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76#

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受到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才生了邪恶与世俗之心。

大一时候的我们,原本十分单纯,认为每个人每件事都是美好的。但当我们见识和经历过许多令人心痛的事情之后,我们也开始有了猜疑之心,开始学会自卫,开始变得成熟。

每个人生来都表示恶的。即使是所谓的“恶人”,当他面临生离死别、感天动地的情节时,他内心深处的善良与仁也会被唤醒。

TOP
77#

大一时候的我们,原本十分单纯,认为每个人每件事都是美好的。但当我们见识和经历过许多令人心痛的事情之后,我们也开始有了猜疑之心,开始学会自卫,开始变得成熟。

每个人生来都表示恶的。即使是所谓的“恶人”,当他面临生离死别、感天动地的情节时,他内心深处的善良与仁也会被唤醒。

TOP
78#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TOP
79#

我认为仁首先来自自己的内心 每当你做了亏心事,你的内心就会发出一个警示来提醒你,在做这件事或做人上,你是错的!我想每个人都有这个体会吧,这就让我们少做一写违背仁的事。所以我们必须要多做一些善事好事,才能使自己内心平和,达到仁的境界。你会变的更加善良,变得更加淡定。
TOP
80#

人之初,性本善!这就说明了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具有的。

人类既然诞生在这个大地上,作为宇宙中特殊的一员,人类既然有了思想和情感和精神,就有了,国家的发展壮大,则是人民生活的保障。而人民则是具有能够很好的生活下来,所以仁爱却是人之所以生存下去的动力。

其它动物可以没有“仁爱”而孑然一身,独自浪迹天涯;如果人没有“仁爱”,那就痛苦万分了,也就活不下去了。换句话说,人类为了求得饮食而必须劳动,因此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但事实上人类却是因为“仁爱”才创造了人类社会。“仁爱”,就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的规律,遵循仁爱的规律,人就能得到幸福与快乐,违背了这个规律,人的一生也就是痛苦的了。
TOP
81#

“仁“不是本来就有的也不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它是来自天地万物的精神,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来自我们善良的本性。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就是说我们本来的善良本性,我们是有良知的,所以我们会为了快乐而高兴得唱起来跳起来,我们也会为了伤心的事而难过,我们本来就是会有仁的心,但这并不够,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在以后的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要学会做该做的事,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还有不断学习。这样才不亏我们的这种本性。
TOP
82#

仁者,就是会怀着一颗慈悲的心,对待与自己有或是没有利益冲突的人,能够悲悯大众。看透了这世间其实大家,都是在受罪,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背负了很多的遗憾和罪责。既然这样,自己就变得宽容善良,能够平静地宽恕对方的过失,使对方心怀感激。但这样的仁者,自己首先是一个很有能力和魄力的人,他们并不是没有暴力或者其他惩罚对方的能力,只是选择了宽恕罢了,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感激和尊敬。
仁者,首先会是一个正直的,做任何事情都以自己的良知为参照的人,这样的人,就能够做出更多的利他的事情,所以会受人尊敬。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最大多数的人,都是能分辨善恶的,内心都蕴涵了趋利逼害,和向往光明正义的本性。这就是人类几千万年来得以延续的原因。而仁者他们的所做所为都是趋向光明和正义的。所以大多数的人们都会不自觉地臣服于这样的仁者,所以仁者就无敌了。
TOP
83#

“同情之心,也就是仁的开端。”

看到这句话真的感慨良多。现在国人真的已经失去了同情之心吗?不!不是!而是现在有极少的一部分人已经完全失去了廉耻之心,利用着绝大多数“仁者”的仁爱之心。就比如路上一个老人摔倒了,一个路人过去把他扶起来,很可能收到的不是感谢,而是赤裸裸的栽赃与敲诈。每每看到或听到这一类的事例就真的会感觉很痛心。为什么?为什么!难道我们流传下来的数千年的美德就注定会被那一小部分小人所利用?但这样的想法也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这个社会还依旧存留的很多好的事物一遍遍的抚慰着我,引导着我走出自己营造的阴暗角落。人性本善,我依旧坚信着我们的世界是由“善”主导的,那些邪恶的,虚伪的必将自行消亡!仁爱,才会是社会的主流。中华义理,才会是中华儿女的行事准则!

TOP
84#

仁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这一思想,也贯穿于他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问题上,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

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其精髓:在人与人之间,要平等相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与自然之间,要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在文明与文明之间,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国与国之间,要“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TOP
85#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仁的产生
TOP
86#

孔子说,仁者“爱人”(《颜渊》)。孟子说,“仁,人也”(《孟子·梁惠王下》)。这都是从人及其人际间性论仁的。但是仔细分析起来,“爱人”有一个爱的主体,这个主体显然是人,但是除了“爱人”,还有没有更广泛的意义呢?孟子所说“仁,人也”,正是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说的,但“仁即爱”这一实质内容并未改变。孟子将仁的范围扩大了,认为一切生命都是应当受到尊重的,因此,他进一步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著名学说,将仁扩大到自然界的生命—动植物,即不仅要尊重人,而且要尊重和爱护动植物的生命。这是对孔子仁学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如果做一些考察,就会发现,在孔子的言行中,其实已经包涵着这方面的丰富内容,孟子只是将其明确表述出来了。

