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心灵清静 [复制链接]

76#

无论是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还是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都要求我们要时刻保持
内心的明净。他们说的都是物与心的关系,一个人要是不把这些物质的东西放在心上,那么他的心便不会被影响,也不会被蒙蔽,受到外界的影响,那么心也就
会自然静下来,从神秀的“法有我空”到慧能的“法我皆空”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心静的境界。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是很困难的,但从中,我们可以不断地修养
自己,反省自己,拂去心中那些尘埃,保持心灵清净。 
TOP
77#

在一个人生活经历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各种浸染,沉淀在心灵之中,形成心灵的毒素。我知道有时侯人也需要在感到寂寞的时候独自享受孤独!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我相信。

有的人身体沾染了尘埃,但只在浅层,心在贪欲之境中被污染得很深。可怜世上却忘了根本,只去洗净皮肤却不洗净内心!人的欲望有时侯会变的很强,很强,任凭你怎么说都是阻挡不了的,我们有时需要找地方好好清静,清静。我们不能总是活在那些污染的空气中去,这样不好。

水动荡不停就不会清澈;心动荡不停就不会明亮。所以,应当时时安定自己的心,不要被动荡所昏蔽就行了。

TOP
78#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清明的心,明亮、安静。才能对一些事物一些人看得更清晰。古人云:出淤泥而不染。我们就该学习莲的那种 濯青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高尚情操。

人世间的万物皆是虚幻,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讲只不过是尘土与飞烟。而心乱就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则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菩萨未曾染着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住一切诸三味,所有功德悉迥向.---<<华严经卷四十>>

TOP
79#

虚静,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原文为:“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的状态,但由于外界的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开始因外物影响而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

     由此可以看出,心静则人和,心灵清静则不会过喜过悲。心中不过于期待某事物,不把过往的事情长留心中,不能忘怀,吧心中腾出一块净空的地方,这样才能让你的心用一种和平的方式处理新的问题。外界的纷扰固然很多,但不过都是些尘埃,只要多多擦拭及时清理,一颗清明的心依然可以伴你平和的接受任何事物。

     其实最简单的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将来或者过去的事,不论好坏,泰然接受就好,要知道让你经历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不应该总把得失挂于心上,否则会让你的心没有空闲区接受新的东西,内心会不和谐的,对待每一段经历细细品味过后就好。

TOP
8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常怀一颗赤子之心,圣洁之情,清静蒙尘的心灵,不为红尘俗事羁跘,远离不幸与纷争,
心中永存一片净土,就能怀有一颗清静的心灵!
TOP
81#

五日三省吾身,我们必须经常反省,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才能净化自己的心灵。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必须看一些优秀的作品,才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要我们的心灵是清净的,任何事情都不能污染我们的心灵
TOP
82#

   “和”是我们追求一切礼义的最终落脚。“和”的内容体现的中华民族最具创造性的“中庸之道”,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和,天人合一。我们对其他九大礼义的推崇就是为了缔造一个“和”的社会格局。人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幸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波澜壮阔中我们是很难平静的满足的。只有在“和”、“有序”、“顺”世界中我们才能得到生活的真谛,才能实现生命的升华。
TOP
83#

心灵的和谐,在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中,自觉不自觉的接受各种浸染,沉淀在心灵之中,形成心灵的毒素。心灵受到了污染自然会影响到人的行为,更有甚者会因此做出多社会不利的事,人是社会的个体,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社会的和谐,我们就应该尽力的清除心灵的毒素,从而显现出善性本原,清除心灵的毒素,心灵便可处于虚静之中,才能发挥明镜的作用,真实的照应万物,也能应物而起,随机流转,保持顺畅之活动的状态,心灵的和谐,会使人真正的具备真善美的美德,更有利社会的和谐。
TOP
84#

其实一个人道德上的修养就是心灵上的完善,人生中总会有各种际遇,但并不是所有的际遇都会给予你好的影响,相反,也许反而会污染你的心灵。每个人都会受到社会上不良的影响,但总会是有人能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这就是心灵上的差异了。有的人会时时擦拭自己心灵上的灰烬,让自己的心保持纯净,从而使自己的人也变得纯和,但有的人却自己增加心灵上的灰烬,让自己变得更加的浑浊。只要保有一颗向善的心,心中总是有他人的话,这样的心是不会轻易被污染的。心灵的清静,并不是如苦心僧修行般的磨练,只要在心中坚持住自己的良知,心就永远保有一方清净。

TOP
85#

在我看来,虚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古今唯一人而已,他便是庄子。他可以像鹏一样遨游几千里、几万里而不顾;他可以像泥潭中的龟一样,自在几万年而不出;他也可以像蝴蝶一样,追逐于梦而不醒。因为他的心是虚静的,所以才能容纳万物,就像空能装下万物一样。如此的虚静是一种别样的美,就像灿烂的阳光穿过平静的水面而不给水面留下一丝的划痕。这就是庄子所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而不伤。”虚静之心很好,何必“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现实生活中对人有所束缚的事物有很多,我们的身体本身并不百分之百的服从我们的内心,至少内心的自主权应该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不是吗?
TOP
86#

