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和: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226#

大同世界同不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一段便是论语先进篇中的一章,似乎在课本里见过。大多数语文课本里的东西其实都是灌得太早,让还在上学的孩子读这些东西实在是暴殄天物,如果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理解其中的深意。非要到日后再看,才能恍然大悟。

其实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看了一个访谈,采访一个dv制作人,叫什么名字不记得了。他说他的理想就是什么目的也没有,什么也不为,就这样过一生。于是突然地,想起了孔子所赞许的这一位弟子来。

子路是勇士,也是孔子弟子中武功最高的一位。因此首先想到的,便是“勇而知方”。知方这一句,也就是知道规矩,类似于法家的观念了。而勇者多自恃武力,深具野心,子路也不例外,因此首先想到的便是治理国家。但此人也有“方”的另一面,即过分执著拘泥于规矩,近乎迂阔。最终也死在了“方”上。因为师傅“君子死,冠不免”的教导,便在乱军丛中从容冠带,终至于斫成肉酱。则其“方”中并无政客的狡诈利用,却是真心真意认可规则的力量,仍足以令人敬佩。

冉有是士人,他所想到的是富足生民,却只愿做辅弼。礼乐教化,以俟闲者,怕也是诸葛一流的人物。离为相之道尚有距离,和子路的气派自然是差得太远,显得寒酸了;而公西华,所说的无非是秘书一类的工作,面子上的礼节不差,便可心满意足,更远了。

但曾皙不同,与上面的三人,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套用王国维一句话,前三人所说,是有我之境,曾皙说的,则是无我之境。春天里一群人聚着,无所欲求,唱唱歌,跳跳舞,吹吹风,然后回家。

想起了庄子的一段话: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这样的生涯,有点类似于饱食遨游了。孔子曾问道于老子,历来以为道家出世而儒家入世,实际上骨子里的理想却并没有太大差别,殊途同归罢了。

曾皙的世界是一个理想的王国。也是一个真正人性化的王国。然而却非为衣食奔波、为不平呼号的人心所能够想象。换句话说,实现的前提是和平、富足、安闲,只有在低层次的目标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这样的世界才能够成为可能。曾皙的聪明之处是直接跳过了现实的种种困难和努力,直抒胸臆地说出了他理想中的世界。尽管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也仍然遥远。

当一个社会发展到了所有人都不必为了饱暖、权欲、战争而奔走挣扎,剩下的还有什么目标呢?人类是否便可以象曾皙描述的那样,为歌舞而生、为舞雩台上的春风、舞雩台下的流水而生?
   
大同世界界世同大会不会相同
如果懂得轮转的道理就会相同

就当是在痴人说梦吧。要用数十年的短短光阴,去负载如此之多的理想与使命,这本身就让人迷惘。光阴于人之不可靠,正如理想于人之不真实、使命于人之善变化。但就在这样川流不息的时间罅隙里,大同世界的梦想仍然薪火相传,燃烧了千年。和后世庸碌书生、酸腐文人不同,真正的大儒,本质上是极其天真的。
TOP
227#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也许是太多人受了“邦有道,贫且贱,耻也”的鞭策,现代都市易见的是忙碌疲惫的身影,而鲜有人放慢脚步,来给心灵一个假期,想想自己是否“从吾所好”。就如上面这篇短文里的富翁和渔夫,我无意评判他俩谁的生活态度更好,但至少,那个渔夫用最夸张的方式坚持了“从吾所好”。也许是受了“邦有道,贫且贱,耻焉”的鞭策,于是乎,现代人的追求就几乎全部围绕那可望却难求的“富贵”。然而,我们是否想到过,在孔子所谓的“富而可求”的背后正是依靠着“从吾所好”的支撑?孔子的“富不可求”,并非不能,而是不愿,在他所生活的礼崩乐坏的时代,富贵通达往往与“仁”的境界相左,所以,“从吾所好”在孔子,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和决心,至于“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我想,孔子绝不会认为为求富贵可以牺牲自己的个性追求,在我看来,六艺诸匠断无贵贱之分,若能“从吾所好”,虽“执鞭之士”亦乐在其中,若能以此富贵,何乐不为?但若是定当取舍,那宁可舍富贵,而义无反顾地从吾所愿。



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面临的不再是大是大非的选择,而是在“好”与“更好”间徘徊,我们的选择轻松得多,也困难得多。诚然,在物质上的满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方面,然而,我想这只是最边缘的一部分,“从吾所好”才是找到幸福的捷径。那些将生命中可能会出现的财富、荣誉、地位、权力看得极其重要得人,定是将生命看作了占有物,故而必将向之获取最大利益而后快,但是,人生是占有不了的一段旅程 ,如果只是为了到达那些既定的叫作“财富”“富贵”“权力”“地位”的站台,而错过了一路上的和风煦日、良辰美景,那么幸福岂不是成了那一个个不可久留的瞬间?人生的意义岂不是要借助于那些孤零零的注脚?生命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生命的价值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所以,有什么理由可以让我们放弃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我们的生命,用自己的方式去选择我们向往的生活?



