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16#

人做不是底事,心却不安。此是良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些是每个人都有的,但后来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这些是由环境和个人而造成,环境我们不能改变的而改变则有个人的心态而定,心态如何则方向如何,故需一个平和的心态方显良知的本性。

TOP
17#

良心是本来就存在的善良之心,也就是仁义之心!看到这句话时我感慨颇多,还记得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关长江大学三个大学生的事件,他们因为救两个溺水的孩子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是这个时代精神的中流砥柱,他们代表了新一代大学生的良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他们是我们的榜样。但和他们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黑心的搜救船只,面对逝去的生命他们麻木不仁,适问你们还是人吗?你们还有做为人的良知吗?你们还配做人吗?我们咬牙切齿,同学们换醒自己的良知吧,人只有有了良知才不会失去自我.......
TOP
18#

感恩是世界观。把自己看得很轻,把别人的帮助看得很重,觉得意外,因而难忘,常存报答之心。
感恩是无分别心。不仅高官世富能帮助人,比你卑下的人照样能帮组你。感是感动,恩是众生之恩。账记错了,往后的路越走越窄。
感恩是自爱。感恩的人一定对别人的帮组感到不安,不是别人欠你,是你欠别人。这个“欠”不是欠情。欠情是负担,感恩是报答,两者不一样。感恩的人即使没有机会报答施主,也会帮助他人。这是还债和报恩的区别。
感恩的人不迷信。迷信之人把人分出贵*,并四处寻找贵人。他们认为贵人是在天上烙馅饼饼并往下扔馅饼的人,他们获助之后,自认为命里该有,并以生辰八字破解,当然不感激帮助他的人。
不感恩的人是什么人呢?擭取者,傲慢者,总之是离混蛋很近的人。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特征:冷漠。冷漠的人对人对物都没有感情,他们认为不值得付出感情。最后说,感恩的人同时也会是负疚的人,会为做错一件事食寝不安。而从不负疚的人也不会感恩。用一味中药称之,他们“独活”。
TOP
19#

培育良知,这是我们所需要重视的

良知~它包括各种“感”:责任感,正义感,真情实感……

良知,是一个人身为人所应有的基础,好比一座楼,如果没有地基便不能构建成一座楼,人亦亦然

在此我想重点提及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种内心的强烈意识,责任意识的强弱很多时候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这一代人中,过多的“被关注”冲淡了我们自己的责任意识

也有一些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规避责任,推卸责任

我们的责任感去哪里了呢?为什么不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还好,我也看到了很多人强烈的责任感及责任心,为身边工作尽心尽力

责任,良知,我们应该深深思考……

TOP
20#

     德性、理性、感性是良知的三大部分。

    德行,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决定者。德行好坏对我们很重要,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

    理性,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高低判断因素,做事沉稳度。

    感性,一个人的人情味,亲和度,对人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影响。

TOP
21#

只有坚守自己的信念,才能为心灵寻得一方净土。

TOP
22#

看完2楼的评价突然想起一句话:

在中国如果走一条符合义的道路开始的时候很艰难

而后却很顺利

但是如果背弃义

虽然开始的时候很轻松

却发现一条路越走越黑

TOP
23#

忠孝不两全

可能是狭隘的理解 或者说是一种极端的执着

忠孝从根本上应该是不可以分割的两个部分

因为每一个人都属于一个国家

而国家又由千万个家庭组成

在忠的同时是孝的一种表现 在孝的同时也是忠的一种表现

TOP
24#

良知具有良好的自我引导性和方向辨别力。一个有良知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环境,他身上的美好道德品质和修养,总是显得光彩照人或香气袭人,魅力十足,人们自不自然都会投以赞许或羡慕的眼光。也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他都能面向真理,坚持真理,保持一个正人君子做人的目标和格调,决不随波逐流或降格以求。这正如孟子所说“行弗乱其所为”。这也像是一匹千里马或一只千里信鸽,放之千里,它历尽艰辛,千难万险,凭良知或本能,总能找到自己正确的目标、方向、位置和归宿。
TOP
25#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我们所熟知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道德沦丧者。也许我们会怀疑是否真的存在良知。其实良知是天赋的道德,道德靠后天的修养;道德的沦丧,是教育的失败,而良知的沦丧,就是人性的泯灭。在一切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呼吁良知。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子孙。

TOP
26#

良知是一个人的基本,没有良知的人根本不能称之为人![em16][em16][em16]
TOP
27#

  培育良知,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许多人遵循的是一种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所以培育良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能因为那一部分人而败坏了社会的风气。其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需要良知,需要一种社会的责任感,就像现在的许多道德沦丧,为了一己私利,就不顾被人的死活,这种人简直就是社会的败类!综上,不难发现培育良知是我们不得不着手解决的一个问题。
TOP
28#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良知其实就是克服你心里滋生“魔床”的良药,所谓“魔床”,可以用两个字来解释就是“应该”。在人的良知没有唤醒的时候,做恶事总是会带着应该这两个字,世上的那些事又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不应该做的呢,我认为只要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就是应该做的,存在良知好比存在一个人做事的原则。再有良知的人的世界里,生活是美好的,那我们为什么不朝着美好的生活去呢。话虽如此但是总是有人不愿意要这样的生活。这就是这个社会存在复杂性的一个原因吧。不管怎样都应该保留良知,这样的生活应该才是美好的。
TOP
29#

《孟子·尽心上》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确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圣灵充满”的优良之知。 良知应是我们一生的信仰,毕生的财富。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其实善恶就在人的一念之间。孟子说的所不虑而知者,非常有道理。其实我认为,不管是在什么情况,所面对的是什么环境,恶劣还是复杂,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就有良知,因为爱能包容一切;现在社会发展的有点快,很多人为了在社会上生活而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良知,其实说到底都是在给自己找理由,正所谓“你要有良知就不会做这种事了”希望我们永远不要为了追逐利益而出卖自己的良知。

TOP
30#

“良知”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是不断形成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有仁义之心、廉耻之心、感恩之心以及对父母的孝心。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一个人,干了坏事知道羞耻,做了错事知道愧疚,受人恩惠知道报答,这就叫有良知。当然,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什么叫恩,什么叫仇,这种分辩是非的能力的形成还是要靠后天的培养。所以良知是天赋的道德,道德靠后天的修养;道德的沦丧,是教育的失败,而良知的沦丧,就是人性的泯灭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