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 [复制链接]

16#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认为,“潜心古典学问是成为有教养的学人的唯一途经。”经典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和知识的精华。《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经典确立的是我们任何时候都应遵循的常道、常理、常识和常法,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经典告诉我们生活的基本意义和人生应积极追求的价值。今天,我们教育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恰恰就是我们远离了基本的常道、常理、常法,比如诚信、公正、善良、宽容、无私、勇敢等。从鲁迅那代人开始就把提升一个民族的精神作为知识分子奋斗的基本目标,到今天,必须承认我们还需要继续他们的工作。
TOP
17#

学完此文,我对中华经典的认识有了系统性和方向性,先谢谢我们的作者了。以下,再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吧!

我们对中华经典的学习,在现在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转型时期,受到来自国内外的不同文化和价值取向冲击,正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这是现实的问题,我们一时半会也改变不了。为此,我们在经典教育上要做好长期性的准备;还有,我们对中华经典的传承上,方向的选择是很正确的。学校来说是相对单纯的,我们作为学生涉世不深且可操作性强!

以《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为我们的理论认识和指导,重点是我们学习者们要好好践行,常思考、多检点,我们的行为是否正确价值取向是否偏转等,然后把我们个人的作用辐射出去,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原理,相信我们的经典教育会收效很大的!

TOP
18#

有一次做公交车,半路上有个女的抱一个小孩子上了车,她站在一个男的位子旁边,那男的没有给她让座,当时车内很挤,天气很热,不一会小孩便睡着了,那女的没有办法用纸擦了一个地方抱着小孩紧挨着那男的坐下,一直到终点站,那男的都没有给女的让坐,当时我很生气,我觉得那是人性的缺失,中国一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他崇尚的教育是传统教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礼让的,但现当代的生活中,人们是不是已经遗忘了我们的传统,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我觉得那是经典教育的不足,在强调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教育人们做人的道理,教育他们我们之所以为人真谛。

TOP
19#

看完后感触颇深。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不能忘本,现在在很多人心里崇洋媚外的心理太多太多,这种现象绝非个别。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弘扬中国文化,学习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文化是十分光荣的一件事。我们需要理性对待,并不是古老的,旧的文化就一定不好,而应该有选择的对待。中华经典教育有它的意义所在,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提高人文素质、改良社会风气、提高汉语水平等等,远远不止于这些。就好比如,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中华经典教育的精神更是符合,必不可少。

TOP
20#

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现在一谈到中国,就很自然而然的和四大文明古国联系起来,常常自诩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可以说这是我们文化的积淀,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优势,但是我们往往没认识到她的现实价值,造成一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国外的孔子学院大受欢迎,而我们却把她作为古董中的古董,仅仅是一种摆设。相比而言,台湾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远超大陆,文言文一直在台湾沿用,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也更深。说到民族精神,陈独秀也作过些经典的描述,他认为我们中华人民勤劳节约,家庭观念强........而我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危机驱动型"民族,在相安无事的时候有点窝里反的感觉,但是一遇到危机的时候往往能迅速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困难,如汶川地震还有圣火的传递这些就能明显的显示出来,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些凝聚力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中国现在正处于文化转型时期,许多传统价值观念正在缺失,如博爱,仁义等,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似乎形成了一种以物质作为评价标准的价值体系,一切向钱看,道德沦丧,责任感缺失,自私自利,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必须得到压制,而现在我们的教育体系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只注重成绩,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许多青少年学生整天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自己明确的目标,好似雾里看花,迷茫无措。当然我们也要抱着积极的心态,改革需要一个过程,牺牲我们这一代,换来一个崭新的未来还是值得的。至少对于我来说,我还是尽力去学习一下传统文化,增长见识,学会作人,陶冶高尚的情操,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直以来我都这样认为,一个人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尤其是那种人格缺失的"知识分子"。我们国家是时候该把传统文化提到一个日程上来,加大对国民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现一个大国应有的底蕴和风范!
TOP
21#

团结&坚持

    一个人、一天,无论是干什么,都成不了大气候;但如果是大家、一辈子则什么大气候都是可以成的。


    团结就是胜利,坚持就是顺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中华文化的经典教育也是一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学习、吸收,并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则中华文化的经典将得到很好的普遍,社会风气将得到很大的改变,中华民族将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TOP
22#

经典教育的价值不用赘述仅从近几年渐渐重新兴起的传统文化的活动便可见一斑,希望经典教育能过继续实行相信我国的传统文化定能大放异彩![em02][em02][em02]
TOP
23#

中华经典教育有六个方面的意义: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提高人文素质、改良社会风气、提高汉语水平等。


