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论坛
会员
搜索
帮助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国学基金会
»
论坛
»
义坛
»
[经典学习]四、义的价值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返回列表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 31
下一页
楼主:陈杰思
[经典学习]四、义的价值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400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邱嘉文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0
积分
7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2-05
27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05 18:49
|
只看该用户
所谓“义”即正义,是行为的最高标准。义的基本含义是在自己的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产生的利益大于弊害,并且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利益。古人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说重义者是为君子,而重利者是为小人。《荀子?荣辱》中也有:先义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是说能考虑道义而后才考虑个人私利的人是光荣的,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摆在第一位,把道义放在后头的人则是可耻的。这些是我们行为中所体现的义的思想和应有的做法,是我们理解义的前提,是义的价值的所在。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很可贵的,可孟子却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充分说明了义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说明了义的价值取向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追求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04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杨江涵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0
积分
7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2-09
27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09 19:53
|
只看该用户
我认为人的生命是可贵,但人有了生命,是为了实现价值,而在你选择义的时候,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也许你会失去生命,但得到的却是比生命更为可贵的价值。如果拥有生命而抛弃义,那么生命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在加上为非作歹,那么生命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所以,生与义之间,生的舍去,而换取义是一种高尚的境界。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95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张彭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0
积分
7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1-25
27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10 16:13
|
只看该用户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淡化了对“义”的领悟和奉行,越来越多的是对利的看重。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放弃一切甚至是曾经帮过自己的好兄弟好朋友,他们不讲义气只求利己,这种观念已经不是小部分了,中华民族向来提倡舍生取义,义字当头等观念。而到了当代社会人们却舍弃了这些中华民族赖以屹立于世界的品德,需要我们深思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50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朱双亚
组别
中级会员
生日
帖子
70
积分
43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1-03
27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12 00:52
|
只看该用户
子曰:“义者,宜也。”朱熹:“义者,天理之所宜。”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子曰:“君子之所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天下。”“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07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孙洁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2-13
27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13 17:29
|
只看该用户
“义”主要是道德价值,而“利”则主要只是表现为物质价值。 孔子和孟子所提倡的这样的道德原则,曾经鼓励了许许多多有志向的人们,为了自己的事业、民族和国家,保持自己的人格,不向恶势力低头。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精神。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08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王心韵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2-14
27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14 15:53
|
只看该用户
义是立身之本,无义必然无立足之地。不管在何种情况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不能违背道义和良心,做任何事都要在道德的尺度内,懂得辨别善恶对错,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弘扬社会正气。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86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高梦菡
组别
中级会员
生日
帖子
47
积分
29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1-16
27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16 18:40
|
只看该用户
《五人墓碑记》中说这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我最初对“义”的理解是来源于这篇文章。“义”是健全人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义”讲究“度”,低于或超出这个“度”都是不好的。比如说看到小偷偷窃他人的财物,出于正义,你出手相助,和小偷发生争执,失手把他打死了,这种“义”的行为就是过度。其实不仅仅是“义”,任何事情都应该讲求“度”。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中创作的古体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义”的最好体现,他将“义”上升到了民族的高度,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告诉我们:“义”中蕴含的不仅是义气,更多的是一种为他人着想,甘于奉献的精神。
“义”亦可理解为利益,时代在发展,人们却越来越多地把追求财富最大化当成梦想,当成最终的人生目标,不得不说这是思想的退化。在利益面前,有多少人俯首称臣,甘于被利益驱使,做着违背良心的事?重义轻利的人的内心往往是空虚的,《红楼梦》中说:“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其实有很多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比如时间,再比如爱。过去了就过去了,只能怀念。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05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张斌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0
积分
7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2-11
27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17 12:00
|
只看该用户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没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就缺乏基础,诚信友爱就缺乏保障,社会就缺乏活力和安定。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社会正义,是指一个社会要有是非标准,扶持社会正气,谴责歪风邪气,打击邪恶势力,它包含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也就是说,公平正义包含着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民、给予不同的人以同等的机会、使最少受惠者产生最大程度的认同感三个基本的社会原则,它是支撑社会和谐的一根重要支柱。 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09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Lady夏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0
积分
7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2-17
27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18 17:34
|
只看该用户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古人认为能先考虑道义而后才考虑个人私利的人是光荣的,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摆在第一位,把道义放在后头的人则是可耻的。纵观当今社会,先利后义者不仅不感到耻辱,反而为自己得到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沾沾自喜。由此可见现代人对于“义”的缺失的严重。“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利也”。天下即将太平,那么人们必定崇尚正义;天下将要混乱,人们就必定崇尚私利。上述的一些现象也折射出了社会的混乱不治。古人有“舍生取义”,现代社会则要求人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为先,个人利益为后,促进社会道义发展。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10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赵珂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2-20
