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31#

仁 心

日本名医曲直濑道三,二十二岁进入足利学堂研读经书。教授正文伯问他:“你以后是不是要以儒学立身?”道三摇摇头说:“不,我将立志学医。为困苦的穷人服务。”

正文伯惊讶地问:“即然你立志学医,为什么跑来跟我学习经书?”

“我是打算先学好儒家学说。再去学医,先在我心里存有仁心仁术,如果没有怜悯的心,光有医术是没有用的!”

三年后,道三从足利学堂毕业,接着习医十年,他精通儒医两道,受到大家的喜爱信赖,被称之为“医学中兴之祖”。

因此,仁的最根本来源是具有人性的善良。

TOP
32#

“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

儒家以感性的方式认识自然,进而反观自己,力求做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和谐一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家以理性的方式认识自然,进而反观自己,同样是为了做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和谐一致。

儒道看似相反的对自然的认识,最终目的却是相同的,表现出古人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认为从自然中汲取的智慧必定可以使人类从容的生活在自然之中。

TOP
33#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联系一起,显然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义。《尚书》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艺,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国语晋语一》:“爱亲之谓仁”,仁体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爱亲就是孝。《国语晋语二》中申生拒绝逃亡说:“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此外,仁还有其他含义。如《国语晋语二》说“利国之谓仁”。
  可见,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当时他已经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正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仁的伦理道德意义。
TOP
34#

八卦周易乃国宝也!伏羲创八卦,后由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后,在狱中将其两两重叠成八八六十四卦。很多人认为周易八卦只是占卜算命只说不科学也,其实这是最大的误解!周易八卦最大的精华在于它的哲学内涵,祖师孔子将周易发展而成易经,兵家孙子兵法也或多或少的借鉴了周易八卦中的一些思想,周易乃儒家第一经典,学儒学不可不学周易,而八卦则以周易为第一理论支柱,以五行相生、阴阳相克作为预验祸福的基本依据,同时上去古天文中的赤道黄道、三恒四象、二十八宿、十二分野、北斗七星、五星七曜,中取古历法中的十二层次、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年月日时,下取古地理中的九州十二国、五岳四读、高山平洋、风神雨师、东南西北。

凡此种种无一不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这些东西不是迷信,作为中国人而不知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的人是一个悲哀的人,至少属龙属狗应该知道吧,而外国人没有这就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现代的人却将周易八卦看之为神物、甚至视之为邪物,可悲可叹!

在儒家的世界里,仁不是首创,不是与生具来。孝悌之道是孔子强调的为仁之本。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尊重并致力于孝悌之上便可建立仁的体系,孔子如是说。

孝悌之道强调的是长幼尊卑间的伦理关系、礼仪节制。而人处世,面对着缤纷复杂的人际关系,牵连太多、太甚,孝悌又怎么能让人在一个超出了其所指范围内的世界里做到仁?人之初性本善。

试想一个从小深明孝悌之道并努力实践孝悌之道的人,在他年长以后,又怎会不知如何去疼爱晚辈,关爱他人,那都是他在践行孝悌之时收获的回报啊!可见,从孝悌到仁,是多么自然的一会事!孝悌之道,其为仁之本欤?

TOP
35#

仁的产生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联系一起,显然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后">后ersonName>君子”的意义。《尚书》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艺,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国语晋语一》:“爱亲之谓仁”,仁体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爱亲就是孝。《国语晋语二》中申生拒绝逃亡说:“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此外,仁还有其他含义。如《国语晋语二》说“利国之谓仁”。

  可见,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当时他已经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正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仁的伦理道德意义。
TOP
36#

“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人之初,性本善

通过学习中华义理经典之一“仁”之后,我真正认识到了仁的定义、来源、对象、价值以及仁与爱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体会到了仁爱的真正内涵。

子曰:“爱人。”对于弟子问仁,孔子认为“仁,乃爱人也”。虽然“爱人”听起来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爱护、关心、帮助他人罢了,但是实施起来并不是如此简单的。因为仁的对象不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广大的。正如韩愈所定义的,应该是博爱。表面的解释就是博大的爱。因此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爱亲人,爱周围的一切,更要爱人民,爱祖国,爱天地万物,学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许爱自己或者爱亲人,很多人都做得到甚至做得很好,但是要做到爱一切,爱天地万物却寥寥无几,因为要做到这一点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是不会有任何回报的付出。不过我相信我们中华五千多年的优良传统会影响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坚信博爱的力量!

仁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是中华传统道德最核心的观念,它要与人的良知和本性为基础,去“爱人”,而这种爱是不能带一丁点功利的思想,说白就是你关心爱护他人的言行举止,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他人而表现出来的“虚伪”,而是发自内心的爱。

TOP
37#

来自心里,来自自然界
TOP
38#

仁的产生让我对现在社会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思考,现在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的破坏大自然来谋取自己的暴戾,这让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发展 ,这从另一个方面说人们彻底的忘了仁的肯本,破坏了根本,仁就无从说起了。
TOP
39#

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受到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才生了邪恶与世俗之心。

大一时候的我们,原本十分单纯,认为每个人每件事都是美好的。但当我们见识和经历过许多令人心痛的事情之后,我们也开始有了猜疑之心,开始学会自卫,开始变得成熟。

每个人生来都表示恶的。即使是所谓的“恶人”,当他面临生离死别、感天动地的情节时,他内心深处的善良与仁也会被唤醒。

TOP
40#

    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对此,我深以为然。“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不就是最好的印证。每个人内心都是善良的,但是,一些人由于外界的因素的干扰,使的心灵扭曲,从而作出伤害自己或别人的不“仁”事。
TOP
41#

“人之初,性本善。”孔子认为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人之所以有善恶之分,原因皆由后天的教育和生长环境所致,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8 18:28:23编辑过]

TOP
42#

仁,即爱人,爱自己也爱别人。生活中我们需要彼此关照,相互帮助,社会的责任我们需要扛起来。为小康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TOP
43#

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体系,以仁来统摄诸德,强调仁在智、仁、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慈惠、诚信、宽厚、敏捷等德行作为实现仁德的标志。这在当时古代社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君王都喜好用孔子的思想作为政治思想来统治国家,例如秦、汉等朝代。有了孔子“仁”的思想,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TOP
44#

仁的来源并不是单一的通过后天的教育或者与生俱来的,仁德产生是此两者结合的产物,在先天所具备的人的特性的基础之上,后天的教育纠正了仁的发展方向,趋利避害,消除本性中不好的方面,促成了德行中仁的产生及发展,仁者爱人,既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德行。
TOP
45#

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尊重并致力于孝悌之上便可建立仁的体系,孔子如是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