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善美合一 [复制链接]

166#

善者,美之实也。
美以善为前提,对于美的定义,众说纷纭。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一定集体的利益。而与之无关的东西,不可能是美的。而善也是这样。所以,善与美始终都是粘连在一起的。
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可见善为内心之德,而美为内心充实,则善为美的前提,这也证实了朱熹的善者,美之实也。
TOP
16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孔子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OP
168#

本文以孔子所提出的 美善合一 、 中和 的美学思想观点,结合我国的民族乐器古筝的艺术,提出现代艺术领域中所产生的艺术作品,不应该一味的为了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而创作,而是内容与形式达到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的标准才能将我国的传统的艺术文化优质的传承下去
TOP
169#

康德曾说:“美就是一种无利害的自由的愉悦。”所谓追求美的事物就是在追求愉悦。在中国美学里孟子提出美的六个层次。善:可欲之谓善。内心觉得值得喜爱。信:有诸己之谓信。有了内心所喜,但会自我约束,不立刻就去追求,在约束和克制中,内心的愉悦得到酝酿。美:充实之谓美。从酝酿到充实自我,这是一个升华美的阶段。大: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充实并且向外散发光芒,感染他人。圣:大而化之谓圣。因其博大自然而然的将其它人事物包容进去,这是美具有了社会性。神:圣而不可知之谓神。这时的美已经超越了前面所有层次所能描述的范围。这六个层次的美,每升华一次充实、畅快、愉悦就升华一个阶段。每个人都可以去追求美。
TOP
170#

中国文化中,我们强调的是善,其对应的就是仁,但是只强调善会让人感觉被压抑,如周礼中的礼制,其中过于严密的等级制度会让人较难接受和彻底贯彻实施,所以便添入乐制来加以调解,使人们更加乐于其中。儒家所强调的善于美的关系也是如此的,其核心是善,美为辅助。如果不以善来规范美,那么由于美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人为了追求愉悦的享受,就不顾社会规范准则,不顾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会做出毁坏道德毁坏社会制度的事情,所以以善来规范美也是必要的。这样,美与善的合一就实现了相互成全的目的,二者共同为社会提供更好地治理方法,为人们之间提供了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
TOP
171#

善美和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真善美”的结合。战国之后,中国文化经过改造最终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伦理文化,它以“仁”为中心建立起一整套的伦理体系和话语。这种强调“仁者爱人”的伦理文化由个人规约扩及社会,最终演化为一种文化伦理。善美中“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个人的善,即个人道德上、人格上、精神上的提高和完善。另一是指社会的善,即社会的进步和公正。美感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愉悦。美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一个爱美的人,在精神生活上往往会有较高的追求和品位。善是意志的对象,体现为道德活动,美是情感的对象,体现为艺术活动。善、美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善美和一应当是我们追求的标准。
TOP
172#

庄子将“善”与“美”提升倒了“道”的境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时的“大美”不同与人世所认为的形色之美,而是指“道”的层次。“道”自然而然,“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体流行与万物,使物各得其所,庄子也将其称之为“天籁”。“道”无声无臭,“天籁”也如此,但是世间一切声音都由此产生,“人籁”虽美,却是个体的、有限的,天籁无限,代表的是天地间的大美,而圣人则能“原天地之美”,回归自然而然的状态。庄子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即是“道”的境界。
TOP
173#

内心经过修养而充实,这就是美。在我看来,真正的美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的。一个善良的人是美的。善,是他的内在品质,表现在他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中,与他相处让人感到身心愉悦。倘若现今社会中人人都拥有这种品质,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体现出这种善的品质,那么社会上的动乱,困扰人的事情也许也会少一些。另外,美无法定义,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感受。有句话叫“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换个角度看世界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TOP
174#

