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031323334353637» / 4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496#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即礼的精神是自己谦卑,尊重他人。然而,现在很多人把礼的精神给淡化了,理解为纯粹的物质交流活动,只知道尊重自己,忘却尊重他人,自尊而鄙人,这点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将礼的精神真正贯彻下去。
TOP
497#

礼”对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时至今日,当我们对儒家尤其是对孔子的“礼”的思想进行几代人的批判与改良,层层剖析后,却发现它的价值无论在塑造国民特质还是在安国兴邦的实际功用上都有待深层的挖掘和进一步的提倡。
TOP
498#

礼仪是一个人为人的标准,一个不懂得礼节不懂得仁道的人是不会赢得别人尊重的,是不受欢迎的。礼也是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规范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
TOP
499#

我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作用,提出礼治的口号。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云:“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可见礼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重要工具。“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儒家认为推行礼治即是为政。师服云:“礼以体政”;孔子说:“为国以礼”;晏婴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左传》引君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女叔齐云:“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荀子云:“国之命在礼”。从这些话里可以充分看出礼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国之治乱系于礼之兴废。所以荀子说:“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礼记》云: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结论是:“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
TOP
500#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有着自己独特的礼仪文化,继承和发扬这种礼仪精神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礼是一种基本的礼仪规范,在现代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以来而不往非礼也”的表现形式,你来我往,应付着别人的礼待,空有其表,缺其心。在现代,形式主义横行,在以礼待人方面也受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再加上现在“快餐”似得生活方式,礼很多时候成为了一种形式而缺少了灵魂。
        古语有云:礼者,天理之粉泽。意思大概是,礼数,是上天给人们的粉黛脂泽。对于这种“上天”赐予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更多的继承发扬,而不是疲于应付,空有其表。对于礼的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剖解成几部分:爱他人、敬他人、别他人、让他人、和他人。以爱和敬为基础,在与人交往中让人如沐春风,发自内心的向别人散发善意。以此为基础,也要待人有别,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我们爱和敬。然后,我们要礼让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谦让。最后要达到和的境界,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人人以和为贵。
TOP
501#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举例来说,八佾舞是天子的礼,卿大夫只许使用四佾,鲁季氏以卿行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非礼,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树塞门和反坫是国君所用的礼,管仲采用,孔子批评他不知礼.历代冠、婚、丧、祭、乡饮等礼,都是按照当事人的爵位、品级、有官、无官等身份而制定的,对于所用衣饰器物以及仪式都有繁琐的规定,不能僭用.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各不相同.夜晚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问安,出门必面告,回来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门的中央,不蓄私财,是人子之礼.只有通过不同的礼,才能确定家族内和社会上各种人的身份和行为,使人人各尽其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便是此意.
TOP
502#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年代,因此他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以此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这种正名思想逐渐成为“礼”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儒家对“礼”进行了各种论证。孔子为恢复和改造周礼,提出了“仁”、“礼”统一的伦理模式,认为“仁”是“礼”的道德心理基础,“礼”是为仁的节度。“克己复礼为仁”即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佐证,一方面“仁”的践行便是“克己复礼”,达到了“克己复礼”,便可以被称作是仁人了;另一方面人们都渴望成为君子,“礼”从而由对人们行为的外在约束变成了人心的内在要求,这样便保证了“礼”的实现。由此内在的“仁”和外在的“礼”达到了统一,“礼”的内化便是最高的道德品行即“仁”;“仁”的外显便是伦理规范即“礼”。
TOP
503#

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就是说礼不是一种物质层面的东西,而具有深层的精神意义,孔子认为这种精神层次以“仁”为核心的人的内在的道德情感上,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正因为人的内在情感是礼的本质,所以对于孝敬父母,不是给父母锦衣玉食,而是让他们在精神上有所寄托。要尊敬父母,这是一种礼。“克己复礼为仁。”人们的言行举止时刻保持着一种合于“礼”。人们要保持一颗庄重之心,如要在祭祀中表现一中庄严肃穆的精神,保持真心,便也是仁了。有词语“文质彬彬”,这四个字也写出了人内在的礼,这是人的精神,由内而外给人的感受。
TOP
504#

         关于“礼”的精神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力行”
        我曾在暑假做过“大学生传统文化夏令营”的义工,传统文化中“礼”的学习,不光是学习经典上的至理名言,更重要的在于力行。“礼”的核心,就在于一个“敬”字,只有通过力行才能对此产生更真切的体会。当我们在圣人的画像前深鞠一躬,面对师长弯腰行礼,对身边之人以礼相待,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弯下腰的那一刹那,既是我们内心崇敬之情的抒发,是感恩之情的释放;更是一种内省,一种勇气,勇于因自己过去的不是低头。多对人行礼,多以礼行事,可以使我们内心的情感得到净化,使我们的内心变得真挚而纯粹,细致而柔软。同时,“礼”的力行也是一种维持人际关系和谐的积极力量,力行之效可以自然而然地带动他人,当我们发出诸如“午餐愉快”、“夜梦吉祥”这样真挚的祝福时,接受我们祝福的人便可于无形之中受到感染,从而继续将这种善的能量发散出去,正是我们都处于这种“人人发善念,人人行善事”的良好氛围中,爱才得以传递,人与人之间才能够更加和谐。
TOP
505#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在生活中,我们要谨遵礼的标准,总自身做起,要求自己的行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TOP
506#

礼不只是一些形式,礼的灵魂在德。所以礼的建设必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而且它本身也是整个道德建设的一个环节。"明礼"重点在"明"。不仅要知礼的要求,还要明礼的精神;不仅要知道应该怎样做,还要明白为什么如此要求。只说应该如何如何,不讲为什么要如此要求,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即使人们勉强为之,也只能是流于形式,不能持久;更不能达到提升人们和社会道德水准,使"民德归厚"的效果。一位教授说过,马戏团训练动物,也能教会它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去做。如果我们在提倡礼的时候,也只是教会人们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做,不注意通过礼来提升人的道德素质,那么,"何以别乎"?
TOP
507#

  礼,是发自内心的道德的体现。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其礼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举止。有道德的人,对人有礼貌的人,即便没有任何言语,也深知对方的礼之所至。“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是儒家一直提倡的。
  程门立雪、张良拜师 ,古往今来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都在告诉人们礼的存在,告诉人们什么是礼,该怎样去以礼待人。
TOP
508#

这是教我们怎么做才能合乎礼,一是要恭敬,有礼貌,二是有一颗仁爱的心
TOP
509#

其实,中国本是一个讲究礼的大国,无奈物质发展远快于精神,导致中国成为一个帕金森症相对较低的一个国家,我觉得要想做到人人有礼,就像小学写作文一样,要从自我做起,只有把礼转变为一个习惯,那么我们国家何谈不发展。
TOP
510#

       礼,《说文解字》说:“所以事神致福也”。“礼”与事神、祭神有关。原始社会,人们因对自然、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而对未知之物进行了自己的解释,神就是一个解释,人们由对神的敬畏而祭神,敬畏是礼的最初原因,然后有礼这一仪式。古人所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现在人所说的讲礼貌等等礼义规范,都是从内心的敬出发,这里的敬更加偏向尊敬,是心之所发,不是强迫。为什么说不是强迫呢?有礼之人让人如沐春风般,人人爱与有礼之人往来,人们不会拒绝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有礼这是人们自己就愿意做的事,如果没有做到,只是因为无知且修养不够罢了。简而言之,礼蕴含着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