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728293031323334 / 3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复制链接]

481#


“上善若水”
    在《荀子·宥坐》中,孔子在大河边上,观赏着向东流去的水,子贡见了,感到有些奇怪,于是问夫子:“君子一见到大水便要前去观赏,这是为何呢?”
    孔子回答:“因为它川流不绝,并且使生命生生不息,却从不以为自己有什么恩德,像是有很高的‘德’;不管它流向低处还是流向曲折,都是姿态低下,但它一定按自己的水道流动,这就像‘义’;水势盛大,永远没有穷竭,又像是'道’;它奔流直泻,即便是到很深的溪谷也毫无惧色,这如同是'勇’;它能作为衡量地平面的标准,公平公正,又像是'法’;水盛满之后,不需用什么刮平,自然平正、端正,这像是'正’;它柔美而略呈透明,可流入到细微的地方,这又有些像'明察’;不论从哪里发源,它一定是向东流去,不变其志,这又如它的'志向操守’;它流出流入,一切东西因此变得洁净,像是它善于教化和感化。水的德性有这么好,所以君子见到水一定要前去观赏。”
    据《史记》记载,孔子在三十八岁的时候,曾向老子求学,从老子那里学到了水的智慧。当时老子教导孔子说,你要学仁德,应该跟水去学,上等的德行就好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有谦之德,这就叫“上善若水”。而这个“上善若水”就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上善若水
    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我们民族的品格,我想,“上善若水”一定是得票最多的选择之一,因为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最高的智慧和品德就像水一样,中华民族是一个温和的、热爱和平的民族,善于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高的美德,也就是最符合“道”的规范的行为,老子认为,水最适合用来比喻这种行为。在老子看来,水是肉眼所见最柔软的东西,它处于万千河流之下,不避低洼肮脏的地方,它滋润万物而从来没有向万物索取回报,它能洗净污浊而不会抱怨,在养育万物的同时也没有居功自傲,而是默默的奉献。但是,水却是世间万物所不能离开的物质,也是生命的根源,受到了万物的敬仰;而水总是低调行事,随方就圆,从不与万物相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水滴能穿石,世间没有任何物体能够比水更强大;海纳百川,水还有着比世间万物更宽广的胸怀……
    水的这些特质,跟道的“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特性非常吻合,所以,水是最符合“道”的一种物体。
    在《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楚国令尹孙叔敖病危,他在临死前告诫儿子说:"楚王曾多次要给我封赏,我都没有接受,我死以后,楚王一定会封赏你,如果你无法推辞掉,就一定记住,不能接受肥沃的封地。在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贫瘠,还经常闹鬼,名声很坏。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也认为这个地方不吉祥,都不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居住,如果楚王一定要封你土地,你就要这块地吧,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拿肥沃的土地封赏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牢记父亲的话,没有接受,转而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后来楚国发生动乱,很多得到肥沃土地的功臣,都在动乱中丧生,而孙叔敖的后代则幸免于难而且保住了这块封地。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孙叔敖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和军事才能,辅佐楚庄王,使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可谓居功至伟,而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把眼前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作为自己所喜欢的。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会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低洼之处。正是因为孙叔敖的这种行为,才能在辅佐楚庄王成就霸业的同时,使得子孙后代得于保全。
2.向水学习
    既然“水几于道”。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老子指出,要从七个方面向水学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里,老子连用了七个“善”(这里都作“善于”解)字,描述了水的七种美德。
    “居善地”。就是要像水一样,低调行事,要善于“示卑”,不能总是处在高高在上的地方,这样,才能避免因“枪打出头鸟”而受到伤害。
    “心善渊”。这个“渊”,是渊深、沉静的意思,越是宽广、越是深湛的水体,里面的生态系统就越丰富,而水里的有害杂质就会越少,这水体就越有生机。这是要我们的心胸像平静的湖水一样,宽广无边,清净湛然,如此,才不会有杂念和烦恼,才会焕发出无限生机。
    “与善仁”。在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要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总是以诚相待,既不求回报,也不盛气凌人,才能达到帮助别人的目的。
    “言善信”。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像江海的潮水如期而至那般守信,说到做到,坚守承诺。
    “政善治”。也作“正善治”,水的特性之一,就是“平”,所以,为政要像水一样,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取得治理的效果,另外,水有去除污垢的作用,因而“正善治”引申到个人方面,就是要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修养水平。
    “事善能”。水能做的事是很多的,洗涤、灌溉、发电……,以水喻人,即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去做事情,才能干好事、干成事。
    “动善时”。水在不同温度下能分别呈现不同的形态,寒时成冰,而热时又化为水汽;在处于高位时,就会倾泻而下;如果前路没有阻挡,就会一直向前,奔流到海;而如果前面被堵住,就会停下来,慢慢蓄势,当水势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冲破阻挡,继续向前,所以,老子说,人们在采取行动的时候,也要像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相机而动。
3.不争而无尤
    老子在描述了水的七种美德以后,最后总结,水的美德,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不争”。
    “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是对本章的总结,在前面,老子列举了水的七种美德,其核心只有两个字"不争”,俗话说树大招风,如果不与人争抢利益,不爱哗众取宠,就不会成为众天之的,所以既不会招致怨尤,也不会产生过失,故称"夫唯不争,故无尤”。
    由此可见“上善若水〞,重点是学习水的品质,而不是一味地劝人行善。如果执着于行善积德,就陷入了执念。老子希望的是人人培养出水一样的品质,拥有了这样的品质,行善就成为常态,而不是有意为之。
TOP
482#