儒家孔子对于美的理解是含有道德成分的,因此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是舜时代的乐曲,舜是尧禅让而得的,这是一种德,因此孔子认为尽善尽美。《武》是武王时代的乐曲,武王通过战争推翻商纣而获得天子之位,孔子认为这是一种僭越道德礼法的行为,是不符合道德的,所以只尽美不尽善。这里能看出孔子的一种反战思维,他的美感看重道德。如今而言,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讲究的是一种心灵美,道德美,这就要求我们去关爱他们,这不是一种艺术上的美,而是一种发自心灵里的美。美善合一,实际上善的成分更为重要,因为没有善作为基础的美,很有可能在另一个角度上是不美的。为了做到美善合一,青年们应该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将自己的爱传播给对方。
TOP
175#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在孔子那里,同样都是外观形式之美,但对于“郑声”、《韶》、《武》这三者他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究其原因,在于这三者之中所包含的道德价值不同,“郑声”不符合“礼”的规范,而《韶》则宣扬了正确的道德价值。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孔子并不反对外观形式之美,他反对的是仅仅只具有外观形式之美、而没有正确价值导向、没有道德价值的东西,美则美矣,却显空洞。如果一种外观形式之美中有着孔子所赞扬的那种道德价值,那么对他来说也是好的,是值得赞赏的,一种被人推崇的美必然是外观形式与道德价值的紧密结合。
    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对于《武》的态度,尽美不尽善,孔子不否认它美,也并不排斥它,尽管由于道德价值的缺失《武》的地位不及《韶》。这种不排斥的态度说明了孔子认为“美”还是有一定的独立性的,即使这种独立性十分微弱,但也说明了孔子对于美善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并不是十足的极端,并不认为“美”单单只是道德教化的工具和背景板,没有善就没有美,只是他认为拥有善的美更值得人们去欣赏,拥有更高的审美和道德地位,美不是消失了,只是弱化了。
TOP
176#

美是心灵生命在个体活动中进入充实、畅快、丰满、愉悦、悲壮、自由的状态。这种心灵状态是一种活泼泼的,不局限于某一种状态。一如孔子所言之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知为充实之美,朋友来为愉悦之美,不知不愠为畅快之美,五台山壮士为悲壮之美等。善是符合道德仁义的精神内涵,父慈母孝,友爱他人是为善。在中国语境下,将美与善等同起来,家庭和睦既是愉悦之美,又符合道德的要求。书画作品展现了艺术美,书法体现了的意志品质,画画使人身临其境,展现了人的精神趣味,书画通过人的作品而显现物我合一。
TOP
177#

美分为外在美和心美,中国传统文化中认可的美更注重与心地善良,其次是外在的美丽。也如我们现在所称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追逐外貌的美丽,随着时间流逝,容颜易老,那种美丽就会随着时间而消逝,内在的美不仅不会消逝,还会随着时间逐渐沉淀,会持续的对外在造成良好的反馈,在这个反馈的环境中,不断会散发出正能量,给他人也带来帮助
TOP
178#

说到善美合一,我想到了真善美,真善美是衡量许多事物的标准之一,如文学上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判断,只有符合了真善美的标准,才能体现出它的意义所在;对于做人,也可以用真善美来衡量。但是这又进一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何为真善美?何为善美合一?我是这样理解的——真善美中“真”即真诚,“善”即善良,“美”是美丽,美丽不单单指的是外表的美丽,有时候甚至不是外表的美丽,更多的是指内在的美丽。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一个主人公加西莫多,他虽然长相不好看,但他的心灵是美的,因此,这个形象的塑造,给许多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心灵美的代表。而我们说到美,往往会把善结合起来,因为心灵的善良,也表现出了心灵的美丽,善美合一其实是统一的。
TOP
179#

善美合一,这里的美并不是追求外在的美貌,而是指心灵的美。我们追求真善美,就是学会明辨善恶,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坚定的信念来充实我们的人生,做一个向善向美的青年。
TOP
180#

善、美,让我想到爱,想到了爱我就会想到墨子的“兼爱”、“非攻”。但是墨子不单单是看到了爱,还看到了爱之下的利益。都是墨子的爱是无私的,其实不然,墨子在兼相爱后还有一句:“交相利”。在莫子看来,互利是目的,兼爱就是手段。这不得不让我想到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则是通过物质的极大丰盛来让人没有欲望、嫉妒、斗争的动因,达到“兼相爱”。所以我认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去追求一个完美的圣人,而是像墨子一样,承认人的本性,并且向着更好更加真善美的目标走去。这就是可见的最大的进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