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以义制利 [复制链接]

46#

人都是自私的,本性使然。私欲每个人都有,但要把握好这个度,我们要自觉地、有意识地用“义”来约束自己,“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TOP
47#

结合现实生活,在现实中,诸如医生的见死不救、漠视生命就与某些医院的规章制度有关。如果医生所要对之负责的不是病人,而是医院的效益,那么,如果某个病人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幸身亡的话,他可以找借口说“这是医院规定,我也没办法”,从而为自己间接地夺走一个人的生命来开脱罪责。这样一来,他不仅不会有道德上的负罪感,反而会觉得自己的做法理所当然,因为这至少没有给医院效益造成损失,而自己也不会遭开除。如果医院将效益摆在第一位,对人的生命尊严的尊重和捍卫就难以成为医生行医的道德底线。正是因为对组织的忠诚,个体的道德抑制机制因而受损。他既然意识不到自身行为所隐藏的恶的本性,自然也不会去反思其正当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5 23:06:14编辑过]

TOP
48#

以义制利观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持辩证统一的思想,既推崇道义又不拒斥利益,要求人们见利思义,对于现代商业伦理和信用经济的建立完善有着很强的现实价值。现在,许多商家把关公(羽)供奉为财神,这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关公信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实,根值于民族民间文化的沃土,在民间流传千百年的关羽形象,积淀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我们应当加以重新解读和阐释,用以弘扬重义精神。关羽形象的一大特点是义薄云天,成为的化身。桃园三结义之后,他始终忠诚于结义事业,践履道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兵败溃散时,关羽被曹操所困,屯土山约三事,关键的一条是,但知刘备去向,虽蹈水火,必往从之。曹操想尽办法厚待他、笼络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高官,美女,他都不动心,惟独送他赤兔马,他高兴地拜受。曹操问他为何*人而重马?他说骑这千里马可以很快去见到刘备。果然一知刘备下落,他立即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战胜千难万险投归举义的队伍。不以强弱悬殊而攀高枝投强势,不以个人利益定避趋,不为富贵、美色所诱惑,表现了中华民族重义守诚,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应当让商家明白,供奉关羽是效法他的义以为上。如果把他当财神,那就是表明要走以义制利、义以生利的路。

TOP
49#

两千多年前,领导秦末农民起义的陈胜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的朝代更换,说白了,就是人们对王位渴望导致的。人们总是一厢情愿地以为登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就可以随心所欲,所向无敌,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却忽视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皇帝,没有一身治国才能,只会给国家带来无穷的灾祸,最后导致国家的灭亡。还有些人,并没有治国之才,他们自己也无意皇位,但是阴差阳错,竟然最后不得不登上权力顶峰的宝座。结局也是可想而知,比如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他们一个寄情诗词,一个钻研书画,无暇也无意打理国家,亡国之君的头衔便由此而来。但是,我最敬佩的是那些无意皇位,却不得不为了国家、人民,舍弃自己的幸福,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致力于政事。俗话说,一如侯门深似海,作为一个合格优秀的君王,不知道童年为何物,在别的小孩子还在追逐打闹时,他就要学习治国策略;他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女人,为了平衡权臣势力,不得不娶自己喜欢的女人,不能对哪个女人专宠;甚至无法享受普通平民的天伦之乐,因为他不知道在权利的诱惑下哪个妃子,哪个儿子是真心对自己,他们的笑脸下藏着怎样的阴谋。平民大多羡慕皇帝衣食富足,却忽视了皇帝大多都很短命。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我想那些为国家殚心竭虑的君王是可歌可泣,可尊可敬的,他们无愧于国家、人民,真正做到舍生取义。

TOP
50#

我觉得,义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它有很多的含义,并不是单纯的“正义”、“公平”、“做人的道理”等,这里面还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哲学观,宇宙观等等。如果硬要概括的话,我觉得可以是作为一个人生存和与人交往的准则。
TOP
51#

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孔子认为,义与利相比,就价值地位来说,义高于利;就轻重来说,义重于利。因此,他把义与利对举,主张求义而不求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义以为上” 。但孔子并不是要求人不追求利,而是要求人们不应把利作为自己的唯一道德准则。“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就是说,如果财富可以求得的话,让他做市场的守门卒,他也会做。孔子说“见利思义”,当利益来到眼前时,应该先考虑一下是否是自己应得的利益;自己取了,是否合乎道义。“义然后取”,如果合乎道义,就取,否则就不取。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 这两段话都充分表现了孔子以义为上 ,以义制利的义利论思想。
TOP
52#

求义与求利并不是谁的错,重要的是要看先求什么,先求义后求利的人往往会得到人们的尊重,而先求利后求义的人往往只会得到人们的唾弃。当人的内心被求义欲望占领,他就会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当人的内心被求利的欲望占领,他就会成为一个人格很低的人。
TOP
53#

