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善美合一 [复制链接]

61#

  和谐可以用公式表达出来,也可以是人的感受。满足方程式即是满足合谐的条件,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是唯一的条件。如果没有合谐,数值不可能计算出大小,事物不可能确定形态,一句话:不能存在。

       再举一例:一条河流,有多少人赞叹它?它美好,为什么?因为,它和谐。它的流动符合拉普拉斯方程式。这个方程式是对流动的液体,那种互相补充,和谐互动的描述。所以,它显得美,不会缺一块少一块。山河大地很美,因为,它原本也是流动的岩浆所凝结,也符合拉普拉斯方程式。发现拉普拉斯方程式的只是一个人,他是用公式的形式表示流体的这一性质。人们却用感受来体会。有形事物美的原因,是暗藏的一种和谐。它不是具体指某一形象。光秃秃的山有什么美?一个动物满肚子屎有什么美?而生命的美是无形的事物,在于它的合谐和巧妙,说不清,道不明,让人感到的生命的力量。

       和谐是美的粘合剂, 在和谐中的美让人心情舒畅,生活愉快!

TOP
62#

三,善美合一

一个人首先要做到真,不能虚伪的活在这个世上,如果没有了真,即使有了善和美,也是伪善,虚假的美,因此在真善美中最重要的是真;
    而善是我们必须做到的,因为善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在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者中,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而我宁愿相信人性本善,因为即使是恶人,也不主张人就应该恶,善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
    心灵美应该属于善,而心灵美是远远高于外在美的,外在美可能是短暂的,是客观世界带给五官的感受,然而心灵美是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的,相反,她会随着岁月的酝酿而升华成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这样我们的世界也会随之而变得美好、温暖,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和正义的光芒。

真善美,是对一个人来说自我完善的标准。首先真字在前,做人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字为中,因为善就是人来到这世界上的目的,感受善和给予善,获得与人分享的快乐。美字最后,也是必须做到的,因为真和善,如果不通过美的形式展现出来,人就不能有所进步,有所超越。追求美就是追求发展。  
  所以真善美是不可分离的具有指导意义的人生准则。  
  科学、哲学...是真的产物,道德、法律...是善的产物,文明、艺术...是美的产物。  
  生活原本是真善美的,真善美之间的失衡导致了假恶丑,让我们完善自己,回归真善美。

我们一再强调,所谓的美不仅只是外表,更多的是心灵的美。世界在随时随地的发生着变化,美的观点也随着这个发展在悄无声息的转换着。只有内心的美,无论是古是今,无论国内国外,这个标准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人格品质的美。善良,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美好人格品质,我们不敢断言,善良的人就会有好的结局,可我们却很有信心的喊出,善良的人就是一个美丽的人

善,即是德。教师的师德,以及对学生的品德方面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总是以善自居的教育,总是希望通过教育,能使人成为一个遵守社会规范的人、一个有德性的人。善的教育总是遵循积极进步的道德价值的教育,这种积极的、进步的道德教育就是教育的善。符合善的尺度规约的教育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美,就是和谐,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就是和谐教育。
       追求美、向往美、创造美、欣赏美是每个健全的个体都具有的基本需求和能力之一,也是教育的最终旨趣和理想追求。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什么是美德教育?我们认为,美的教育首先是和谐的教育,杂乱无章、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教育绝不是美的教育。在和谐的基础上,美的教育应该是情感充盈的教育,让身处其中的人能够感受情感的共鸣、精神的愉悦,最终达到一种创造性的发展理想的教育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世界,这种和谐统一,是真、善、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的结果,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合效益性与合社会示范性、合科学性与合德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只有在这样的和谐统一中,我们的教育才能称之为理想的教育,好的教育。也只有在这样的教育中,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个体,培养出素质全面发展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TOP
63#




心灵和谐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的和谐,而人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心灵和谐方面。心灵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根基,它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推动力、凝聚力和支撑力。


