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学习之道 [复制链接]

406#

要解释一个文本之前,我们总是在一种前理解之中去解释一个文本,面对一个经典文本,我们总是在自己的文化氛围,生活习惯以及习俗之中来看待和解释一个经典文本。我们的前理解,已经由解释某些经典文本的某些碎片所组成。一方面经典丰富我们的前理解,然后在这种经典的碎片构成的前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再反过来去解释经典文本。“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 乎”,“有朋自远方来”也有不同的解释,所有的这些解释都非常有道理,有些解释非常有趣。经典的解释多样性的意义恰恰证明了经典之为经典的不可穷尽性。它对一切世代都可能发生意义,但一切世代的解释都无法穷尽它。
TOP
40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别人的言行举止肯定有我们能够学习借鉴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地方优秀之处想他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则加以改正。我们要善于从他人的身上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身边优秀的人是我们最好的榜样,要虚心求切勿虚浮妒忌,多看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
TOP
408#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学习之道中,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注重个体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与长处,自然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去教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人才,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个人的特性,将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找到其适合的发展方向,从而使社会上的人才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开发;所谓博专统一就是既博览群书,学习多种知识,又潜心专注于一门学问,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兼顾所有学问,想要做出成绩,还是需要选择一门专心研读,将广博的知识作为研究的辅助,才能使得那一门学问更上一层楼。
TOP
409#

《论语》中的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以德行为本。“学”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成为“君子”,君子行“仁”而为政。为此,孔子论述了许多学习之道。
其一,乐学好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自内心的喜欢、良好的心理态度是学习的良师益友。知之者是被动接受,好之者已是主动追求,乐之者则达到痴迷执着的状态。如果说好之、乐之是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的话,那么“好问”就应该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了。孔子认为,不懂不要装懂,要“不耻下问”,这样才能学到真东西。
其二,无倦精进。学贵有恒,也就是对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勤能补拙,可成万事,自然学习更是如此。孔子反复强调为学育人贵在“不厌”与“不倦”的态度,意即:对己,学习而不知满足;对人,耐心教导而不知疲倦。其中,对求学者而言,学而有恒,学而不厌,这是很难做到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需要有执着的精神,久之则学业成矣。
其三,自省改过。“过而不改,是谓之过矣。”人之过,只要不是故意为之,有过便改,无损形象,过而不改,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这才是真正的过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先是自省,再为改过。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省的关键要通过自省总结得失,找出自己存在什么过错,找出与贤人之间的差距。有过与差距便需改正,“就有道正焉”,以不断完善自己,最终达到“内省不疚”的境界。
TOP
410#

①关于格物致知
王守仁有点类似“为我所用”的理念。而程朱理学偏向于追求事物的本质,格一个事物的本质,强调了理论背后有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现代的信息需要减熵,基本雷同。但是要知道,过去做学问就是脱离实践的,最早一批老师(圣人)通过实践和观察,总结了经验,转述给下面学生的时候,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能足够明白的,而每个人即使经历了,也会因为生活环境和个人需求的差异,产生不一样的观点,都是对的,因为只要可以对你自身适用的道理,就是正确的“规律”。所以强调,要“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本身就是知行合一,一边实践一边总结规律,只想不做不行,只做不想不行。
②关于良知
我理解良知就是好的有用的知识,更像是一个可以普适的规律
无善无恶心之体——大佬前面说人凭借本能就能通过实践悟出一些道理,也会遵循道理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一般不会出错,所以能够悟出道理的心(工具)本身不具备好坏之分。
有善有恶是意动——之所以世间的事情有了了好坏,是人动了心思念想,好人坏人根据自己的需求的不同,产生了分歧。
知善知恶是良知——在了解学问做事的时候,知道一件事情的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才是完整的知识,才是全局的思维,才能相对看得清一件事情。
为善去恶是格物——在知善知恶的情况下去掉不好的,坚持正方向的事情,避开消极方向的骚操作,才是边实践边悟道的合理方法。
TOP
411#

