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贪欲之害 [复制链接]

346#

廉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的廉洁,可以产生巨大的反响;不廉洁则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导致无法想象的结果。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我国传统崇高的道德风尚,心系祖国,努力的廉洁修身。我们大学生也只有廉洁自律,这样才能保持坚定的方向,这样才能有做祖国特设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资格,才能有我们施展才华的主观条件。
TOP
34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人有七情六欲,得不到满足则会失望痛苦,这就是万恶之源   ,为了达到自己不可昭示世人的目标,往往是无所不为,丧心病狂,最终是害人害己,为世人所不齿。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利益,而忽视集体,那么他将被社会孤立,最终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事物往往都是一分为二的,就我个人而言,我们应用中庸的思想来指导实践活动。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如果你没有贪欲那么只有过那种闲云野鹤的生活,无欲则刚,如果没有追求了,什么也不会影响到你的心情,但是作为一个年青人,一个大学生,我们还是需要合理适当的欲望,有了欲望才会有动力和追求,人生的价值才会得以实现。如果人人都不图进取,那还不如过原始生活呢!但是人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通常是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那就是滥欲,这种欲望会把你扯入无止境的深渊,最终无可自拔。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加强自身的修养,用理性来控制自己,能够自控的人才是最明智的人。
TOP
348#

新闻中我们也曾领略许多贪欲酿成的悲剧,欲望需要被约束而不能放纵,一旦被放纵,害人害己。贪欲丧德,反思这些现象,为什么贪欲会泛滥呢?我认为是义理教育的缺失,学习信,则行为坦荡,光明磊落,不行偷鸡摸狗之事;学习义,则明白公平正义的道理,不偏私苟且……
TOP
349#

适度的欲望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促使人们往着自己心中理想不断奋进,但欲望一旦过度则会腐蚀人的思想,变成一具被欲望驱使的空壳。这在为官之道中同样适用,一定的物质奖赏能让官员不断地完善自己执政上的不足,从而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大众,但如果被利欲熏心,他们会将原本属于社会公众的拨款占为己有,置公共建设甚至于公众生命安全于不顾,豆腐渣工程就是这样产生的。这时便需要牢牢掌握孔子所阐述的“中庸”思想,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对凡事保持一个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在发现自我失衡时及时回到正道。
TOP
350#

廉洁的对立就是贪婪。贪婪是个人不对自己的欲望加以节制的后果。这样的人逐渐脱离了社会,因为他连自己本能的欲望都不加以控制,这样的后果只会使得个人损害他人的利益,造成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冲突。而社会中的人若是不能控制欲望,只会害人害己,使得自己变成了人里的蛮兽被欲望驱使行动,理性的人是会选择抑制自己的欲望,因为人人不节制只会造成损人损己,而理性的人会选择利益的最大化——利人利己,这就是贪婪的兽和理性的人的差异。
TOP
351#

贪欲之害
      老子在《老子·第四十六章》中写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兼并和掠夺的战争连年不断,给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造成了严重灾难。这是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的时代,连怀胎的母马都要被送上战场,以致产驹于野外。老子分析了战争的起因,认为是统治者贪得无厌、不知足所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为严重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深重的了。为此,他提出“知足常足”的观点,对统治者的无厌欲求发出了强烈抗议和严厉警告。在古代,古人把清、慎、勤作为官员从政的必备操守,认为守住廉洁的底线,才能抵御各种诱惑和围猎。在现代,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为官发财,应该两道,领导干部“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绝不能私欲膨胀、以权谋私,最终“不仅毁了自己、害了家人,而且给党的事业带来很大损害”。戒掉贪欲,方能保持本心,才能深得民心。
TOP
352#

