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三、谋取公利 [复制链接]

121#

,是天下人都竞相追逐的事物。利有私利,也有公利。公利在我的理解中,它涉及到了公共的利益。从古至今,公利的掌握者,有的会“先义后利”
,有的会将公利作为自己的私利。谋取公利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现在我们十分重视对于这些都监督,严格惩罚这些损害公共利益的人。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要认真考虑一下义与利的关系。义与利不可兼得,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在选择时,是舍利取义,还是舍义取生。这涉及到了当今社会的道德问题。
不仅如此,我们现在还特别强调反腐败,严厉打击腐败犯罪分子,保护公共的利益,正是这个问题在现在的首要体现。在我的观点中,我们要严惩腐败。
TOP
122#

“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陈确和黄宗羲都用此诠释了真正的利与害。以世人所共利为利,一人之利为私利,以世人所共害为害,一人之害为小害。反观当下一些人却唯私利是图,为小害而趋避之,殊不知,真正的君子不被利益所束缚,亦会直面苦难,为社会谋利益。
TOP
123#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不反对追求利益,但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尤其是身居要职和高位的人,更需要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能损公肥私,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公利,要始终坚持初心。
TOP
124#

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他人受到伤害,倘若人人只为自己,那么,总有一天自己也会为其所害。人人都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倘若要伤害他人,无论有多大的利益也不该去做。
TOP
125#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2019年末,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全国蔓延,给无数的人带来了痛苦与恐慌,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国与家,当两者出现冲突之时,我们该作何选择?答曰“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因为国而忘掉家,因为公而忘掉私,有利了不苟且趋从,有害了也不苟且回避,只按正义行事,这是义。君不见,多少医生护士离开家庭,把孩子寄养在托管所或是亲戚家,只身前往前线。试问,他们不想孩子吗,他们不想父母吗,他们也是别人的孩子,也是别人的父母呀,但是没办法,疫情发生的如此之急,危害如此之大,他们必须得上,只为了身上白衣,为了心中的义。
       而私利与公利出现冲突时,我们又该如何选择?答曰:“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如果一件事情对自己有好处,对众人有害处,君子不追求这样的好处;如果对自己有害处,对众人有好处,君子不避开这样的害处。疫情来临之时,是他们奋起,为了家国公义而抛却自己的私利,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前线,多少次大汗淋漓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又有多少人本可以安安稳稳的呆在家里却因为救治别人而被感染。只因为一句话:我们身后,是我们的祖国和亲人!
       待到百家纸鸢随风起,一杯烈酒敬英烈。
TOP
126#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中写道:“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古人教导我们,要舍小家为大家,如果舍小家之利,能换来天下之利,以一己之害,能释天下之害,这种事情无论如何也是要去做的。由此可见古人的集体主义原则和心怀天下的壮志情怀。
        与此相关的事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大禹,三治水过家门而不入;屈原,浩然正气怀恨身投汨罗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家国情怀是古代文人士子对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度融汇和系统集成,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密码。展开中国古代诗书的浩瀚长卷,我们读到的是家与国的一体,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不读诗书,无以言志。当我们回望历史时不难发现,正是在古代诗书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滋养下,众多仁人志士特别是青年一代才厚植起家国情怀,这在以“救亡与启蒙”为时代主题的近代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清代金缨写道:“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古人胸怀天下,宁肯放弃自己的蝇头小利,也要为了国家和百姓奉献一切。
        习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如此大变局,家国情怀这一精神力量对于中国更有实际益处。在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时,家国情怀能使个人才能最大程度地应用于国家需求;在面临外部威胁时,家国情怀能积聚起整个国家的力量与之抗衡;在中国走向世界时,家国情怀能够赋予中国更具特色的民族品格、文化自信与独特魅力。应当明白,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传统的精神情感,经过岁月的积淀与历史的检验,应该更加历久弥新,也应该发挥出这一精神力量的国际竞争优势,使其现实力量最大化、最佳化。
        总书记还指出,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我们谨遵总书记教导,书写绵长醇厚,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
TOP
127#

叶适认为后世儒家误解了古人的苦心,以为讲义便不可言利,行道便不可曰功,其实义利是可以并立的。真正的君子是以利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圣人是不忌讳谋求功利的,因为谋求的利是“以利与人”的大功大利,而非一己私利,所以这种利不会与义冲突,且还会与义相得益彰。但既要谋利用力以使道义可行,又要用礼义来范导、推动事功,而不至于像小人一样聚敛钱财。
每个人都有各种欲望,但不能被不干净的利欲之心完全控制了,赐福众生的“生民之利”可以运用,但毫无节制的一己私欲就必须加以控制。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话中也讲到,中国正处于伟大的变革,历史的跨越,我们应该以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造福大家,而不应该谋取公利,要让天下人都谋利,在这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TOP
128#