对于学习之道,王阳明的意思是,真正知道一件事情,是一定能够行的。王阳明的意思是真知即是行。真知即是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才叫做知行合一。我们可以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知在两个层次上来进行了解。第一个层次就是一般讲的知识层次。第二个层次就是知作为良知。按照第一个方面就是知识,按照我们通常的了解是知识是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知识在事物当中,所以我们要去了解这一个事物,然后获得关于这一个事物的知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知就是行的起点,行就是知的完成。知的最后形态是生活的实践。知和行作为一个过程本身的统一性,这就叫做知行合一。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思想意识的流动这个本身就是行​.
TOP
412#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急于求成,都需要循序渐进,学习是如此,读书亦是如此。
因故在学习层面,朱熹在《朱文公文集》中说,“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果不先获取前面的知识,就无法去探求后面的知识,不理解这个问题,就不能理解另外的问题。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人天赋异禀,他不需要学习这个知识,理解这个问题就能够获得后面的知识,解答另一个问题。但是如果缺乏坚实的知识基础,永远不去认真学习前面的知识,先解决基础问题,这种天赋异禀的人最终也可能像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更何况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那么我们就更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像建房子一样先打好前面的知识根基,再考虑后面的知识高度,这样才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高度。
在读书层面,朱熹在《朱文公文集》中提及,“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读书的方法,最好是循序渐进,达到精微之处。我原来读一本书,只贪求快,想要马上弄清楚书上的主旨大意,往往匆匆一瞥便翻了页。虽然快,但是一本书读完之后,只有模糊的故事情节,书中主旨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倘若别人问我对书中印象最深刻的话,或是要我具体谈谈读后所感,我便支支吾吾,很难说出个令人信服的所以然来。后来,我不再苛求自己每周一定要读几本书,而是努力使自己静下心来,慢慢体味每一本书中的精妙句子,揣测作者真正想要传达的意思,慢慢地,书中主旨在自己的脑海中也更为清晰,自己也对所读的书也有了切切实实的感悟,读书对自己的收获也就更大了。
还是那句话,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急于求成,都要循序渐进,学习如此,读书亦是如此,为人处世也应当是如此。
TOP
413#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洪应明在《莱根谭》中说,“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人们知道读有字的书,不知道读无字的书。这个无字的书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无字书是指我们的人生阅历,我们的现实生活经验。那么人为什么要读这本无字之书呢?
首先,阅历或者说是经验这本无字书比起有字书来说能让我们更深刻,更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本无字书,并且我们自己就身处在这本无字书当中,这本书上的所有内容都是未成文的,都需要我们用自身经历去书写。其次,我们每经历一件事,书写一段阅历,我们对于现实的感悟和理解就会多一层,我们也会多增加一份人生的智慧,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那样,“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最后,我们在无字书上已经书写过的内容又能够给我们即将书写的内容以指导作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指导我们的未来,让我们少走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个人来说,这本无字书是这样,对于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来说,民族的,国家的无字书也同样是如此。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处在中华民族的无字书当中,中华民族的无字书由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书写,以往的书写者为现在的我们指明方向,而现在的我们所书写的每一段履历也都将为我们的后代指明方向,一代代传承,发挥着中华民族无字书的智慧和引领作用。
TOP
414#

        关于学习,西汉刘向言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不错,读书丰富人的眼界,使人们干涸的心灵充盈起来,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里,从而更加了解自己,并破解自身对于外界狭隘的认识与偏见,完善自身对于万事万物的认知。
        我们知道,学习是讲求方法的。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如果我们以错误的方式进行学习,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古人善于反思和总结,他们懂得在自身失败的学习经历中汲取教训,所以他们才能抛却泪水和失望,重新装载信心和希望,向理想的目的地行进。
        于教师而言,因材施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教师依据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和改变,不仅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并增加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也是因材施教之法的倡导者,他用尽一生来践行这一理论,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史记》中的记载验证了这一点“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值得一提的是,孔门十哲更是验证这一教学成果的最佳例证:在德行上,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四人;在言语上,有子我和子贡二人;在文学上,又数子游和子夏成就最突出。或许正因如此,后世教育者才能为这一理论所折服,并促进这一理论的实践、传播与发展。
         于个人求学而言,虚心求教、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和博专统一等方法是十分必要和极其重要的。首先,求学者的心态应当是谦虚的,这样才能让自己处于一个警惕懈怠和渴望知识的学习状态。心态上的调整能促进人后期的学习,因为谦虚,所以人才会勤奋复习,才懂得急于求成是学习最忌讳的想法,才能够一步一脚印、稳扎稳打地走好求学之路。再者,韩愈提出了“术业有专攻”,不错,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在学习上求得十全十美的结果,但依据自身对于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我们可以让自己某在一方面尤其突出。这就加速了我们对自我的剖析和认知,也促进了我们对于自身才能到培养。
        总之,关于学习方法,上至求学心态,下至个人学习能力认知,都有许多门道。求学者不必过分担忧前途未卜,亦不可心态消极,放弃抵抗和自我激励,须且行且思,书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品。而做学问,学知识,也是一次漫长的人生砺炼与成长。我们要文火慢煮,善于在启发中抓取灵感,于激流勇进中练就从容风范。
TOP
415#

