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4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106#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终其孔子一生,是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认为,当时社会的动荡,就是因为“礼崩乐坏”引起的,只有恢复周礼,才能实现完美的政治统治。

礼是通过一定的规范和动作来保持人们的一种敬畏之心,孔子曾说,“祭神,如神在”,如果不恭敬,不遵礼法,不如不祭。佛家讲,拜佛其实就是拜我们自己,通过一定的礼节,仪式,可以让我们破除我执,我慢等四种不平等心。

所以,礼节是一种我们反观自我,提升我们自身修养和境界的一种必不可少工具和媒介。

TOP
107#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有道是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结论是:“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摘自—礼记

TOP
108#


礼是一种习惯

“来而不往,非礼也。”一时,礼被人们误解成了应酬才有的模型。殊不知,礼,是一种习惯。

礼,是发自内心的道德的体现。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其礼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举止。可以是一个默默的微笑,也会是也一句贴心的问候;可以是一件保暖的棉袄,也可能是一滴解渴的清泉。但是,礼,绝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形式性的问候。

有道德的人,礼待他人自然得体,彬彬有礼。对人有礼貌的人,即便没有任何言语,也深知对方的礼之所至。出门时的习惯性的叮咛,回家时习惯性的慰问,遇到熟人时习惯性的招呼,见到老师时习惯性的问好,都是礼的体现。不是强迫的动作,也不是硬压的回应,礼,是发自内心的不自觉的条件反射。

礼,不讲究场合,越是讲礼的人,越懂得礼的时间和场合。并不是他们拘礼,而是他们知道,礼贵在自然。润物细无声的礼贤下士,是最真诚和感人的。

有礼有节,这个世界岂不更完美!

TOP
109#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em08]
TOP
110#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

首先是恭敬,对人要恭敬,待人宽厚。其实仁爱,因为人又了仁德才会懂得礼教。

古语: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就是礼的精神。

TOP
111#

                                             礼的精神

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要求“约之以礼”,“齐之以礼”;荀子也将“礼者,所以正身也”,“礼以成文”。那孔子、荀子讲的“礼”是什么呢?它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我们又该如何对待“礼”呢?

“礼”是道德行为的规范与文明行为的规范的总和。它体现出了仁爱,和谐,秩序,优美的原则,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留传下来的美好道德行为规范的标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优良的精神财富,和正身的尺度。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礼的精神都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之所在,它所提倡的礼的精神---恭敬,仁爱是我们所必须学习和继承的精神财富。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是说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中不遵守礼的精神,且与他人交往时,因人而施礼,把人们应有的礼仪、礼貌都丢失掉了,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令人厌恶的。我们在社会上与他人交往,要恭敬的对待他人,如此我们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而不被他人所排斥。《礼记》中有: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意思是说礼的精神之所在是自己谦卑,尊重他人。在社会中我们尊重他人,以礼待人,也就是尊重自己,为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拉近距离,这体现了礼之精神中的仁爱。

“恭敬,仁爱”是礼的内在精神,在生活中,我们应将礼的精神继承和发扬开来,这样才能养成中华民族谦逊好礼的民族品格,才无愧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成果,无愧于我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让我们共同倡导“礼的精神”,养成以礼待人的良好品格。

TOP
112#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TOP
113#

   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礼?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又怎能谈得上乐?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要学会感恩,要有仁爱之心,因为别人并不欠你、、、、、、,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常思感喟之事,常忆相聚之缘,常想真诚之友、、、、、、为此,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让感情常在,无论工作多么繁忙让健康常在,无论电话还是短信让关怀常在,无论天涯还是咫尺让祝福常在。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在受予着他人的恩惠与关爱,当受别人帮助之时,说一声“谢谢”、当天冷时一声“还好吗,注意身体、、、、、、”佳节的一声祝福,不是千金,却胜似千金,温暖人心那,乐从何来,从礼貌中来,从仁德、仁爱中来,从我们的言行中来,从我们的内心深处来、、、、、、[em07][em08][em07][em08][em08][em07][em07]
TOP
114#