人生来就有欲望,这是人的本能,但是人不能有贪欲,有了贪欲就会形成违反道义和法律的行为,会对他人,对社会造成危害,对于我们每一个平常人来说,我们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不能对一切事物要求太高,不要在满足了自身需求的情况基础上还要索取更多,这些都是欲望过度的表现,而有了贪欲,人们就会去想方设法地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甚至会不计后果、不顾一切地使用阴谋诡计去对付别人,这样自己既伤害了他人的利益,也会给找来祸害,因此,克制贪欲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国家公职人员或政府官员来说,有了贪欲就会发展成贪污腐败等行为,我们会经常在新闻上看到,某个地区的什么官员落马了,或是被撤职了,这都是因为这些官员贪污腐败,公务员本来就是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那么就应该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热爱自己的工作,忠于祖国和人民,而不能为了满足一己之私而弃大局于不顾,因此,对于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应该培养自己正确的理念,增强廉洁意识,努力工作,敢于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TOP
353#

人是一种欲望的动物,正是欲望让人类创造出一些新奇的事物,让人类得以发展和进步。也是欲望让人们有生存下去的希望,但是过多的普遍欲望让人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进而做出有害社会的事,并且还会伤害自身以及自身的德行。即使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当他开始想要获得一种东西的时候,他的欲望会让他对一些事的看法做出改变,他的品行开始变坏,周围的人开始疏远他。当一个人原来的正面评价越高,他就越应该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不让自己迷失。
TOP
354#

贪欲是指对世间的钱财、名利、色等等过度贪恋和追求。吃饱穿暖,衣着整洁,钱财适量,积极向上,这已然是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但是人往往不知足,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老子》第十二章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繁杂的音乐,使人耳聋;美味佳肴,使人的口味受到损伤;驰骋打猎,使人的心发狂;难得稀有的货物使人行为失常。所谓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凡事要把握度,当追求失衡,欲望的猛兽挣脱牢笼,矛盾转换,一切背道而驰,难以掌控。
   贪欲生起时,心中烦恼焦躁,难以安宁,甚至会作出侵害他人的行为,害己害他。正如《韩非子》中所说“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祸害灾难由邪恶之心产生,邪恶之心是由可以满足人的欲望的东西诱导出来的。虽然在追求贪欲的过程中,可能会短暂获得满足而快乐,但以牺牲别人而成全自己,邪恶包裹下的快乐终将反噬个人。“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太多名言警句无时无刻不提醒人们克制贪欲,保持良好心态。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但莫让欲望变贪欲,学会平衡欲望,这是每个人必修的课题。
TOP
355#

       贪欲,简单来说,就是想要得到自己本不该得到的东西的欲望,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应当勤加修养心性、摒弃贪欲。
       对于国家而言,贪欲使得官员不仅成为了不惜利用公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的社会蛀虫,大量社会财富被搜刮,人民穷苦潦倒,甚至是轻视人民,利用公权力损害人民利益,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因而,国家要大力推进反腐倡廉,“把权力关在笼子里”,真正做到权为民服务,为民所监督。
       对于个人而言,贪欲难以得到满足,只会不断追求更多,体会不到真正的幸福感,永远陷溺于不断占有的渴望之中而难以自拔;在贪欲的诱引下,人们容易变得自私自利,只顾满足自己的利益而更容易忽视其他人的利益诉求。
TOP
356#

好逸恶劳、贪恋美食、贪图享乐,虽是人的生物本性,但却并不利于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很多时候,人的贪欲,都是极其感性、极其盲目而有害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了其危害性,常思贪欲之害,谨防口腹之欲,学会规律生活,才能够过上健康理性的幸福生活。如果联系到为人处事、当官为民等等其它社会方面的行为,则同样是这么一个道理。毋庸讳言,在社会上,有的人生之所以会失败,除了其它原因,更多的都是由无度的贪欲造成的。由于贪欲,人们忘记了规矩,忘记了防范,忘记了自律,忘记了适度,结果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岂不悲哉!所以,面对贪欲,我们要高度清醒,表现出应有的智慧,决不能因为“好吃”而放纵自己,也不能因为“感觉好”而丧失理性。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和千差万别的需求,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警告自己,甚至时不时地自觉“违逆”一下自己,让自己经常吃上一些 “苦头儿”,受到一些约束和磨难。这样,或许会对自己增强意志,远离诱惑,促使人生事业的成长进步大有好处。俗话说,能吃苦方为君子,肯吃亏不是痴人。在名利权情的诱惑下,我们只有保持心理的定力,能够做到坚持原则,守住底线,懂得拒绝,才能过好“贪欲”这一关,为人生筑牢坚固的防线。当我们能够认识并控制自己的欲望,懂得并做到节制之后,就能够在红尘欲海中保持定力,理性生活,避害远祸,健康生存和发展壮大。
TOP
357#