这篇文章深刻地诠释了中华经典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作者清晰地阐述了经典的意义,强调了其在塑造民族精神、提供行为准则方面的不可替代性。文章通过历史回顾,指出了中华经典教育的源远流长,以及其在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根本地位。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华经典教育遭遇了断层与边缘化。
作者敏锐地捕捉到现代教育的偏向,即偏向于物质知识的灌输,忽视了人文与道德素质的培养。然而,正是这些素质构成了健全的个体与民族,而经典正是这方面的瑰宝。最后,作者呼吁重新开展中华经典教育,让经典重新融入教育体系,成为民族精神的滋养源泉。
文章言简意赅,旁征博引,为中华经典教育的复兴提出了有力的论据。同时,通过引述蒋庆先生的观点,强调了儿童时期对经典教育的重视,呼应了“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这篇文章引人深思,深刻剖析了现代教育体系的不足,也为中华经典教育的回归提供了可贵的启示。
TOP
483#

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都有共认的“经书”,都有经典教育的传统。如中华民族有四书五经、印度民族有《吠陀》和佛典、西方民族有《圣经》,阿拉伯民族有《古兰经》。世界上这些伟大的民族至今都保持着经典教育的传统,并且经典教育通过宗教和学校两大渠道展开。中华民族曾经有两千多年的经典教育历史,而现在却放弃经典教育,不仅在学校这条渠道上,而且也在宗教这条渠道上放弃了经典教育,这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重新开展中华经典教育,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TOP
484#

《论语·卫灵公篇》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政治、道德、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言论。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感其蕴含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感受到孔子对于“仁”的重视。在卫灵公篇中,孔子多次强调了仁的重要性,认为仁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一个人如果具备了仁的品质,就能够真诚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这种博爱的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忽视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如果我们能够以仁为本,用真诚和善良去对待他人,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其次,我体会到孔子对于“礼”的重视。在卫灵公篇中,孔子强调了礼的重要性,认为礼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石。一个人如果遵循礼的原则,待人有礼,尊重他人,那么他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这种以礼相待的态度不仅有助于个人形象的塑造,更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礼的重要性,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冲突。如果我们能够注重礼的实践,用礼貌和尊重去对待他人,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一定会更加融洽。

此外,我感受到了孔子对于“忠信”的重视。在卫灵公篇中,孔子强调了忠信的重要性,认为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忠信的品质,就能够真诚地对待工作、对待他人、对待社会。这种忠诚和信用的态度是赢得他人信任和尊重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缺乏忠信的品质,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如果我们能够秉持忠信的原则,用诚实和守信去对待工作和生活,那么我们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我认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提出的“君子小人”观也很有道理。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品质,而小人则缺乏这些品质。这种区分并不是要将人分为两类,而是要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如果我们能够时刻警醒自己,努力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总之,《论语·卫灵公篇》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感悟。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刻认识到仁、礼、忠信等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会努力践行这些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篇文章,共同探讨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TOP
485#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包含了古代先贤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思考。而《论语·子路篇》更是这一智慧宝库中的珍品,为我们展示了子路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在《论语·子路篇》中,我最为欣赏的是子路对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见解。这句话虽然简洁,但却深刻地揭示了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要有自知之明,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子路的这一观点,无疑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

同时,《论语·子路篇》也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忽视了礼的重要性,认为它只是一种过时的传统。然而,《论语·子路篇》却告诉我们,礼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石。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我们都应该遵循礼的原则,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此外,《论语·子路篇》还提到了“仁”的观念。仁是一种内心的情感,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一个具备仁的人,不仅能够善待自己,更能够善待他人。这种博爱的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在阅读《论语·子路篇》的过程中,我深感其智慧的深邃和广博。它不仅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更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正直、诚实、勇敢和智慧等品质。《论语·子路篇》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为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论语·子路篇》中的智慧为指引,努力成为一个有德行、有担当的人。我会时刻牢记子路的教诲,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我也会注重“礼”的实践,以谦和的态度待人接物,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更会以“仁”的心灵去关爱他人,传播正能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论语·子路篇》给了我无尽的启示和动力。我相信,在它的指引下,我将能够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感受到古代先贤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共同为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努力。
TOP
486#