心灵的洗涤时一个艰难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的修养逐渐提高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将塑造完美的心灵生命作为立言宗旨。儒学的心性论、佛教的佛性论、老子道德论、庄子真心说,皆是如此。心灵生命必须依据大量的文化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去创造大量的文化资源,仅仅有抽象理论,那么,对于心灵生命的关注,就会走上空谈心性的道路。中华文化不仅有抽象的理论,还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养着心灵生命。
TOP
87#

弗洛伊德有这样的观点:人可以分成三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的超我是凌驾于欲望之上的符合道义的思想指引着人去行动。而归根结底,真正引领我们向着光明之路前行的正是我们的心灵。那我们就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是“心灵”呢?这似乎是一个尽人皆知却又无法言传的词汇,心是我们一切源起的地方,无论我们是英雄还是庸人,无论我们是名人还是平民,唯一一点是,我们都有一颗有血有肉的心,都有一颗完完全全一样的心。当我们的心获得了灵气,我们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自己开辟的这片天地中,我们要怎样去耕耘?平平凡凡的我们不应该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经营自己的这片地,只是希望它不要荒芜,在我们并不懒惰的照料下,它能四季长春,有着勃勃生机和绿叶红花的点滴缀饰。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言易行难是一个永远不变的真理,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在自己的豪言壮语中将自己的日子就这样过完,让自己的那片地就这样一成不变。

心灵不会平静如水,它有着自己的激动和不安,它会随着它所依附的人的思想发生或波澜不惊或风起云涌的变动。这本不存在什么好坏之分,一切都是平等的。但当我们一味的强化某种思想时,我们就会毫无控制力的进一步深化它,甚至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这时的心灵,也会一直跌宕起伏,连稍微一点的休息之时都会化为乌有。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心灵会累的,不仅它会疲惫不堪,就是我们自己本身也会在某天的某一刻发现,原来自己的一生是这样的无趣。

当我们有思想波动时,无非就是我们有了一个让自己引以为豪的想法。不管这个想法是不是利己的,相信在时间的推移之下,最后我们总会得到或多或少的回报,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有时我们会否认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自己,但追根溯源,总是和自身利益挂着不大不小的钩。私心是人人都有的,我们不能灭人欲,但一切又都有自己的规律,欲望也不例外。

我们当然不能让自己打到清心寡欲的境界,可心灵是我们的,我们可以让它有属于自己的宁静。宿命论认为一切皆有定数,安排好的我们只要就这样走就算走进深渊那也是上天的安排,可事在人为,我们总还是有主动权的。“常想一二”,在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情况下,我们倡导的是常想想自己顺心的时候。其实心灵要宁静下来又何尝不是如此?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我们想做一件事时,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会迎难而上,更何况要得到心灵的清净又不是难似登天。

欲壑难填,有了开始就会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在我们尚还有自知之明之时,及时调整自己,让心灵得到属于它就自己的那份清净,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在清净中体悟人生的热情与真谛!

TOP
88#

心灵的纯净我认为是寻找一种孤独的状态,孤独和寂寞是完全不同的状态,孤独要远高于世俗的寂寞,孤独者有着自身的一种圆融状态。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做到深入的思考,而且这样的思考绝大多数是对自身的思考,这也是世间所有哲学的起源了吧。
TOP
89#

心不静就如同在浊水中看自己的影,你看不到真正的自己;心不静就像在污浊的窗前看风景,你看不到真实的景。我们有时候真正在乎的往往是别人一句话、一个不知其意的眼神,却很难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所领悟。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累,莫名其妙的累,渴望独自一人真真正正地去想一件事、做一件事,没有别人的旁白和干扰。如果我们真能为自己活着,免去那些世俗的干扰,祛除内心的波澜,在喧嚣处独享一份平静,那么生命就如一泓清水,倒映万物。
TOP
90#

  “清静”既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思想,也是道教重要的养生方法,还是生发智慧的源泉。《道德经》中说:“清静为天下正。”宇宙万物虽然复杂万端,但终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道德经》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人虽然会有喜怒哀乐,但也会归于寂静圆明的自然本性。因此,《道德经》提出要“致虚极,守静笃”。道教还有一部专门论述清静的经典,就是《清静经》。该经中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如果能保持清静的心态对待周遭一切,就能体悟天地之道。一切生命,都是从“静”态中生长、从“静”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一粒种子、一个胚芽,会静悄悄地开成花朵、长成树苗;人的生命和生命活力的保持,也需要通过静养得到生息,所以道教倡导要以自然为本,清静为基。人生若能努力致虚守静,即努力达到虚无寂寥的极致,坚守那种清静无为的层次,抛却世事的纷繁芜杂,让心灵归于宁静,自然也就拥有了快乐而安宁的生活,也拥有了生命健康的基本要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