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很讲究“和”,君子一定要做到“和”。如出自《论语·子路》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是在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和是基础,不同是原则君子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能坚守内心操守,如重义轻利,重视承诺,敢于说真话,能够打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一般情况。“和而不同”贯穿于中国历史和思想史的整个发展过程。“和而不同”意味着多元、共存,即多样性意义上的平等共处。历史上的儒释道虽然有过冲突与矛盾,但总体上仍然和睦相处,“和而不同”是三家思想的共同主张。“和而不同”的思想也体现于历朝历代的内外交往实践中,起到了“休战和平”的作用。“和而不同”“交而遂通”,并非个人提出来的文化口号,而是无数中国人“百死千难”提炼出来的交往准则。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因如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繁荣发展,都可以以史为鉴。
儒释道“和而不同”,并不意味着“老死不相往来”,相反,“和而不同”的源流在于“和实生物”“交而遂通”。“和实生物”“交而遂通”意味着,万物的多元,恰恰要求接纳与欣赏;只有接纳与欣赏,才能进一步成就万物的延续与发展。如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开放精神便是孔子秉持和而不同观念的佐证。
在现实生活中,在与人交往时,我们也要做到随和,但并不代表没有原则;在国际上,我们国家很早便掌握了这一精髓,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便是“和”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