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4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复制链接]

316#

    孔孟的言论使我联想到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能否正确对待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不仅影响到自身做人做事,而且也是一个国家能否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我们有先哲们如明灯般的教诲,它们照亮了我们的夜行路。我相信,“君子重义,小人重利”、“舍利取义”等这些智言睿语,一定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后面对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诱惑时作出正确的抉择!
TOP
317#

舍利取义

在现实生活中,“利”与“义”之间的冲突是很常见的,“舍利取义”,还是“取利舍义”,在这个问题面前,我发觉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选择“舍义取利”。我国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三鹿奶粉事件,为了一点个人私利弃义于不顾,给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失。从而成为民族的罪人。国家如果经常出现“舍义取利”的事情,那这个国家就有很大的隐患了,必须通过一些措施来培养人们的正义感。
TOP
318#


原文: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先生至,出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⑤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译文:罗一峰先生,名字叫罗伦,以举人的身份去考试.奴仆在路上捡着一个金镯子.走到第5天的时候 罗生担心旅费不够,奴仆说:"不用担心,我先前在经过山东某个地方捡到一个金镯子,可以变卖成旅费."先生很生气,要亲自还给失主.奴仆磕头劝阻,而且算了算日程说:"往返必定耽误了考试的日子,不行."罗生说:"这肯定是女婢或者是哪个仆人遗失的,万一主人拷打询问,并且因此而死亡,是谁的责任呢?我宁愿不去考试,不忍心让人死于非命啊."终于寻到失主的家,原来是因为女主人遗落在洗脸盆,而奴婢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女主人怀疑是奴婢偷的,打到流血,奴婢几次寻死.丈夫又怀疑妻子有私情,辱骂不停,妻子愤怒而悬梁自尽,多亏得到他人相救. 罗生到了,把镯子给了主人,全家都很感激.急急忙忙赶到京城,考试的期限就快到了,慌慌张张交了试卷,竟然中了状元

TOP
319#

舍利取义有许多文人都诠释着荆轲——明知必然一死慷慨刺秦。文天祥——誓死不降元。谭嗣同——在有机会逃亡时主动寻求一死以求为革命牺牲,唤醒中国百姓。这些人都在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践行着舍利取义。
TOP
320#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义利不可兼得时,要舍利取义。

人不能见利忘义。

信义比金钱更重要。

不义之财不可取。

谈“义”必须落实到“利”的实际行动中去。

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

义和利可以统一。

为私利而毁公义是可耻的。

做人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

不顾诚信追逐利益的人只会自食恶果。

利是义的存在基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孟子

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TOP
32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是我所需要的,熊掌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去鱼而要熊掌。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并舍去生命而求取正义。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但如果我所需要的还有能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不能苟且偷生;死亡本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东西,所以有的祸患就不躲避。
TOP
322#

义”和“利”孰轻孰重?几千年来,它一直是思想家们争执的焦点。诸子中的法家主张“贵利轻义”;道家以既超道义又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义利;墨子认为义利合一,志功双规;而儒家创始人孔子则提出了“重义轻利”的思想。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就对“义”和“利”作出一些诠释,如“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意思是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的主张非要怎样不可,也没有一定要反对的事情,只求一切行事合于义。又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说君子了解义,所以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于先追求利益。还有“放于利而行,多怨”,这让我们明白,孔子认为若做一切事情都要以追求利益为目标的话,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

TOP
323#

孟子看重了民心的作用,他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发展壮大的关键。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地影响未来,故他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
TOP
324#

孰轻孰重?几千年来,它一直是思想家们争执的焦点。诸子百家中的法家主张贵利轻义;道家以既超道义又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义与利;墨子认为义利合一,志功双规;而儒家创始人孔子则提出了重义轻利的思想。我认为重利只能得到短暂的好处,而重义则能长远地影响未来并获得长期的利益。

我相信,君子重义,小人重利,我们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就要学会取舍,要明白重义给我们带来的延迟的回报。我相信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儒家的经典文化思想一定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后面对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诱惑时作出正确的抉择!

TOP
325#

多行不义必自毙。义以生利,利以丰民。见得思义。义,志以天下为芬。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临难毋苟免。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的原义是指人的仪表,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亲密友谊、对美好善良的追求。
TOP
32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的,每个人都会追求物质享受,这是人的自然本性。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获得自己的正当利益,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但是,现在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贪欲让他们迷失了双眼,谋取不义之财,损人利己,这样往往不会有好的下场。所以,禁锢自己的贪欲,知足常乐。

TOP
327#

义即正义,是行为的最高准则。正义的基本含义是在自己的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产生的利益大于弊害,并且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利益。利益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个人利益,也有整体利益;有眼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在利义的取舍面前,以上各种利益,凡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取之;凡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弃之。这种利义取舍的方式是符合儒家义的原则的。我们在面对利义取舍的问题时,应遵循义的原则。

TOP
328#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面对现实生活,我们有时会陷入两难的选择,一边是义,一边是利。这时就要看你有没有舍利取义的品格啦。看看现在社会上多少人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他们渴望利益,忘掉了自己的良心。
TOP
32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可以舍生取义,而小人则受利益驱动。舍利取义是君子以义为人生之根本,将义视作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君子经常用舍利取义来表明自己的人生志向。

TOP
330#

当义、利发生冲突时,要绝对地、无条件地弃利取义,人即使处于生死抉择之时,也不应偷生而害义,诚如孔子之“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马庆强将利他行为总结为七个阶段,分别是自我为中心、互补性利他主义、首属群体利他行为、规范性利他行为、自我牺牲利他行为、自然利他行为和圣人式利他行为。我们一般认为,儒家思想里的“义”是属于较高阶段的利他行为。他们的思想,甚至影响到中国古人的判断个人的价值的标准,不是“成功”,而是“取义”、“成仁”,不以成功论英雄,产生了像岳飞、文天祥之类为民族而战的英雄,也有像在近代中国为民主而战的无数的无名英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