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和谐原理 [复制链接]

331#

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它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
TOP
332#

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要义的体现。主旨是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谐发展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
TOP
333#

.和谐原理
    “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和西方思想相比之下的重要特点之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周易》中也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说法。总的来说,中国人是崇尚合“和”之道的,父子亲、夫妇顺,天子爱民,人民忠君,天下和睦,是每个古代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TOP
334#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求诸己而非求诸人,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人皆宽恕而非苛责。
       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儒家亦崇尚中庸之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为平常不易之义,中庸应为执守正道、以此为定理。无论是过还是不及,皆不可谓之中。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不偏不倚是为中,发而皆符合正道是为和。情未发性无所偏私,情已发要想达到中和,必须把握度。于过与不及,允持厥中,才能使天下万物皆各正性命、各安其位、和谐共处。
TOP
335#

任何现象都有对立的方面,有对立的方面必定产生相反的作用,产生相反的作用就造成仇恨,有了仇恨最终要和解。

相反相仇则恶,和而解则爱。
TOP
336#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操,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TOP
337#

和谐是一种最佳的社会运转模式和人类生活状态;它要求人类以博大的胸怀对待世界,以严肃认真的方式去窥探自身;是要用真爱换取的瑰宝;是要用希望铸成的永恒。愿我们用甜橙般的笑容去迎接和谐,用愉悦的火苗点燃每一次的心跳,用澄澈的真诚激亮每一点星光。和谐会如阳光下的镜子折射出最绚丽的光芒!
TOP
338#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和谐不是单一因素的存在,而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关系,在展开斗争时,还要同时运用协调的手段。
和谐有十个方面的解释,一,良性斗争。二,仇必和解。三,中庸之道。四,适度存在。五,和而不同。六,抑强扶弱。七,和实生物。 八,阴阳和谐。 九,均衡互制。十,各安其位。
一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都离不开一个“和”字,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和谐的民族。
TOP
33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我国自古以来“以和为贵”,信奉“家和万事兴”,“和”的精神是儒家文化特别强调的精神,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兼容并包的精神,也有人类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精神。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和”,那么他一定胸襟宽广,气度非凡。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那么多争吵、纠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人太过于自私自利,眼里只有自己,缺乏包容万物的胸怀,比如每到拆迁时,就会出现兄弟妯娌之间为房产而大打出手的闹剧,又如校园里几个学生因为一点口角就会进行打架斗殴,或者是在坐公交车时,大家会为了争一个座位蜂拥而上挤在车门前……这些不和谐的画面我们屡见不鲜,可是我们是自诩为“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啊,见到此情此景,难道不会感到羞愧吗?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以人为镜,明得失”,“见不贤而内自省”,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和善、和气的人,做和谐的事。当与朋友相处时,要做到宽恕包容,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尊重理解不同声音、想法的存在,不唯我独尊,大家虽各自秉持着自己的想法观念却又并不相互排斥,反而一起交流探讨,共同进步,这就可以说是和谐了。追根结底,我认为,“和”的核心是“中庸之道”和“心中有他人”;奉行中庸之道,方能戒骄戒躁,不争不抢;心中有他人,方能不自私自利,包容万物。做到这两点只是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内心达到平和、豁达;若想整个社会达到和谐,那么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先做到“和”,然后,大家会聚在一起,整个社会才会和谐。
TOP
340#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现如今,却被很多人认为成一种消极避世的处事心态。“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这段话告诉我们,凡是符合道理的事情就要坚持确立,凡是不符合道理的事情就要坚决抵制,这才是“中”的含义,而并非是他人所讲的不痛不痒的逆来顺受的消极思想。
TOP
341#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像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TOP
342#

戴震批判了宋明理学的“理欲之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理存于欲”的学说。他认为理是不脱离感情欲望的,“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也就是说理必定不会让人的情欲感到不快,情和理之间不可能是相互违背的。“今以情之不爽失为理,是理者存乎欲者也。”现在把维护人的情欲作为理。从这个意义上看,情和理之间辩证关系所体现的正是和谐原则。
TOP
343#

在现代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掌握一个“度”是至关重要的。孔子认为,“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对待朋友,首先自己要做好,不管朋友是否听取意见,自己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诚相待,如果朋友真的听不进你的意见,就不要再三地劝诫他,怎么做是他自己的选择。朋友之间,相互尊重是至关重要的,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样。其实有些显而易见道理不必说的太透彻,朋友怎么做也是他自己的选择,说的太多就显得不太尊重别人。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真正的朋友之间,平时无需太多亲密的交流,因为在两个人内心深处都已经认为对方就是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其它形式上的东西来维系这份友谊,两人即使长时间不见面,在见面的那一刻也不会觉得生疏。正如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只需进行音乐上的交流,就能知道对方就是自己的知音。相反,小人之交则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口蜜腹剑,整天形影不离,看起来十分亲密,实际上建立在利益上的友谊是不堪一击的。
TOP
344#

“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而不是一种目的,和谐本身不应成为根据,如果一味地为了追求所谓的一团和气的和谐,而丧失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那么就是舍本逐末,这样的和谐本身也不会长久。有不少父母、情侣之间都在以爱的名义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伤害了自己亲近的人,还反过来说是为了他好。实际上就是没有掌握好爱的尺度,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于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被保有。花开则谢,月满则亏,一旦越过了这个“度”,关系就会开始疏远了。在彼此之间留有分寸,留有余地,就会有更多的憧憬和期待。
TOP
345#

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