权力的魔杖,后者持有潮水般的思维定势。批判的艰难之旅,往往就是这样惊险地开始。而这些都还不是批判最可怕的敌人,因为充其量他们能砍了批判的肉,却毁不了批判的灵,也即是批判的精神。最可怕的敌人是人类的劣根性。
TOP
64#

[原创]

  在古代汉语最后一节课上,我们大家很喜欢的老师送给我们一句话:怀疑一切。永远不要用拿来主义对待一切间接经验。人总是有惰性的,这种惰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我们丧失了探究精神,也不想去刻意研究什么,这样会让自己太累。但是,我想说,无论是什么人、事、物,我们都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他们,用批判的精神去探究他们存在是否合理,这会使我们变得更加严谨,同时也会让自己不断进步。
TOP
65#

中西哲学的产生都有两个共同的基础:一个是惊异,一个是闲暇。所谓“惊异”,就是先惊再异,有惊有异。批判精神就着重体现在“惊异”。

有了批判精神,才有了另类看问题的视角和眼光,我们的生活才会有了不断的开拓与进步。当我们看到万物流变、生生不息,我们惊异,这才有了哲学;当我们看到黑夜之后必定是光明,我们惊异,这才有了“邪不胜正”;当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他惊异,这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当瓦特看到沸腾翻滚的沸水,他惊异,这才有了蒸汽机······

批判精神,是一种代代相续的大智慧。它因其蓬勃的生命力而永传圣火。虽是带着镣铐的舞蹈,但也舞出了生命的活力与精彩。

TOP
66#

在日常的学习中,拜读了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十大义理》,书中对中华义理的总结和系统的归纳,体现出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精髓。在课时之余经常翻阅一下,不知不觉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例如在智一则中所提到的批判精神“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宋]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启发我们在看书做学问时要敢于怀疑,敢于对疑问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不断进步。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修养。
TOP
67#

批判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人类拥有了批判精神,就仿佛掌握了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生命之火。正是这把熊熊燃起的火,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TOP
68#

所谓批判,其实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历史或现实作甄别和审视,对人或事进行分析和解剖,以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其着眼点是广阔的未来。批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思想、人格和精神的独立,因此批判所引申出来的丰富内涵和积极意义,便远远地大于批判本身。实际上不管你承认与否,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宏大的批判过程。
TOP
69#

                 浅谈中国人的英雄观

智: 在儒家思想史上,孟子第一次以仁义礼智四德并提。他从行为的节制和形式的修饰、道德的认知和意志的保障等意义上确立了礼与智在道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位置。最终,仁义礼智四位一体,相依互补,恰成一完整的范畴系统,构建为人道的全部蕴涵。

现在在我们看来做一切事情都应有智,有谋略。而不是只为达到目的,不去考虑方法与途径。就那英雄来说,一个人人敬仰的名字。但是环看古今内外,,出了不少的英雄,但是这些英雄的行为是否是通过正确,人道的途径完成的。

   前几天整理旧杂志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篇《美国人的英雄观》的文章。此文作者对美国人的英雄观大加推崇,认为美国人的英雄观更人性化、更理性,认为美国人不鼓励为了某一义举而献身,以至于美国人选出来的英雄大都还活蹦乱跳。此文作者还含蓄的批评了我国的英雄多属于献身型、勤奋型、和苦干型的,认为我们缺少为了真理、平等和自由而斗争的英雄。但为了真理、平等和自由而斗争不也同样需要奉献和勤奋吗?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国的民族独立,他们的献身不正是为了真理、平等和自由吗?如果抛开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而空谈所谓的英雄观,我认为这很可笑。

    任何英雄观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之上的。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经沧桑。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驱逐外敌、寻求独立,我们寻求独立的过程漫长而艰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又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建设过程。中国近现代的苦难史就决定了中国的英雄观要以献身、苦干为基础。
  人性的英雄观固然很好,但人性化也是要有条件和基础的。在一个人饿得头脑发晕的时候,他是不会去考虑是站着发晕更人性化一些还是坐着发晕更人性化一些的问题的。当日本人在残害中国人的时候,他们是不会考虑是用刺刀杀人更人性化一些还是用子弹杀人更人性化一些的问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且本土内也没发生战争,在一个相对和平富裕的环境里,人们追求的当然是生活的质量,献身和苦干的价值观当然不可能占据思想主流。西方文化较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而东方文化较注重整体的利益,这也是造成东方人和西方人英雄观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象美国很难出现象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这样的英雄一样。

TOP
70#

人类在不断探索创新,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但也正是有刘批判的眼光才是的所走的每一条路么偶有出轨,没有逾越极端。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事物都在批判的精神下促进路社会一步步向前。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也是在周围人的不断批判,指错下不顾那进步,成熟,完善自我的。所以,批判精神是一盏指明灯,指引着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TOP
71#

在我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来说,关于批判精神,最浅显简单的一点认识就是对于导师们所教给我们的学识,我们可以带着怀疑的心态去学习它。

可能这只是批判精神最肤浅的认识,但是这也不失为大学生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我们现在是有一定知识储备和思想判断能力的成年人了,对于导师交给我们的知识,如果还只是一味填鸭式的学习就失去了现在学习的意义了,怀抱着批判精神,去怀疑去求证导师交给我们的知识是现在大学生学习的最好的方式了。

TOP
72#

哈佛校长鲁登斯坦有一句名言:“社会变化得越快,大学这块变化相对较少,思想观念相对独立的领地就越有价值。” 大学要与现实社会,特别是不够理想的现实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持独立思考的立场和能够批判的角色。
TOP
73#

多听,保留疑问,谨慎地谈论其他未听到的事,就会减少错误;多看,保留疑问,谨慎地做其他未曾见过的事,就能减少后悔.我觉得真正充实自己的方法也不外乎其此,在我们增长知识的时代,只有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擅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遇到与自己很不一致的意见时,也不要因为自己的激动而过分的争执。毕竟每一个为题都有最合适的答案,试图解开自己心中疑问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但如果因心中对答案的急于揭开而使自己误入歧途的做法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心中保持疑问,然后谦虚谨慎的观察学习他人的长处,不对自己未曾见过的事断章取义的做法是正确的。学习就怕没有怀疑,有了怀疑,就会有进步。学习其内在精神,不拘泥于具体方法。学习要善于质疑,擅于提出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质疑,那么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就无法充实自身,也就得不到真正的道理。所以我们学习要多怀疑,善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我们现在大学生身上都缺少的通病。因为学习的紧张和压力而去购置学习方法之类的参考书,我并不是反对这样做,而是觉得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只不过我们平时不善于去观察探索。我们若照着书中的方法去做可能会取得好的成绩,但对自身来说无疑是扼杀了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身创造的潜力。我觉得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TOP
74#

乍看“批判”二字,不由地想起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尽管我没有自习拜读过,但从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不难看出,批判精神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所谓批判,我认为是一个批阅判断的过程,批阅有粗有细,判断有对有错,正是因为批判本身是一个理性观察和辩证思考的过程,因此批判精神才有被推崇的价值。作为被渴望着创新的一代,如何培养批判思维、发扬批判精神是我们肩负的重任。我们不但要会思辨地看待周围的人事物,更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扬弃地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TOP
75#

所谓批判,其实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历史或现实作甄别和审视,对人或事进行分析和解剖,以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其着眼点是广阔的未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