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627282930313233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心灵清静 [复制链接]

436#

《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人生有意义的东西很多,人要活得精彩就必然要孜孜以求,但我们却应该把握住“清静”为天下正的这一大原则。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灯红酒绿里丧失本性,不会在忙忙碌碌中迷失方向。
TOP
43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心灵清静,善性就会显现。如今的人类社会,浮躁之气盛行。我们应该学会平息自己杂乱的心念,让心灵处于虚静之中,虚怀若谷,寻求内心的善性。水平静的时候,才会清澈。人平静的时候,也会清澈。
TOP
438#

“和”带有一些道家色彩,追求心灵清净,避开尘世污浊。在浮躁的社会中,和便显得更加珍贵,不急功求利,不慕金钱,不随波逐流,面对挫折烦恼淡然处之,不被冲昏头脑,追求心灵上的“和”,是一种境界。
TOP
439#

要想达到真正的心灵清净怕不是要等上个几十年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看透了一切决心遁入空门。我们现在所求的心理清净并不是让自己忘记“七情六欲”而是为了暂时的安宁,是可以在繁忙的世界里寻找那么一会彻底“放空”自我的时间,在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学习以外做一些“无用”的事情。古人提倡静坐,希望在静坐中达到物我两忘、心如明镜的境界,今人不需要这么多,一首歌、一次远眺或许就足够了,要知道自己做这件事情没有任何目的,心随外物而动,感觉自己忽然醒来的时候心灵已经得到了一次清净。
TOP
440#

    禅宗认为佛性人人皆有,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众生和佛的区别,这是因为很多人不能悟出佛性,“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也是人的本心,也就是说,只有发明本心,才能保有佛性,识得本心的方法则是顿悟。六祖慧能指出,“佛性常清静,如日月常明”,但是被心中妄念浮云遮蔽,只有慧风吹散浮云,才能恢复心灵的蓝天。“随其心静,则佛土静”,心中破除牵绊、妄念,在于一瞬间的顿悟,“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与神秀相比,慧能不求渐修而求顿悟,他不仅把佛性看作是自明的,也看作是空的,即破除我执、法执,境界更上一层。内求于心、顿悟成佛也成为慧能的佛学思想特色。
TOP
441#

一、清净在佛教修行中的含义:
、离恶行的过失,断烦恼的垢染,叫做清净,这是障尽解脱的离垢清净。
2、指超诸善恶无对待的清净,这是性净解脱的自性清净。
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道教认为“道”包含着清和浊,静和动等对立的两个方面,其中清静是本,浊动是流。因为,清是浊的根源静是动的基础。所以,不论是治国治身都要清静。学道者如能清静,则与天地同寿。
两教教义比较,道教显然更注重外在身的动与静(从外而至内),这也是一种究竟的清净之道。而佛教开宗明义,直指人心,唯人心清净而动静皆清净一如。
二、清静在道教中的含义:
清静,道教认为“道”包含着清和浊,静和动等对立的两个方面,其中清静是本,浊动是流。因为,清是浊的根源,静是动的基础。所以,不论是治国治身都要清静。学道者如能清静,则与天地同寿。
《道德经》中提到“静”字有十处。其中“清静”连用的仅一处。第十六章称“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要将致虚和守静都做得非常精湛,返回本根叫做静,静了才是复命。
第四十五章称“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阐明了静的作用,能够克服扰动,制服暑热。清静可以成为天下人的模范。
第三十七章还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说明要做到静的关键是“不欲”,即不起贪欲,清静无为,那么天下自然得到规范。《南华真经·天地》篇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TOP
442#

