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八项原则 [复制链接]

211#

       对于中华经典的学习,我们应该以儒家经典为主。儒家文化自汉代开始成为中华名族的主流文化。《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即使是其中的一小句,也饱含人生哲理。如果我们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学习中华经典,必将受益无穷。
TOP
212#

诚敬 理解 体悟 集粹 诵记 涵养 信仰 力行 尽量提高我们自己的综合素质,争取将我们中国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虽然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这样想,不过我相信:一个人带动十个,十个带动一百个。。。最终,将使我们的全民素质得到一个大的提高。
TOP
213#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八项原则诚敬、理解、 体悟、 集粹、 诵记、 涵养、 信仰、 力行,缺一不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不论是学习还是教育,都要怀有诚敬之心,谦虚受教、授教。
TOP
214#

中华义理这八大教育原则既可以作为教育者的教学原则,又可以作为学习者自我监督的规定。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与儒家学说密切相关。华夷之辨更是表明凡是认同儒家思想,纵然是外族人亦为炎黄子孙,反之,你即便一副汉人面孔,也不是炎黄子孙。我不禁感叹,千百年前我们已有这等优秀高等的文化境界,如今我们何不能建立文化强国?努力做中华文化的信仰者吧,它是我们的精神营养,割舍不掉,丢弃不得!
TOP
215#

说实话,已经成人的我,也不知这八项原则。再来温习一遍吧。
诚敬,理解,体悟,集粹,诵记,涵养,信仰,力行。
我注意到的是两点。
一,这其实更针对的是儿童教育,教育从娃娃抓起嘛。
二,是集粹而不是集萃,中华汉字博大精深啊、
TOP
216#

  八个原则,“诚敬,理解,体悟,集粹,诵记,涵养,信仰,力行”短短十六字,字字珠玑。
   深受启发,作为一个文学院的学生,平时除了听老师得讲解之外,对于中华义理,很少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是自己疏于学习,二是无从下手,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通病。有了这么具有操作性的原则,实乃值得高兴的事,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学习生涯,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人生指导提供了方向。读经典,传承经典,是每个中华人的骄傲。
TOP
217#

这篇文章真的是慷慨激昂,有一种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感觉。对于经典也好,圣人也罢,并不是对他们否定,而是我们应该思考,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时至今日,我们到底向前走了多少?还是依然从几千年前的点出发,不停地转圈?
TOP
218#

“文以载道“如若无文则以何载道,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经受住了几千年悠悠历史的检验,经典不仅仅是枯燥无味的说教,经典是一个将现代人与古代圣贤联系在一起的桥梁,义理教育的八个原则其实就是我们消化品味经典的八个步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经典中的丰富营养缓缓吸收,或许经典教育并不能够带给我们立竿见影的功效,但它却能够像化肥一样提供给我们源源不断的营养。
TOP
219#

“诚敬”、“理解”、“体悟”、“集粹”、“诵记”、“涵养”、“信仰”与“力行”是中华义理教育的八项原则。看起来很简单,无非是思想上保持纯粹的崇敬的心、心理上是发自内心的接受以及在行动上认真的行动起来,但实际上完完全全做到的人却是没有想象中的多。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们每每在感叹,却忘记了感叹的同时可以有所行动。我觉得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汉语,最有内涵的是中华文化。虽然将其作为骄傲却并未身体力行成为骄傲,以后的日子里应该有所行动的。
TOP
220#

回复 3楼陈杰思的帖子

很受用,一直以来只是知道中国义理,但是对于其内涵以及中华经典教育的原则并没有去了解。我想,这八项原则真正的运用在现在的教学中的话,无论是对于老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将是极大的进步,都能产生极大的作用,能有效的促进现在的教学改革,在学生的知识认知以及价值认知上都能有很大的改变。当然,这样的运用得是在老师以及所有教育工作者对这样的原则有充分的认识了解的基础上,不能直视灌输式或者是当成任务的教育。
TOP
221#

这八条哲学概念基本涵盖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社会该持有的态度。这是我们每个人该去学习并实践的道德教育思想,也是能让一个民族思想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的重要纽带之一。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和民族精神,不是由抽象的理论制造出来的,也不是某一个伟人主观想象出来的,而是如同地下大溶洞一样,是亿万年点点滴滴自然形成的,经典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汇聚起来的精华。一个民族想要发展进步,就必须加强民族思想文化教育及道德修养教育。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我们首先要学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TOP
222#

简短的八个字词,却将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原则一一道尽.也许有的人会说,简单啊,不就是那么几个字吗,想做很容易的.但是,要做的好做的精,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曾几何时,我们忘记了自己应有的品质.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是祖国下一代的希望;可是,有谁会真正的去遵循这八项原则呢?
在我的家乡的有一座孔庙,很久以前听祖辈们说那里是文人的聚居地,人们都在那里谈论着关于经典文化的诗词歌赋,谈论着儒家思想.然而现在的孔庙,拥有的只是一个空壳,那里早已变成旅游的圣地,门票贵的出奇.现在的人早已忘记了中华民族的荣耀,日新月异的生活让人们再也不会流连于书本.这真的是一个可悲的现象.
有的人阅读是因为崇敬,有的人阅读知识为了完成任务.西方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耶稣,那是他们对神的信仰,而我们呢?早已把过去的义理深埋,亦或封锁;可能有人会认为信仰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没有对传统义理的信仰,我们该如何完善自我.
TOP
223#

很有用对学习很有帮助!!
TOP
224#

对于经典语句,须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领悟。在儒家经典的基础上,依据时代的需要进行创新。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义理都已存在于经文之中,在经文之外,尚有许多义理,需要我们去探寻。
TOP
225#

经典的诵读需要持之以恒,延绵不断。因为经典是历代圣贤智慧的结晶,我们首先要培养对孔子及历代圣贤的恭敬之心,并以此真诚恭敬之心来面对经典。以真诚恭敬之心来面对经典,我们才会虚心接受经典的教导。如果以傲慢的态度,以批评的方式,以挑剔的眼光,来面对经典,经典就发挥不了“导人向善”的作用。读经之时要敬拜孔子等历代圣贤,而读一般的书则不必同时敬拜作者。读经要以真诚恭敬的心态面对经典,而读一般的书则可以用客观、冷静的心态面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