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八项原则 [复制链接]

226#

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经典是历代圣贤的教导,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经典是为人处世的典范,经典是历史验证的义理。经典具有原创性、典范性、权威性,是人类文明的珍品,是经过历史检验证明最有价值、最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载负崇高的精神与智慧,向人们提供可供遵循的行为标准。刘勰说: “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1)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和民族精神,不是由抽象的理论制造出来的,
TOP
227#

这八个词、十六个字值得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牢记并真正运用到其中!
TOP
228#

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和民族精神,不是由抽象的理论制造出来的,也不是某一个伟人主观想象出来的,而是如同地下大溶洞一样,是亿万年点点滴滴自然形成的,经典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汇聚起来的精华。
TOP
229#

诚敬,理解,体悟,集粹,诵记,涵养,信仰,力行这八个原则,我们一定要去这样要求自己,去坚持。
TOP
230#

许多机构传播的只是国学的一些片断:只读《三字经》和《弟子规》,而不读四书五经;或者只读四书而不读五经;或者只读四书五经而不汉代以后经典。儒学包括孔子之前的文献,也包括孔子之后的文献,而许多地方只读先秦时代的文献。国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包括经史子集,但许多地方只重视经,而不重视史子集。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我设立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主题,每一主题之下又形成十多个条目,合称为“十纲百目”。这就使国学传播有了相对系列完整的内容。其内容包括了四书五经,也包括至清代的历代经典。不但有经学,还有史、子、集内容。
TOP
231#

回复 3楼陈杰思的帖子

“诚敬”、“理解”、“体悟”、“集粹”、“诵记”、“涵养”、“信仰”、“力行”。八个词,十六个字,囊括了所有我们需要做也必须达到的要求和教导。对经典文化怀有一颗诚敬之心去理解去体悟,身体力行的实践仁义礼智信的深刻内涵,去学习,去诵记。相信经典文化对我们人生的发展与未来具有重大的指导与帮助。
TOP
232#

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经典是历代圣贤的教导,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经典是为人处世的典范,经典是历史验证的义理。任何一个有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要保持民族精神与价值观代代相传,可以推行经典教育。阿拉伯人有《古兰经》,西方人有《新旧约全书》,而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则有“四书五经”。

       弘扬中华文化的第一步是读经,并且是尊孔读经。学习经典教育可尝试以儒家经典为主,其他诸子经典为辅;圣贤经典为主,诗文经典为辅;中华经典为主,外国经典为辅。诵读圣贤经典,体悟圣贤之道。
TOP
233#

经典教育在小学的教与学


读中华义理教育的原则对经典教育在教学中教与学的一些启发:
一、适合小学教育的经典教材(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
蒙学: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千家诗》(1-3年级)
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选读、《左传》选读(4-6年级)
史:《史记》(5-6年级)
集:唐诗、宋词、历代美文 、诗歌选读(5-6年级)
二、学习理念:
1、年龄:0-13岁,越早越好,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2、学习的顺序: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三字经》
3、方法:熟读背诵,在诵读的基础上再求理解。
熟读是根基,古人的学习法:先读足遍数再求记忆。对于背诵,胸有万卷书 才能下笔如有神;背诵是文明最有效的传承方式;背诵是儿童最自然的学习方式;背诵不是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而要理解,融会贯通。
三、教育方法          
以身作则(身教则从,言教则讼);亲师合作;家长配合
TOP
234#

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是中华十大义理,即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正确区分何为精华﹑何为糟粕的标准应当是:是否符合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义理,是否有利于人的素质提高与精神健康,是否有利于当代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若是将精华作为糟粕,或将糟粕误以为精华,“弃其糟粕,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行为处事前要三思而后行。
TOP
235#

中华义理教育的八项原则诚敬,理解,体悟,集粹,诵记,涵养,信仰,力行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从我们对经典崇敬的态度到将领悟体会经典的内容最后将经典内化为自己涵养的一部分,这是自我提升的一条必经之路。
TOP
236#

        经典教育的八项原则,只十六个字,却道出了经典教育的重心。经典教育或有弊端,但这八个词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学习。每一个词都道出了教育的内容,却又联系实际 ,是对我们生活的写照。现代学校教育主要是物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这是教育的错误,而这八项原则正是前进的方向。
TOP
237#