谈起学习之道,最近有对印度哲学进行了解,确切的说是印度心学,虽说是外学,但也受益匪浅。以三德(萨埵、罗阇和答磨)为例。《帕坦伽利<瑜伽经>及其权威解释》一书中提到“原质”,认为如果将“梵”比喻为一束白光,那么“原质”就代表着掩饰光束之真实本性的色彩,是未分化的精神和物质的基本原料。而“原质”则是由三种力量构成,这三种力量就是萨埵、罗阇和答磨。它们集合起来被称作“三德”。它们彼此间关系的本质就是经受永恒的变化。书中记载:“只要三德保持均衡,原质就不会分化,并且宇宙仅仅存在于潜在状态中。只要平衡被打破,宇宙就开始重新创造,三德便进入极为多样的结合中。所有这些结合没有规则,其中任何一种德都可以统治其余两种。这样就产生了各种物质和精神现象,它们构成了我们的外部世界。这样一个世界会继续增加和变化其形式,直到三德再次找到暂时的均衡,一个新的未分化的潜在阶段又开始了。”“在进化的过程中,萨捶是将要实现的形式之本质,答磨是阻止它实现的障碍,罗阇是清除这种障碍让本质的形式得以显现的力量。”从修心的角度,三德类似于这样:萨埵是光明、是轻快;罗阇是激情、是活动;而答磨则是黑暗,是惰性。我们是应该要追求光明,追求轻快之境的,这和我的内心十分契合,我的内心也渴望达到那种状态。
正如书中所讲:“萨埵仅仅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理想,缺少了萨埵的罗阇仅仅是没有目标的能量,而缺少了答磨的罗阇正如没有支点的杠杆。”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系统,并且必须对后两者有所经过才能实现理想之至——萨埵。任何有价值的事物的开花结果都将会经历此种类似的“三德”之境,而我们,如果能正确理解我们所经历的这些阶段,健康地看待,从“答磨”这一阶段,到“罗阇”之临,以致最终达到萨埵,我想这就是对一件事物的学有所成。,而这个过程,则是我们的学习之道。
TOP
416#

古之学者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所得,就如孔夫子所言,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志学”之年有志于学,但尚未能得道,是学习之初始阶段;“而立”之年能得道、守道,能够立业、立德,小有所成,但不能融通事理,所把握的是礼乐的内涵;“不惑”之年事理明澈,受理性支配,有所智慧,所以“建理明确无攸迷”,但只知其所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天命”之年,虽知其所以然,但需有所思索,方能明悟,能够推天道以明人事,即“顺帝之则,穷通不贰”;“耳顺”之年虽不思而得,理与心会,但在实践中尚不能出自自然,只是和顺积中得状态;人至七十则能涵养成熟,所习之道能够内化于心,成为己性,道、心、行融为一体。
TOP
417#

《论语》开篇即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以学为乐”的至高境界,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自觉的精神愉悦,是一种把学习活动持久地进行下去的强大的内在心理动力。从学习活动本身获得最大的快乐、愉悦和满足感,推动学习者持续学习的至高境界。在这种内在动力推动下,孔子能够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乐”的本质是主体学习者和客体学习内容两者的和谐统一,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协调,只有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才会发自内心的悦,才会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快乐,这种把学习之乐作为自我内驱力是一种极佳的学习状态,是当今的教育值得一学的方式。
TOP
418#

中庸中的学习之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学习,就是要多读书、多实践、多拜师、多交友。找回自己丢失的本心,觉得充实内心尤为重要,熟读而精思。学习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学习,运用于实践中去,懂得灵活运用,融会贯通,这才是学习价值体现。奋楫笃行,臻于至善。努力奋斗前行,不断探索,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获得共鸣升华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学以致用,让前人的智慧照亮未来人生的道路。
TOP
419#

人文精神的学习,在于一点一滴的文字片段积累,在于一次又一次的内心真情实感的抒发,这种积累的步骤不能走任何捷径也没有其他可以偷懒的办法,只有脚踏实地,一个个的去看,去体悟,去学习寻找真实的知识,才能在这条道路上取得成就。任何浮躁虚伪的学问,都不能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可
TOP
420#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做什么事情都要依靠兴趣,学习也是如此,就算没有也要学会培养,因为被动的学习学进去的知识都是死的,不能灵活运用。培养学习兴趣这里有一种办法“兴趣暗示法”,具体做法就是学习前激励自己自言自语,连说几遍“我喜爱学习××学科,××学科其妙无比”等话语;在学习中比平时更细心,花更多的时间。平时不原谅自己的粗心失误,尽可能使自己获得成功的愉悦;在不想学习,不感兴趣时,回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大家可以试一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