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论坛
会员
搜索
帮助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国学基金会
»
论坛
»
和坛
»
[经典学习]九、心灵清静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返回列表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 33
下一页
楼主:陈杰思
[经典学习]九、心灵清静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615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liuyumei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3
37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4 13:11
|
只看该用户
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有的人经不住诱惑,走上歧路;有的人经住了诱惑,便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一直攀行,最终成功登顶。现在的我们,心都很容易变得浮躁不定。因为自己所要执着的事太多,而那些东西一直放在我们的心底,扰乱我们平静的内心。宋代普济《五灯会元》:“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你只要无事牵挂于心,心不执着于事物,你的心灵就会虚而灵明,空而神妙。真正了解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明白其真正的有价值,学会放下,学会舍弃,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我们的心才会更加平静,人才会有更加精神的面貌。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6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王龙雨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7
积分
11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4
37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4 16:32
|
只看该用户
回复
1楼
陈杰思
的帖子
“和”是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发生的规律,存在的常态,功能的佳境。如史伯“和实生物”、即为“和”的最高审美义蕴提出了哲学依据。其中“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物错杂以成“文”等论点,对“和”发展为审美范畴影响尤大。而道家(老子》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更从宇宙本体论、生化论层面,阐释了“和”是阴阳二气矛盾统一,是生成万物的内在依据或存在状态。而《庄子•天道》篇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和、人和,即是顺应自然,而不要人为地干扰,甚至破坏自然,这是万物之美所以产生的哲学根据。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5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邓小得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3
37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4 17:37
|
只看该用户
心灵处于念念相续的运动状态,在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之时,当下之念转入空寂清静。 反观所起之心, 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隋]智凯《童蒙止观》卷上)
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义怀禅师”)
三际托空,那么清净,常与禅学相关,坦白而言,我做不到。但我不否认它的美好,当心无贪恋时,想必是和谐之态吧!既是和谐之态,想必也是和的某种引申阐释,对于和,可解的真的太多。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6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Joy_Chen
陈颖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3
37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5 01:13
|
只看该用户
“清静”是很多人所向往的心境。我想,要做到“清静”,最重要的是专心,不为外物所扰所惑,学会控制自己,其实这真的很难。有时我很想做一类事情,这一类事往往非必须之事,总会纠结要不要做,甚至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想去做的冲动。到现在,我倒觉得少些纠结事,便可多得几分“清净”。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5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黄雅婷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22
积分
14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3
38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5 13:55
|
只看该用户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慧能留下的一句话。相传,当年和六祖慧能同一时期的神秀和尚所写的偈子是:“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虽然五祖把位置传给了六祖慧能,而且慧能的思想境界确实比神秀和尚超然物外,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神秀和尚的偈子更为合适一些。要想保持心灵洁净,不被外界的诱惑所污染,必须要时常反省自身,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任何诱惑面前都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动摇,才能耳目清明。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7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青大李鑫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6
38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6 19:50
|
只看该用户
人的情绪千变万化,上一秒在哈哈大笑,下一刻就可能泣涕涟涟。在这个物欲横流、纷繁杂乱的世界,要保持一颗清静的心,就不那么容易。现在信息更新换代这么快,人们的生活步伐这么快,人们应该时不时地停下来,慢慢走欣赏啊!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8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周彤彤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6
38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6 20:32
|
只看该用户
《庄子》认为“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就是说恬淡、寂静、虚无、无为,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质。宇宙万物虽然复杂万端,但终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道德经》第16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人虽然会有喜怒哀乐,但也会归于寂静圆明的自然本性。所以道教倡导要以自然为本,清静为基。道教还有一部专门论述“清静”的经典,就是《清静经》。该经中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说明如果能保持清静的心态对待周遭一切,就能体悟天地之道。
人生有意义的东西很多,人要活得精彩就必然要孜孜以求,但我们却应该把握住“清静”为天下正的这一大原则。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灯红酒绿里丧失本性,不会在忙忙碌碌中迷失方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7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刘梦瑶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6
38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7 00:56
|
只看该用户
人生虽然会有喜怒哀乐,但也会归于寂静圆明的自然本性。所以道教倡导要以自然为本,清静为基。道教还有一部专门论述“清静”的经典,就是《清静经》。该经中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说明如果能保持清静的心态对待周遭一切,就能体悟天地之道。
人生有意义的东西很多,人要活得精彩就必然要孜孜以求,但我们却应该把握住“清静”为天下正的这一大原则。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灯红酒绿里丧失本性,不会在忙忙碌碌中迷失方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94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向圆篱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6
积分
10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1-05