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群”的话,在我们成为这个包罗万象的世界中和谐的一份子之前,我们首先要成为我们自己,而不是一种身份,一份职业。卢梭说“上帝创造了我,把模子打碎了”时,我听见了天才对个人主义的赞歌,对于芸芸大众而言,我们并不需要将自信膨胀到自负,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对自己起码的尊重,尊重自己可贵的天性,珍惜心中独特的向往,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李开复说过“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区别两者的不同。”我想权衡两者的智慧首先来自对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在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中需要的是勇气和信心,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作的冒险,不论福祸都值得赞赏,在自己设定的背景上用生命绘出的图画,不论锦绣灿烂或是萧瑟惨淡都值得我们真诚的喝彩。能坚定不移地“取”,就不难潇洒大度地“舍”,当我们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之后,就有了胸襟和气度对于其他那些可能存在的诱惑潇洒放手,因为那时,我们知道,轻装上阵,会走得更远。



“从吾所好”是给自己恰如其分的定位,不做无益的奢望,也不浪费生命的每一秒,它可以是每天多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也可以是毕生孜孜不倦地追求理想……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然而对于“快乐”与“幸福”的定义又因人而异,但我想——幸福不是一份占有物,而只是一种持久的状态——却适用于每个人。幸福,来自虔诚的心灵对生命和人生的体验——是三月飘洒的扬花让你忆起了童年的伙伴,是异乡羁旅的孤独被一声吴侬软语赶走,是嘈杂的办公室里等待你的工作让你更加坚定当初选择它的决心…… 无论何种幸福,都取决于心灵的感受力,而我想只有“从吾所好”才是保持心灵的感受力的生活方式,因为一个人只有先意识到自己拥有一颗高贵的人的心灵,并能用心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这样的心灵才不会对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美妙时光视而不见,这样的心灵才能懂得另一个孤独的身影背后深邃的爱,这样的心灵,才有可能将琐碎的快乐串成永久的幸福。
TOP
228#

谈及“和”,中国人从古到今骨子里对有着对“和”“和平”“和谐”的向往,“君子以何为美”“礼之用,和为贵”古来人以其作为人与人、国与国的重要交往方式。如今,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作为包容性极强的中华民族更提出了“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为原则”,实现共赢梦想,也正迎合了以和平、发展为核心的主题,赢得了许多国家地区人民的赞同与支持。
TOP
229#

有些人为了追求和平“化干戈为玉帛”,割地求和,以委曲求全之资换取暂时的苟且,为“和”。而我认为我们热爱和平,我们追求和平,应该用强势之资,赢得尊重,获得和平。在清朝,中国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被欺,以委曲求全之资换得暂时苟且。在如今中美贸易战,中国先本着以和平处理的初心,积极交流沟通。后来美国越来越飞扬跋扈,中国便以“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强势态度,浇灭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最终美国不管怎样难受无奈,还是接受了中国在和平中发展崛起的状态,不再诉诸战争。
TOP
230#

重“和”是传统儒家思想的突出标志,《论语》有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礼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认为“和”的原则是“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亦即其“人生四绝”,并以此启发人们认识事物不能臆测,不能拘泥,而是要虚怀若谷,同时又要冷静灵活。孔子主张以“礼”为准则,以“中庸”调节人的德行,从而达到社会和谐。朱熹也指出:“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过犹不及便是奢易与俭戚皆未合礼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朱熹提出,处理礼乐文质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于“得中”。所谓“中”朱熹释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要在适中的秩序中进行调整和均衡,从而达到和谐相善。
《论语·子路》中提出“和而不同”,并把它提升到人伦道德的高度:“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朱熹释曰:“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意思是说君子重义,不盲从,不苟和,故能尊重对方不同的意见,能与之和谐相处,而小人重利,只有利益相投才能同处,一旦遇到利益冲突,便不能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朱熹以此启示人们在建立和谐关系时必须坚持道义原则,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投机、世故、圆滑、不敢坚持原则等问题。另外,孔子所主张的“和而不同”在哲学层面则体现为一种在“和”中保持“不同”,才是“和谐”的辩证方法。在这个意义上,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达致“天下大和”。
古往今来,中国人都把“和为贵”作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极力追求人际关系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亦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周礼·輈人》云:“和则安”;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易传》中也说:“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太和”是“和之至也”。致“太和”,就可以万国安宁,民族繁荣昌盛。可见,自古中国人民就意识到“和”对于国家安定、天下和谐的重要性。因此,在“和为贵”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十分重视“和”局面的保持,做事不走极端,主张求同存异。直至今日,“和为贵”思想仍旧是人们普遍的思维原则,同时也成为了处理民族之间及国家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
TOP
231#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已经越来被社会所关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和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儒家和谐社会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孔子提出“仁”、“礼”的思想,希望能够塑造一个完美的人——“君子”,要求君主、地方官吏都需要有较好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不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这样才能够成为百姓的表率,使百姓效仿,如此才能达到和谐社会。在当代中国,要求党员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头作用,在国家危难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北上广深等一批城市崛起,一批能人志士下海经商人民生活极大丰富,国家强调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这种政策的指引下,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三支一扶等一系列措施开始落地,帮助人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TOP
232#