《论语》是一本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语言简练,浅近易懂,却用意深远。它不仅教会我们如何接物待事,更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行动做出表率。读完《论语》,我深感孔子的高尚品德和深邃智慧,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其中,《学而篇第一》中的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忧虑自己是否理解别人。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渴望被他人所知。但人生的复杂和多样性使得完全理解他人变得不可能。因此,与其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不如多一些宽容、尊重和谅解。
商鞅、达尔文和雷锋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为了追求真理和进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遭到了世人的误解和嘲笑。但他们并未因此放弃,而是坚守自己的信仰,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不理解的目光,我们应有勇气昂首向前,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总的来说,《论语》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智慧。与其在别人的眼光中迷失自己,不如坚守本心,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理解和宽容他人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论语》中的智慧将会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引灯塔。
TOP
48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经典教育,就难于培养民族的共同意识,也就丧失了民族的灵魂。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就在于此。中华经典教育应从小抓起,在孩子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第一步时就应该用中华经典去陶冶性情,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这也是我们现在中小学教育中相对缺乏的一个方面,比如说学校以提高学生成绩为重心,而忽视了立德树人的总要求,长此发展下去,国民人文素质令人堪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中华经典教育。
TOP
488#

关于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楼主从经典教育的意义出发,结合现代流行方式,指出在中华全民族中推行中华经典教育,已经是非常迫切了。阅读作者的观点后我有几点感受:
目前中华经典教育传播存在的困境在于“数字鸿沟”下,信息传播失衡,再加上传播方式的文化创新力不足,经典教育传播的严肃性遭到了传播本身所带娱乐化相冲突。
所以关于中华经典的教育传播,在传统教育的方法上应积极结合现代传播方式。要依托于新媒体技术,打造特色项目。结合自身经验,目前我正在参与的一个项目是“古文字的创新教育与推广”,如何让千年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这是我们项目实施的背景,经过社会调查我们发现中小学生不喜欢学习的关键在于,认为学习方式太过于枯燥。因此我们决定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将甲骨文设置成动画讲解的形式,并引入表情包等娱乐性的教具,结合历史小故事,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取得了优秀的实践效果。
因此中华经典教育面临迫切的境地,但是也要找准真正适合的方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文化自信,接力传统媒体渠道,扩大传播声量!
TOP
489#

中华经典教育强调的忠诚、孝道、礼仪等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道德修养。其次,通过深入研读中华经典,可以开拓人们的思维,提高人的审美情操,启迪人心灵,提升人的人文素养与情操。此外,中华经典还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智慧,可以为现代教育体系提供借鉴和启示,帮助年轻一代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总的来说,中华经典教育之所以具有现代价值,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智慧和人生哲理,能够引导人们在当代社会中求真、尚美、崇善,为建设和谐、美好的现代社会贡献力量。
TOP
490#

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就没有希望,没有凝聚力和创造力,更不会有创造力。而有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去续承发扬,则这个民族得不到自信心,更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先贤们智慧的结晶,它的思想内核与嘉言懿行直到今天也没有落伍,如能努力学习并且在生活中实践,我们将受益终生,社会也因此会更加安定和谐。读了陈先生的文章后我颇有感触。我认为“经典”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必是有它成为经典的理由,而对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汇聚的思想精华,我们没有理由摒弃。如今许多大学都开设选修课来讲解《论语》、《诗经》等经典,就是在发展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智慧结晶,就是在发展一个民族自己的信仰,只有这样才能我们才能真正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好的展望未来!
最后编辑王旭 最后编辑于 2024-01-01 17:24:08
TOP
491#

    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也表现在应对文化挑战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经典教育也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对中华经典的学习和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维护文化主权和民族尊严。
TOP
492#

回复 31楼李惠珍的帖子

近年来随着网络等信息产品的初见普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了严重“营养不良”,甚至有不少一部分学生在课堂语言交流、作文写作和应用题回答中使用网络用词,还出现了不尊重老师的情况。现阶段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浮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其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及碱性的主要内容,国学经典教育进入课堂尤为迫切。我们应该大力倡导《论语》等经典进入课堂,用其中含有的中华优良传统品德浸润学生心里。
TOP
493#

中华经典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经典,人们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华经典教育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通过学习经典,人们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中华经典教育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包括对人性、人情、人伦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学习经典,人们可以培养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中华经典教育强调身心的和谐统一。通过学习经典,人们可以调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带来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中华经典教育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内容丰富多样。通过学习经典,人们可以拓展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等,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TOP
494#

国学经典凝聚了前贤圣哲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华夏文明的思想精粹,是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根据各地实际开展国学经典进小学课堂活动,使师生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具有深远的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等信息产品逐步普及,外来文化、 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并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如去年12月,广东某高校一男生向女生泼硫酸事件。其重要原因即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结果,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及践行的主要内容,国学经典教育进入小学课堂尤为迫切。
TOP
495#

中华经典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来先贤智慧的集合,是民族的精魂所在,也是民族传承教育的根据。经典教育往往承担着传递与继承民族文化的使命。而在民国成立后,由于对全面西化的推行,中华民族的经典教育遭受打击,其影响让人们至今对中华经典都留有偏见,再加上语言的演变提升了我们对经典的理解难度,现代少有人主动学习中华经典文化,使文化出现断层,这也导致许多人远离了经典教育,民族精神沦丧,人文素质随之降低。由此可见,进行经典教育是极其迫切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