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7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256#

            

如果简洁地讲,我认为就是:仁者,爱人 。 也就是现在的博爱。因为有爱,所以有恨."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
只有心胸坦荡,光明磊落,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用心去爱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人.物.事;才会痛恨"假恶丑"的一切一切。

[em05][em05
TOP
257#

        “,是一个会意字,孔子说,仁就是爱人。《说文解字》说,从人,从二。人是天地之生,最贵者也。”“是地之数。我看一位学者对仁的解释,更具有浪漫色彩和震撼力。他说,只有弄通读透这个字,才能真正理解的孔子哲学思想体系和真正的中国文化。构成,可以理解为由二人所构成的一种类似亚瑟和夏娃的亲密关系,即爱或爱情。这种理解不仅富有诗意,而且与现代词语仁爱的意思非常吻合。那么,结合起来看,体现人的高尚情怀,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

TOP
258#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译: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译:孔子说:“如果有志于仁道,就不会有恶行了。”(苟:假如。)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韩非子?解老》)

译:仁,是说内心欣喜地爱别人。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为别人的灾祸而难过。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韩愈《韩昌黎集?原道》)

译:博爱就是仁,行动适宜就是义,由仁义而行就是正道,圆满自足而不依赖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德。仁与义是内涵确定的名称,道与德是内涵不确定的称谓。

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张英《聪训斋语》)

译:与人相交往,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有益于他人,这就是善人。

(节选自:陈杰思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TOP
259#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TOP
260#

“仁”在《论语》中曾出现多次,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体现。但是什么才是“仁”呢?孔子也没有做出具体的回答。在孔子看来,真正的仁者是君子,只有君子才能能拥有很好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对于颜渊问仁,说道,一个人只要克服自己的心理斗争,净化心灵,保持克己的诚敬,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体的境界了,这种境界就是“仁”。同时,孔子还告诉颜渊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那就是只要不符合礼的境界,你只要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就可以了。  

TOP
261#

仁————众德之本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认为能够践行庄重,宽厚,诚实,勤奋,慈惠五种德行,便是仁了。

“仁”的定义是一个宽广的范畴,若想诠释,需在生活中感悟。如同ersonName ProductID="孔老" w:st="on">孔老ersonName>先生所说。“仁”是多种美好品质的集合体。做人做事庄重,就不会被侮辱。“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也会被别人尊重。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宽厚是一种美德,是心的至高境界。包容错失,包容伤害,以一颗宽厚的心去接纳万事万物,那么你的心将澄净如皓月。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物质的诱惑往往使人变得世故与圆滑。诚实,似乎被人们忽视了,为了一己之私,违背良知,明争暗斗,不真实的气息充斥在我们周遭的环境中。诚实,这个从小学教材中就被提及的话题,它是精神的话题,它是精神的良药,正义的象征。勤奋是成功的前提,成功名就。事业有成,这些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建立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之上的。勤奋的人才会进步,才会登上成功的巅峰。慈惠就能够使唤人。拥有慈爱的人就拥有一颗博爱的心,他(她)不仅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更爱着那些与自己无关但却与自己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们。爱,是最伟大的,是生命的源头,有爱的人才会快乐,有爱的人,灵魂是纯净的,大爱无私,就让爱来惠及众生吧!

TOP
262#

博爱就是仁,行动适宜就是义,由仁义而行就是正道,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一切思想、观念的产生都有其客观存在的基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仁是一种道德的规范,思想的约束。学习儒学,无论是对于个人的立身处世、事业的成功,或是对于执政党的治国理政,或是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TOP
263#

孔子曰:也有卖得也有卖走路没有汽车快

TOP
264#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TOP
265#

仁的政治含义

     “ 仁”在儒学中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要求是“爱”。


       仁在政治上就是要执政为民,为政以德,以人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子一个主要的思想就是君王施行仁政,国君的一切决策都应从百姓的利益出发,人们的利益高于一切,所谓仁政,就是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说,做到了为政以德,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处在天的中枢,而群星围绕着它。“忍者爱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说,仁的意思就是要爱众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为政者如能做到仁爱于民,那国家的安定团结繁荣昌盛就能实现。

TOP
266#

回复:(陈杰思)[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仁的社会意义


一、与人为善。善是德的一种表现,努力修行自己的各方面品行,对他人的错误等抱以宽容态度,对弱者充满慈悲之心,广施恩泽等都是善。一方面,我们要善待自己,另一方面要善待他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孟子认为:“恻隐之心,认知端也”,就是说同情人的心,是仁的开端。善,就是仁的表现。


二、勤于学习。学习好的知识能教导我们做个仁爱的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是孔子交给我们的一种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善于发现美,善于学习美好的东西,择其善而从之,择不善而改之。


三、讷言敏行。讷言就是慎言,轻易不表态;敏行就是善于动手,勤于动脑,勇于实践。言多必失,君子要少说多做,勤于实践,交浅不言深。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做到这五者就做到了仁爱。这就是孔子对我们要求的人的标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3 16:28:04编辑过]

TOP
267#

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即为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仁在各是各界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例如:不久前发生的玉树地震,国务院发出了“抗震救灾”的号召,各界人士都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换物。同时国家领导人亲自前往灾区指挥救灾工作,慰问受灾群众。

TOP
268#

回复:(陈杰思)[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仁的家庭含义


一、齐家。儒家认为”一家仁,一国兴仁。家在入学思想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它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条正大光明的人生道路。家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道过的关系就是一种从小到大的辩证关系。家和万事兴,民富则国强。处理好家庭事务,才能处理国家大事。


二、孝悌,即孝顺父母,尊重兄长。古代的孝要做到三点:子承父志,不该父之道;侍父母,侍父母愉快,为父母养老送终;光宗耀祖,使尊父母。“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什么是悌呢?悌的本意是弟弟对兄长的尊重。“小题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这是孔子的结论,意思是孝和悌是仁的根本。


三、感恩。“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守孝三年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感恩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十分有益的思想,和社会公德是一致的。常怀感恩之心,去回报家人,回报组织,回报社会,报效国家,人的道德就会因此而高尚,这样才能成为仁人志士。

TOP
269#

“仁”是孔子在《论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对于仁的解释,散见于《论语》的许多条目之中,它以或问、或答、或自语的形式出现,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例如孔子的弟子颜回、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等都曾向孔子问“仁”,而对于这些才智各异、禀赋不同的学生,孔子作出的答复是相互不同的。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   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   此外在流传的过程中,各家、各学派对“仁”的不同解释也影响到后世对它的理解。   因为这些原因,“仁”显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人们赋予“仁”越来越多的解释。   对孔子的“仁”的不同理解   有的人认为:仁的含义可以分为三层:一,爱人。包括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追求人的价值。其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努力。其三,无私,忘我,杀身成仁之意。2这种关于“仁”的解释仍然是对于用和体的参杂罗列。

TOP
270#

  

孔子学思想的意义

        在中国思想的历史遗产中,孔子的思想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历代对孔子思想的评价,或将孔子思想经学化而当作“玄圣”“教主” ,或将其虚无化而斥为与现代性思想尖锐对立的封建“孔家店” ,或坚持对儒道差异加以形而上学二元对立,使孔子与老子成为相互对立的两个极端,或否定孔子儒学思想的现代意义。这些绝对化的言述,值得学术界再检讨。应该说,孔子思想与老子思想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 孔子在“礼”与“道”、“乐”与“仁”、“君子”境界与理想人格上的思想言说,对现代个体存在尺度和社会存在秩序有着新的阐释意义,并在新世纪的中国思想重建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启迪作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