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道与艺 [复制链接]

76#

“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通过文学形式而代代相承,给人们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知书达理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文明礼貌之邦。“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使中国古代文学总体上没有偏离现实,使作品言之有物,言之有道,抒发真情,传播真谛,特别是使儒家学说中富有人民性的思想得以传承,起到了教化作用。
TOP
7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主于道则欲消而艺亦可进”中的“道”指的是道德、原则或宇宙真理,“艺”则指的是文学、艺术等技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以道德或真理为主导,那么他的欲望将会消减,同时他的艺术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刘勰认为,当人们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提升时,他们就会超越物质欲望,从而达到一种高尚的境界,这种境界有助于艺术的进步。

“主于艺则欲炽而道亡,艺亦不进”则指出,如果一个人过分追求艺术上的成就而忽视了道德修养,那么他的欲望将会变得强烈,最终导致道德的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在艺术上投入了很多努力,他的艺术也不会真正进步,因为艺术失去了道德的指导和精神的支撑。

刘勰通过这句话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他认为,艺术应该服务于道德和精神的目的,而不是单纯的技艺展示。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传达深刻的道德理念和宇宙真理,而不是单纯的感官享受。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强调了文学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
TOP
78#

陆九渊的观点则更加关注艺术与道的融合,认为艺术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它与道德和精神的培养紧密相连。这一思想启示我们,艺术不仅是表达和创造的工具,也是塑造个体心性和道德的途径。在今天,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它还应当承担起引导学生走向道德完善的责任。例如,文学、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通过讲述复杂的情感与道德抉择,可以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科技和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我们更应该注重道德与艺术的培养,探索人类精神世界和社会道德的深层价值,才能为未来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奠定基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