在知道为什么要静心之前,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静心? 简单地说: 静心就是对爱、亲密、创造和扩展打开我们能量的门。 从存在的意义来说: 静心是一种冒险,是人类头脑所能承受的最伟大的冒险,因为静心只是存在,不做任何事——没有行动,没有思想,没有情绪,你只是有在(Being),它是一种全然的喜悦、一种狂喜的艺术。 你是超然的,你只是山顶上的一个观照者,看着你身边所有事情的发生。你不是“做”者,你只是观照者。 但是,静心并不反对行动,它不是要你逃避生活,它只是教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你变成了旋风的中心,你的生命继续着,事实上它会更强烈地继续着——带着更多的快乐,带着更多的明净、更多的洞见、更多的创造力。 因为,静心不是某样能外加在你身上的东西,它只能通过一种基本的变化,一种蜕变,才来到你身上。它是一种花开,一种成长。 而成长总是来自整体,它并不是外加的。就像爱,它不可能强加于你,它的成长来自于你,来自于你的整体,你必须向着静心成长。 静心就是觉知和观照,它是一个诀窍(knack)。 诀窍不是一门科学,它无法被教会;诀窍也不是一种艺术。诀窍是人类悟性中最神秘的东西——要不你就得到它,要不你就得不到它。 静心不会给你东西,它反而是从你身上不断带走东西:愤怒消失、贪婪消失、欲望消失、痛苦消失。你变为纯粹(Your purity),只有空无(Empty)。就在这个片刻,光穿透了你、神进入了你,你也进入了神。具神性乃是你属灵生命的完美体现,是你在生活舞台演绎你生命向更高精神境界扩展与提升的内心向往。 静心不是走向成道的方法,它是驱除混乱的方法,当没有混乱,成道就会自己来临。“人是睡着的佛,佛是醒着的人”——“觉者为佛,不觉者为凡夫”。 凡夫当然体验不到属灵生命的解脱与灵魂之爱的圆满。 现代人的各种压力、焦虑、不安全感、恐惧、矛盾和混乱无序一直在侵蚀着人们,而引发这些发生的都是人类的思想。 思想永远无法穿透人际关系的问题,它常常度量一切,它是物质的。所以它是四分五裂的,是过去的结果。过去的思想无法深入崭新的一切。 当我们总是被过去或未来的思想充满时,就失去了觉察的能力。 人类的思想每天会冒出五六万个念头,其内容有:欲望、冲突、恐惧、痛苦、寂寞、悲伤…… 所以,思想就是人类痛苦的肇因。 爱是通往神性最好的途径。爱一不见,地狱就在眼前。因为一个没有爱的人会有很多的恨。行动是爱的一部分,没有爱的行动是机械的、空洞的、也是没有自由的。 所以记住:静心就是爱。 静心是观看人生不断变化的运动,是罪人进化到圣人,看清一切幻象的清明和觉醒。它是神圣的,它能够帮助你得到永恒。 静心的要点,就是不遵循思想所铺设的路径而迈向真理和觉知。觉知就是活在每一个当下的存在里。不是活在之前,也不是之后,是当下。不判断、不评判和认同,只是慈悲地观照着一切的发生,即允许一切是它本来的样子存在。 只有活在当下,我们才能回答自己的问题;只有活在当下,我们才能超越时间和记忆的牢墙;只有活在当下,思想才会停止;也只有活在当下,思想才不会助长分歧。爱与静心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打开我们那扇觉知之门,使我们通往人生的巨大活动,即学习如何获得:快乐、自由、无嗔恨、无混乱。充满着美,真正活出圆融无碍的智慧人生。 苏格拉底说:“世界是由人的心灵意向写就的,那就理应对这个世界做出好、比较好和更好的安排。” 爱与慈悲是人类和谐最好的品质,静心就是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完全的自由,一颗没有冲突的心是完全自由的,也才会给予别人自由。爱与自由会让人类真正走向和谐与圆满。 只有和谐可以拯救危机。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宝瓶座时代就是让我们转化意识,影响集体意识从“失调”、“疯狂”的核心状态,迈向新时代灵性的觉醒。 爱是宇宙中最大的疗愈能量。超越思想,你才能迈向更为广阔的向度,你的内在才能与万物的源头合一。随之出现的是神圣的临在感,一种深层的平安与宁静,得到终极的解脱。 静心是生命的智慧。 静心是生活的艺术!
TOP
443#

我觉得想要实现清净心是极为不易的,并非听几句佛法,看几句《道德经》,观看几场大师的演讲就可以了。清净心是从不清净中得来的,一些人甚至是不少人希望从清净心中寻找清净心,我认为这是自寻烦恼。清净心不是一种炫耀,而是想要化解人生中的种种烦恼与厄运,它具有实实在在的实践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实现清净心,首先就要不清净。其次还需要有点“慧根”,你要充分认识到自己需要这份“清净心”,佛只渡有缘之人。当你二者兼备的时候就需要去生活和古代先贤的生活中去寻找。清净心不是去复制大师的人生体验的,并不是说大师告诉你具体方法你去执行的,你需要到生活中慢慢体悟。你得到了有不执著于得到的,你没得到却又不气馁,这就实现了清净心。若自以为得到然后到处喧嚣,实谓未得。
TOP
444#