礼的本质  

       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古人指出礼的特征为“别异”(《荀子·乐论》)或“辨异”(《礼记·乐记》)。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点最能说明礼的涵义和本质。荀子(见荀况)云:“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又云:“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韩非子(见韩非)云:“礼者……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董仲舒云: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白虎通德论》云:礼所以“序上下、正人道也。”这些话都证明礼是有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决非普遍适用于一切人的一般规范。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举例来说,八佾舞是天子的礼,卿大夫只许使用四佾,鲁季氏以卿行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非礼,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树塞门和反坫是国君所用的礼,管仲采用,孔子批评他不知礼。历代冠、婚、丧、祭、乡饮等礼,都是按照当事人的爵位、品级、有官、无官等身份而制定的,对于所用衣饰器物以及仪式都有繁琐的规定,不能僭用。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各不相同。夜晚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问安,出门必面告,回来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门的中央,不蓄私财,是人子之礼。只有通过不同的礼,才能确定家族内和社会上各种人的身份和行为,使人人各尽其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便是此意。
  统治阶级内部和庶人都受礼的约束。所谓“礼不下庶人”,并非庶人无礼,只是说庶人限于财力、物力和时间,不能备礼,更重要的是贵族和大夫的礼不适用于庶人。例如庶人无庙祭而祭于寝。
TOP
115#

[转帖]

礼不只是一些形式,礼的灵魂在德。所以礼的建设必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而且它本身也是整个道德建设的一个环节。"明礼"重点在"明"。不仅要知礼的要求,还要明礼的精神;不仅要知道应该怎样做,还要明白为什么如此要求。只说应该如何如何,不讲为什么要如此要求,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即使人们勉强为之,也只能是流于形式,不能持久;更不能达到提升人们和社会道德水准,使"民德归厚"的效果。一位教授说过,马戏团训练动物,也能教会它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去做。如果我们在提倡礼的时候,也只是教会人们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做,不注意通过礼来提升人的道德素质,那么,"何以别乎"?  
  礼的精神何在?简单地说,可以用爱、敬、别、让、和五个字概括。  
  爱,是人类相处最重要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家、没有国、没有社会的安定和谐。中国传统思想以仁为最高的道德要求,仁与礼不可分,"言仁必言礼,言礼必言仁。"而"仁者,爱人。"仁的精神就是爱人。因此爱也是礼的根本精神。全部的礼,都体现着对人的爱。爱的施行,是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开始。推己及人也是礼的精神。  
  敬,尊敬、敬畏。尊敬他人,这是待人处事的基本态度。对师长、上级要敬,对朋友、顾客也要敬,夫妇、兄弟、同学、同事之间也要互敬。有人以为,能赡养父母就是孝,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没有了敬,赡养就失去灵魂,等同于饲养宠物。敬也指敬畏。对自然,对天道,对社会秩序、法律规章、家国大事,都要有敬畏之情。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尊敬、敬畏,在行为上就表现为恭敬、严肃、一丝不苟,甚至是虔诚;而小人不敬,则表现为轻慢、随意、玩世不恭。  
  别,区别、分别。人的生活是社会化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中,有一定的地位、身份;处于不同的关系中和不同的地位上,与不同的人相处,就有不同的要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传统说的这五伦,就是基本的人伦关系;对于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就有不同的礼的要求。没有了这些关系,没有了人们之间不同的地位、身份和对各方的不同要求,也就没有了社会的秩序,而成为无政府状态。礼就是在这种区别、分别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这种区别、分别,厘清和维持这种区别、分别。所以,没有别就没有礼,没有礼也就没有别。爱和敬的感情是普遍的共通的,但它的表现又是有别的。古人强调爱有差等,有亲疏之别,就是这个意思。礼既体现着爱和敬,同时也体现着别;爱和敬通过别而表现。现代人爱讲平等,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同学、上下级……都要讲平等。现代社会人格上人人平等,等级制下的贵贱尊卑关系应该废除,是对的。但不能没有别。所以,认清各种人伦社会关系和自己在各种关系中的身份地位,据此确定自己待人接物的态度礼仪,是极为重要的。  
  让,礼让、谦让。这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礼的重要精神。现代社会提倡竞争,有人以为礼让精神已经过时,不合时宜。其实,在人际交往愈来愈频繁紧密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中,礼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尤其重要。乘坐电梯、购物买票、上下公交车,礼让可避免拥挤,争先则带来混乱。交通堵塞,事故增加,重要原因就在于争先、抢行;大家都礼让行车、礼让行路,就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壅堵,减少事故。  
  和,《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功用在于达到和谐。和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目标。爱、敬、别、让,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人人以和为贵,明礼、守礼,使人际交往中处处充满爱、敬、别、让,社会就会变得温馨、和谐,礼仪之邦业就会重现其光辉,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TOP
116#

