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复制链接]

181#


近年来,经典教育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保护传统文化精髓的思想武器,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一切反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言论和舆论,都是对民族文化的践踏,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论,有利于中华大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于五千年来积累的的民族文化大整合,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 经典教育及国学是培育人们共同的意识,民族灵魂。



古代思想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也是《易经》的内容,任何事物都是一阴一阳,例如左与右、前与后、男与女、奇数与偶数、手心与手背等等,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内在相互对立的阴阳两方面就叫做“两仪”也是所谓的阴阳,阴阳两仪各自内在的矛盾利害因素就构成了“四象”,把这个矛盾利害的基本因素按照辩证否定观进行推理、就有八经卦(用三爻组成的卦)所表达的基本卦象。古代思想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生生谓易生生不息是绵绵若存,是自然是客观,是永恒的真理。其次古代思想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油盐酱醋茶,是吃喝拉撒睡,是生老病死故,是衣食住行修,是成长成功成熟大成。古代思想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是家和万事兴家兴财源旺,是人的身心落地生根的根据地,是在高压环境下不竭的动力加油站,是在充满了诱惑的社会里面的指南针定海神针,是在剧烈变化的时代里面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强调个性解放以及民族创新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强调家庭、家族、国家、人类一家、地球一家、宇宙一家的观念。



我们应学习经典的教育,小孩子要从《弟子规》《弟子职》《三字经》《千字文》等学起,这些都是启蒙教育的读物,向儿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培养正确规范的言行和浩然正气。《周礼》《尚书》《国语》《左传》等适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少年学习,都是经典著作,弥补中国现代教育所缺乏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教育。我们应多学习经典教育,多读些古代经典书籍,提高自身修养,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24 22:05:14编辑过]

TOP
182#

      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中华经典,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哲理和经验可供我们学习与借鉴,然而中华经典文化却处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边缘,但在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中华经典文化正在被许多西方学者学习和借鉴,他们不仅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也知道孔子的《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六种经典书籍,这不仅展现了我们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所在,也说明了我们中华经典文化是经过历史检验证明最有价值、最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载负崇高的精神与智慧,向人们提供行为标准。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经典是历代圣贤的教导,中华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中华经典是为人处世的典范,中华经典是历史验证的义理。
     作为龙的传人,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我们拥有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应该带着必须将我们的中华经典文化永久的传扬下去的精神,更加努力的学习我们的民族文化,进而带动周围的人群去学习去了解我们的中华经典文化,挽救中华经典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经典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你我他做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1 20:02:32编辑过]

TOP
183#

     经典是老祖宗留下的宝,不过,后人在学习和致用方面有所欠缺。那些反对读经的大致有以下两观点:
     一、读经太枯燥,与看小说不同,与其整天对着死了千百年的老古董,不如关注当今的活人,追追星也不错,总比不入流强。
     二、读经太费时,短期难见效,又不能当饭吃,特别是在“读书无用”,“笑贫不笑娼”的年代。
    答曰:前者是没钻进去,没品出书中三味,是因噎废食而找的借口。再说,读圣贤书也没叫人自绝于人民啊,也得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躲在象牙塔中不食人间烟火,是固步自封的行为。此外,如果读经很轻松容易,那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啊。
     后者是鼠目寸光,有些大放厥词。人生的智慧,体现在十字路口的选择上,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弃经如敝履,实属不智。放弃之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到处炫耀,更是恬不知耻。书到用时方恨少,当学以致用或求人办事时,就会明白经典的伟大,当后继无力,行将不远时,就会后悔读书迟了。
TOP
184#

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发展,使流行阅读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流行阅读的读者是从趣味性、娱乐性、怪异性、刺激性等角度选择读物,而经典则缺乏趣味性、娱乐性、怪异性、刺激性,通常不会成为人们选择的对象,经典阅读越来越边缘化。与此同时,经典文化还一直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有不少年轻人崇洋媚外,抛弃了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文化。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中,出现了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沦丧等不良现象,这些现象有一部分可以归咎于中华名族丧失了经典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源源不断的大批毕业生走进社会,为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层次人力资源和支持。然后,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即使已经就的学生,也是常常被用人单位抱怨“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甚至连为人处世的基本能力都不会。纵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高等教育发展过快,高校教师不足,教育投入不都等客观因素有关,但是最主要的乃是我们的教育忽视的学生的中华经典教育。我们应该从小处着手,时刻不忘学习中华经典,时刻发扬中华文化经典,让我们的中华文化经典渊源流传,永不磨灭。