28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20 11:34
|
只看该用户
当今社会,义仍然是我们不应该抛弃掉的优良品质。不同于水浒传时壮士们的两肋插刀拔刀相助,现代社会的义应该是在义利面前坚守内心的道则,辨别功与利,舍小利而取大义。正确处理好义利的关系时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10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chenjie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3
积分
88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2-23
28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23 20:20
|
只看该用户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没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就没有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10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荆锡鑫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2-21
28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27 08:22
|
只看该用户
故失道而后德,失道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对我们来说,义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如舍生取义,义气。但在老子眼中,义并没有那么重要,而且已经离道很远了,不足以推崇。因为义是为了取义的义,带有功利的色彩,所以老子弃义,老子只会追求真正无为的道,用无为去取义,古代帝王总是先以道来统一领土,而定国安居后就轻道了,这就像义只是人们用来达到目的的工具一样,达到的目的后就放弃了,百姓又开始水深火热了,这种义就是老子看不起的虚义,的确,义不能虚其名,虚义都该摒除,真正的大义应该很纯洁,以百姓心为心,善利万物都可以体现真正的大义。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05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王晓乐
组别
高级会员
生日
帖子
154
积分
99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2-11
28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4-12-29 14:37
|
只看该用户
义,一般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 “义者,宜也。”《释名》:“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说文》:“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注)臣铉等曰:与善同意,故从羊。”《周官》注:“仪作义,古皆音俄。”
“义”是儒家五德(仁、义、礼、智、信)之一。儒家注重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西汉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因此,义从古至今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义得价值不言而喻。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09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201342108002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1
积分
8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4-12-18
28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5-01-02 21:42
|
只看该用户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者,是思想道德境界十分崇高的人,他们能超越自身利益成全大义,实为君子之所为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先义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译:能先考虑道义而后才考虑个人私利的人是光荣的,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摆在第一位,把道义放在后头的人则是可耻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26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胡园园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6
积分
10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5-05-07
28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5-05-18 17:22
|
只看该用户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孔子搞平均主义的典型语言。孔子的本意果真如此吗,回归文本,相信我们定会知晓其真意,从而真切地践行孔子的思想精髓,进而更好的生活。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篇》,意即,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此句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若要对其进一步解读,可对其关键字“贫、均、寡、安”几个字进行深入的理解,以便知晓孔子的真意。
“不患贫而患不均”,先看句子中的“贫”、“均”二字,“贫”与“富”相对,《庄子•讓王》“无财谓之贫”,贫困,短缺,是财物少。汉代王充《论衡•定贤》“管仲分财取多,无廉让之节,贫乏不足,志义废也。”衣食钱财缺乏,物质短少叫贫。《尚君书•去强》“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贫治”,虽然富有但却当作财物缺少的国家来管理、来统治,勤俭持国,这样才能富上加富,才能成为强国。由此可知“贫”者,就是物质钱财少。本句的“均”字,《辞海》解释为“公平,均匀”,《诗•小雅•邶风》:“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均”又当“同、皆”讲,《左传•僖五年》“军服振振,取虢之旂”,注:“戎事上下同服”,释文“均如字,同也”。该句中至关重要的即是对“均”字的理解,联系上下文《论语•季氏》篇中“均”字应当理解为“公平”、“同”、“一致”讲比较合适。《论语》是一本治国平天下之书,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通俗地讲即是一部研究管理方针、管理政策,甚至具体的管理方法方面的管理大全,结合孔子对于义与利的态度,这句的含义应当以“不担心国家财物短缺贫乏而担心政令、政策的不公平,政策方针的不一致”。
“不患寡而患不安”,寡,与少同义,缺少,与多相对,与众相对,《尚君书•农战》:“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在本句中“寡”严格意义上应该是“人口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少,可是游手好闲的人多,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会财物缺少不稳定”。《论语•季氏》中的“寡”,准确的讲也应该解释为“人口少”,把“寡”解释为“人口少”,是因为它与“众”相对,众是众人,人多之意,那么相反就是少人,人口少之意了。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就会很少有人支持帮助。可知“寡”字一般是指人少,而很少用来指物少。“寡”解释为人口少,还应当看孔子当时所处社会的条件,是时的统治者不仅希望所控制的土地疆域要大,财物要多,更重要的是人民要多,在那个时代,人多人少很大程度上成为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的一个重要标准。《孟子•梁惠王上》可以作为一个例证:“寡人至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问孟子,我对于治理国家,真是尽心尽力了,河内发生了灾荒,就将那里的一部分灾民转移到河东,并将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发生了灾荒时,我也这样做。看看邻国的君主办理政事,没有一个像我这样用心的。可是,邻国的人民不见减少,而我国的人民也不见增加,这是什么原因呀?可见国家人口的多少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呀。
本句中的另一个关键字“安”,“安”与“乱”相对,《辞海》讲“安”是“安稳、安宁、安定”,“安”与“乱”相对,“乱”是没有秩序,不太平。“安”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有秩序,有规矩。《荀子•王霸》“国安则无忧民”,国家安宁了,安定了,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可知“不患寡而患不安”的含义应当解释为“不担心国家人口稀少,而担心国家内部不团结不稳定”。
孔子说“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和”字本来是指音乐和谐,《礼记•乐记》“其声和以柔”,更多的用为和睦、和谐,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的“和”应当是在尊重不同意见的前提下的平衡协调和谐,而不是绝对的统一,更不是随声附和。结合孔子的仁、礼思想,我们可知“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应当理解为:治理国家的政令公平了,政策方针稳定一致了,那就不用担心财物短缺贫乏了,国君百姓和睦和谐了,就不必担心人口少了,国家安宁,安定了,就不必担心社稷会被颠覆了。另需重视的还有孔子在论及此言时,有一个前提,就是“丘也闻有国有家者”,是指的治理国家,管理国家。孔子此时的家,并非现在意义上的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所谓二人世界、三口之家,而是奴隶社会中天子分封给士大夫统治的地方。
一言以蔽之,孔子的意思是“不担心国家财物短缺贫乏,而担心政令政策的不公平,政策方针的不一致,不担心国家人口稀少,而担心国家内部不团结不稳定。大概治理国家的政令公平了,政策方针稳定一致了,那就不用担心财物短缺贫乏了,国君百姓和睦和谐了,就不必担心人口少了,国家安宁,安定了,就不必担心社稷会被颠覆了”。可见孔子是绝无搞平均主义的,既使就他的“中庸”而言都不是搞平均更不用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了。
当然,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其仍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面,现代社会的稳定实际上也是要靠一定的平均,如果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便有可能分崩离析,这对我们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 31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