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超越生死 [复制链接]

151#

“毅”更多的像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是君子一生都为之努力的目标。也是这种信仰使得君子能够做到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同样是这种信仰,能够超越生死。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死,而不是苟且偷生地活在世间,这是精神超越肉体的刚毅。也正是这样,才会有“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的磅礴大气,既然能为了信仰而死,那么一切外物又算得了什么?就连天地也只是为我所用,我自有我自己的道。
TOP
152#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毅”,是一种人生信仰,是一种生命态度。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死生可谓,人生漫漫,总有一些人在改变着历史。我相信是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光辉形象;是义薄云天舍弃生死的狼牙山壮士;是无数个为了人民安康、民族独立、祖国富强的烈士。他们的“毅”超越生死,虽死犹胜生。
  “金光绽,园林恋,蓬台神兽护林晚;
高阁厚榭,瑶台阆苑,泉流清酒醉蹁跹。
火影见,刀剑现,血雨腥风满万园;
断壁残垣,碎石烂瓦,却说当时悔国陷。
百余年,今世变,一夜惊起旁邻羡;
哀怨满山,我辈奋战,护我圆明永周全。”
  ——谨以此诗,献给无数烈士
TOP
153#

生命是世间最可贵的东西,可是能有什么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呢?“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孟子看来,比生命更重要的是“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李清照看来,比生命更重要的是骨气;“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现代作家臧克家看来,比生命更重要的,是为人民服务。生命固然重要,但是这世间有一种东西可以超越它。它是大义,是大爱,是民族利益大于个人自身利益时的取舍。
TOP
154#

庄子的齐物论告诉我们,万物都是齐一的,是没有是非区别的,生死也是如此。事实上,我们作为人,未知生焉知死呢?生死不过是很自然的规律罢了,由此我们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最有价值的事情中,那便是服务于祖国。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没有要去让自己成为什么伟人等,或者去实现伟大的抱负。做好当下每一件事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祖国正是生命的所在,在意这个意义上,生与死就没有什么差别了,这一生没有白跑一趟了。
TOP
155#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儒家不追求来世永生,儒家追求立足当下、建功立业的不朽,“太上有三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易传》又说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人本由天地生成,自然应该服从和遵守天地之道,然后才能将人道与宇宙的自然法则融为一体,如果人德齐于天德,则就是天人同德,那么人的死亡实际上就是宇宙生死的大化,天有超越性的层面,所谓天道,天德,即是超越的本体存在或存在本体,但它不是绝对超越的实体,而是在自然界的生生不息的流行过程之中存在的,与此相应,人也有自我超越的层面,即天命之谓性,以及天人合一之境,天所赋予人者,有形有性,性在形中,即在人的生命形体及其活动之中,在人与自然界万物的相处与交往之中。
    儒学以自己的方式回答了终极性问题,只有宇宙自然界才是最高存在,它是无限的、永恒的,与天地合德才是人的终极关怀。正是由于这种认识儒家才不畏惧畏惧过死亡呢。但是儒家又提出了一个终极价值目标——天道至善,于是人的修道便有了责任,用天下之德的知识,自在于 “天德”之下,所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这一价值目标的行为准则,以生的名义,强调现世的积极有为,来世在儒学的观念中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一点与西方的普世价值差别很大。孔子说的更直白: “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于儒家来说,死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什么名义去死,儒家虽不轻易说生死问题,却意在超越死亡,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儒家一大批文人士子都遵循孔子的 “君子疾没于世而名不称焉”,儒家对生的看重体现在对死的超越上, 认为人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上,提倡尽心尽力,穷尽人生的意义,从修身到平天下,至死方休而无怨。
TOP
156#

毅坛:九、155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这是庄子对生死的看法。生又何惧,死又何妨?生死循环,周而复始,是生是死又有什么所谓呢?
回望历史,看啊,是谁跃入汨罗江,大喊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听啊,是谁哼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看啊,是谁背上刻字“精忠报国”视死如归呢?“死有轻如鸿毛,重于泰山”,腐朽的国家不值得留恋,不如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以死明志,警示后人,他们身虽死,但仍活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
所以,躯壳的生死不重要,重要的是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死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如果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的价值,那就是有意义的,如果死让我们如获新生,那也是值得的,其中取舍,与生死本身无关。
TOP
157#

说起世界上的最遥远的距离,可能不少人都会说起生和死,但是历史上有很多人肯定都不会认同,例如: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再例如:有杀贼之心,无回天之力,死得其所,痛快痛快!有很多人把义看的比生还重要,因为肉体会死,但精神却可以一代接着一代的传承。再比如著名的苏格拉底之死,这种对生和死的看法能做到更为豁然,认为生和死其实没有多少区别,死后还可以和死掉的前人相见,且不论是否有死后世界,因为这是不可知的,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义大于生,这可能也是人类文化中独有的牺牲精神,也是人类的伟大高尚之处。
TOP
158#