TOP
185#

       去年寒假期间,我收看了央视的《中国谜语大会》。边看节目,我也在猜灯谜,但是有一大部分解不出。

       其实,猜灯谜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其中还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而猜灯谜也有一定的方法,如:会意法、正扣法、增损法、离合法、用典法等等(这里只是几种)。但是因为我们很少接触这一传统文化,我们的能力很有限。而这,不正从侧面表露出我们对中华经典教育的淡漠。

       文言文也好,对联也还,以致书法,传统文化如此有魅力。我们欣赏的同时,也应该要求自己去传承。因为它们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

TOP
186#

国学兴起的必要性



读了陈先生的文章,我深有感触。当代大学生宁愿坐着一整天无聊的划着手机刷微博,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一篇文章,中华经典的教育只能从基础教育上渗透。如今儿童已经开始逐渐普及国学知识,从小背三字经弟子规,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至少,中华经典的文化已经开始渗透,像邓小平说的那样,从娃娃抓起。




    如今年轻人提笔忘字,每天都在用电脑和手机的输入法,很少拿起笔写字,大部分都是用电子邮件或者是短信的方式来进行沟通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是如此,在网上聊得热火朝天,见面的都是时候都是面面相觑,一桌人都是自顾自的玩着手机。我认为,这就是如今中国人在传统教育的缺失。最近,中央电视台组织举行全国人民读书。此举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复兴起着很好的作用。



TOP
187#

陈先生的一番话说得我顿觉羞愧,为自己的“无道“之学,如陈先生所言,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和民族精神,不是由抽象的理论制造出来的,也不是某一个伟人主观想象出来的,而是如同地下大溶洞一样,是亿万年点点滴滴自然形成的,经典正是由这些智慧的点点滴滴汇聚起来的精华。我们现代的国人却开始习惯于快节奏生活,习惯囫囵吞枣般的阅读,习惯盲目崇拜别人的文化,漠视自己的宝贵文化,习惯将自己“洋”化。当我们习惯别人的文化,的确在短期内增强了自己在这个快速发展社会的竞争力,就其长远看却是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优秀的本土文化,真正适合自己的文化,或许我们将别人的文化没有牢牢握在手中,一个不小心掉了,我们就成了如同邯郸学步般可笑的人。中国经典教育——通过文化经典传承民族精神、价值观、道德观的渠道,需要我们去关注,需要我们虔心学习,如果我们想做有自己思想的民族,想真正在这个社会站稳脚步!

TOP
188#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
TOP
189#

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都有共认的“经书”,都有经典教育的传统。如中华民族有四书五经、印度民族有《吠陀》和佛典、西方民族有《圣经》,阿拉伯民族有《古兰经》。世界上这些伟大的民族至今都保持着经典教育的传统,并且经典教育通过宗教和学校两大渠道展开。中华民族曾经有两千多年的经典教育历史,而现在却放弃经典教育,不仅在学校这条渠道上,而且也在宗教这条渠道上放弃了经典教育,这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重新开展中华经典教育,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TOP
190#

说实在的,在看到这片文章之前,我对现今的教育已彻底失望了(我承认我的不足和无知)。看到了先生的文章,恍如隔世,瞬间明白了什么才是教育
TOP
191#

现在中国学子都被应试教育给害了,学校一味强调成绩,严重偏离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
TOP
192#

      受西学东渐的冲击,有人认为中华文化就是落后,而西方文化就是先进,甚至连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其实,这种言行有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之嫌,是民族自卑感的表现,是近现代屈辱史的后遗症。
      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生生不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传承不绝的存在),就连现在的西方也渐渐兴起中国文化热,铁一般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其生命力之强、其魅力之大,留下来的精华不会因少数人的全盘否定而消亡。虽然“金无足赤”,其有若干不足,但其优点必定远胜于其缺点,正所谓“瑕不掩瑜”也,切不可以偏概全、因噎废食,视之如洪水猛兽,“敬而远之”。
      如果“弃之如敝履”,那么其性质就是无异于数典忘祖,不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则“行将不远”。试问没有根的民族如何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结果只能是苍白地有你没你一个样,只能被同化或消灭。不错,在现代科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领跑全世界,但在传统文化方面,它们就相形见绌(建国时间短)了:应该看到我们的长处,不能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再说,西方文化也有糟粕,改革开放打开了窗户,也要拉上纱窗。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拿来主义”,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对传统经典的全盘否定,只是个人片面、情绪化的宣泄,甚至会被冠以“忘本”的帽子:整天空守宝山,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天天去外面捡垃圾,这是民族和时代的悲哀。
      如今年轻人多浮躁、功利,往往被红尘利益和人情世故蒙蔽双眼,很难坐下来安心读书,即使偶尔想读,还不包括传统经典,久而久之,就成了恶性循环,甚至道德沦丧。而且,正确的不去引导,错误的就会趁虚而入,例如真理教。因此,打破偏见,挽救危化,重新认识其价值和迫切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既为文化传承和弘扬承担了责任,又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典范。
TOP
193#