心灵清静是一个人精神达到一定高度呈现出来的状态。最能代表心灵清静状态的人非陶渊明莫属,“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超逸脱俗的精神境界与人生态度为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传唱流传。但不是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有这种境界,所谓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只要心静,不被世俗所困,心灵清净的状态自然不难追寻。
TOP
445#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乐趣无穷。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也在随之铺天盖地般的涌入。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越来越成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图片、音频、视频,各种形式的信息在想方设法的钻入我们的脑海。而这些没有经过我们理智选择过的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成为了没有丝毫功用的废品,白白消耗了时间,徒增了精神的空虚与寂寞,带来躁动不安的心灵。所以,在这个喧嚣复杂的世界中如何保持清静的心灵,就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看来,做到心灵清静需要具备以下两点:
        一、心如止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很多时候,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我们的注意力立马就会被转移,而这个转移的背后,其实就是我们心智飘忽的结果。“水静则明烛须眉”,正如微风荡漾着的湖水,表面闲情自在,实则并不能真正窥探到自己的内心。   
        二、物我两忘,心外无物。这一点也就是《庄子·大宗师》中说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当我们真正沉迷于内心世界时,是无法注意到外界的任何干扰,忘却一切的外在事物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心”与“专心”。
        愿我们都能如出淤泥之荷花而一尘不染,“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平心静气,始终如一。
TOP
446#

其实正如毕淑敏所说的:“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现在的我们,在现实人生或者说疫情当前,可以有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内心需保持宁静。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一蹴而就。该努力的努力,走一步踩实一步,抗疫如此,人生亦然。
TOP
44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简单理解,所谓无相,就是接触周围的事物却不执着于这些事物;所谓无念,就是既有各种心念生起却不执着于这些心念;所谓无住,是说人本来的心念是迁流不息的,不要执著与此。 "那么,我们应该远离一切事物而使自己不生出任何心念吗?不应该,因为若是这样就是“执空”了,所谓'无',并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指超越有无、是非、内外这些二元对立的观念,不要把它们看成对立的,我们应该身处尘世而不执著于尘世,心中有念但不执著与念,不是远离尘世、也不是没有念。
    在《坛经》后面提到了梁武帝的例子,显然梁武帝的心态和慧能一再强调的"念念无住"的主张不符。想求福报,这就是"有所求",人一有所求,"我"的意念就重了,人我之别、物我之别也跟着重了,执念一起,自然而然的心念便被中断,法身脱离色身,没法解脱成佛了,不管是修福是为求神、求佛、求福报,这些都是有求,那么该如何做? 应该是使本性显现,醒悟到无相、无念、无住的道理,拿出藏在心底的般若智慧去观照,福田、善报等等都是幻象而已不可执着,这一瞬间,你就解脱成佛了。
TOP
448#

“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要不然佛门怎会道“众生皆苦”?那么,如何做到心灵清净?常想一二,不思八九。将身外之物带来的烦忧困苦淡然处之,调整心态,在无常和变化的世事变化中修得一颗平常心。当我们能够从眼前事抽身而出,去探究它过去的因,就会发现因果的规律,眼前的果就是定数。既然一切已经发生,那就坦然接受,眼下需要做的是,着眼未来,长远规划,修好现在的因,为以后修得善果而努力。当下是最重要的,过去的引以为鉴,未来的还可以有所期待。修己以清心为要,慎始善终,注重因果。
TOP
44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得轻而易举,各种各样的思想也涌现出来,其中不乏积极向上的思想、心灵鸡汤,但是也存在着负面的思想。丧文化就是其中一种消极的思想,它影响了许多的学生和年轻人。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要保持心灵的清净,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被污浊的环境所影响。要保持较高的修养,清净无为,在这污浊复杂的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保留一方内心的净土,不为外物所影响,清净心灵。
TOP
450#

本无所思,因有念也,念之而意起,意起而心动,心动而止。止于此,虚妄生,迷途往,往往复复,不知所处。意不知所起,一往无知也,似情,似欲,然非也。意不可达,迷惘生焉,心不止动,虚妄入也。只待松风一动,散去千万纷扰,方可明达本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