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728293031323334 / 3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复制链接]

496#

随着中国不断迈向现代化,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经历着新的变革。现代国家需要的国学,不仅仅是传统学问的简单传承,更是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智慧支持。
在古代中国,儒家经典被视为不可反驳的核心价值,因此经在排序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史则按照经的价值导向讲述古代发生的事,起到了辅助经的作用,因此排在第二位。子是经的补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要明白事理,读儒家经典,而给儒家经典里的道理找事例,则读史。诸子只是“杂学”,因此子部只能排第三。集是各种文学作品,但在古代,其价值被评价较低。即使是现代地位相当高的四大名著,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在古代也因为层次太低而没有被归为集部。
在这个背景下,现代国学应运而生。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经、史、子、集四类,而是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性研究现代国学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社会问题相结合,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TOP
497#

  中华经典教育具有迫切性,原因如下:
  1.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经典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
  2.道德培养与价值观塑造:中华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如仁爱、诚信、孝道等。通过学习经典,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个人的全面发展。
  3.提升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中华经典是汉语言文化的瑰宝,学习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语言能力。同时,经典作品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
  4.社会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华经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尊重和关爱他人。通过经典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
  5.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变得尤为重要。中华经典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使他们能够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
  综上所述,中华经典教育对于传承文化、培养道德品质、提升语文素养、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经典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TOP
498#

近年来随着网络等信息产品的初见普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了严重“营养不良”,甚至有不少一部分学生在课堂语言交流、作文写作和应用题回答中使用网络用词,还出现了不尊重老师的情况。现阶段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浮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其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及碱性的主要内容,国学经典教育进入课堂尤为迫切。我们应该大力倡导《论语》等经典进入课堂,用其中含有的中华优良传统品德浸润学生心里。
TOP
499#

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就没有希望,没有凝聚力和创造力,更不会有创造力。而有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去续承发扬,则这个民族得不到自信心,更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先贤们智慧的结晶,它的思想内核与嘉言懿行直到今天也没有落伍,以《四叔》、《五经》为例,如能努力学习并且在生活中实践,我们将受益终生,社会也因此会更加安定和谐。
TOP
500#

回复 4楼张兴旺的帖子

无论怎么说,义理就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东西。我们应当以现代的科学的思维,去进一步使义理为我所用,更好的发展我们的精神文明。
TOP
501#

中华经典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受到网络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复杂的信息与环境侵蚀着当代人的心灵,应将发展中华经典教育提上日程,使人们受到中华经典的心灵滋润而洗涤灵魂、涵养心境。
我认为发展中华经典教育不仅要呼吁大家更深入地、更广泛地学习中华经典,也要充分利用好当下的信息网络化条件,将中华经典以更新颖、更创新、更具吸引力和大众化的方式来进行宣传和普及,让中华经典真正走入大众的内心而得到启迪。
TOP
502#

陈先生所论现在学校教育乃是“谋食”的教育,深有感触。 对于一个想要被化的学子,即有谋道之心也难在体制内得到相应的指导,所以即使是兴趣式的典籍读诵也要在谋食功课之余自学,而且还会受到“难谋好出路”之类的指责。 在下于04年购进一套十三经注疏,至今也只点读完七部,而且大经居少,即便如此,受用之处还是很多的。中国人心理结构的形成,儒家经典的影响至深且远。远离经典,也就远离了我们自己。
TOP
503#

“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传承千年文明精髓,弘扬民族文化自信。面对全球化冲击,我们需根植于深厚文化底蕴,以经典为镜,明理修身,培育家国情怀与高尚品德。经典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灵魂的滋养,对于塑造民族未来、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TOP
504#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有着其他作品所没有的独特的、美好的品质,经典具有原创性、典范性、权威性,是人类文明的精品,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得到了历史的检验。能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必定是深刻把握了人性的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从孔子起,中国便开始了经典教育,其中,有动力、有挫折,有发展、有倒退,不同的时代的因素制约着经典教育的发展。现如今,大众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趣味性更强、更加便捷的网络文学,而不是经典文学,越来越少的人会主动关注经典,对于经典的认识可能仅限于学校教授的那一小部分。因此,面对着这一严峻的问题,推行中华经典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只有不忘经典,坚持中华经典教育,我们才能不忘历史,不忘初心,不改大道,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展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先进性。
TOP
505#

