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151#

礼的精神实质是仁,礼的表现形式是义,礼的社会功能是和,礼的存在意义是个体生命的安身立命,体现了最高的道德--中和--的精神。

    礼的特征是在不平等的现实社会中通过“中和”的精神使处在每一处的社会等差中的人能依礼达到与其地位角色相应的平等,从而在等差分殊的社会中实现其相应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现实中人性非善”正是礼存在的必要性,而“人性在本源处本善”是礼能使人性向善的最终根据。礼体现了“中庸”的精神--不偏不倚地适中处理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圆融精神。礼起源于人类的自然情感,但又对此自然情感进行合理的调适与人文的安顿,故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TOP
152#

回复 1楼武科大邹飞的帖子

中国人自古以来以礼作为人之为人的标志,中国也被称为是礼仪之邦。人是按照礼的要求来生活的,礼也是区别人和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礼仪是中国文化之心。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内涵是礼,中华传统礼仪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礼的精神除了人与人交往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之外,重要的还在于教化,在于将一种文化变成我们的生命本能。礼是变化的,但是礼的精神不会变。礼的精神就是用人文来铸就心灵,用行为来和谐社会。
TOP
15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没有真诚的仁爱情感,能用礼做什么呢?一个人没有真诚的仁爱情感,能用乐做什么呢?仁,对人性而言就是真挚的心意,而礼是充分体现这种真挚情感的一种形式,如果缺乏这种情感,而去实行礼制就会成为一种没有内涵的形式,就只是做戏,没有真诚情感的去弹奏音乐也只是在作秀。孔子当时正处于礼崩乐坏的情况下,礼、乐只剩下了形式而没有内涵。礼有原有本,其根本精神就是人们内在的真实的情感,有仁的情感这种礼才能长久,安稳,产生真正的效果。就比如现在有很多人表面上对待上司十分恭敬,背地里却骂上司,心里看不起上司,这种表面的恭敬是维持不了多久的,一旦有机会就会有可能关系破裂。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根本问题。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好问题!一般的礼,与其铺张浪费,不如俭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戚。我们可以看出礼背后的精神其实就是我们真挚的情感,真诚的心意,丧礼是一个很重大的礼,人的死亡是一件大事,为过世的父母举办丧礼,最重要的不是仪式是否周全,而在于是否能表达自己心中的哀戚的情感,这种真诚的情感才是礼最重要的精神内涵。
TOP
154#

礼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范畴,儒学甚至被称之为礼教。礼将人伦区别开来,从而建立具有结构差异的统一体,分别表现为恭敬与谦让。在中国历史上礼存在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同时礼对于现代文化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道德规范以及司法制度都具有深远影响。现代的道德自律也是需要延续古代礼的规范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把
“礼”根植在内心,社会需要内在的诚心与恭敬心。礼所追求的也就是“和”,这同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其次礼更能是另一面的规范与节制。
TOP
155#

礼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小时候,父母常常教导我们要懂礼节,比如吃饭时,一定要在长辈动筷之后,自己才能动筷。这些小小的细节,都让我们与礼字相靠。礼节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家教家风,也是大家相互尊重的一种表现。
TOP
156#

回复 1楼武科大邹飞的帖子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们都会在各种场合中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和尊重。而其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礼。礼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能够维系社会秩序,还能够提升个人修养与人际关系。本篇文章将以礼的精神为主题,探讨其对于个体社会的意义以如何在现代社中实践。
首先,礼在个体层面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倾向于只关注个人利益和目标,而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与需要。然而,拥有礼的精神可以使我们更加谦逊、体贴和关心他人,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当我们学会在面对成功与失败时,始终保持谦虚与谨慎,我们将赢得他人的尊敬和支持。同时,礼还能够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让我们更加善待他人,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生活,进而实现自我完善和幸福。
在社会层面上,礼的精神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有礼的社会,能够更加和谐、稳定和进步。当个体能够尊重他人的存在和权益时,社交纷争和冲突就会大大减少。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礼将成为人们合作、交流和共同成长的桥梁。通过礼,人们能够培养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好,共同创造一个充满关爱与尊重的环境。这样的社会将催生出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共同的努力下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礼的精神似乎面临一些挑战。篡改了传统价值观的商业文化,导致人们思维短视以及盲目追逐物质利益。许多人从课堂、媒体或社交网络中获得知识和信息,却较少受到有关礼的教育。甚至有时,人们更加注重说服、争吵和优势,而非友善、理解和共享。这使得礼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中变得尤为重要和需要。
为了提高礼的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我们可以从个体做起。每个人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生活、家庭和朋友圈开始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我们可以积极主动地表达感谢之情,宽容他人的错误或过失,并提供真诚的帮助。此外,我们还可以主动向他人传递正能量,分享知识与智慧,鼓励和支持他人的成长。通过这种微小而持久的努力,我们不只是成为了礼的践行者,更能够影响身边的人,带动整个社会的变革。
总之,礼的精神在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体还是社会层面上,凭借礼,我们能够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塑造良好的社交环境,并共同致力于社会的进步与繁荣。让我们心存感恩、友爱和尊重,以礼为先,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TOP
157#