一个人的心灵是否和谐要看他是否做好情景相生、善美合一、心灵清净等,这几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想做好并不是那么容易,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做到情景相生说明你的心镜是和谐的,做到善美合一说明你的心镜是和谐的,做到心灵清净说明你的心灵是和谐的,三者都做到的话心灵一定是和谐的。


我觉得要做好每一件事心灵美是重要的,特别是那些画家啊,艺术家啊,文人等心灵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不欠缺的。他们要有心灵美,要做到情景相生,要善于发现自然,有创新的精神,要做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做到以上的,他们的前途才无量。有大好的前景。


善是人天生就有的,但后天的环境是重要的,善是美的实质,是高尚人的体现,美,即不是指客体的属性,也不是指主体的感觉,而是表示心灵生命在体证活动中进入充实、畅快、丰满、悲壮、自由的状态。中华文化的美,是与善结合在一起的美。美即是符合义理的生命精神,与人的高尚本质相一致的生命精神,能满足人健康的精神。满足人的德性的内在要求就是善,道德本体在自己身上的真实存在就是信,内心充实就是美,内在充实而又发出光辉就是大,大而能感化四方就是圣,圣达到高深莫测的地步就是神。


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存在的,是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用和谐的心灵去看事物,去了解事情的内在含义,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创新,有了创新就会达到最后的成就,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才是时代的需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8 22:10:22编辑过]

TOP
64#

善是我们必须做到的,因为善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在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者中,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而我宁愿相信人性本善,因为即使是恶人,也不主张人就应该恶,善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

心灵美应该属于善,而心灵美是远远高于外在美的,外在美可能是短暂的,是客观世界带给五官的感受,然而心灵美是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的,相反,她会随着岁月的酝酿而升华成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这样我们的世界也会随之而变得美好、温暖,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和正义的光芒。

TOP
65#

善和美都强调个人内心的修养,所以在决定一个人是善是美的时候,应该慎重,因为这很难从外表上得到答案。一个人长得漂亮,或许还称不上美。美是内心情感的积淀和修养品质的融合,是对万物万象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的依据,也是为人处事不卑不亢的态度。

善,即是德。教师的师德,以及对学生的品德方面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总是以善自居的教育,总是希望通过教育,能使人成为一个遵守社会规范的人、一个有德性的人。善的教育总是遵循积极进步的道德价值的教育,这种积极的、进步的道德教育就是教育的善。符合善的尺度规约的教育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TOP
66#

何谓善,依己愚见,就是每个内心深处对众生的爱,善就是爱,爱自己,爱家人,推及爱天下芸芸众生。何谓美,就是一个人拥有善也就是爱的时候,同时也就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由于各人的修为各异,所以每个人对美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大乘义章》卷十二有言:“顺理为善,违理为恶。”《成唯识论》卷五也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反之,违损此世他世则恶。由此看来,佛教最初的善恶观是以能否契合佛理为标准,凭染净来作为善恶的尺度。具体而言,顺应佛法、佛理是善,心地清净无染是善;违理背法是恶,烦恼痴迷是恶。“善恶是根,皆因心起。”至于行善的方法,佛家也有其特别的论述,诸如“修福田”、“布施”等。所谓福田,就是行善有如农民播种于田,必有秋收之获,多行善事于前,将会受诸报于后。“福田说”即以此为譬,劝导世人多行善举,多积功德。这成为佛教教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慈善思想内容。佛家因世人迷恋世俗中美,所以提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观点,最终还是引导世人发现世间真正的美。

当今世界,因各种因由,有太多的引人不想善的因素,要做到善美合一谈何容易,只有做到清心寡欲,少生贪欲之心,才能免为精神上的苦难。

TOP
67#

美并非人善,但人善必定人美。只美却并不善那将不美也不善,若要是人善那么从内心所发出的美才叫真正的美。人要做到善美合一也就是要先善然后才能让人感受到美的存在。
TOP
68#