通过学习中华义理经典教育,我深受启发。在这里,我想结合时下的“国学热”来谈谈自己关于如何学习国学的看法。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结合国学近百年的遭遇,看起来倒是个十分贴切的比喻。当下,“国学热”一浪高于一浪,“国学培训班”“女德班”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甚至连学龄前儿童也穿着马褂摇头晃脑的背三字经。
祖国日益强盛,中华传统文化也重新被社会重视起来,但我在为传统文化的复归感到欣慰时,也为一些所谓的“国学热”感到担忧。
前段时间“丁璇女德班”事件震惊众人。丁璇女士在讲座中,以女的、传统文化的名义,宣扬念咒念经报平安、命理学说、血统论、前世轮回观,认为女性应该忍受家庭暴力,逆来顺受,此外还夹杂着一些歧视女性的观点。
这些严重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荒诞言论点燃了网络舆情,而主办人中国妇女报接受采访时,却委屈的说道: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有错吗?
事件在网上发酵,讨论声不绝于耳,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宣扬传统文化?
而中华义理的经典教育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学习中华经典,要尊重经典教育独有的规律和原则,更好的发挥经典留给我们的价值。
以“女德班”为例,在学习中华经典,一定要做到精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应当以是否违背现行法律,是否违背科学标准,是否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深。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分清“糟粕”与“精华”。排除糟粕,吸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绝不能生吞活剥,毫无批判地吸收。更要提防一些违法犯罪分子打着“女德班”的口号,进行一些违法洗脑活动。
愿我们都能尊重学习经典的规律,更好的学习经典,以文载道,修身、齐家、治国、其天下。
TOP
238#

中华义理的教育是很复杂的过程,而这八项原则为其奠定了基础。这是一个把知识融入内心,再由内心付诸行动的过程。在词过程中会有重重挑战,但坚持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在初步认识义理时要有平和之心,越伟大越有智慧的人往往更愿意做无名之辈,只有半瓶不满的人才会夸夸其谈自己的成就。经典是历经历史考验的,既然如此就有其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地方,不论对待什么,一颗谦卑之心是前提。陈老师有很美好的愿望,便是最好能实现全民教育,就是大家都诵读经典,但这的确很难。社会上分层太多,人与人之间差距是永远都会存在的,但我们也应朝着这一方向而努力。
精神是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帖子中提到针对儿童的义理教育, 童真之心是纯洁的,更容易接受经典。但是即使是成人也应有一颗童真之心,用最单纯的体会直面经典。读经典是能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所感悟,有所帮助,其实在读的过程中大家就是不同的“哈姆雷特”,只要 达到“自得”之目的便学到了适合自己的经典。
经典的诵读要持之以恒,经典不是一朝一夕就集成,我们的人生积淀也需要不断积累!!
TOP
239#

八项原则到出了学习的真谛,如果我们的学习步奏就是和这八项原则一至的话,那么我们教育堪称经典,这种教育是完美的,那时候人们因为知书而答礼,社会是一个和谐美好的人间,人与人之间像兄弟一样相处,没有了勾心斗角,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也许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但现在的教育与经典教育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大部分教育太功利,缺少的是对自己涵养的提升,有自己的喜好却被当成优势,也许这一点在“快乐女生”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但我觉得加强经典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人有修养了,就不容易迷失自己,内心坦荡了,自己就和谐了,世界也就和谐了。
TOP
240#

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学到的东西,都是功利性、世俗性、技术性的东西,而理想性的精神与思想则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来,经典教育可以在世俗世界之外创造一个理想世界。人必须有两个世界:一是世俗世界,一是理想世界。一个人往往是用理想世界的精神与价值,来提升世俗世界,转化世俗世界,使世俗世界不至于在恶欲的牵引下沉沦下去,通过中华义理经典的八项基本原则,我们也应学会为人处事。虽然只有短短八个字,但要做好任何一点,都是要付出十分诚意才能做到的,说实话,这八项原则,就像是八盏灯,指引我们向着至诚至善的终极目标不断靠近,根据这十六个字,促使我们恪守原则,不断挖掘我们自己的自信、坚毅、沉稳、友善、明理等等。使我们不断与自己的邪念不断痛苦的做斗争,从而完善自己,同时也感染他人,就像传递的火炬,把爱、把友善、把美好的一切一切不断传递,温暖千千万万个心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