“礼者理也”,古人解释“礼”和道理的“理”是同一个字只有符合道德理性的规矩才能叫礼。“礼”是什么?礼就是做事的方法,戴仁而行,抱义而处。礼就是道理 ,礼应当实践,我定当,让先圣元意,传于天下。《春秋左转正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泱泱华夏,礼仪之邦,从古至今礼仪的具体表现方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迭,但亘古不变的一定是人民内心真挚的永远充满敬畏之心的表达。懂得尊重、敬人是我们在任何场合面对与任何人互动时所谓礼仪最关键的初心表达。
TOP
158#

礼之用和为贵,尊天法地,礼就是天地宇宙规律的人事演绎规律,效法天地,规范人事来敬畏天地,通过潜意识和潜移默化中去规范人类进而达到顺应天时的效果。你眼里的繁缛末节,实则背后是宇宙规律。比如里面春夏秋冬的饮食穿着到礼仪,全是规律的体现。很多典故出自于此,射礼中的反求诸己 ,不食嗟来之食,到朱熹的理学体系,比如格物致知,格物穷理,存天理去人欲,都在里面。可以说后来人只不过站在前人肩膀上起飞罢了。理学到新儒学只不过是礼乐文明的具体总结分析和概括。
TOP
159#

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和伦理内涵。这段材料强调了礼的两个重要精神:恭敬和仁爱。
恭敬是礼的本原,它代表了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尊严的体现。孔子在《论语》中明确指出,不论是在高位还是低位,都要保持适当的恭敬。这种恭敬精神不仅体现了个体的品德,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尊重他人的意识出发,表现出礼的恭敬之心。
仁爱则是另一个关键的礼的精神。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仁德与礼的紧密关联。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德,就无法真正体会和实践礼。仁爱精神要求我们对他人充满同情和关怀,积极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这种仁爱精神是建立友好、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礼的内在含义之一。
总的来说,礼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要以尊重和关爱他人为出发点,塑造更加和谐、文明的社会。恭敬和仁爱不仅是我们与他人互动的指南,也是培养自己品格的关键。通过坚守这些精神,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TOP
160#

礼的精神首先体现为恭敬。子夏有言“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回)当我们对他人恭敬时,他人也会对我们回之以恭敬,这样的礼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放射到整个社会中有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这一点我个人的实践经历带给我的感悟比较大,现在过年了回村的年轻人走在路上几乎不会给年老的长辈打招呼问好,可能是现在年轻人大多居住在城市而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会回故乡,于是导致了年轻人对熟人关系认识的淡化,也正是这种淡化造成了恭敬这一礼仪的缺失。老一辈的人也常常埋怨年轻人恭敬礼仪的缺失。恭敬的礼仪实在是不应该被埋没了,它是我们与他人交往,与整个社会接轨的根基。
礼的精神还体现为仁爱。礼是符合道德的行为规范,凡是礼的行为必然体现着道德。“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章;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这说明道德仁义是内化在礼之中的,而礼是道德仁义的外化。
礼还蕴涵了自己谦卑,尊重他人的精神。当我们遵守礼的时候,实则是放低了自身的高贵,这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十分重要,我们谦卑的对待自然的时候,是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从社会层面来看,“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礼记·坊记》这种礼贵他人的谦卑是不做作、不虚伪、不高贵,修饰了人自身的德性。
TOP
161#

