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超越生死 [复制链接]

166#

这让我想到了庄子的生死观,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看来是相当严重的,但庄子说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对于自己的死生看得如此轻淡, 所以对于妻子之死, 他就 “算踞鼓盆而歌了” (庄子至乐篇)。究其何以至此境地, 《至乐篇》记庄子回答惠施关于生死见解时说: “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行也,而本无气。杂乎芒勿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借此可以知庄子视死生变迁 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于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无以逃避的, 只有顺从依随, 才是人间至道。人终有一死,我们对于亲人的死亡,也不必过度悲伤,伤心欲绝,对于自己的死亡也应当坦然面对,活在当下,过好当下的生活。
TOP
167#

所谓“毅”,我所理解的是“坚毅”。怎么能说一个人是坚毅的?我觉得最大的挑战莫过于生死的挑战。死生之大事也,能坦然地面对死亡,是真正的坚毅。视死如归,方能英勇无畏,这是一种境界上的超越。我一直非常佩服那些视死如归的勇士,从古代的将领兵士,到近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捍卫祖国保护人民的士兵,再到现代守护边疆保家卫国的军人,他们都超脱了生死,舍小家为大家,将满腔热血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我们的河清海晏,是他们在负重前行。
TOP
168#

       基于人本能的求生欲望而言,没有人是不惧怕死亡的,即使是那些认为生命毫无意义可言的人来说也是如此。古今皆有人希望长生不死成为现实,对于那些希望生命延长的人来说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他们的想法却是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的,对于这一类人而言,他们惧怕死亡惧怕的是自己还没有完全的体验到生命的完整意义;另一类人则是认为生命毫无意义可言的人,他们试图用一些过度干涉生命发展的手段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是消极的,对于这一类人而言,他们惧怕死亡更多的是惧怕他们对生命的失望无法通过过度干涉的手段来结束。在我看来,这两类人都是不可取的,他们都对生死自然规律有着不同程度的干涉。欧阳修有言:“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也。”死与生,是天地之间的永恒真理,畏惧死亡者不会苟且得以免除死亡,贪生者也难以苟且保全生命。对待生死,最好的态度是“中庸”,不偏不倚,以安然的态度看待生老病死,顺其自然,因为就像《齐物论》所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与死是辩证统一存在的,有生必有死。这也启示着我们要勇敢地享受体验世界,丰盈整个生命,让人生的意义得到展现。
TOP
16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普遍认为,人的死亡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当你失去生命体征,心跳停止时,这是生理上的死亡;第二阶段是你的遗体被埋葬,失去社会身份时,这是社会上的死亡;第三阶段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开这个世界,从此无人记得你时,这也是你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必要经历的课题,谈到死,理所当然的想到生,死亡是无可避免的,然而因何而死,是否死得其所,则是因人而异,是对于每个人生的考量。
固然,一个人死后,生前事瞬间湮灭成烟,无论是鸿毛还是泰山,于他都再无瓜葛。然而对于死亡这一上天必然降临的礼物还未到来的人们来说,如何生,这是完全可以选择且必须需要选择的。
心理学认为,人的理想,就是自我的意义;步步完成,就是自我的实现,实现了自我,这一生对于自己来说便也算是值得的一生,便也是死得其所,无惧无憾。
TOP
170#

儒家认为,人活着就应当积极地服务于社会,应当尽可能地为社会、国家多做贡献,以自己有限的生命尽力于社会大众。然而,儒家注重生命并不意味着儒家逃避死亡。在儒家作品中谈及死亡的文章,虽然不像谈及生命的那样多,但也不乏论及。《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说明孔子并不惧怕死亡、逃避死亡,而是以“道”直面死亡,从而超越死亡,纳无限于有限,将个体生命的短暂融入社会客体普遍存在的永恒。在对待生命这一问题上,儒家注重的是生命的质量而不是生命的数量,如若是糊里糊涂地活着,不如在一天中明白一个道理,然后死去。可见,关于生存与死亡,儒家认为,应当活的光明,死的磊落。“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对“生的光荣,死的伟大”做出了最好的阐释。儒家一向认为,生命是可贵的,然而道义是无价的,以有限的生命换取无价的道义是死得其所,无上光荣的。君子活着就应当有高尚的人格,就应当有其不朽的价值,就应当为国家、为人民贡献其每一份力,释放出每一束光。若其活在世上只是为了苟且偷生,蝇营狗苟,于国于家无补,那远远“不如死以荣”。“士可杀不可辱”,也是讲君子应当生而有品格,死而有气节。
儒家讲求的珍惜生命和死的磊落,二者相辅相成。珍惜生命是在“克己复礼”的基础上为国尽力,死的磊落是“蹈仁而死”,为正义、为道义而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二者互为表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明确提出君子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生与死都应以“仁”为基础,“仁”作为君子的人生信条,道德规范。
TOP
171#

中国哲学强调此岸世界的超越,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寻求道、德、仁、义等美德,通过自身的修炼和道德修养来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长生不老,通过修炼养生、炼丹等方法,寻求与宇宙相融合,达到超越生死的境地。儒家强调仁爱、忠诚、孝顺等美德,致力于在社会中实现道德的普及和自我完善。儒家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个体可以实现生命的超越。佛教认为生死轮回是由于无明和烦恼所致,主张通过禅修、戒律、智慧等方法,消除烦恼,了悟生死,最终达到涅槃境界。
西方哲学的彼岸观念主要体现在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一神教信仰上,主张通过信仰、行善、悔改等途径,获得救赎,实现灵魂的超越。
总之,中西方哲学在超越生死方面各有特点,中国哲学强调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超越,西方哲学则主张通过信仰和行善来实现灵魂的救赎。不同的途径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生命、宇宙和灵魂的不同理解。
TOP
172#

在古代文化中,超越生死的理解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和宗教问题。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传统对于生死观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生死观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们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灵魂的解脱和超越。柏拉图认为灵魂是永恒不死的,它会在肉体死亡后继续存在于另一个世界。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灵魂是生命的本质,它与肉体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体,但灵魂在肉体死亡后仍然可以继续存在。
庄子曾提出了生死的本质与人生的归宿之问题:“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天下》),他深刻反省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为芸芸众生生命可悲,指出生命的存在如同囚徒,是受限制的、不自由的。人们常常被自己的欲望所驱使,追求名利、权势、财富等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这些世俗的欲望只会让人们陷入痛苦和困境,无法摆脱生死的轮回。在我看来,超越生死是人类思考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重要表现。生命的有限性和不朽性是超越生死问题的核心,人类对无限时间和空间的探索和思考,以及对自我存在和意义的追求,都体现了超越生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TOP
173#

畏惧死亡者不会苟且得以免除死亡,贪生者也难以苟且保全生命。由生至死,由死至生,就如草木中的花朵,开了又谢,才有趣味。有的人为真理而死,为民族的利益而死,这样的死重于泰山;而有人为一己之私而活,不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一生只为自己而活,以卖国求荣而活,以损害民族利益而活,这样的死轻于鸿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