礼可以说是我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所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轻人意重”等等,这中间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我认为礼更多的是精神父方面,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他指导我们平时的生活、指导我们的话语、指导我们的行动。可以说,因为有礼,所以我们的世界和谐;因为有礼,所以我们的生活多姿;因为有礼,我们的世界更像世界。

TOP
117#

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在中国更加向世界开放的今天,礼仪不仅体现出丰厚的历史优秀传统,更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讲究礼仪,礼尚往来,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TOP
118#

           礼不仅仅只是一些形式,礼的灵魂在德。那么礼的精神何在?简单地说,可以用爱、敬、别、让、和五个字概括。  

爱,是人类相处最重要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家、没有国、没有社会的安定和谐。中国传统思想以仁为最高的道德要求,仁与礼不可分,"言仁必言礼,言礼必言仁。"而"仁者,爱人。"仁的精神就是爱人。因此爱也是礼的根本精神。全部的礼,都体现着对人的爱。爱的施行,是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开始。推己及人也是礼的精神。  
  敬,尊敬、敬畏。尊敬他人,这是待人处事的基本态度。对师长、上级要敬,对朋友、顾客也要敬,夫妇、兄弟、同学、同事之间也要互敬。有人以为,能赡养父母就是孝,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没有了敬,赡养就失去灵魂,等同于饲养宠物。敬也指敬畏。对自然,对天道,对社会秩序、法律规章、家国大事,都要有敬畏之情。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尊敬、敬畏,在行为上就表现为恭敬、严肃、一丝不苟,甚至是虔诚;而小人不敬,则表现为轻慢、随意、玩世不恭。  
  别,区别、分别。人的生活是社会化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中,有一定的地位、身份;处于不同的关系中和不同的地位上,与不同的人相处,就有不同的要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传统说的这五伦,就是基本的人伦关系;对于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就有不同的礼的要求。没有了这些关系,没有了人们之间不同的地位、身份和对各方的不同要求,也就没有了社会的秩序,而成为无政府状态。礼就是在这种区别、分别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这种区别、分别,厘清和维持这种区别、分别。所以,没有别就没有礼,没有礼也就没有别。爱和敬的感情是普遍的共通的,但它的表现又是有别的。古人强调爱有差等,有亲疏之别,就是这个意思。礼既体现着爱和敬,同时也体现着别;爱和敬通过别而表现。现代人爱讲平等,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同学、上下级……都要讲平等。现代社会人格上人人平等,等级制下的贵贱尊卑关系应该废除,是对的。但不能没有别。所以,认清各种人伦社会关系和自己在各种关系中的身份地位,据此确定自己待人接物的态度礼仪,是极为重要的。  
  让,礼让、谦让。这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礼的重要精神。现代社会提倡竞争,有人以为礼让精神已经过时,不合时宜。其实,在人际交往愈来愈频繁紧密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中,礼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尤其重要。乘坐电梯、购物买票、上下公交车,礼让可避免拥挤,争先则带来混乱。交通堵塞,事故增加,重要原因就在于争先、抢行;大家都礼让行车、礼让行路,就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壅堵,减少事故。  
  和,《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功用在于达到和谐。和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目标。爱、敬、别、让,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人人以和为贵,明礼、守礼,使人际交往中处处充满爱、敬、别、让,社会就会变得温馨、和谐,礼仪之邦业就会重现其光辉,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礼的精神应当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品质,假如每个人都能以礼相待,你能想象我们的世界将会有多么美好吗?

TOP
119#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这一句话讲述了“仁”和“礼”的关系。人如果没有了仁爱,哪来的礼让呢?如果没有礼,哪来的快乐呀!如果说没有了礼,我们的社会秩序岂不是乱套了吗?那时候必定是天下大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然说这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很多人也反对这句话,但是如果没有这句话,天下大乱,受苦的还是我们自己呀!礼让三分是我们的礼节,更多的是自己在让自己呀!

TOP
120#

“礼”源于祭祀,它不仅仅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中的运用,它还统治着社会秩序,曾一度成为国家的典制,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礼”的很多规范实质上是具有法律甚至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的,因而有认为礼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的依据的。《左传》隐公十一年则说,礼起着“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重要作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