回复 1楼武科大邹飞的帖子

儒家思想推崇的“礼”,它是一种社会基本伦理观念、组织结构和行为准则,是各种含义的一个综合体,它不仅是礼仪,也包括礼乐、礼俗、礼制、礼教等多方面内容。“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可见礼的核心意义在于人与天地关系的明确、人伦关系的构建和政治体系的稳固。“礼”对于我们所追求的和平发展环境大有裨益。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在国际上推动“礼”观念的传播,宣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与各国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为营造崇“礼”、稳定的国际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TOP
162#

这段节选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并涉及到两个方面,即恭敬和仁爱。

首先,文章提到了恭敬作为礼的核心要素之一。恭敬是对他人的敬重和尊重,是一种表达对他人地位和价值的行为。孔子指出,如果一个人在担任上位的时候没有恭敬之心,或者在进行礼仪时缺乏恭敬,那么他的行为将无法得到认可和欣赏。这表明恭敬是礼的基础,也是维持社会秩序和和谐的关键。

其次,文章强调了仁爱与礼的关系。仁爱是指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是对人性的充分体现。孔子指出,没有仁爱的人怎么能谈得上礼,怎么能谈得上乐?仁爱是将自己放在他人之上,尊重和关心他人的表现。通过仁爱,人们可以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形成一个有序、文明的社会。

这段节选传达了礼的重要意义,以及恭敬和仁爱作为礼的核心价值。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以及谦虚、谨慎的态度。只有通过恭敬行事,并以仁爱来对待他人,我们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总的来说,这段节选对于礼的本质和价值进行了简洁而明确的阐述。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需要遵循礼的原则,树立起尊重和关怀他人的价值观念。通过体现恭敬和仁爱,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TOP
163#

        “礼”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代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礼”是人修身处世之道,与人们社会生活休戚相关。礼的精神在个人道德、社会和谐、国家治理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其精华部分值得当代社会吸收和借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它承载着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礼的精神主要包括恭敬和仁爱,这两种品质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恭敬,是对他人的尊重和敬仰,表现在言语、行为和态度上。恭敬他人是礼的重要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不论对待长辈、同事还是陌生人,都应保持谦逊、友善、礼貌。恭敬还包括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要有自律精神,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只有做到恭敬,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仁爱,是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它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关注他人的需求和痛苦,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仁爱是礼的精神内核,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崇高。在我们国家,仁爱被视为最高的道德品质。实践仁爱,就是要关心身边每一个人,让爱心传递,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

        恭敬和仁爱是礼的精神内核,是我们应当积极传承和践行的道德品质。践行礼的精神,需要我们在心中树立恭敬和仁爱的观念,将这两种品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时刻保持恭敬和仁爱的态度,对待他人要友好、和善,乐于助人。最后,我们要在遇到困难时,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克服自私、贪婪等不良品质,以实际行动践行礼的精神。通过践行礼的精神,我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还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将礼的精神传承下去,用恭敬和仁爱点亮我们的生活。
TOP
164#

回复 1楼武科大邹飞的帖子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礼的精神从恭敬出发。尊敬,是礼的本原。对礼有敬畏之心,对规范制度有敬畏之心,才会从心里认同礼,进而在实践中遵守礼。然后发展为仁爱,在这个层面上,礼的精神是自己谦卑,尊重他人。为人有礼节,有修养,应做事谦卑,为人低调,尊重他人,仁爱他人。综上所述,礼的精神首先以恭敬之心为其根本,然后被仁爱所发展,因恭敬之心所以行谦卑之事,因仁爱之意所以行尊重之礼。
TOP
165#

中国贵为礼仪之邦,礼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来而不往,非礼也。讲求礼节,首先的便是相互尊重。在待人接物时,如果没有了礼的约束,心中没有了宽厚仁德,就会变得巧言令色,人们就不会认同他。礼要求我们表现自己内心的真是想法。而且不能幸灾乐祸,不能落井下石。如果这样的话,做人就失去了乐趣。礼也要求谦虚是美德。世界需要礼,礼贵在自然,润物细无声,有礼有节,这个世界就会更美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