为什么会有真善美一说,那是因为真正的善是以美的方式体现的。而善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去体现.行之久,则与字家为一;为一,则得之在我。未能行,善自善,我自我。([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善无处不在,自己平时一个个善的心念,一个个善的行为,不断积累,不断强化自己的道德情感,最终才形成自己的品德。善不在于大小,而在于积累,不要认为恶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善小就不去做,我们要积善从德,以善行天下,着样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人们生活更美好。
TOP
69#

个人首先要做到善,不能狠辣的活在这个世上,如果没有了善,,也就没有了美,更不会有真。

善是我们必须做到的,因为善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在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者中,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而我宁愿相信人性本善,因为即使是恶人,也不主张人就应该恶,善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
心灵美应该属于善,而心灵美是远远高于外在美的,外在美可能是短暂的,是客观世界带给五官的感受,然而心灵美是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的,相反,她会随着岁月的酝酿而升华成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这样我们的世界也会随之而变得美好、温暖,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和正义的光芒。
一些人认为美必须具备真和善,而我理解这里的美指的是一切层面的形式之美。美是五官感受到的,是精神所创造的,它可能不是真的,也可能具有杀伤力,但它确实是美的。这里的美包括外表美,但不包括心灵美。心灵美应该归于善。

人常说:真善美,是对一个人来说自我完善的标准。首先真字在前,做人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字为中,因为善就是人来到这世界上的目的,感受善和给予善,获得与人分享的快乐。美字最后,也是必须做到的,因为真和善,如果不通过美的形式展现出来,人就不能有所进步,有所超越。追求美就是追求发展。
所以真善美是不可分离的具有指导意义的人生准则。
科学、哲学...是真的产物,道德、法律...是善的产物,文明、艺术...是美的产物。
生活原本是真善美的,真善美之间的失衡导致了假恶丑,让我们完善自己,回归真善美。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是个哑巴,虽然能听懂别人的话,却说不出自己的感受,她是他的邻居,一个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女孩,她一直喊他哥哥。
他真像个哥哥,带他上学,伴她玩耍,含笑听她叽叽喳喳的讲话。它只能用手势和她交谈,可她能读懂他的每一个眼神,从哥哥的注视她的目光里,她知道他有多么喜欢自己自己。
后来,她考上了大学,他便开始拼命地挣钱,然后源源不断地寄给她,她从没拒绝。终于,她毕业了,参加了工作,然后,她坚决地对他说:“哥哥,我要嫁给你!”
他像只受惊的兔子逃掉了,再也不肯见她,无论她怎样哀求。她这样说:“你以为我同情你吗?想报答你吗?不是,从12岁我就爱上你了。”可是,她得不到他的回答。
有一天,她突然住进了医院。他吓坏了,跑去看她,医生说,她喉咙里长了一个瘤,虽然切除了,却破坏了声带,可能再也讲不了话了,病床上,她泪眼婆婆地注视着他。
于是,他们结婚了,很多年以后,没有人听他们讲过一句话,他们用手、用笔、用眼神交谈,分享喜悦和悲伤。他们成了相恋男女羡慕的对象。人们说,那是一对多么幸福的亚夫妻啊!
爱情阻挡不了死神的降临,他撇下她一个人先走了,人们怕她经受不住失去爱率的打击来安慰她。这时,她收回注视他遗像的呆滞目光,突然开口说话:“爱人已逝,谎言也该揭穿了,”
人们惊讶之余,都感叹不已,这是一份多么执著的、深厚的、像童话一样的爱呀!从此,他不再讲话,不久也离开人世。

美以善为前提,并且归根到底应符合和服从于善。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和集团的利益。与人类的实践需要根本无关的东西,与人类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根本无关的东西,不可能是美的。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最初所认识的美同时也就是善,两者是不能分离的。

现在提倡和谐社会,要和谐,只有人人都善,内心真心对人,对事物保持美好的态度,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保持现有的快速发展。

TOP
70#

善美合一

    美有很多种,而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又都不尽相同。我认为善良的人最美,这种美是一种令人由心生触动,发自内心感觉的美,不像外貌之美只给人视觉的触动。正如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序》中所说:“物在灵府,不在耳目。”即万物之美是由心灵感知,而不存在与耳目上。善良的人有如冬日的暖阳,让人感到温暖。不论世事如何变化,不管所处的世界如何繁华,为人处事的基本是善,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TOP
71#