重拾中华经典的急迫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古老的中华文明,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唯一一个延续至今、从未间断,有着极强生命力的传统文明。它有着极大的包容性、涵盖性和前瞻性。尤其是中华古代哲人对人、对宇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把握和深刻认识,已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在以西方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愈加暴露出其不足和弊端的时候,无异于一股清纯的甘霖,给为现代“文明”所困扰的人们,带来一线希望和生机。
    早在本世纪中期,国际学术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就已认识到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巨大指导意义。甚至预言,未来人类文明的出路,在于对东方文化的回归。在国内,近十年来,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传统文化的学术讲座和出版物受到普遍欢迎,许多传统文化典籍一次次被再版、重印,各种古籍选本大量涌现,而且还出现了古典诗词朗诵会和中小学生读经活动……。然而,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冲击面前,尽管有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和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渴望,传统文化对人的实际影响却日渐微弱。
   我们日益被眼前表面的繁荣、富足所迷惑,沉醉于自我编织的梦境之中,甚至无暇顾及俯拾皆是的危机,更不肯正视全人类积极地、有计划、有意识进行自我毁灭的群体行为的客观事实。从黄河的断流、太湖的污染、长江的水灾到重庆虹桥的垮塌事件……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呢?不正说明:“现代观念”的我们不负责任、不顾后果、自以为是的贪得无厌和为所欲为吗!即使在灾难过后,难道我们就真的吸取教训了吗?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都不负责任的话,未来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面对无法回避的现实,人类——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在内,是该做一番彻底的反省了!
   也许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中华传统文化里那对宇宙时空的深刻认识,那万物一体、人与自然的和谐,那巨大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只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才能够找到照耀人类未来的曙光。我们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很值得我们思考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不屑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什么却在国外备受推崇。重拾中华经典的急迫性变得显而易见。说到急迫性,也就说明现在我们太缺少这些优秀的东西了。作为大学生,作为这个特殊群体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冲锋在前,为这个社会做好表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中华经典文化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TOP
194#

        中华经典教育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创办私学,可谓是历史悠久。四书五经对中国古代的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也是中国经典教育的主要内容,对科举制度提供了考纲,也是为后人提供了学习的教材。
        中华民国成立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思想也渐渐融入中国文化中,但部分人全盘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后来蔡元培废除了小学的“读经科”,这也使得中华民族离中华经典渐行渐远。到后来,一方面由于文言文渐渐的不通用,反而显得复杂难懂,另一方面受西方文化影响,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落后的文化,所以中华文化经典教育逐步走出了大众的视线。
        现今,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使得官员们急功近利,不考虑人民的利益,贪污腐败时有发生,个人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诚信缺失,让热心人不敢随便帮助他人,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一下自己;行为失范,淫秽色情,前不久的东莞扫黄事件让全国震惊,当地的淫秽色情行业竟然都作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商家只顾自己的利益,假冒伪劣,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丧失经典教育的结果,重拾中华经典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中华经典教育应该从小就开始,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后天教育也很重要,只有从小就注重孩子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那么孩子在长大后,当有自己的想法时,在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不会误入歧途,同时也会把好的思想感染他人,以此来带动社会风气。现今,有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中华经典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部分团体组织正在积极举办相关活动,以此提高人们对经文的学习,而语文课本中也加重了对文言文的学习,这样就很有利于全体社会加入到重拾中华经典文化的行动中来。
TOP
195#

身为中文系专业的大学生,看完这篇文本在自惭形秽的同时也庆幸自己学习了这个专业。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立根之本,通过文化经典的学习,可以传承民族精神、价值观、道德观,这也是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原因,中国现代教育所缺乏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教育,刚好可以由中华经典教育加以弥补。“没有经典教育的民族,是‘无教’的民族。”这句话触动了我,督促我加强对文化经典的学习,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夯实基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