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三、谋取公利 [复制链接]

31#

    现在的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不这样严重,可是没有绝对的不以公谋私,但是现在的人一定要收敛一下。

TOP
32#

韩非子说,任何人之间是纯粹的利益关系,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来取舍自己的行动的,没有只为了社会利益而生存的人。其实,我觉得人之间不会是冷冰冰的利益关系,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与感情。只要我们用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就行了。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考虑的本性,因为这是生存的需要,但是,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就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是自发的,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人为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会努力工作,学习,不管他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薪水,还是为了科技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繁荣,最终的结果仍然是社会的进步,是公共的利益,所以,以个人的利益为动机可以带来整体的利益,当然,个人利益必须是在不侵犯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的。
TOP
33#

我们每天做的事,无非以下几种:利人利己,损己利人,损人利己,损人损己!然以上四种,一种比一种次之。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观念大行于世。世人行事的风格刚好与刚才的顺序颠倒了,这样的事实不禁让人难以接受,这很值得世人反思。一己之私可以让很多人受损,同样也可以一荣俱容,何乐而不为呢?做人如此,倘若上升到社会、国家、民族大义,那更是如此。人人都不损人,各国和睦相处,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不就变得十分的融洽,我们的生活不就变得简单、安全。当每个人都幸福生活的时候,不是反过来促使人们都互相帮助,做利人利己之事!社会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岂不妙哉!

TOP
3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个人,没有了社会,人也无法生存和发展,因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时刻想着多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在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国家利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公众谋取利益是符合正义的,我们不要把自己的一点私利当做唯一要谋取的利益,而要让天下人都能谋取到利益。这样你就能在成就大我的同时成就小我,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TOP
35#

对孔子的“义利”观,我们应当从孔子思想的整体上加以把握。孔子言利,涉及到国家和社会之利、个人之利、群体之利、精神之利、物质之利等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都涉及到了“义”。如果我们认真解读孔子思想,不难发现,孔子的“义利”观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就是孔子“义利”观中体现出来的法律的利益调控功能与法律“正义”价值的和谐统一。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与今天“和谐”社会的“法治”理念有着某种契合性。

TOP
36#

那些先拿取了功名后,假装恭敬正直的人,想起来真是令人可笑。在老子的思想里,君子应该 攻成而弗居。指那些得到功名后才恭敬正直,为民办事。而在这之前却不那样做。作为君子,应该不论获得功名,时刻律己,为人民做事,敬事而爱人。

TOP
37#

   这强调我们应该有集体意识,不能贪图一己私利而毁坏集体的利益。现在社会上的很多大贪官,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贪污受贿,从而损坏了社会公众的权益与利益,是十分不道德的行径。我们应该坚决打压这种恶势力,从而捍卫我们的权利。

TOP
38#

我们每天做的事,无非以下几种:利人利己,损己利人,损人利己,损人损己!然以上四种,一种比一种次之。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观念大行于世。世人行事的风格刚好与刚才的顺序颠倒了,这样的事实不禁让人难以接受,这很值得世人反思。一己之私可以让很多人受损,同样也可以一荣俱容,何乐而不为呢?做人如此,倘若上升到社会、国家、民族大义,那更是如此。人人都不损人,各国和睦相处,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不就变得十分的融洽,我们的生活不就变得简单、安全。当每个人都幸福生活的时候,不是反过来促使人们都互相帮助,做利人利己之事!社会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岂不妙哉!

TOP
39#

学校: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胡玲巧

学号:10311010

时间:2011320

电话;15287115716

卷二

一、义

                谋取公利

  利益,有的人为了利益抛弃了亲情、友情和爱情,有的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目的而不顾一切,利益是每个人所追求的而卧在追求某些利益的时候要合法,不违背道德的原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追求。

  什么时候我们要谋取利益,什么时候不应该谋取,例如;利益在自己一人身上,就不要谋取;利益在天下人身上,就要谋取。利益在千秋万代,就要谋取。

  追求利益是每个人的权力,我们要好好利用我们的权力,不能滥用这项权力。

TOP
40#

孔子主张“非才不用”,“唯才是举”。他认为只要是人才,不论他出身贵贱就要任用。如仲弓的父亲出身下贱,而仲弓是一个“可使南面”的人才,孔子就主张要任用仲弓。如果不是人才,孔子就主张不能任用。子路叫高柴去做费县县长,而高柴不是一个人才,据《论语》记载,高柴愚笨:“柴也愚”。对此,孔子批评子路说,这是害了别人的儿子。在人才的使用上孔子还有一个独到的见解,同样是人才的话,要选用出身普通家庭的,而不能先用贵族子弟,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据严伯峻的解释,“先进”是“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一般人”,“后进”是“先有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卿大夫的子弟”。孔子的这一主张是有道理的,卿大夫子弟承袭了父兄的荫庇,未必有其才实学,而那些出身一般的人,只有通过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地位,因而常常具有真才实学。

在当今中国,在使用人才上,却恰恰与孔子的主张相反,往往在同等条件下先用干部子弟,因为任用人才的人对干部子弟比较熟悉,关系比较密切。其实,这两类人才仔细比较起来的话,干部子弟往往会逊色一些,因为他们的条件比较优越、道路比较顺利,因此,难免产生优越感、骄傲情绪,意志毅力也往往比较差,社会阅历、社会经验也比较狭窄缺乏。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针对干部子弟的这些弱点有的放矢地引导教育,在选拔使用人才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把各方面素质部不错的人才加以选用。

TOP
41#

   义与利本就不该分开,以义为基可谋公利。认为义与利是一对矛盾体是因为利为个人之小利,为一己私利,若在求个人之利时有损功德自然是不义之举。相比而言谋天下之利益于天下之人那么义与利就是和谐统一体。

   近来有消息称我国政府向马其顿捐助23辆校车,此事引起热议。在我看来无论此举是否为政府行为其出发点都是为国民谋取利益,不过顺序有所颠倒。在国内频频发生校车事故之后我们的政府要为人民谋利首先因该自查我们的校车管理制度,自查我们的教育经费是否“好钢用在刀刃上”,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国际援助是可以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为国谋利,可国家的主体是民众,国家的希望在少年。国家援助他国校车在外可称为义举在内却引发民众不满,民众并不认为此举为义。谋取公利才能让义更坦荡。

TOP
42#

谋取公利者,天下之大害,可是在我们国家,谋取公利者却大有存在,他们像国库里老鼠一样侵吞这人民的财产,这种人绝对不能姑息。但是,现在的社会中“有权不用枉做官”这种思想还是被很大一部分人所接受,所以在学习胡锦涛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传统教育的学习,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
TOP
43#

儒家伦理的公利主义及其现实意义杨浩文儒家伦理十分重视公共利益,主张以公利为本,先公利后私利,讲公利光荣,争私利耻辱。儒家伦理的公利主义,发人深思,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一儒家伦理的公利主义的基本内容儒家伦理的公利主义,是由一系列主张和行为准则构成的道德体
TOP
44#

谋取公利在我看来是非常勇敢,智慧,难能可贵的事情。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欲望,在利益面前如果能做到因公而忘私,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由此看来,当领导,干行政工作,实在是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需要一个人有杰出的才能,良好的品质,刚毅的性格,敢于牺牲的精神。
TOP
45#

[经典学习]十三、谋取公利

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荀子.正论》)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