《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生不死。”这是对体道的整个过程的描述,其中“见独”是在主观体验中见到独立、绝对的道,道在“朝彻”之境即清明的心灵中如朝阳般显现。通过忘掉世故、忘掉外物、忘掉自身而彻见清明之心,获得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这其中也自然包括“坐忘”“心斋”之法,是对修身方法从宏观上所展开的进一步的说明。当我们获得个体真正的独立,即见到绝对的大道,便能超越现实经验中的时空之限制,入于不生不死的“撄宁”之境——这种不生不死即是在无常的现象世界中自然而然地、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宁静的心境,与永恒存在的道合一,本体存在于精神世界的永恒之中。
韩林合先生说:“至人生活于永恒之中,但这种永恒不同于肉体长生,甚至也不同于灵魂不死。因为无论是肉体长生还是灵魂不死均还是时间中的事件,而真正的永恒或者同于无时间性,或者至少是一种以无时间性为基础的状态。庄子所追求的是一种以无时间性为基础的状态。庄子所追求的是能够提供至福至乐、绝对安全、绝对自由等的永恒的状态,而非通常意义上的肉体长生、灵魂不死。”所谓心灵的逍遥之游,乃是心自游之,而非从心游之,心灵只是逍遥游的主体,而非逍遥游的目的,若以心灵为目的,那不过是未能做到“坐忘”“心斋”的时空之下的幻象之游。
TOP
159#

肉体的消亡是否等于“我”的死亡?这涉及到一个问题——“我”的存在是否局限于此副肉身?为什么鲁迅会说出“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为什么人会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他认为的更伟大的事业?生到底意味着什么?人到底在什么界限和领域内生活着?死是否就意味着结束?生与死是对于个人而言的终极问题。人出生便带着“我从哪里来”的疑问,人死后便会存在什么也带不走的尴尬。活着到底是不是对于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死去到底是不是最值得畏惧的?在无数生生灭灭的瞬间,社会财富与文化不断传承;在出生之后、死亡之前,我们到底是向死而生还是怀揣生而奔赴死?古人说未知生焉知死,可不谈死又如何看待生。生死之对立统一正如阴阳之互相依存,皆有一死者,皆有一生。
TOP
16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好的改变,没有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就枉费来这个世界走一遭,在取得一定的经济实力之后,更应该注重精神文明,创造一些可以为他人带来便利的东西,或者在科学上留下一些有价值的技术,造福于子孙后代。浑浑噩噩的人生可能也有一种快乐,但是那种低俗的快乐,不如一种深刻的痛苦,去思索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TOP
161#

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老病死,是世间不可违背的规律,我们既然决定不了自己的生死,那就只能让自己干些有意义的事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如同臧克家写的那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几句话就告诉人们,有些活着的人道德败坏,就像死了一样没有任何价值;但有的人虽然死了,但是他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却依然影响着后人,值得我们敬佩。就像袁隆平爷爷,他虽然去世了,但是他培育的杂家水稻依然造福着中华儿女,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越了生死,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TOP
162#

只有有了目标之后,才会有奋斗的方向和动力,这样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才不会因为某些外界的干扰而轻易放去已定的目标,只要有了坚定不移的品质,实现目标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如此目标很快就会得以实现。
TOP
163#

超越生死 ,死亡是所有生命注定的最终归宿,不能脱俗的人类执著地渴求着永生,于是,关于生与死的思考一直都是人们不断的进行着。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其中道家生死哲学便是超越生死,越过了人类思考的局限,是对生命的重新在定义,在老子看来,人和自然万物的生死变化都来自于“道”的阴阳二气所决定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相关思想,并以“气”为根基,在天地万物通于一气的自然观基础上,以“物化”的理论来诠释生死,把生与死融入宇宙大化运行、万物生灭变化之中,建立了道家极富超越精神的生死哲学。“气”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最基本元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无不系之于气。
TOP
164#

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死亡是一种必然结果。死亡不可避免,生活却可以多姿多彩,在死亡到来之前,我们要不留余力地生活,不留遗憾,至死亡到临之时,我们可以坦然面对。面对死亡我们不必过于害怕,而要乐观以对,就如庄子所说的“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生是畅游天地之间,死又何不是畅游天地间。同时要重视死的意义,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要在有限生的时间里做有意义的事,不是为了让人在我们死后仍铭记我们,而是青春无限好,正是奋斗时,为自己的理想不懈追求,为国家的繁荣奉献青春,让自己的生命不留遗憾,让自己死得其所。
TOP
165#

人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渺小在于,寰宇之中,芸芸众生,人不过是其中一员而已;伟大在于,人与万物同生活在这世界上,同呼吸,共命运,而人之思想可超越死生。《庄子》中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泰山鸿毛,如何面对人生,如何看待生死,还在心间。
死生亦大矣。但总有比生死更值得的事与物,像文天祥“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生死面前,有人选择生,亦有人选择“向死而生”,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心中的坚守。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三次死亡,一是心跳停止,呼吸消逝,生物学上宣告死亡;二是葬礼,向社会宣告你已不复存在;三是当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将你忘记,这宇宙将再与你无关。有人虽死犹生,有人活着却毫无意义,泰山鸿毛,心中之秤而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