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五:廉: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21#

“廉”是中华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也是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何为廉”“为何廉”以及“何以廉”的问题上,儒家有一套系统阐释。梳理这些内容,对今天的党风廉政建设依然具有一关于“廉”的含义,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廉,棱也。引伸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大致可知,“廉”的本义为侧边、棱角,后来引申为清廉、俭朴、收敛的意思。定的借鉴意义。
TOP
122#

一个廉洁的社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反之,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将会导致一个社会承受沉重的政治代价和经济代价。所以,自古以来,“廉”与“礼”、“义”、“耻”并列为治国的四大方略,是国家管理的四大支柱。
TOP
123#

莲者廉矣,周敦颐对莲的喜爱也是出自于此。西周时,“廉”作为官员一种必备的品质纳入考察考核。“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廉”在此当为坚持原则的意思。唐朝的贾公彦注释这里的“廉”字说:“廉者,洁不滥浊也。”管仲提出“国有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晏婴“廉者,政之本也”。廉是官员须恪守的品德。也是洁身自好,得人爵不忘天爵的必要。不可见利忘义。
TOP
124#

  国倡廉洁、民崇俭朴
     首先是社会风气问题。当社会充斥腐败之气,民大多以欲望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纵欲主义皆横行。廉洁:不受为廉,不污为洁。就我的理解,廉洁是有不受他人钱财重物之贿,清白高洁,人品不受世俗欲望金钱所污。如若国倡廉洁,以廉洁之精神正社会风气,民皆以廉为品格,合理节制欲望,勤俭以修身养德。民崇俭朴修身以养德,一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一是来自于内心的自省。俭朴是一节俭朴实的美德,是民风之高尚的表现。人民在个人生活方面做到俭朴一是个人品德的升华,一是社会风气净化的表现。
TOP
125#

廉,稜也。——《广雅》。按,凡稜利之义,实借为也。
  紾而博廉。——《考工记·弓人》。注:“严利也。”
  其器廉以深。——《吕氏春秋·孟秋》。注:“利也,象金断割。”
  廉而不刿。——《荀子·不苟》
  古之矜也廉。——《论语·阳货》
  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庄子》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其行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TOP
126#

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丁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笑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所谓廉洁,包含着廉洁、廉正、廉仆、廉耻等内涵,它是奉公的基础,光明磊落的前提,又是一个人自律的保证,自尊的动力。《辞海》中解释为清廉、清白与贪污相对,并引王逸《楚辞.招魂》注:"不受回廉,不污回洁"。用通俗的话说,廉洁就是不收受不义之财,不贪占公物和他人之物,不受世俗丑行的污染。
TOP
127#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
廉政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做事。
TOP
128#

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这是廉的本意。廉在很多时候就意味着贫苦,而很多人做官不是为了贫穷,是为了钱财,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很少有人禁得住这样的诱惑。
TOP
129#

中国人习惯用“廉洁”一词来表达“廉”,因为古人认为“廉”需要从内在心灵、精神意识上洁身自好,约束自己的贪婪欲望,故廉应该由个人主动自愿的实施,同时又需要社会的公共意识形态对廉洁予以认可和提倡。
当然除了从内在精神上的赋予主动,然后是相对应的外在行为。对个人而言太过的朴素、节约,甚至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生命与健康,那么还是应符合生命需求为前提的“廉”;对公共政治生活而言,也需要满足一个社会的基本道德和人类社会生活需求的基本底线,这就要求一种恰到好处的“廉洁”行为,不可太贪也不可太省。
TOP
130#

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
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TOP
131#

“和”是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发生的规律,存在的常态,功能的佳境。如前引史伯“和实生物”、即为“和”的最高审美义蕴提出了哲学依据。其中“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物错杂以成“文”等论点,对“和”发展为审美范畴影响尤大。而道家(老子》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更从宇宙本体论、生化论层面,阐释了“和”是阴阳二气矛盾统一,是生成万物的内在依据或存在状态。而《庄子·天道》篇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和、人和,即是顺应自然,而不要人为地干扰,甚至破坏自然,这是万物之美所以产生的哲学根据。
TOP
132#

对于治理国家,廉政为民,哀公曾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由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老百姓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于是当老百姓对政府的或某些官员的一些做法有不同看法而又得不到合理解决时,人们就想到了上访,想到了去法院告状。这时我们的政府不应该觉得这是“刁民”,不应该只想到防和堵,而应该想到疏和导,想着如何真正为人民服务,想着如何为人民解决问题。即急群众之急,急人民之所需。
社会主义廉政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奢望它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我们只是希望我们的为官者,好好领会:“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精神实质。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做个“思想纯正”的好官,倘能如此,人民幸矣,社会幸矣,我们的国家幸矣!
TOP
133#

廉洁是一个刚直的词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刚正不阿,堪做柱梁。廉洁是一个干净的词如莲花之高洁,出淤泥而不染;像嶙山之竹瘦,惟清风汲秀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荡涤一切污秽。廉洁是一个坚强的词品质坚硬,拒腐防变。泰山压顶不弯腰,黑云压城城不摧。廉洁是一个崇高的词理想坚定,坚持原则,忠诚守纪,洁身修性。廉洁是一个永恒的词普世的价值,大同的追求。丹心可照汗青,青史永载清名。
TOP
134#

据《辞海》释义,“廉洁”即清廉、清白。《楚辞·招魂》曰:“朕幼清以廉洁兮。”王逸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就是社会个体保持自身清白正直的性状,以守真与守正来拒斥各种诱惑,防止为外在环境所驱使、玷污,并引起变质。可见,廉洁的本义意味着行为主体(个人)一要坚守“公利”原则,能够节制私欲去除私利考量,行为唯义所遵不贪不占,自觉维护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绝不利用手中的权力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二要坚守“公正”原则,行为正当合理,所遵循的原则前后一致,诚信守诺不偏不颇,平等对待所有行为相对人。“私”与“偏”是廉洁的两大威胁。
TOP
135#

“廉”一是指个人生活中的朴素精神与节俭精神,二是指公众生活中的廉洁精神。很多人认为“廉洁”一词只和为官一方的官员有关,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廉洁,是指处在社会层面的全体成员都应该具备的精神,朴素和节俭是其主要的外在体现,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做到了勤俭节约,不贪多不浪费,就可以称其是一个廉洁的人,与是否为官没有直接的联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对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因此更要求我们树立起廉洁的价值观,努力追求一种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新时期下,国家极其重视反腐倡廉的工作,更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重视节俭,反对贪污腐败的风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