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心灵清静 [复制链接]

226#

读过王蒙的一首诗:“一年四季何逍遥,落尽桃花未见桃。春夏秋冬皆忘却,放放电脑便陶陶。”物我两忘,得失一笑的大家风范。

其实,心灵的纯净源于对欲望的减少,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是导致烦恼的根源

沉下身心,倾听我们的心需要什么

听从我们的心灵,不去盲目听从世俗,追逐那些我们所不需要不快乐的东西

坚守着自我,给心灵留一份属于它的净土……

TOP
227#

     在纷乱红尘中,我想能够做到清静无为的人越来越少了吧。昔者庄周梦为胡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庄周与?当对现实失望,只好寄希望于想象。很喜欢《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忧。我们在现实世界里往往会为名和利所累,渐渐迷失了自己,心中那方净土也不知何时会被污染。我们变得越来越惶恐,越来越不知所措,越来越想要去争取,烦忧却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学会放下,学会舍弃,我们的生活不知只有争夺,还应有美好的四月艳阳天。找点时间,还自己心灵一片清净,
TOP
228#

当今社会浮华不断,人们的生活也呈现快节奏,错过了东升西落,错过了花开花落,不如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自己的心灵清净,抛却权力、金钱,找一处僻静之地,放松自己,感受田园风光,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简单。
TOP
229#

《菜根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而不染者为尤洁”意思是说面对世间众多追名逐利的恶性,不去接近权势是志向高洁,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污染,是权势,是金钱,是很多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恶毒。只有不近者为洁,而近之不染是更洁,所以必须坚持心灵清新,不为外物诱惑所动。生活中有些人外表光鲜,其实啊内心丑陋无比,洗得净皮肤却洗不净内心,在杂志中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扫大街的人是最美的人,因为他们不光在美容城市,更在清扫我们的内心”所以时时清洗自己的内心,摒除污浊,让心灵甚至整个身心健康!

TOP
230#

让心慢下来


曾经读过龙应台的一本书叫《孩子,你慢慢来》,感触良多。看完这篇帖子还让我回想起一个心理老师说,失眠的人大多因为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的确,我们节奏太快,太过急功近利,我们紧张工作,紧张学习,紧张人际关系,紧张的太多太多,把心塞得太满,以至于常常莫名的心情低落。慢下来,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助跑,才能跳得更高,更远。

TOP
231#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当你无所求时,任何事情都不会让你失望.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最高超的修养就是随顺别人.不宽恕别人,不原谅别人.只是苦了你自己.要知道现前的境界皆都是梦幻泡影,既真修心也,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em01]

TOP
232#

[原创]

水动荡不停就不会清澈;心动荡不停就不会明亮。在现在浮躁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样的丰富,但是大多数人就不能够保持一颗清净之心。不平息杂乱的心念,而去寻求善性显现,就如搅动水波,寻找水中之月。这样的状态,达到的结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没有预想的结果,也不能真正的静心。胸襟宽广,容纳天下之物;心灵虚静,接纳天下之善。能够保持静心,就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浮躁的世界扰乱心神,能够有内心与心灵的一方净土。

TOP
233#

世界就是一个大型染缸,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好像一张洁白的宣纸,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接受着越来越多世俗的污染,就像宣纸染上了墨汁,只能无法挽回地扩散,而我们的心灵就在这样长期的渲染下,早已不是当时的透明闪亮。难道这样的我们就彻底的污浊了吗?难道这样的我们就无法保留心灵的清静吗?然而我认为,内心的清静不是一定要心如止水,而是要像大海一样在经历大风大浪和几番波涛汹涌之后还能保持应有的沉寂,波澜不惊;内心的沉静也不是一定要心无杂念,而是要像星空一样在见证群星闪耀和天际辽阔之后还能保持应有的深邃,默默等待。
TOP
234#

黄龙下三代的草堂善清禅师在黄龙祖心禅师门下参学时,问黄龙:“出家,是出离红尘烦恼欲望,如何真正戒除贪、嗔、痴的污染,让自己有清净心灵?”