传统经典教育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智慧,其深邃与广博曾长久地照亮人类文明的进程。然而,近代以来,受多种社会变迁因素的影响,经典教育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这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也是经典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宝贵机遇。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当敏锐地把握这一契机,积极投身于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之中。
具体而言,我们应当致力于发掘并推广那些具有原创精神、典范意义及权威地位的经典著作,通过创新的方式和手段,让古老的文化精髓跨越时空的界限,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不仅是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回望,更是推动文化复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我们的行动,将助力经典教育回归大众视野,成为滋养心灵、启迪智慧的重要源泉,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文明的持续进步贡献力量。
TOP
506#

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在这个帖子得到很好的呈现。现代的社会利欲熏心,物欲横流,快捷和高效似乎成为一个很平常的要求和目标。越来越多的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喜好阅读一些没有营养电子书或者喜欢看一些短视频快速的短暂的愉悦身心。有的时候,一部长篇小说几分钟就可以在一个视频内解读完。人们似乎越来越没有“耐心”,鲜有人去探寻中华经典的独特的魅力,品味其中的精神食粮,达到深层而持久的精神愉悦和自我完善。中华教育的迫切性在现在的社会表现的更为明显。中华经典教育不仅是面向青少年,更应该是面向人民群众的,大众化的,全国性的,让人们从中进行国家的民族的个人的深层修养。当人们精神的结构得到升华和沉淀,便会对这个世界的人伦的观念得到“慢”和“质”的改变,结果将会重新改变人们和整个环境。
TOP
507#

关于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陈思杰先生从经典教育的意义出发,结合现代流行方式,指出在中华全民族中推行中华经典教育,已经是非常迫切了。阅读作者的观点后我有几点感受:
一是中华经典教育的重要性。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载体,其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容、深邃的哲学思想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结晶的集中体现。就其具体意义我想以《诗经》为例。《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代表了文化传统和一种价值观,体现了人文价值、人文关怀、情感表达和社会关注。《诗经》表达的感情高雅纯正,尤其以爱情诗为代表,如《木瓜》,展示了互敬互重的关系。
那如何更好的进行中华经典教育呢?也就是我想谈的第二点。
二是采用“中华经典+”效应,意义是说,将中华经典和不同形式相结合,比如《诗经》可以与吟诵相结合。将其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诗经》的意境和情感。当《诗经》通过和谐的音律吟唱出来,其内容的温柔敦厚便可以颐养性情。
因此中华经典教育面临迫切的境地,但是也要找准真正适合的方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文化自信,接力传统媒体渠道,扩大传播声量!
TOP
508#

随着中国不断迈向现代化,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经历着新的变革。现代国家需要的国学,不仅仅是传统学问的简单传承,更是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智慧支持。
在古代中国,儒家经典被视为不可反驳的核心价值,因此经在排序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史则按照经的价值导向讲述古代发生的事,起到了辅助经的作用,因此排在第二位。子是经的补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要明白事理,读儒家经典,而给儒家经典里的道理找事例,则读史。诸子只是“杂学”,因此子部只能排第三。集是各种文学作品,但在古代,其价值被评价较低。即使是现代地位相当高的四大名著,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在古代也因为层次太低而没有被归为集部。
在这个背景下,现代国学应运而生。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经、史、子、集四类,而是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性研究现代国学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社会问题相结合,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TOP
509#

  西汉大儒董仲舒继孔孟之后完善了“儒家”五常“,也是已知最早将“五常”并举的儒学家,在仁义礼智信五大精神支柱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向上他继承了孟子“四端”之说的知识内容,将孟子“四端”之说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将“五常”与“五脏”“五方”“五行”“五经”相配比,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在儒家思想演进史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仁者,亲也。“仁”是“五常”的精神底蕴、至上原则 和终极目标;义者,宜也。 具体内容表现尊上敬长、公平正义、禁民为非、反对侵凌兼并、残民暴物与不义战争。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传统道德规范的 “礼”,注重对于社会秩序及等级地位的维持,具备 道德法的作用:智,同“知”,识敏。 表现为明是非、别善恶,内心 通明,善于知人与自知,见祸福远:守信必须符合于道义,《论语•学而》 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仁”“义”“礼”“智”“信”在中国儒家先哲中有着先天的内嵌式的命定性,人皆有之,人人皆可成为贤者,先贤们坚信通过对民众主体性的改造和教化,便可重归尧舜之世,实现大治以今天的目光观之,故尤其局限之处,但其中蕴含的人人向善、有教无类的美好祈愿却正是当代社会所缺乏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