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7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31#

简洁地讲:仁者,爱人
意思也就是孙中山先生讲的"博爱'
因为有爱,所以有恨."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
只有心胸坦荡,光明磊落,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用心去爱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人.物.事;才会痛恨"假恶丑"的一切一切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亲爱,那么社会就会和谐,国家就会安定无内乱。

TOP
32#

什么是仁?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她太博大了,但我知道内心欣喜地爱别人。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为别人的灾祸而难过,与人相交往,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有益于他人,这些都是仁。博爱也是仁。。。。在我看来,只要我们用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看来要求自己,我们就能是一个有仁爱的人了。那么世界就会和谐和富裕了。
TOP
33#

“仁者爱人”,在我看来是一种推己及人,关爱他人,就等于关爱自己,因为如果人人都怀有一颗仁爱的心,那就等于大家都会得到身边所有人的关爱,被他人关爱,同时关爱他人,这就是我认为的仁
TOP
34#

      什么是仁呢?我认为可以说是一种爱,它的范围很广,不能单纯的认为爱的是人,它包含世界上的任何的有生命体。

仁不等于仁慈,他可以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看对象,总之要理性地认识。

TOP
35#

“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爱别人可得到他人的好感,得到他人的尊重。如果不懂得爱别人,则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因此我要懂得怎么爱别人。
TOP
36#

仁者,爱人
意思也就是孙中山先生讲的"博爱'
因为有爱,所以有恨."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
只有心胸坦荡,光明磊落,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用心去爱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人.物.事;才会痛恨"假恶丑"的一切一切
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TOP
37#

“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同时也对仁下了定义。正所谓爱人者人皆爱之,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爱别人,那么每一个人都将学会仁道,那就可以如孔子所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由此,整个社会将不再会出现恶的行为,这可能就是我们想追求的社会吧。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博爱,学会仁义。

TOP
38#

"行而宜之之谓义"这句话我很赞赏。现在的社会要求我们不仅要把事情做好,而且要做对。那么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如何把握个度,把握分寸就是很重要的问题了。那么,随时把这句话作为行动指南有积极的意义。
TOP
39#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仁,发自内心的关爱别人,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我个人特别喜欢这话,因为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正缺少这样的美德,我们 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我们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了。我们都应该发扬这种美德。
TOP
40#

 仁,仁字由一人两横组成。横指土,为薄土,较贫瘠;两横指中土,不厚不薄,正可融生万物;若为三横,则为厚土,厚土埋下,万物无活。所以,仁就是人要有中土一样可融万物之污、可生万物之命、可养万物之灵的美德。

我认为,我们至少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论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对此才能够形成“仁”的意识,爱自己爱他人,达到和睦相处。

TOP
41#

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情况,条件,和环境下,都要从磨难或是平凡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
在“善其身”的同时,珍惜,爱惜,和疼爱身边的人。当他们获得胜利的同时,不论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够打从心底的为他们高兴。
TOP
42#

“兼爱天下”是一种大爱,自古以来它都是中华民族的崇高品德。爱别人是为了奉献,不是为了回报;爱别人是为了给与,不是为了索取,更不是为了获利。这种无私的美德,从古代一直延续到当代。
TOP
43#

“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译:与人相交往,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有益于他人,这就是善人。

这句话会让我联想到:“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是的,善的含义不是用你所奉献的多少,起到作用的大小等来衡量的,就如08年汶川地震时,哪怕你所能捐的只有5毛钱,而有同学捐的是1000块钱,你们所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给地震受灾的朋友们送去一份关爱!你们有着一样的善心,只是你们所处的条件不同,所以采取的方式有异吧了。

当别人取得成功时,你给予一声衷心的祝贺,当朋友遇到困难时,给她一个拥抱,拍拍她的肩膀、或者紧紧握住她的手,给她安慰和鼓励,当公交车上,看到需要给他们让座的人群时,主动把座位让给他们,当新同学问路的时候,耐心给他们指路或者带他们前往,上课之前主动擦一下黑板,下课后帮老师关窗关门关灯......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都透露出了宝贵的善意!

TOP
44#

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仁就是人要有中土一样可融万物之污、可生万物之命、可养万物之灵的美德。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对于当今中国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的就是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的理想社会。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行仁政才能深得民心,人民安居乐业。但是要想达到仁的境界是很困难,当今这物质世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为了一己私欲,不惜牺牲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当然我们社会中也不乏这种仁之典例。在汶川大地震中,全国默哀,做到了为别人的灾难而痛苦,社会各界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各民族拧成一股绳,共同面对困难,这才充分展现了一个团结民族应有的风范。
TOP
45#

仁—爱人—爱别人,也爱自己

    仁—爱人—爱别人,也爱自己。


    仁是博爱,既然是博爱,也就包含了爱自己。但这个“爱自己”并不是说什么事情都只为自己考虑,而是要懂得自爱—自己尊重自己、承认自己、珍惜自己,不要因为什么事情都为别人考虑、而彻底忘了自己的存在,甚至作贱自己、牺牲自己。如果自己都不知道爱自己,又叫人家怎么来爱你呢?


    爱别人的同时一定还要好好地爱自己,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博爱”,真正的“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