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古就被称作是礼仪之邦,受到世人的称赞。读中华十大义理,是我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最好体现,也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影响甚远。
读中华十大义理,我们不难发现,在十大义理里把“仁”放在第一位,仁是儒学的核心思想,仁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仁”呢?子曰“仁者爱人。”仁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爱心,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西方的哲人耶稣也是以仁教育其徒,神爱世人,其实这里的爱不是现代很多基督徒理解的那么狭隘,就是仁的意思。要怀着对所有人的爱,公平的而公正的做事情。
《论语》作为一部极其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广泛地涉及到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关于如何做人的问题,论述尤其翔实,这对于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还是言行上都极有借鉴意义。 君子,是孔子儒家思想中处于最高层次的人,也是深受这种思想影响的古人终身追求的人格境界。因此,《论语》里谈及君子的语段极多,但限于其论述体例,并没有专门对“君子”一词作归纳,而是散见于各章,因此应该说“君子”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
“仁”在孔子那里几乎是个万用词,它既可以指个人的修养也可以说是某种行为的结果,还描述国家的政策。总之包含很多意思。几乎和现在的“好”字很像在哪里都能用都可以出现。现在我们多在说加强自身修养,可见在他们看来,修养自身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在个人修养上,“仁”是指爱他人,克己内省,行忠恕之道。理想中的君子便是仁的典范。爱他人如己,这一点很重要,这告诉我们做人要体谅他人,不把自己的欲望强加于人,于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在国家的治理上,仁是指一种政策,或者可以理解为对于民众的态度。倡导孝悌,礼义,便是仁。倡导宽政,爱民便是仁。放弃刻薄机械的法律代之以温和变通的人治也是仁政。使民风越来越趋于原始的和谐也是仁。
然而在现实社会里,有些人以为 人是自私的,根本就做不到仁的。其实只要人愿意去做,把对亲朋的爱推广及人,就可以做到仁了。仁比狭隘的爱已经是进步很多了。目前社会腐败问题非常严重,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员只是有自己和亲朋的自私的爱,不能达到仁的境界,不能关心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所有百姓。
“仁者爱人”一直是孔子所推崇的,仁爱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孔子之所倡导“仁” 就是让世人都能知道,在这个世界里,自己不是单一的,要懂得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每个人都身体力行,世界就和谐了。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去重视,去体会“仁”的精神,可以感受到它带给我们不仅仅是智慧,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em02][em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