对公利的追求势必会导致某些私利的损害,例如公共政策在代表群体利益的同时可能会损害其他团体的利益,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公众的反馈信息对政府实施方案做出必要的调整,这是在基于现实考量的基础上,对公利和私利进行的协调平衡,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放弃对公利的坚守,毕竟没有公利也就不存在私利,对公利的坚守同时其实也意味着部分私利的保障,毕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顾私利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每个人都会为了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侵犯他人利益,那么私利在此时(不存在公利的情况下)也就无法存在。
TOP
129#

       公利,即公共的利益,要求我们要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利益暂时放在一边。防疫抗疫就是典型的为公利舍私利的案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武汉紧急封城,医务工作者、社区基层工作者、志愿者等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打赢这场抗疫战争默默奉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普通民众也积极配合抗疫工作的开展,自觉在家隔离阻断病毒传播路径。在这场全民抗疫中,整个社会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最终病毒传播得到成功控制,社会经济逐步趋于稳定,回归正轨。可以说,没有全社会自觉地暂时牺牲个人利益是无法得到如今相对稳定的局面,乃至于取得全民抗疫胜利的!
TOP
130#

关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自古以来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有的人一心为公,舍己为人,人民和历史都会记住他,这样的人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但同样有哪些只谋私利的贪官污吏,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蛀虫,也必将被人民和历史所唾弃。现在我们党和政府强调反复倡廉,就是要求官员更好的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更好的为人民谋福利。
TOP
131#

千秋万世名,大义继绝世。中华文化在义理之中寄托了夹在天地中的人该如何生存、如何审视自己的生命的思考。或华发终老,或怀妊逢灾。生命的戏剧性让每个人都感到惊讶,也由此引发出了我们对生命的不同定义。荣耀、信仰、精神这些构成了西方文化的生命观,而构成的中国人的生命观的内核便是忠义。
从曹植的“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到林觉明的“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再到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找到了对生命意义的最佳解读:将忠肝义胆付与家国、民族、人民。这股发轫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凛然忠义气一直影响着我们今天的价值判断,也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基因。
如果多次反省觉得义理正道站在自己这一边,那么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应当一往无前。这股勇往直前的气劲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的义理实践者在面对千难万险时敢于奉献,成就自己的生命价值。
云南财经大学 陶景成
TOP
132#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只有众人获得幸福才是真的幸福,只有全体中国人民先进中国才会先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彰显了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中央站在人民立场之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深受习近平总书记幸福观的影响,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嘱托,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行业,都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宗旨,将小我的事业融入到更大的时代中去。
TOP
133#

雷锋曾有言:“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个人的幸福称不上是完满的幸福,只有众人获得幸福才是洋溢欢快的幸福;一家一户的先进只是个体的成功,只有全体人民先进中国才会巍然屹立于民族之林。秉持“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初心,中国共产党实施“共同富裕”战略,全面推进脱贫攻坚,让全体人民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彰显了我们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之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忧民众之忧。2020年冬季爆发了新冠疫情,危机之下更加凸显了党的人民立场,面对武汉疫情的日益严峻,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指示:“时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防控疫情的同时要保障物资供应,确保人民有饭吃。”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深受习近平总书记幸福观的影响,时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嘱托,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行业,都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宗旨,将小我的事业融入到更大的时代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TOP
134#

谋取公利,当然不可取。无论是《弟子规》中的“有余力,则学文”还是《论语·子张》中的“学而优则仕”都涉及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官本位传统。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结合当下国家反腐倡廉的大背景,如果一个公职人员贪图公利,挪用公款,导致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失,那他将不配成为一个公职人员,不配站在这样一个高度。除了谋取公利,尸位素餐也是不可取的。
TOP
135#

儒家文化“以天下为已任,以苍生为己念”,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核心价值观。在儒家文化经典《礼记》中,强调修身与治国的密切关系。只有先修身,才能做到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己念,才能在做人做事中坚持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才能不荀私利、大公无私。《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儒家文化强调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平天下,是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己念。说明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必须先修身。只有个人身心修好了,才能实现平天下的终极目标。《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明在社会教化中,君子要具有像天的运行那样刚健不辍的精神,像地那样宽厚仁爱、滋养万物、造福万物的德性,要具有“以天下为已任”的宽广胸怀和气度,要具有惠及天下黎民百姓的大公无私的品质。先秦儒家文化的教化思想既重视个人的修身正心,又重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表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