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31#

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一个人拥有道德知识跟付诸道德实践这两件事的关系就如同最简单的“想”和“做”的关系一样。 作家胡绳说过: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因此,道德只是与道德践行也是如此,言必行,行必果,只有将个人所谓的道德理念付诸在真实的行动上,才能真正达到道德存在的净化效果,否则一切理念皆为空。因而,知德与行德应合而为一。
TOP
32#

知道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这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比如说一个小孩犯错了,在犯错之后总会十分害怕。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是错的,他本来是不应该做的,犯这样的错误肯定会被父母所责罚。再比如说,谁都知道毒品碰不得,碰不得。但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受害于斯。这就是知道一回事,做一回事。要达到知行合一,我们就必须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里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求自己,这样,方才有机会。
TOP
33#

圣人之道进入自己的耳朵里,存放在自己的心灵中,内化于己而成为德行,将它付诸实践而成就事业。那些以(圣人的)文辞标榜自己的人,太浅薄了。学到的知识需要在内心沉淀后,并在自己的言行中得到体现才是真正的领悟到了圣人之道。而一些人通过高谈阔论来表达自己对圣人之道的理解,只不过是一种浅薄的标榜,在众人面前摆了个POSE罢了,并没有真的领会其中的意思,更不会付诸行动来实践。

读书,穷究道理,应当亲身体验……读书不能单从书本上寻求义理,应该反过来亲身践行。这正是我们大学生应该追求的,书本上的东西,不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也只能存在于书本中,不会真正的被学生掌握。

TOP
34#

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人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这实际上是取消了真正的"行",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即王船山)批评他"销行以归知"。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也有合理的方面,他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TOP
35#

  知行合一要求我们既要追求真理、善于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也要笃行诚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TOP
36#

知与行的关系主要的我认为不在于行,而在于知。这种观点可能于现在大多数人的观点相违背,但是不知而后行,必将铸成大错。对于任何事物或是事件,我们只有知的深入才能行的有效彻底,反之,如若一知半解,而要想在行的过程中去完成知的任务,必然是事倍功半,无谓的浪费了时间。去知并非在苦思冥想中度日,而是去设计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自己时间的负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知与行的简明概括的表现。
TOP
37#

知行统一,战国时的孔子。就是这样做的。孔子周游列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行途中遇到的各个事件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将其改正。才成就了孔子的圣人之名。

所以我们如今也应该知行统一,尤其在教育上更应该这样。只有这样国家和民族才能繁荣富强。

TOP
38#

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自古以来,中国人都主张知难行易,到孙中山先生看到革命党人只说不做,不注重实践,故提出知易行难。我觉着,知与行必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其他一些问题,我们既可以在“行”的过程中,取得“知”。也可以在古代圣贤书里取得知,在应用于实践中去,真正的做到知行统一。
TOP
39#

很早之前读过洪应明的《菜根谭》,记得里面有一句话说“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我觉得这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一方面,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就应该把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肩负起来,也应该把心怀天下和苍生的心事付诸行动;在另一方面,有才智的人更应该韬光养晦,使自己的才能进一步发展——后者也符合我们传统的谦逊的美德。我们不求能够成为十全十美的人,但至少应该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TOP
40#

知行合一是由王守仁提出来的,指的是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

对这个问题,我比较悲观。知行合一我认为是圣人的境界。许多时候,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其实我们是懂那个道理的,但就只做不到。比如说上中学的时候,自己很贪玩,经常在心里都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可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就是做不到。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基本都为了生存和利益看齐。这个生存和利益无论是个人的,集体的,还是国家的都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明知不能够那样做,很多时候力所能及也不愿意伸出温暖的双手。

知行合一是理想境界,也是理论指导思想。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正义,但是我们为了正义,人类就会没有生存的空间。因此,对知行合一,我们只能在每一件事情中在每一个决策点上都以此为最高标准,仅个人的能力和客观约束条件进行权衡。

有的人是先知先觉,有的人是后知后觉,有的人是自知自觉。有的人是自知不觉,有的人是不知不觉。有的人是知难行易,有的人是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就是自知自觉。如果每一次决策或是做什么事情,都等到自己认识后或感觉后,那肯定已经晚了。就像是我们云南干旱,在刚开始的时候不重视,非要等到一定的时间后才说那是干旱。那时候的损失已经是非常严重了。

TOP
41#

知行合一是由王守仁提出来的,指的是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

对这个问题,我比较悲观。知行合一我认为是圣人的境界。许多时候,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其实我们是懂那个道理的,但就只做不到。
比如说上中学的时候,自己很贪玩,经常在心里都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可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就是做不到。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基本都为了生存和利益看齐。这个生存和利益无论是个人的,集体的,还是国家的都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明知不能够那样做,
很多时候力所能及也不愿意伸出温暖的双手。

知行合一是理想境界,也是理论指导思想。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正义,但是我们为了正义,人类就会没有生存的空间。
因此,对知行合一,我们只能在每一件事情中在每一个决策点上都以此为最高标准,仅个人的能力和客观约束条件进行权衡。

有的人是先知先觉,有的人是后知后觉,有的人是自知自觉。有的人是自知不觉,有的人是不知不觉。有的人是知难行易,有的人是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就是自知自觉。如果每一次决策或是做什么事情,都等到自己认识后或感觉后,那肯定已经晚了。就像是我们云南干旱,在刚开始的时候不重视,非要等到一定的时间后才说那是干旱。那时候的损失已经是非常严重了。

TOP
42#

 智  
拼音:zhì 注音:ㄓˋ部首:日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五笔86&98:TDKJ 仓颉:ORA郑码:MAJK笔顺编号:311342512511四角号码:866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67A[1]
编辑本段文字释义
基本字义
  聪明,见识。   比如:智力,智慧,智商,智育,智能,智谋,才智,机智,理智,明智(a.考虑问题周到、严密;b.有远见),足智多谋,利令智昏。[1]
详细解释
  〈形容词〉(1)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同本义。然后智生于忧患。——《荀子》引《孟子》 甚智其子。——《韩非子•说难》不可谓智。——《墨子•公输》智术浅短。——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少年智则国智。——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2) 又如:智赛隋何,机强陆贾(二人均为汉、楚时代智囊人物。意为聪明经顶,灵活异常);智数(才智;见识)。   
〈名词〉(1) 智慧,智谋。智,烛也。——《法言•脩身》智,性也。——《韩非子•显学》 智者,心之府也。——《淮南子•俶真》四时能变谓之智。——《管子》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贾谊《治安策》(2) 又如:智着(智慧;知识);才智(智慧和才能);智刃(智慧之刃)。(3) 计谋;策略。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淮南子•览冥》。注:“智故,巧诈也。”(4) 又如:智计(计谋;智谋);智术(指君主通晓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智量(计策,计谋);智算(谋划,计算);智虑(智谋;谋划)。(5) 知识.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6) 智士,有智慧的人。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战国策》(7) 又如:智地(智士集中之地)(8) 春秋时晋国地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北。(9) 姓:智姓。   
〈动词
通“知”( zhī)。知道,认识。   狗犬不智其名也。——《墨子•经说下》   而不智也。——《墨子•号令》   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管子•法法》。王念孙云:“智与知同。”


  

TOP
43#

突然发现,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有不少相似之处。首先,这两个人物都在各自领域内有很高的成就,应受到人们尊敬。然而,他们却都造成了长达数千年的消极影响.
TOP
44#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TOP
45#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