传统智慧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强调中和、和谐,“和”是基本原则,也是人际交往所追求的目的和效果。但是,这种“和”并不是“同”。和谐是有差异的、多样化的秩序,而不是同一的、清一色的秩序。因此,关于人际关系的传统智慧观念在“和”与“同”之间做出了区别。在孔子看来,这种区别是重要的原则性的区别,所以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里的“同”与“和”的区别在于。就两个人的主张而言,求同是一方放弃自己的主张附和另一方的主张而求和则是一方在坚持自己的主张前提下寻求与另一方的共识,使得两种主张趋于完善而非完全同一。因此,“和而不同”否定随声附和、绝对盲从,强调事物多样性和个体独立主体性的意义。
TOP
233#

“和”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次非常多,比如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和谐社会”“以和为贵”等,为什么“和”如此重要,在我们的情感中,讲求情感的适度,“和”也是情感适度的表现之一。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带有社交性,有社交生活,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等,在这些情感状态中最重要的就是和,如果不和则分,则不幸,则混乱,那么生活则没有美的秩序,就不能称之为幸福生活,所以“和”直接和“好生活”产生正相关的联系。
TOP
234#

近几年来热火的“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出自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意思是发现自身之美,然后发现、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到一致和融合。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各个学派即使对于当时的社会走向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却又互相取长补短,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佛教传入中国,却并没有与传统文化产生激烈的冲突,而是经过不断的发展与融合形成了懦、道、佛三家互补共存,和而不同的局面,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丰富多彩的体现之处。正如孔夫子所言:“君子和而不同。”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值得所有人坚持和学习,让我们摒弃狭隘与偏见,用容纳、包容的眼光看待一切,让世界的花园里开满各种各样绚丽的花朵,让人类感受和而不同的美好。
TOP
235#

儒家很讲究“和”,君子一定要做到“和”。如出自《论语·子路》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是在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和是基础,不同是原则君子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能坚守内心操守,如重义轻利,重视承诺,敢于说真话,能够打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一般情况。“和而不同”贯穿于中国历史和思想史的整个发展过程。“和而不同”意味着多元、共存,即多样性意义上的平等共处。历史上的儒释道虽然有过冲突与矛盾,但总体上仍然和睦相处,“和而不同”是三家思想的共同主张。“和而不同”的思想也体现于历朝历代的内外交往实践中,起到了“休战和平”的作用。“和而不同”“交而遂通”,并非个人提出来的文化口号,而是无数中国人“百死千难”提炼出来的交往准则。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因如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繁荣发展,都可以以史为鉴。
儒释道“和而不同”,并不意味着“老死不相往来”,相反,“和而不同”的源流在于“和实生物”“交而遂通”。“和实生物”“交而遂通”意味着,万物的多元,恰恰要求接纳与欣赏;只有接纳与欣赏,才能进一步成就万物的延续与发展。如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开放精神便是孔子秉持和而不同观念的佐证。
在现实生活中,在与人交往时,我们也要做到随和,但并不代表没有原则;在国际上,我们国家很早便掌握了这一精髓,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便是“和”的巧妙运用。
TOP
236#

和是一种万物共存的状态,人也是一种万物共存的状态,我们的思想接受了各种知识的熏陶,也接受了各种社会中因素影响,好的不好的一面我们都吸收了,最终表现出来我们现在的状态,有时候听别人讲成功学,讲了非常多成功的道理,但是别人真正的成就不在于他所说的道理之中,而在于你来听课交的培训费,实在是一种无声的讽刺,学习成功学,更多的应该是学习一个人处于逆境中的思考方式,以及如何面对困境,在这之中学习,而不是光学别人成功,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失败却是可以避免的
TOP
23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的思想作为儒家学派倡导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中华儿女的为人处世方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的精神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兼容并包的精神,也有人类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精神。我们坚持倡导“和”的精神,养成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团结友爱、维护统一的民族品格,从而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
TOP
238#

俗语道:“家和万事兴”。和在中国家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个家庭只有和谐,才能兴旺。小家和要求我们与人为善,关爱老人,尊重父母,关心儿童,尊重个人,实现“和睦”。
一个国家只有和谐,才能强盛。大家和则要求我们坚持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兼容并包的精神,也秉持着人类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精神,在倡导“和”精神前提下,仍坚持自己的道义原则,实现“和平、和谐”。
TOP
239#

[code][/code]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学习这个帖子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家和万事兴”。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修身利行.明事知礼,学补不足.行道利世。家庭是组成国家的细胞,是人生发展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的基点,家和万事兴。幸福是相互扶持的力量,是互敬互爱的恬淡,是润物无声的奉献,幸福在心里。
TOP
240#

人与人之间离不开和谐,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其保证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换句话说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