38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7 14:08
|
只看该用户
《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意思是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 世人都爱繁华,繁复之美,追求钱财永远不会嫌多,追求权利永远不会嫌大,追求快乐永远不会感到餍足。老子告诉我们,世人都只是缘木求鱼,清静才是人间正道——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
《庄子》认为“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就是说恬淡、寂静、虚无、无为,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质。宇宙万物虽然复杂万端,但终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道德经》第16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人虽然会有喜怒哀乐,但也会归于寂静圆明的自然本性。所以道教倡导要以自然为本,清静为基。道教还有一部专门论述“清静”的经典,就是《清静经》。该经中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说明如果能保持清静的心态对待周遭一切,就能体悟天地之道。
人生有意义的东西很多,人要活得精彩就必然要孜孜以求,但我们却应该把握住“清静”为天下正的这一大原则。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灯红酒绿里丧失本性,不会在忙忙碌碌中迷失方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6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魏丹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4
38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7 16:07
|
只看该用户
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要想成为一个心灵纯洁的人是很难的,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因为人没有太多的渴望、太多的奢求,但那总是短暂的。之后,我们就会希望得到很多很多东西,得到比兄弟姐妹更多的父爱母爱,得到比其他同学更多的老师的嘉奖,得到比其他同事更多的上级的器重,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但那些你渴望得到的不一定会如你所愿,然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伴随我们左右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在你把对手打倒的那一刻,你有胜利的快感,可你曾感觉到心灵的衰败。心灵纯洁的含义很广阔,我们不一定非得像出家人一样四大皆空,我们只要把握好心灵底线这个度,做事坦坦荡荡,为人光明磊落,要以自己为信仰,提升心灵的境界,心灵就像一个花园,你种的是金菊,它便开出的是黄色的花,你种的是百合,它便开出的是白色的花。记住,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让你的花园一片灿烂。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2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韩聪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0
38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7 16:43
|
只看该用户
心灵清净是一种修行,不烦不扰,心如止水。尤其在社会中生活,他人的言行常会牵引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我自己有很深的感触,明星的八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总会牵动着我的喜怒哀乐。所以我刻意地不去看微博,尽量回避与同学之间的摩擦,但我知道,这始终解决不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要想保持心灵的清净,那便是一场修行,多看些使人安静的书,多自我反思、检讨,时间长了,性格慢慢地就会变得平和。
保持心灵的清净,那便不会大怒,能够看开一切的事情。保持心灵清净,有助于我们心无旁骛的做事,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20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千灰灰
青大曾晖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7
38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7 20:35
|
只看该用户
身惹尘埃沽尚浅,心随欲境染尤深。堪怜举世忘源者,只洗皮肤不洗心。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这颗心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不受时空影响的,只要能够不依世事,不惜身命,不求名闻,不贪利养,让心灵清净无垢,那么,红尘是非都不能难倒我们,种种贪嗔痴妄不过像抽刀断水、起风吹光,永远不能折损光和水,也永远不能污染我们的永恒心。
《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
世人都爱繁华,繁复之美,追求钱财永远不会嫌多,追求权利永远不会嫌大,追求快乐永远不会感到餍足。老子告诉我们,世人都只是缘木求鱼,清静才是人间正道——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
《庄子》认为“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就是说恬淡、寂静、虚无、无为,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质。宇宙万物虽然复杂万端,但终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道德经》第16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人虽然会有喜怒哀乐,但也会归于寂静圆明的自然本性。所以道教倡导要以自然为本,清静为基。道教还有一部专门论述“清静”的经典,就是《清静经》。该经中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说明如果能保持清静的心态对待周遭一切,就能体悟天地之道。
人生有意义的东西很多,人要活得精彩就必然要孜孜以求,但我们却应该把握住“清静”为天下正的这一大原则。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灯红酒绿里丧失本性,不会在忙忙碌碌中迷失方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21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龚晶911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6
积分
10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7
38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8 00:09
|
只看该用户
静心观水流,冷眼看世态,热心过生活。清静不在[庆祝]热闹繁杂中,更不在一颗所求太多的心中,放下挂碍,开阔心胸,心里自然清静无忧。喜悦能让心灵保持明亮,并且拥有一种永恒的宁静。心念意境如能清明开朗,则展现于周遭的环境,都是美好而善良的这个世界太嘈杂、太喧嚣,我们总想拒绝与躲避,找寻心灵的清静。可最清静的地方,不在与世隔绝之处,而在我们的心灵之间。心静,可御万千纷扰。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随时需要静静心,心静了,才能真正看开、看透、看破、看穿。只有在安静的心灵中,人才能思索、才能反省、才能打磨自己的灵魂。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心灵强大了,就没有人能伤害你,没有事能困扰你。守住内心的宁静,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才能领略多彩的世界,才能体味到百态人生,才能守住自己想要的温馨与幸福。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7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青大赵娜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6
38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8 19:26
|
只看该用户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各方面都飞速发展,忙忙碌碌,每个人都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难免会忽略身边的风景,我们要做的是不要迷失自我,生活有很多的乐趣等着我们去发现,静下心来慢慢去发现生活的美。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7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青大赵娜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6
39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8 19:43
|
只看该用户
朱子说:心中不虚静,自我的成见太多,恐怕这是道学的障碍。心中的不平静来源于内心的不自信,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你很优秀,从来都没有低人一等,如果自己都不自信,又怎能得到别人的肯定。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 33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