“仁爱和正义扎根于人心之中,为人心固有,这是公共的天理。利欲之心产生于物和我的形体之中,是个人所私有的人欲。遵循天理,不去求取利益,自己无往而不利;放纵人欲,去求取利益而没有获得,危害已经随之而来了。”我对这句话的体会比较深刻。

人,是自私的动物,人,天生就是为自己有着给自己牟利的心理,这是很正常的。但是社会总要有一定的制度,每个人也要有各自的分工,因为每个人不是能够独立生存的。所以我们的自私要有个限度。在不损害别人的利益的基础上去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好的结果是利用智慧而取得的双赢,我认为这才是最完美的结果。心中要有仁爱,才能做到不过分的自私。有一句话说的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TOP
54#

古人云:“见利思义”,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即使做不到“舍生取义”但是做到“舍利取义”应该是可以做到的。不只是为官者,应是人人都应做到“宁为清贫,不可浊富”。因此,我们要远离无义之害,同时也应认识到——仁显为义,仁爱是正义的根本,我们要保持仁爱之心,由人显义![em07]
TOP
55#

孔子与先秦儒家关于以观,自孔子之后,对中华民族的积极影响深刻而久远。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我们处理和解决国内外一切关系所遵循的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实践证明:先秦儒家以的基本主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孔子和先秦儒家的观,仍具有扬善拒恶的多种积极作用。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坚持这个原则,不论在经济往来中,还是在政治交往中,我们都能较快地得到对方的信任,朋友日益增多。这都受益于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受益于博大精深的先秦儒家文化。
在当前市场经济几乎遍布全球,不少人为了某种经济的或政治的利益,揎拳捋袖寸利必得地斗争,真应了古人所说的争名于朝,争利于世。我们研究和讨论普世伦理和《论语》的道德哲学,就应当着重注意并弄清楚孔子和先秦儒家以的道德原则。其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对于普世伦理的枸建,还是有积极镜鉴作用的。

TOP
56#

当今社会,能够一直积极向上的工作和生活的人不多,能不被金线和物质贪婪的欲望所迷惑的人很多,能自信的人不多,自卑的人却也不少,能自强的人不多,做社会寄生虫的人,吃父母饭的人的确也不少,能知足的人不多,贪婪的人绝对存在,能感恩的很少,斤斤计较、睚之必报的人很多。我们选择,选择做好人,选择做善良、知足、乐于助人的人,要完全做到真是很难,因为这个世界不是童话世界,而是现实而残酷的世界,有太多太多的客观主观的因素束缚了我们,可是生活总要继续,人生不能这样浑浑噩噩、迷迷糊糊地活着,要执着于自己的理想,执着于自己的爱情,执着自己的快乐,执着于自己的乐观与自信,执着于自己的善心,我们死后才能不被亲友所忘记,你的子孙后代们才能以你为荣,不然你死后就真的什么意义也留不下了。所以,请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耐心地坚持下去。选择很难,可是选择坚持我们正确的选择更难,选择很容易,因为他就是一瞬间的事,难就难在持之以恒的做出你的选择。所以,难,我们也要坚持下去,为了我们身边的人,为了自己,不了让自己老了的时候不后悔。请做了正确的选择吧!

TOP
57#

武侠作为我们年少时最喜欢的读本对我们影响至深,包括后来的电影传媒的形象使我们对金庸笔下的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之所以喜欢武侠喜欢金庸是因为他的小说中有关人性的东西很真实,最引人入胜的应该是武林中人引以为傲的“义”。义薄云天的乔峰,意气风发的杨过,都无不让我们喜欢的不得了。可是当下社会发展迅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贫富不均,使当下的人们普偏心里浮躁,利益至上,一切向钱看的观念不时出现在我们身边。我想问我们的义去哪里了?现在的好些个人为了自己狭隘的利益至他人之安慰于不顾,出卖同事出卖朋友,身边的小女生为了一时快活不惜去做一些肮脏苟且的事情。还有很多的不良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制造出了诸如地沟油,毒奶粉,毒大米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给老百姓带来无比的痛苦。他们置道义于何处,他们自己心知肚明。为何我们的传统义理概念在现如今甚至到达了沦丧的边缘。

朱熹说:仁爱和正义扎根于人心之中,为人心固有,这是公共的天理。利欲之心产生于物和我的形体之中,是个人所私有的人欲。遵循天理,不去求取利益,自己无往而不利;放纵人欲,去求取利益而没有获得,危害已经随之而来了。

可见每个人并不是想一开始就不义而是诱惑在作怪。我们呼吁学习我们传统的义理文化,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以义制利,以道德感耻辱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常想想关二爷当年多么义盖云天,为人雄,万人敬仰。

TOP
58#

义是中国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是一种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碧血丹心,鞠躬尽瘁的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一种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义。义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追求。
TOP
59#

义利观是孔子思想及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重义轻利”,认为“君子义以为质”,主张在处理义利二者关系时,强调以义制利,以义生利,二者不可兼得时,要以舍生来取义,
[em01]
TOP
60#

有情有义,先有义,后有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