从弘扬传统文化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一些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了解民族精神特别是其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不自觉地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盲目地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就个人来说,高尚的道德修养是立身处世的基础;就社会、国家来说,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国家也就得到治理了。

TOP
24#

弘扬中华经典教育不能只是单纯的停留在前人留下的基础上,应该赋予它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与时俱进,实现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的充分体现。现代社会中,传统教育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我认为,这或许是导致现代社会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世界观偏差的主要原因。经典的教育意义应该不止步与弘扬传统文化,更应该着重于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提高人文素质,改善社会风气。
TOP
25#

中华经典教育的价值何在?陈先生的这篇文章深刻的解答了我们的疑问.中华经典教育的六个意义,包括了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提高人文素质、改良社会风气、提高汉语水平。这六个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十分艰难的目标,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作为80或者90后的我们,或许并不像我们的祖辈那样接受过传统的经典教育,现在的教育对我们来说,只是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方法而已.也许在课本上我们还能看到关于四书五经的文章,例如孔子的<<论语>>.尽管孔子的学说曾经也被世人怀疑过,但不可否认的是儒家的思想仍被当做经典之首.

一个国家的人民,只有牢记这六个目标,并努力实现,才能让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就拿汉语来说,不仅是我们的母语,也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中一个方面.中国有13亿人口,然而却不是所有的人都在说汉语.许多移民外国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几乎是不会说汉语的,因为从小就被灌输了西方的文化,而忘记了自己的本质.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世界上最奇妙的语言--汉语,因此我们应该把这样的传统继承下去,让全世界的中国人都为我们的民族而骄傲.

TOP
26#

中华经典教育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我华夏五千年文明总结出的各种经典道理即使在今天也能表现出其无可比拟的存在价值。中国要发展,必然需要一个坚实理论指导。与其像其他国家一样盲目的去借用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还不如就借鉴我们老祖宗总结了几千年的经验。有这样其他国家嫉妒都来不及的摆在眼前的经验不用,这就是从根本上违反了科学发展观的道理。
TOP
27#

做好中华经典教育势在必行,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应当学习,认识,秉承先人的优良的传承文明,思想,文化和精神。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这个国家的精神文明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提升自我价值,其中我们要学好,掌握好中华千年的文化和思想。为我们的国家发挥自身的价值。

TOP
28#

一个民族选择怎样的文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民族的前途。

中华民族拥有着宝贵的财富,这份财富十分的珍贵,是由上千年的文化积淀而成的!但是这样宝贵的文化财产于现代教育而言却显得有些不相交融。现代太多实用主义,太多科技性的学科,真正能填补心中空缺的,增强个人实力的文学性学科却屈指可数。

既然拥有就应好好珍惜,每个人存活世上就有其价值。我们学习实用性的东西是使生活能有保障,而更多的文学性的东西才是内心真正的营养。

TOP
2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高度评价了中国文化的历史作用,并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他强调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TOP
30#

前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几种不良倾向:一是用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是必要的,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政治教育搞好了,人就一定会有良好的品行,“政治挂帅”的德育模式在实践中是不成功的。二是脱离经典的生活教育,即在不展开经典教育的前提下,在生活中寻找道德的例子,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领悟道德。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式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现在的社会极其复杂化、多样化,大量的丑恶的现象存在着,如果让人们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如何做人,恐怕许多人更容易接受现实生活中的世俗观念、消极思想。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很容易影响到每一个人。三是单纯强调对某些道德榜样的模仿,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将道德教育放在优良的传统文化中展开,人们很难形成对道德榜样的真正认同和理解。四是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不重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良知的培养。因为教育的成绩,只能通过分数来表达,许多教育者就将道德简化为道德知识,然后又将道德知识切割成考试的要点。真正的人品道德的提高,无法以量化的形态表达出来,所以许多教育者对于道德品格的提高漠不关心。许多所谓的专家,不知其道德水平如何,也从来不认真学习经典,而凭借自己的所谓专业知识,编写出来的教育孩子的教材,显得空泛、无力、含糊、浮浅,甚至可笑。存在以上道德教育的不良倾向,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排斥中华经典教育。而改变上述不良倾向,唯一的出路就是强化中华经典教育。中华经典教育,完全改变道德教育的知识化、教条化、形式主义、脱离身心、假大空、对象化等弊端,而是采取熏陶、浸润、身教言教、知行合一等方式进行。当前,中国已有一批中小学推行中华经典教育,实践的效果非常显著,许多孩子在诵读经典之后,思想与行为朝着善的方向改变。已有大量的事实表明,在学习经典之前,自私、任性、粗野、浪费等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自从接受经典教育之后,许多学生懂得节俭、礼貌、谦让、团结、尊重他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