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源远流长,无论是秦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宋元的理学、明朝的心学,还是清朝的朴学,“义理”之学自古至今都贯穿始终,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濂毅和”,至今都有极大的价值。
“义理”之功大矣哉!义理兴则国泰;义理废则民乱,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持义理者,众望所归;无义理者,众叛亲离,故有“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之论。上至帝王将相,公卿大夫;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靡不合焉。
若“视之如草芥”(《孟子•离娄下》),“弃之如敝履”(《孟子•尽心上》),如何“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遑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悲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已成“阳春白雪”而“曲高和寡”(《楚辞•宋玉答楚王问》)了。
然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虽然“路漫漫其修远”,但只要“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终有“昭昭之明”、“赫赫之功”(《荀子•劝学》)。故其现代价值亦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