中国自古提倡“以和为贵”,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气质和态度。虽然有时我认为,“和”有些中庸的意味。但是大多数时候,当“和”在一个人的身上体现的时候,“和”代表的就不仅仅是处事的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谦虚和温和。我个人把“温文尔雅”作为对男子的最高评价,或许这种思想带有强烈的主管因素,不过若是一个人能温润如玉,遇事不卑不亢,那与其所见之人所遇之事,都无不感觉如沐春风,《诗经》里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谁能说不是“和”的体现呢?

TOP
72#

我相信人性本善,善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心灵美应该属于善,而心灵美是远远高于外在美的,外在美可能是短暂的。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这样我们的世界也会随之而变得美好、温暖。

TOP
73#

至真至善不是只有圣人才能做到的神圣品格,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真善美的一面,只是有的人表现得不明显。人心是十分奇妙的“神器”,在学校的日子,我喜欢跑到公园里看长者们晨练,在那里,我可以见到许许多多集真善美于一体的温馨画面!那是我觉得至纯的美好光阴!
TOP
74#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都巴卓玛

学号:10311045

日期:2011425

电话:15969566979

          善美合一

                                楼数:

美就在我们的身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滋养万物.柔可克刚。用一颗平静的心去看世界,我们的心灵将会善而美。把善和美与万物融为一体,真正的美就在我们心中。水的美需要我们去发现,而人的善和美则全在我们自己。

智,是充实的美。心灵的真 美,是无价的。善是美的内涵,美又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善美合一,心静如水。用那明镜去照亮自己,蓦然回首间,我们才会发现内心深处真正的美。

做人也是如此的。无论何等善良的人,倘过于率直或过于曲折,决不能有圆满的人格。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感情,而又有统一的见解的人,才能具有圆满的人格。我们用意志来力求这圆满就是;用理智来认识这圆满就是;用感情来感觉这圆满就是。故真,善,美是同一物。不过或诉于意志,或诉于理智,或诉于感情而已。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鲁迅">鲁迅ersonName>先生曾高度赞赏卢那卡斯基“真善美之合一”的创造理念的“警辟”,并且是这一理念的伟大实践者。“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以自身的内在尺度创造着艺术的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文学反映生活的‘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TOP
75#

ormulas> eqn="if lineDrawn pixelLineWidth 0">> eqn="sum @0 1 0">>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级文秘

姓名:周小龙

学号:10431148

时间: 2011年4月17日

电话:15087881884

                        善美合一170楼

一卷 ,和

   "真善美",是人的理想追求。人类追求真善美,真善美是什么?从哲学上讲,真像征知识与理性,而善代表道德,因此真与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真未必善,而善也未必真。我个人认为,善更重要些,康德说过: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道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德。而美呢,我想那是一种纯粹主观的概念,美的标准因人而异。但我想,美应该是更高的层次,一个人只有拥有真与善,他才肯能被称作美。什么最美?无私奉献最美!助人为乐最美!只要每一个人用真、用善、用美去表达对世界的爱,对生命的爱。我相信世界将会更加美丽,生活将会更加灿烂。 

   社会中的真善美                                                                                         

一轮滚滚红日,她散发的是真、是善、是美的阳光。温暖耀人,温情大地。

 影片《一路上有你》中的小男孩虽外表丑陋但内心却非常的善非常的真。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善良,而是因为善良而美丽”.塞门是那么的勇敢,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感动.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真善美",也会为表现"真善美"的事情而感动,但往往自己却做不到.海伦.凯勒通过<<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表现出了自己对"真善美"的向往与渴求,也认真剖析了自己的心灵,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呢?不知道从何时起,不知道为什么,都对自己的行为表示了"宽恕".

古人云:"君子一日三省吾身"来强调自己对道德的修养,而最高境界就是"至真、至善、至美"

我们应该在所谓的忙碌中抽一点时间来想想自己的所做所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