有人给贪财下了一个定义:钱总要比现有的再多一点。就像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样,很努力考到80分了,还说希望考得更好,而没有称赞他的尽力而为。

对富人来说,他的钱已经够多了,可能一辈子也花不完,但他却还想再多一点,所以是贪得无厌。对穷人来说,他觉得现在所有的太少了,不安全,如果再多一点就安全了,所以就为金钱忧虑。

因此,贪欲不仅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财富,还会危害个人身心健康与家庭生活。贪欲是万恶之根,带来妒忌、愁苦、争执。贪心消灭内心的满足、平安和喜乐,而这些都比财富更宝贵,也不是金钱能买得到的。

为什么现在世界不和平?就因为人人的贪心太大。大人物有大的贪心,小人物有小的贪心。每一个人都有贪心。贪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享受。

现代人从生到死,就是想钱,认为钱是万能,有钱万事亨通,无钱寸步难行,以钱至上,所以造成笑贫不笑娼的社会不良风气。

我们要知道,知足才是明智的表现。如果我们常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就会变得更明智,也就更知足了。
TOP
358#

贪婪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可以说一切对社会形成危害的行为,其背后的根源都是贪婪。一,贪婪增加了社会成本的支出。由于贪婪所引发的盗窃、抢劫、诈骗等普通刑事犯罪来说,由于这些犯罪现象存在的广泛性和事发的随机性,政府必须保持相当数量的警力。刑事犯罪一旦发生,就要进行侦破、追捕、羁押,这一系列的行为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二,贪婪会损害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例如假冒伪劣商品、制售伪劣药品、滥用食品添加剂、利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等等现象,其背后的根源都是对利益的无止尽的追逐,都是贪婪。这类行为在不法商贩聚敛财富的同时,不仅仅使广大民众的财产受到损失,更重要的是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甚至产生危险。
TOP
359#

一方面,贪欲是人类社会共同存在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另一方面,相比于世界其它地方,东亚文化圈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对贪欲的态度会显得相对节制一些(至少表面上)。往前看,中华民族要进一步地发展乃至于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未来可能性,“对贪欲之害的‘节制’”这一古老的东亚智慧与命题,无疑是新的思想资源——一方面,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应该学会“节制”贪欲之害;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正常的欲望与需求所能带来的社会进步效应。
最后编辑湖北大学曾诚 最后编辑于 2021-09-04 01:20:53
TOP
360#

《管子》中写道“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其意义为国家奢侈,费用就多;费用多,百姓就贫困;百姓贫困,就会产生奸诈;产生奸诈,就会产生邪恶。面对贪欲,我们要高度清醒,表现出应有的智慧,决不能因为“好吃”而放纵自己,也不能因为“感觉好”而丧失理性。《韩非子 解老》篇中写道“有欲甚,则邪心胜。”人身体上的疾病,大都是由“贪欲”造成的。贪吃贪喝,贪懒贪睡,贪玩贪乐,贪大贪多,等等,久而久之,损伤了身体,养坏了习性,酿成了疾病。而人精神上的疾患,也大都是与“贪欲”有关。贪取贪得,贪思贪念,贪名贪利,贪权贪情,等等,事有不顺,心不如意,就生魔障,颠倒梦想,错乱心神。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淡泊之志,常养处世之德,常修为人之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