仁是天生之德,而天以“生”为道,那么,仁的基本内容就是一种普遍的生命意识,表现为生命关怀。这种生命意识和关怀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天之“生”人“生”物,是没有偏私的。但是,在仁的实现过程中又是有差异性的。“孝弟为仁之本”,是孔子仁学的基础,孔子很重视家庭亲情。但仁却决不止于孝,也不止于人间性的“忠恕”之道。不能把孔子的仁仅仅归结为家庭内部的亲情关系,如同某些人所说;也可能仅仅归结为社会的伦理关系,如同另一些人所说。但是,可以将孝理解为仁的普遍性应用。比如郭店楚简的《唐虞之道》说:“孝之方,爱天下之民。”《语丛三》说:“爱亲,则其方爱人。”这是说,孝在本质上是仁的践行,由爱亲之孝推出去,就能爱民、爱人,即由家庭开始,以待父母之心待天下之民。这里有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从方法上讲,是由孝而类推;但从内容上说,则是孝由仁出。有仁心才有孝,不是有孝而后有仁。父母与他人有亲疏远近之别,这是差异性原则;但仁本身却是对一切人的尊重,而且不止于此。

这里所谓类推的“类”,实际上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人类,二是指生命。人是万物中之最贵者,孔子以仁为人,就是对人的尊重。但人又是生命之物,从生命的意义上说,人与动植物都是天之所生。对天所生之物,都要有同情和爱。这是仁的最本真的普遍涵义。从人类发生学上说,孝是一种原始情感;但是从人类文化学上说,孝只是仁的最初表现。仁要从孝开始,一层一层推出去,推到人类,推到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孔子退朝,马厩起火,孔子说:“伤人乎?”不问马。(《乡党》)这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与马同时受伤的情况下,首先当然要关心人。但是,马就不值得尊重和关心吗?对此,孔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千里马有力,因而能行千里,这是人人共知的,但孔子为什么偏偏不称其力而称其德呢?难道马也有德吗?在孔子看来,马决不仅仅是供人使用的工具,而是人类的朋友,是应当受到尊重的。这种尊重与爱,不是出于对我有用,而是出于其德,它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这同当代某些人将马仅仅当作是供我使用的“畜牲”对待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照,难道不值得今人深思吗?由此类推,天所生之物,都是值得尊重和爱护的。人的德性之所以尊贵,不在于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任意支配和施暴,而在于同情和爱护一切生命。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子路行路,走进山里,有一群野雉落在山岗上,孔子抬头一看,眼色一动,野雉便飞向天空盘旋,过了一阵,大概是看到孔子一行并无伤害它们之意,于是又落下来。这时,孔子很有感慨地说道:“山梁雌雉,时哉时哉!”(《乡党》)学生子路也恭敬地向它们拱拱手。然后这群雌雉振振翅膀飞去了。这是人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相互交流的一幅和谐美好的图画,表现了孔子仁者的胸怀,表达了非常可贵的生态意识。对于野生动物的尊重和爱护,也是仁的体现。孔子也打猎,也钓鱼,但是,“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即不用粗绳结成大网,企图一网打尽;也不射回巢的鸟,破坏其家庭。这是为了让小鱼和小鸟享受生命,得到生长。如果没有爱鱼、爱鸟之心,这是难以理解和想象的。

孔子主张“学诗”,除了应对交谈以提高生活品味之外,还要“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这不是为了单纯获得知识,而是为了认识动植物的多样性,理解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及其生命意义,与之和谐相处,充实人类的生活,享受人生的乐趣。这是生态美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却充满了热爱大自然的仁心仁德。“吾与点也”之乐,成为后儒追求的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境界,决非偶然。它反映了孔子的人生追求,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有一次,孔子与弟子们座谈,要弟子们谈谈各人的志向。子路说,在千乘之国干上三年,定能使人人都变得勇敢而且知道如何去做。冉求说,治理方圆六七十或五六十里的小国,三年可使人民富足。公西华说,祭祀或盟会一类的事我愿做一个司仪。曾点则说,我的志向与他们三位不同: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穿好了,我同五六位成人,六七位童子一起,到沂水旁边洗洗澡,到午云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这时,“夫子喂然叹曰:‘吾与点也’”(《先进》)即表示赞同在谈到人生志趣问题时,前三位弟子都是讲社会现实问题的,孔子却一言不发,为什么等曾点讲完之后,却大加赞赏,说出千古流传的“吾与点也”呢?答案只有一个,孔子的最高理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曾点所说,正好表达了孔子的这个理想。这看起来似乎与仁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正是仁者之乐。孔子并未否定其他几位弟子的志趣,而是给予了肯定,但他认为,大自然才是人生的真正家园。只有热爱和保护大自然,才能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TOP
87#

仁义乃善之理性化的表述,也是美的最终归宿。儒家之仁义不同于西方之博爱或泛爱。可以说各有所长。
仁义可以与“教”与“善”连接在一起,形成:教——善——仁义
仁贯穿到日常生活中,使得中国人产生很强的精神寄托,通俗地说,中国人不做大官却可以成为大人物,这是因为仁义道德独立于权力,不在同一个价值范畴之内,这就大大拓宽了人生之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TOP
88#

在这篇文章里,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陈ersonName>先生主要给我们论述了“仁”的来源,让我们对这个继承了中国心胸精神的字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及了解!从这篇文章中,我知道了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全新意义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

  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

TOP
89#

             关于仁的来源,到底是来自世界万物,还是来自人的本性?

我认为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

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

TOP
90#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