黄龙祖心禅师把手中的拂尘一挥:“你见过猫捉老鼠吗?猫儿眼不眨,身蓄势,四爪一蹬,毫毛倒竖,奋力挺身扑起,一攫便中。你要是像猫一样专注,心无杂骛,六根自然清净,再好好于二十四时中念念精进修行,让自己心念纯一,那就能戒除红尘污染了。”

枫林里的红叶飘了又枯,溪流里的绿苔雪冻了又化,一年后,草堂善清禅师终于心念纯净,不再有杂骛杂污的妄念了,就写下一首得道偈:

随随随,昔昔昔,随随随后无人识;

夜来明月上高峰,原来只是这个贼。

意思是说:跟随从前的妄心与杂念走,离修行越来越远,就永远迷失自己了。一回头,才发现,修行贼原来是自己的痴迷心灵。

后来,在白云悠悠飘浮又飘浮,大雄殿的青瓦苍翠又苍翠之后,草堂善清禅师升任住持,升堂,为大众开示自己的心路历程:“你们想了解生命的奥秘吗?想做清净的出家人吗?我告诉你们,清净的出家人要具备四个条件。哪四件?就是:要有祖师的口鼻,要有金刚眼睛,要有狮子的爪牙,要善用和尚的杀生拐杖,你们了解吗?”

檀香缓缓上升,在他面前悠悠飘逸,他又说:“说祖师话,呼吸祖师气息,一出一人都作祖师化身,是祖师口鼻;看世间事物要事事讲佛法,物物是佛物,一见一闻都用金刚眼目判断,是金刚眼睛;对世情贪欲能断舍,对名利烦恼不执著,一动一静不受世间牵绊,是狮子爪牙;能自救自度了,还要救世度人,弥杀弥慈,用和尚的杀生拐杖助人杀邪去恶。具备这四样,就可以壁立千仞,纵横变化,否则死守经论,必一事无成。在我黄龙门派里,修行到净境的人,不用祖师口鼻、金刚眼睛、狮子爪牙和杀生拐杖,只用一把拂尘开路,也能让群魔远遁,佛心现前。放下拂尘,也能安稳自在,随缘放旷。名利、色心,你我都有,能转迷成悟,舍得,放下,才是出家人呀!”

                                                                                                                                                         ———摘自《人生禅·圆融人》

当今社会是个万花筒,怎样才能不让自己迷失方向,不使自己走向歧途?这就要求我们心灵清净。

TOP
235#

        当今时代,带来的污染太多了,给我们的视觉,听觉等带来了很大的污染。轻则惹得我们心烦意乱,重则让我们无法做事。这时保持心灵的清静,能缓解外界给我们带来的刺激。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保持内心的静,才能冷静地思考,才能有所得。心静如水,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迷失了自己。
TOP
236#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在有别于其他人的内在,从而通过这样内在的区别体现于我们外在的不同。诞生的时候除了因不同基因而造就的不同样貌,其实我们本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不像彼此甚至差别越来越大呢?这是因为我们后天不断的学习,是因为我们与他人不同程度的用功,是因为我们接受了并不平等的教育。这个目的并不是我们设定的,而是在无形之中默默确定的。没有人愿意跟别人一样,也不愿意一直照着别人的脚步办事,所以我们要学习,我们要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TOP
237#

"清风一许自在心闲愁两点化沸腾飘飘袅袅随风逝倚星伴月我自省—-题记岁月如岚,扬起迷离的尘烟;近来秋凉,幽寂之心总是叹息;低头处,碎一地忧愁风随心舞,落寞;许是季节的替换,或是周遭..."这是文人品茶时领悟的。在这浮华的世界我们只有保持一颗安静的心,放松自己的心,我们才不至于在大千世界中丢失心灵的净土。心静了,人自然就把好多东西看淡了,淡薄了名利、功利,自然解锁了心灵的宁静,人z自然就幸福。
TOP
238#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是其对生命的诠释,也是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是呀,用水来体现是最恰当的了。水,它无声无息,无欲无求,但却是万物之源,,他滋润着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一争高下。这是一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胸怀。然而,在这个追求物质利益的时代,又有谁能保持这种平常的心态,心如止水呢?

TOP
239#

人生最重要是“明理”,只有明理了,心才能真正的安下来,自然能看淡平时无谓的烦恼与执着。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如果不了解做人处事的方法和原则多半是处处磁壁的!我们要多读善书,只有明理了,才懂得如何去处事待人接物,有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如理如法的去做人做事,自然能得大自在幸福美好生活!
TOP
240#


其实一个人道德上的修养就是心灵上的完善,人生中总会有各种际遇,但并不是所有的际遇都会给予你好的影响,相反,也许反而会污染你的心灵。每个人都会受到社会上不良的影响,但总会是有人能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这就是心灵上的差异了。聪明的人会不时的擦拭自己心灵上的灰烬,让自己的心保持纯净,从而使自己的人也变得纯和,但有的人却自己增加心灵上的灰烬,让自己变得更加的浑浊。但我认为,只要保有一颗向善的心,心中总是有他人的话,这样的心是不会轻易被污染的。心灵的清静,并不是如苦心僧修行般的磨练,只要在心中坚持住自己的良知,心就永远保有一方清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